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美國極限施壓,伊朗「棋出險招」 中東核危機潛伏……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月6日電(劉淙 劉丹憶) 2021年伊始,中東地區就陷入美伊衝突與對峙的陰霾。去年差不多在此時,美軍擊殺伊朗高級將領蘇萊曼尼,讓伊朗反美情緒高漲;一年過後,伊朗政府發言人宣布伊朗重啟核活動,局勢仿佛陷入輪迴。

在「老對手」美國政府即將換屆之際,伊朗如此「出招」,背後有多重考量。專家指出,通過一系列舉動,伊朗在對美國川普政府的極限施壓做出強烈反應,美伊雙方實際均在追加談判籌碼。如果美國不重返伊核協議,伊核問題可能會迅速地升級為「核危機」。兩國關係的持續緊張,也將推高中東地區緊張態勢。

資料圖:伊朗阿拉克重水廠核反應爐。

出招?

伊朗大幅提升濃縮鈾豐度

伊朗政府發言人阿里拉比埃4日說,伊朗已開始在福爾多核設施實施把濃縮鈾豐度提高至20%的相關措施。

根據2015年達成的伊核協議,伊朗同意停止鈾濃縮活動以換取解除經濟制裁。但在2018年,美國總統川普單方面宣布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後,伊朗方面逐漸恢復了鈾濃縮活動,提高濃縮鈾豐度至4.5%,超出伊核協議規定的3.67%。

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規定,民用級濃縮鈾的豐度最高為20%。

伊朗此次宣布重啟核活動,並非事出突然,而是早有預告。

資料圖:伊朗進行防空演習,發射Sayad型防空飛彈。

2020年11月底,伊朗核科學家法赫裡扎德遇襲身亡,伊朗與美國、以色列等國緊張關係加劇。伊朗議會之後通過《反制裁戰略法》。該法規定,伊朗原子能組織「有義務出於和平目的,每年至少生產和儲存120公斤豐度為20%的濃縮鈾」。

但伊朗這一舉動,並不僅是為核科學家「復仇」。

施壓!

伊朗一石二鳥,劍指美國

拜登曾表示,如果伊朗能重新嚴格遵守伊核協議,美國將「重回該協議」。距離拜登就職美國總統還有兩周時間,伊朗率先「出擊」,對美國展示強硬立場。

「伊朗此舉要達到一石二鳥的目的」,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中東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李國富指出。伊朗一方面是對川普的極限施壓,做出強烈回應。二是向拜登新政府傳遞一個明確信息,即在重返伊核協議談判的過程中,美國並未處於更有利的地位,伊朗也在加重手中的籌碼。

資料圖:美國當選總統拜登。

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殷罡表示,在拜登上臺之前,伊朗宣布把濃縮鈾豐度提高至20%,無疑是要提醒拜登,如果美國不重返伊核協議,那麼伊朗核問題就會「迅速地升級為核危機」。

他分析稱,如果不儘快啟動談判,為伊核問題降溫,伊朗就會朝著提高鈾豐度、發展核武器方向更走近一步,地區局勢將會更緊張。

轉圜?

美國能否解除對伊制裁成關鍵

然而,在美伊關係持續緊張的現狀下,也並非沒有轉圜的餘地。

就在宣布將濃縮鈾的豐度提升至20%後,伊朗外交部長扎裡夫表示,如果美國取消制裁,伊朗的措施也「完全可逆」。

資料圖:伊朗外長扎裡夫。

伊朗對美國的隔空喊話,是在釋放何種信號?

「伊朗的意思是,如果美國解除對自己的制裁,那伊朗明天就可以重返伊核協議」,李國富分析道,但實際上美國解除對伊制裁這件事「是一個有很多技術性的問題」,因為「美國不可能取消對伊朗的全部制裁」。

他提到,在2015年達成伊核協議時,美國取消的是對伊朗有關核問題的制裁。但在其他方面的制裁仍有所保留。如今,美國對伊朗石油出口、金融、運輸以及伊朗高官等方面都有制裁措施,那伊朗所希望的取消制裁,到底是哪些制裁呢?

李國富強調,如果雙方都抱有誠意的話,那麼其實可以進行談判。但這其中還有很多細節問題。真正要談起來的話,可能還需要對這些技術性的問題達成一個協議,且需要一個比較正式的書面形式。

而有關美國解除對伊制裁一事,殷罡則指出,在談判期間,美國對伊朗的制裁應該有所減緩,否則談判不會成功。放鬆制裁一個最明顯的標誌,就是允許伊朗出口石油。

難談!

