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膝蓋傷害康復技巧,康復有效不跑偏!附送一套美國運動康復鍛鍊指南

2021-01-21 康復匯

常見的膝關節傷害有半月板損傷、髕骨軟化症、髂脛束症候群以及退化性關節炎,不同的症狀,自然康復的側重點和技巧不同。

半月軟骨位在膝關節中間,作用像汽車的避震器,可吸收由身體及髖關節下傳的力量,再分散這些力量向下傳,減少膝關節負荷,避免膝軟骨磨損,另外,半月軟骨也可控制旋轉度而穩定膝關節。 


半月軟骨板會破裂表示力量集中在同一點上來回施力,造成軟骨破裂,由於半月軟骨內側三分之二為無血區,而外側三分之一為供血區,若是破裂在供血區,還有機會癒合或做修補;如果在無血區破裂,就須做切除,但會加速膝關節退化。 


強化股四頭肌的力量:不要給膝蓋過大的震動力,例如:跑步下山或是高速彈跳投籃等等。


改變用膝習慣:康復的重點在於改變使用膝蓋的習慣,可以使用護膝,幫助穩定膝關節,也能避免過大的壓力再次加施加在膝蓋上。 


膝蓋伸直時會聽到一聲啵的聲音,感覺膝頭那塊骨頭好像走位一樣,那塊骨頭就是膝蓋骨,又稱為髕骨。伸膝時,它扮演滑輪的角色,貢獻三成的力量吊起小腿,七成力則是股四頭肌出力。下圖可看出髕骨扮演滑輪的重要性,一來省力符合機械利益,二來避免股四頭肌肌腱不斷在股骨髁軟骨上摩擦。 

很多年輕女性有膝痛的問題,多是這塊骨頭的軟骨因長期磨損導致軟骨軟化,因此醫學上稱為髕骨軟骨軟化症。保養髕骨真的很重要,少了它工作,除了膝蓋會酸軟無力,在最後打直的5~10度都很困難,無法完全打直膝蓋,走路就容易軟腳,感覺好像走在軟墊上,很吃力。 



按摩大腿:大腿外側太緊,導致外側力大於內側力,所以要先放鬆大腿外側的力量,包括臀部肌肉,可以用泡沫軸來回滾動。接著,放鬆大腿前側及大腿內側的肌肉。這時再訓練股四頭的肌力才有意義。



內收肌重點訓練:放鬆完所有肌肉,做內側肌的伸展,可做左右側劈腿,打開內收肌;用夾磚的方式強化內收肌。最後才能做坐姿抬腿的練習。務必先令內收肌有力。 



大腿外側有一條很強韌的髂脛束,摸膝蓋外側即可感受其存在。髂脛束是從髖部外側開始伸延並覆蓋膝關節外側到小腿骨外側,若是太緊時,屈膝再伸膝時,會感到膝蓋外側不舒服。 


愛好跑步的人常會有髂脛束症候群,就是指在膝蓋反覆屈伸約30度時,髂脛束會向前、向後移動,反覆的穿過股骨的外上髁所產生的過度使用,導致其摩擦而發炎。 



放鬆外側的髂脛束,從外側臀部上緣一直拍打到膝蓋下緣。其次,放鬆臀肌,可以放一顆高爾夫球在臀部下方,仔細地來回滾動。

伸展臀肌及大腿外側:平躺,膝靠胸,伸展臀肌,最後臉朝下,四足跪地,單膝靠胸再伸膝抬頭,重複做數次可以伸展及收縮臀部。最後,做剪刀腳(即兩腳交叉)的動作可以伸展到外側髂脛束。 


人一過三十,膝關節就開始退化,但退化的程度和使用習慣有關,一般人都過度使用膝蓋而不注重股四頭肌肌力的訓練,以及大腿前後內外側肌力的平衡。長期不當使用,如過度工作、肥胖、個人體質、年老或關節受傷,造成膝關節面的軟骨磨損,膝關節囊的潤滑液變少,初期的症狀是膝蓋酸痛,膝關節本身或附近的肌肉變緊,關節活動範圍減少,上下樓梯感到疼痛,甚至會無法從椅子上站起來,更不用談無法做蹲下去的動作。




