除了觀景臺可以觀賞夜景外,在九份還可以體驗一下絕無僅有的階梯路。
循著階梯路就能找到這家阿柑姨芋圓……的招牌。
這才是店面本來的樣子
而人頭攢動處,才是入口。
偶然看到芋圓的準備中的樣子,到處都是粉。
一個個笸籮裝著小芋圓,好像正月裡的元宵店。
我想這家店除了做遊客生意之外,大概也會批發給當地的甜品鋪。
一碗芋圓,沒有想像中的驚喜,吃得好撐。
對芋圓一直感覺一般,作為甜品輔料,我情願換成仙草或芋頭。
總覺得用料很雜,韌性過強,口感不太好。
這好像是一隻超級大的蚊子!
一條長長的石階梯是九份的特色,在早期是重要的交通與補給路線,據說也是許多電影的取景地,更是《千與千尋》的靈感來源。
兩旁有小店、海報壁畫、觀景茶館,甚至還有許多民宿。
要想在這遊客大軍之中順利下階梯,可是要時刻注意哦!
鼓起勇氣,走吧!
當時的相機帶子是手工自製款,因為我的相機型號買不到合適的寬版相機帶。
於是只能把原裝的細帶子和找來的寬布條一針針縫在一起,針腳都還看得清。
你也可以選擇,躲進旁邊的月亮門裡避開人潮,等眼前清出一段路在行進。
兩側牆上時有海報出現,這裡竟然還有曬得褪色的《暮光之城》海報。
更沒有想到,它當年在美國的首周票房竟然能超越《2012》和《金剛》,簡直想感嘆,它何德何能啊。
我一直都覺得,男女主角不太符合原著。
這是我為數不多堅持讀完的英文原版書,只因Mia說,讀的時候,有種談了一場戀愛的心動感覺。
作為消遣,閱讀體驗確實不錯。
但若是增強功底,還是應該多閱讀原版名著。
走著走著就能遇到一間茶樓,你也可以停下小憩,看階梯上人來人往,仿佛按下快進鍵的一日記錄。
路過的這家店,看起來像是《悲情城市》的取景地,可惜我們都沒看過,但不妨礙我來打個卡。
終於快走到底啦,偶然的抓拍,無法支持夜景的相機鏡頭,造就了這樣一個場景。
人們行色匆匆走過,時間仿佛因你的偶爾停駐而有片刻靜止。
大概應該給照片做一下後期,把背景都模糊。
好難得,階梯上幾乎都空了。
而當時我已經躲在這下面有一陣子了。
走遠一點,回望來時路,已經成為了一線天。
九份的燈籠宣傳語:「越夜越美麗」,走得越遠,燈籠的顏色拍出來就越粉。
走到一處無人之地,遇到一座天和仙師宮。
走到一處無人之地,遇到一座仙師宮。
突然,在仙師宮門前出現了一隻毛色乾淨的貓。
敢問何方仙人降臨?
這是一個很安靜的小角落,粉嫩嫩的花,綠色小植物鋪滿涼臺,風吹過來,空氣中帶來夏日夜晚特有的味道,讓你想到小時候躺在小院子裡的感覺。
雖然拍的很模糊,可那一刻的愉悅我會記得。
趕到公交站,等待公交車。
雖然不是末班車,但車上的人滿滿當當,幾乎無處立足。
我們站在最前面,透過大大的玻璃窗看著前方路口,好像自己在開車,很刺激。
車站的天牛,我第一次見,完全不認識。
好在渣先生和小蟲子們比較熟悉。
汽車抵達瑞芳車站,在廣場前等待乘車時,見到兩隻很強悍的狗。
本以為這是狗狗幫派的兩位老大當街火併,誰成想,他們兩個後來的交流方式,簡直沒眼看。
瑞芳回臺北,我們乘坐的是自強號,刷悠遊卡進站乘車可打9折,。
順利回到臺北車站,夜晚的臺北車站安靜空曠,仿若到了紐約的GrandCent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