伊核協議將何去何從?

除了美國與伊朗如何直接進行談判外,還有一個關鍵問題——以色列、歐盟等國家對美國重返伊核協議的態度。

對於伊朗將濃縮鈾提煉純度提升到20%的舉動,歐盟警告,這是「嚴重背離」伊核協議下所做的承諾。

資料圖:美國總統川普。 中新社記者 陳孟統 攝

李國富分析稱,在川普政府時期,歐盟國家扮演的角色主要是維護伊核協議,想辦法把它保住。但隨著拜登即將上臺,歐盟國家的態度開始有了變化。它們希望拜登不要輕易向伊朗妥協,直接重返協議,而是要利用此前川普採取的制裁措施,作為籌碼。

但是曾受益於伊核協議的歐盟,還是樂見該協議再次有效實行。

「伊核協議籤署之後,歐洲同伊朗的貿易恢復,各方都很高興,籤了很多大單」,殷罡稱,因此「歐盟今後對伊朗的政策會趨同於拜登政府的政策,因為他們不願意撕毀伊核協議」。在川普禁止伊朗石油出口後,歐盟也在經濟上受到損失,所以歐洲還是願意「回到以往的歲月,和拜登站在一起」。

然而,有一個國家卻始終持反對態度。

美國在中東的盟友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表示,伊朗提升濃縮鈾豐度,旨在發展核武器,以色列永遠不會允許。

此前,以色列一直不贊成美國重返伊核協議。內塔尼亞胡及其顧問曾多次表示,美國重返該協議對中東來說,將是「可怕和危險」的。

如果拜登上臺後想要重返伊核協議,可能需要安撫好這個盟友的心情。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8年5月14日,美國駐耶路撒冷使館舉行開館儀式。

而就2021年整個中東地區局勢而言,李國富也表示,目前中東局勢緊張主要是因為美伊關係緊張。雖然美伊關係不會突然一下子好轉,但是拜登主動示好,且美伊如果接觸談判的話,未來相較於此前高度緊張的局勢,會有相當程度的緩和。

回顧

伊核協議大事記

2015年7月——伊朗與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達成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根據協議,伊朗承諾限制其核計劃,國際社會解除對伊制裁。