上樓,好腳先上,下樓時,壞腳先下,一階一階的下,或側著上下樓,以減輕大腿前側的力量,若如果倒著走下樓,好腳先下站穩後,壞腳再下,一階一階的下。記得,無論怎麼走路,好腳必須用來承重,壞腳拿來移動。 


●上下山最好戴護膝並走Z字型路徑,以減緩坡度的衝擊。 

●每天早晚足浴,泡至膝蓋以上,按摩下半身肌肉。 

●減重,早、晚健走,或練習在水中走路,強化股四頭肌力量



膝蓋不適?

試試這套美國運動康復鍛鍊指南


這裡有一些最好的膝蓋加強鍛鍊方法,非常重要且有效,望收藏:


重要事項:

手術或損傷後應儘快開始膝蓋加強運動,以防止肌肉過度萎縮。

如果您在任何時候感到太痛苦,請停止做膝蓋加強鍛鍊。

定期進行這些練習。

運動的最後位置持續幾秒鐘。

動作應該柔和順暢。以適合你的速度訓練。

在3到5次的時候開始重複練習,然後再重複練習10次,然後再......

用雙腳做膝蓋運動,重點應該放在患肢上。

完成練習後,運動後需要將膝蓋冰敷10到20分鐘。


 等距四邊形鍛鍊 


用途:四頭肌組

起始位置背部平躺、伸直雙腿

操作:儘可能多地擰緊大腿前部的力,將膝蓋的背部平放在地板上,這將把膝蓋向上拉到我們的大腿位置,朝向臀部。

重複:重複膝蓋運動10次。


 四支點練習 



用途:四頭肌組

起始位置:背部平躺、伸直雙腿,把毛巾放在膝蓋下。

操作:儘可能拉直膝蓋,並在此位置保持幾秒鐘。

重複:重複10次。

變化動作:你可以把一個練習球放在膝蓋下面。


 直抬腿加強提升 



用途:四頭肌組

起始位置:背部平躺,將一隻膝蓋向上拉,同時將其保持在地板上。

操作:儘可能多地擰緊大腿前的肌肉。 將你的腿/腳跟離地面4至6英寸。 把你的腿/腳跟回到地板。 保持肌肉在你的大腿前儘可能緊,你降低你的腿。 然後放鬆。

重複:重複這個膝蓋運動10次,可以使用腳踝重量或彈性繃帶。


 四頭肌加強 



用途:四頭肌組

起始位置:背部平躺、伸直雙腿。

操作:擰緊四頭肌,慢慢向上推腿。 當你在頂部位置,嘗試旋轉你的腿(在臀部整腿)。 你會掉下你的股四頭肌如何工作。 重複旋轉幾次,然後左右移動你的腿。 嘗試畫一個圓,但不要忘記,慢慢地做所有的練習。

重複:嘗試寫你的名字或整個字母表

變化動作:可以做膝蓋加強運動或藉助鬆緊帶。


 後跟滑動 



用途:這種膝蓋鍛鍊加強你的膝蓋,並增加其運動範圍。這樣的膝加強練習極大地有助於實現全膝關節屈曲和伸展。

起始位置:背部平躺、伸直雙腿。

操作:慢慢彎曲你的膝蓋,將你的腳跟滑向你的底部。期待在膝蓋前面感覺到伸展。 保持這個位置幾秒鐘,然後輕輕地向後滑動你的腳跟。 確保每次重複後,膝蓋返回到床上完全伸直的靜止位置。