2018年5月——美國政府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

2018年8月和11月——美國恢復制裁伊朗以及跟伊朗有關的公司,打擊對伊朗發展至關重要的石油業和中央銀行。

2019年5月以來——伊朗逐步中止履行伊核協議部分條款,包括提高濃縮鈾豐度至4.5%,這高於伊核協議規定的3.67%,但承諾所採取措施「可逆」。

2020年9月——美國單方面宣布恢復聯合國所有對伊制裁,並承諾將懲罰違反者。聯合國安理會幾乎全面拒絕接受此舉的法律論據。

2020年11月——伊朗核科學家法赫裡扎德遇襲身亡。伊朗誓言要對幕後黑手進行報復。

2021年1月——伊朗宣布將濃縮鈾豐度提高至20%。

相關焦點

  • 伊朗全球追殺48名美國刺客,五角大樓極限施壓
    但是伊朗聖旅城指揮官與國寶級核物理學家接連被斬首,卻成為了伊朗永遠難以癒合的傷痛。一向號稱「有仇必報」的伊朗人,早已經怒火滔天,並且在國內外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強烈的反美浪潮。而伊朗總統魯哈尼也終於下定決心,選擇不再克制!
  • 中東「平頭哥」伊朗也跟美國槓上了
    如果60天內 其他協議方無法保證 伊朗在協議裡的利益 就重啟高豐度濃縮鈾活動 這暗示著 要真向尋求核武器上「邁步子」了 美國「極限施壓」 伊朗「絕地反擊」 這就是為什麼兩國最近較上了勁 美國排兵布陣 堅稱為了「保護美國在中東的利益」 伊朗尋求突圍 揚言封鎖荷姆茲海峽 中東的石油「通通別賣了」 美國把伊朗的革命衛隊 列為恐怖組織
  • 動不了美國就收拾小弟?伊朗強勢扣押韓國船隻,精銳特種部隊出動
    據中新網近日報導稱,早在去年1月3日,美國出動無人機對伊朗聖城旅將領蘇萊曼尼暗下殺手,導致對方死在伊拉克巴格達機場附近,隨著2021年的到來,伊朗終於迎來了蘇萊曼尼被刺殺一周年紀念日,這也就意味著,伊朗極有可能兵行險招,在這關鍵時刻對美軍發起襲擊,尤其是美國正值即將換屆之際,國家局勢出現動蕩,伊朗又突然宣布要重啟核活動,不得不叫美國感到擔憂
  • 對亞洲,美國極限施壓,對俄羅斯,美國為啥「主動求和」?
    理論上說,川普的執政時間截止到1月20日,如果沒有意外,下一任美國總統就是拜登了。在最後執政時期,川普命令美國白宮施展了一系列鷹派外交,對亞洲諸國極限施壓。比如伊朗,在美國制裁之下,伊朗的石油外貿已經銳減了9成以上,對此川普並不滿意,再次加碼。
  • 高官接連出訪 美國在中東下一盤什麼棋?
    高官接連出訪 力推阿以和解 樹立共同敵人  美國在中東下一盤什麼棋?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副教授王晉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分析,從整體中東戰略層面考慮,阿拉伯世界普遍對於伊朗有恐懼感和威脅感,美國希望進一步拉近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的關係,孤立伊朗。  「海合會成員國對與以色列和解的態度十分微妙,此次蓬佩奧和庫什納出訪的幾個中東國家,是美國有選擇地特意安排。」王晉分析,阿曼剛剛繼位的新蘇丹更加開明和世俗,願意與以色列實現和解,以促成本國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
  • 中東局勢緊張加劇!美國完成部署,4星上將:不怕伊朗復仇襲擊
    美國找打伊朗的藉口有分析表示,美國就是想要這種方式,激怒伊朗民眾對美國的仇恨,利用伊朗民眾向魯哈尼政府施壓和美國開戰。這樣,美國就有理由打伊朗了。而在這段時間,美國也加強戒備,防止伊朗報復,"開啟自衛反擊行動"。
  • 留給伊朗的時間不多了
    圖為美軍部隊中東局勢目前十分不明朗,伊朗軍方的核心人物遭到頻頻暗殺,一旁虎視眈眈的以色列、美國隨時都想置伊朗於死地,駐阿富汗的美軍撤軍,軍隊全部在中東地區美軍基地待命,這為美國騰出手來攻擊伊朗留下充足的空間。
  • 無冤無仇的,伊朗為什麼要扣押韓國油輪?韓國替美國黑了伊朗的錢
    但實際上韓國目前還沒有在中東與伊朗開戰的實力和膽量。所以,據中新網報導,韓國外交副部長崔中建10日啟程前往伊朗,準備與伊朗進行協商,以儘早釋放被扣押的油輪和船員。儘管韓方對伊朗此舉表示遺憾,並希望德黑蘭方面能看在兩國存在長期合作歷史的份上,就扣船事件進行「坦誠對話」。不過,話雖這麼說,但崔中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坦言,稱「船員的人身安全得到可靠保障,但形勢非常嚴峻」。
  • 東方智庫丨美國亂了,開戰伊朗?
    首先,川普的殺氣很重,川普及其鷹派幕僚,一直對伊朗懷恨在心,欲置伊朗於死地。川普上臺以來,退群毀約,對伊朗重拳出擊,既欲在中東地區謀取美國的政治、軍事、安全和經濟利益,凸顯其政績,又力圖確保美國在中東的鐵桿盟友以色列和沙特等國的安全,並打擊其他國家在中東地區和伊朗的利益,導致美伊關係高度緊張。
  • 蓬佩奧出訪中東,挑唆阿拉伯國家對抗伊朗外,還要破壞中國與中東...