重複:重複此練習10次

變化動作:如果這個膝蓋運動對你來說太難了,可以同時使用兩隻腳,或者你可以幫助你的手,把它們放在後跟下進行滑動。


 觸摸膝蓋 



用途:四頭肌組

起始位置:背部平躺、伸直雙腿。

操作:彎曲你的膝蓋,用你的右腳跟觸摸左膝蓋。 在此位置,您可以將膝蓋向外傾斜,然後慢慢返回到起始位置。

重複:重複此練習10次

變化動作:可以使用腳踝重量或彈性繃帶。


 膝關節屈曲 



用途:有助於實現全膝關節屈曲和伸展。

起始位置:腹部平躺、伸直雙腿。

操作:彎曲你受傷的膝蓋,儘量使你的腳跟儘可能接近你的屁股。 保持膝蓋在這個位置5到10秒,然後去開始位置,放鬆。

重複:重複練習10次。

變化動作:一旦腿部力量恢復,應繼續膝蓋加強練習,藉助腳踝重量或使用彈性繃帶。


 髖內收肌(內側大腿)功能加強 



用途:髖內收

起始位置:側臥位,肩膀和臀部對齊。 用你的右手撐起頭部,將左手放在面前的地板上,幫助平衡身體,彎曲左腿向前。

操作:慢慢地將你的右腿抬離地板約25釐米,然後保持幾秒鐘,然後轉到起始位置。

重複:重複此練習5至10次。

變化動作:彎曲左腿並將其帶到你面前的地板上。


 髖關節外展加強外側腿部功能 



用途:髖關節外展

起始位置:躺在右側的地板上,肩膀和臀部對齊。 將右腿(地板上的腿)彎曲約90度。

操作:慢慢抬起你的左腿約18英寸,保持一秒,然後慢慢地下降腿。

重複:重複此練習5至10次

變化動作:如果感覺太簡單,可以給踝部增加重量。


 腿部捲曲功能增強 


用途: 腿部

起始位置:腹部平躺。

操作:擰緊你的大腿肌肉,慢慢地將受傷的腿從地板上抬起四次。 保持腿向上兩次計數,然後降低腿四次計數。 放鬆你的大腿肌肉。 擰緊大腿,重複。 不要向上推臀部; 他們必須一直在地板上。

重複:重複5至10次,

變化動作:一旦腿部力量恢復,可增加腳踝重量,繼續練習。


 腳跟滑動 



用途:這項鍛鍊加強你的膝蓋,以及增加其運動範圍。 這樣的膝加強練習極大地有助於實現全膝關節屈曲和伸展。

起始位置:坐在椅子上,伸直雙腿。

操作:在滑動你的腳時儘量彎曲你的膝蓋。 握住你的膝蓋在最大彎曲位置5到10秒,然後伸直。

重複:重複此練習10次,

變化動作:如果這個太難,可以在你的腳跟下面放置一個板子,或者藉助另一個腿,可以同時使用雙腳,或者藉助手部的力量。


相關焦點

  • 科學運動康復助力全民健康
    三個月前,李女士因參加運動會導致膝蓋前交叉韌帶斷裂,在市中醫醫院接受手術治療15天後來到日照市中加國際健康管理中心進行康復訓練。經過2周的康復訓練課程,李女士膝蓋疼痛明顯減輕。   「現在很多人對康復訓練認識不足,普遍重治療、輕康復,一旦結束臨床診治,便認為健康會隨之而來。
  • 慢性病患者如何科學鍛鍊?請收好這份運動康復指南
    請收好這份運動康復指南 2020-06-11 03: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沈玉芹:心衰患者運動康復處方
    > 從20世紀70年代末前慢性心力衰竭(CHF)被作為運動康復禁忌證,到2013年美國心臟病學會基金會/美國心臟學會(ACCF/AHA)《心力衰竭管理指南》將運動康複列為慢性穩定性心力衰竭(心衰)ⅠA推薦,CHF運動康復越來越受到重視。
  • 【2017國際研討會】美國職業選手運動醫學與臨床康復研習營
    【國際研討會 北京場+廣州場】美國職業選手運動醫學與臨床康復研習營     各位運動康復領域的朋友們,中華肌內效協會即將在北京與廣州兩地舉辦各四天的運動醫學研討會(2天研討會議+2天的手法培訓實作課),主題是【膝關節前交叉韌帶的損傷康復計劃】與【膝蓋軟骨損傷康復計劃】。
  • 骨折後怎樣進行康復鍛鍊?
    有時候我們甚至講,一半靠手術,一半靠康復,可見康復的作用是多麼大啊,所以現在很多中國的運動員受傷以後並不在中國做手術,並不是因為中國的醫生手術技術不行,而是說後續的康復治療跟不上,所以很多有錢的運動員就會跑到美國去做手術,做康復。其次,要掌握好康復和骨折制動之間的平衡。
  • 最全腦梗塞康復治療方案:原則、禁忌、技巧、後遺症康復……
    全面腦梗塞康復治療總結:包含腦梗塞治療原則、用藥禁忌,還有腦梗塞康復技巧,各種後腦梗塞遺症康複方法 。 腦梗塞是多病因引起的慢性病,除飲食鍛鍊及科學護理外,只有堅持可靠用藥,才能夠真正從病因入手,對血栓形成及動脈硬化起到防治作用,在改善症狀的同時,才能夠有效防止復發。
  • 【體育保健康復專委會】腰椎間盤突出的運動與康復
    【體育保健康復專委會】腰椎間盤突出的運動與康復 2020-10-25 14: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精彩分享」基於國外指南的肺康復運動處方
    國外關於肺康復指南或共識主要由美國運動醫學學院(ACSM)、美國胸科學會(ATS)/歐洲呼吸學會(ERS)、美國心血管和肺康復協會(AACVPR)和英國胸科協會(BTS)制定,本文旨在解讀國外指南或專家共識,利於探討制定肺康復運動處方。
  • 卒中合併冠心病有了全套康復指南 中山醫院徐匯分院專科康復研究...
    原標題:卒中合併冠心病有了全套康復指南  近三成卒中患者同時患有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37%的卒中患者患有缺血性心臟病,然而長期以來,許多卒中合併冠心病患者的康復並未受到關注,卒中後突發不良心血管事件,最終釀成慘劇。
  • 腎移植後體力活動與運動康復的方方面面(1)腎移植者為什麼要進行體力活動與運動康復?各種指南是如何推薦腎移植者體力活動和運動的?
    隨著手術技術的提高及新型免疫抑制劑的應用,腎移植受者術後生存率顯著提高,1年生存率達95%,但遠期生存率不太理想。腎移植者術後的藥物治療、飲食、運動以及心理等各方面都需要進行調整改善。既往研究者們除藥物治療外,對腎移植者不依從性所帶來的危害進行了較多研究,但對於運動康復治療的重要性缺乏足夠的重視,研究成果較少。
  • 美國大專家講國際康復新技術 KT運動肌能貼布引領康復新風潮
    「美國康復醫學新技術學習班——運動肌能貼布技術KT(Kinesiology  Taping)培訓」在西南醫院康復中心7樓學習室隆重開講。本次培訓班特別邀請國際知名脊柱專家,美國帕爾瑪大學脊柱學院終身教授賀小樺主講。來自大重慶的百餘名康復醫學及運動醫學專業人員參加了本次培訓班。
  • 最棒的膝蓋康復練習動作,長期堅持緩解膝蓋疼痛
    今天推薦的這組練習組合,可以有效減輕膝蓋疼痛。
  • 膝蓋受傷怎麼做康復?教你康復訓練,幫你把膝蓋四周的肌肉變強
    膝蓋常見的受傷原因有: 1.膝蓋骨未對準:如果運動健身時膝蓋骨位置不正確,軟骨將無法更好地保護其免受摩擦。有些人因體態問題致膝蓋未對準,可能會導致此問題。 2.膝蓋四周的肌肉無力(如大腿或小腿):腿部肌肉有助於支撐膝蓋並將其保持在適當的位置。如果肌肉強壯度不夠,膝蓋可能會滑脫。甚至輕微的未對準也會逐漸磨損軟骨並隨著時間的流逝引起疼痛。 3.過度使用膝蓋:這可能是跑步、跳躍或需要大量使用膝蓋的任何運動造成的。
  • 膝關節康復訓練:7個動作康復髕腱炎,髂脛束症候群緩解膝蓋疼痛
    現在熱愛跑步和各種體育運動健身的人越來越多,但是有些人為了急功近利,想快速的練出好身材亦或者快速減掉身上的脂肪,拼命的超負荷盲目訓練自己,結果導致自己的目標沒有達到,反而給自己全身重要關節造成嚴重的傷害,最後不得不終止一切訓練,特別是一些跑步新手,在剛開始跑步鍛鍊的時候,沒有任何經驗,甚至連最基本的保護措施都沒有
  • 跑步膝蓋痛,7天康復技巧!親測有效~
    跑步運動中,最經常受傷的部位之一:膝蓋!為什麼有這麼多跑者受到膝蓋之痛呢?
  • 山東省泰安市中心醫院康復醫學科高偉鵬:運動損傷後需科學康復
    「諸如經常崴腳、時常腰疼、膝蓋有響聲等日常運動過程中會遇到的問題,其實都非常有可能是運動方式不當引起的,也極有可能埋下健康隱患。」高偉鵬表示,疼痛是許多運動損傷的先兆,當一些肌肉或肌腱纖維出現損傷時,就會首先發生疼痛。疼痛出現後應立即停止鍛鍊,如果負痛鍛鍊會損傷更多的纖維,使損傷範圍加大,更會延誤恢復機會。
  • 盆底運動康復,居家訓練
    盆底肌康複方法盆底肌訓練等非手術療法盆底康復的首先治療方案,生物反饋療法等電刺激療法也在醫院臨床得到廣泛應用,能有效的糾正盆底神經肌肉控制。有不少患友提出疑問,如果過了黃金時間段就不能康復了嗎?當然不是!盆底康復的前提是儘早確診,發現問題,儘早幹預,很多鍛鍊動作其實自己在家均可進行,只要有專業人士稍微指導。不妨跟著筆者提示,嘗試練習吧!
  • 骨折患者如何進行康復鍛鍊?康復鍛鍊時要注意什麼?
    一般出現骨折後,常規的治療方法也就是復位加固定,保證不輕易出現移位,慢慢等待骨頭恢復。但是短時間內骨痂並不會生長出來,骨頭之間也並不容易連接,各種各樣的併發症也就容易隨之出現,那麼想要避免併發症,快速恢復骨折,就應該積極的進行鍛鍊。 骨折患者應該怎樣進行康復鍛鍊?
  • 遊泳池康復,為何那麼神奇?
    一個月兩個月之後,腿是好了,但全身的肌肉,肌體的運動能力都廢了。那有沒有一種方法,既能讓球員下地保持基本活動,又讓避免腿部承重帶來的二次傷害呢?遊泳池就是一個絕佳的選擇,為什麼?因為水有浮力,水的浮力可以去除陸地上約90%的體重。只要一個面積不大的遊泳池,球員就能在一個幾乎沒有重力的狀態下行走,體重被水的浮力去掉了90%,受傷處因為承重二次受傷的機率大大下降。
  • 偏癱康復鍛鍊的幾個誤區
    中風偏癱以後,患者都會迫切的進行鍛鍊,對於康復鍛鍊的認識有一些常見的誤區,下面簡要的給大家談談。一,康復訓練是醫生的事這種錯誤的認識當然發生在醫院裡,康復科裡,治療師每天都在對患者進行康復訓練指導,手把手的教患者進行適合患者的正確訓練方法。有不少患者缺乏主動意識,認為康復訓練是醫生或治療師的工作,這樣被動的接受訓練效果是很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