    蓬佩奧這次出訪的7個國家中有一半以上是中東國家,這也反映出川普外交政策的一些特點——對中東情有獨鍾。川普在任內的這些年裡,在中東幹了不少很具「特」色的事情:為推動所謂的中東和平世紀協議,精心策劃並實施了一系列「大膽」的外交行動,比如將美國駐以色列使館從特拉維夫搬遷到耶路撒冷,將戈蘭高地劃分給以色列等等。這些都是美國前總統不敢幹的事,但川普幹了。
  • 伊朗常駐聯合國代表:美國對伊朗的施壓不會成功 應立即重返並執行...
    而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以及重新對伊朗施加制裁,違反了聯合國安理會2231號決議以及《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的相關規定。 △拉萬希(圖片來源:伊通社) 他表示,過去四年,美國針對伊朗所有經濟部門施加了超過1500次制裁,並且制裁或將在美國現任政府的任期內持續增加,這實際上是一場用經濟手段取代武器的全面戰爭。
  • 要求國際刑警組織通緝川普,伊朗在新年密集施壓
    記者 | 安晶2021年剛開始,美國就忙於準備應對伊朗在蘇萊曼尼遇害周年可能採取的報復行動。有情報人員預測,伊朗或其代理人可能會對伊拉克的美國目標發動襲擊。但自1月3日的周年紀念日以來,伊朗沒有進行「血腥」報復,而是在保持克制的同時連續對美國及其盟友施壓。
  • 同是中東宗教國家,為何沙特是美國盟友,伊朗卻是美國宿敵?
    1.美國在中東的左右護法現在大家說到美國和伊朗的關係,往往會想到經濟制裁,覺得雙方是死對頭。其實,在上世紀70年代之前,伊朗與沙特一樣,都是美國的盟友,常常被認為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兩大「代理人」。▲1962年,美國總統甘迺迪(中)在白宮會見伊朗國王巴列維(左)中東地區是世界的十字路口,也是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爭奪的重要戰略要地。為了防止蘇聯的勢力南下,美國必須在中東地區尋找代理人。
  • 這是要向美國開戰了?伊朗民眾怒不可遏,美航母突然緊急駛向中東
    伊朗痛失愛將,而且最關鍵的是伊朗目前最大的懷疑對象就是以色列,而以色列又和美國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曖昧關係。於是這3個國家之間的「霧氣」瞬間讓中東的局勢變得危險起來!如今伊朗的頂尖核科學家遇害身亡,這直接導致伊朗的核武器研究或將陷入癱瘓,這樣的打擊讓伊朗如何保持理智。刀子沒有扎到自己身上時誰也不會知道有多疼,如今伊朗已經是舊傷未愈又增新傷。因為在2020年1月3日中東地區目前最有影響力的戰地指揮官蘇萊曼尼在巴格達國際機場附近遭遇了美國的血腥襲擊,美國這個國家向來就是痛下殺手,美國直接用三枚飛彈將蘇萊曼尼炸死了!
  • 高官接連出訪、力推阿以和解,美國在中東下一盤什麼棋?
    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副教授王晉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分析,從整體中東戰略層面考慮,阿拉伯世界普遍對於伊朗有恐懼感和威脅感,美國希望進一步拉近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的關係,孤立伊朗。「海合會成員國對與以色列和解的態度十分微妙,此次蓬佩奧和庫什納出訪的幾個中東國家,是美國有選擇地特意安排。」
  • 面對以色列的轟炸伊朗為何如此低調,美國施壓武器落後是原因
    五角大樓隨後發表聲明,承認空襲:「在川普的指示下,美軍採取了果斷的防禦行動,殺死伊朗革命衛隊將領蘇雷曼尼,以保護美國海外人員安全。伊朗革命衛隊被美國視為外國恐怖主義組織。11月10日,伊朗外交部發言人賽義德·哈蒂布扎德表示,參與暗殺蘇萊曼尼的人都不可能逃脫罪責,特別是美國總統川普。
  • 為打伊朗做準備?美國核潛艇趕赴中東,蓬佩奧公開放狠話
    美國務卿蓬佩奧表示,轟炸美國大使館的就是伊朗盟友,此事必然與伊朗有關。蓬佩奧還放狠話稱,親伊朗武裝的所作所為,實際上就是在破壞伊拉克恢復和平與繁榮。 對於蓬佩奧的聲明,伊朗選擇了否認。
  • 也不掂量後果,川普欲發起最後一擊,伊朗飛彈已對準美軍基地
    就在日前,川普政府官員透露稱,川普有意打擊伊朗的核基地,但遭到了彭斯等人的勸阻。面對川普的威脅,伊朗又該如何準備呢?當地時間11月19日,據美聯社消息稱,伊朗最高領袖的一位顧問警告說,在川普政府最後的日子裡,美國對伊朗的任何攻擊都可能在中東引發一場全面戰爭。
  • 蘭德公司:疫情可能帶來中東外交變局
    參考消息網4月1日報導美國蘭德公司中東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政治學者達利婭·達薩·凱3月26日在該公司網站發表文章稱,新冠病毒疫情可能會導致中東局勢進一步惡化,但也可能出現一些外交突破。文章編譯如下:我們這一代人遭遇的最嚴重全球危機肯定會對世界上每個國家和社會產生變革性影響,中東也不例外。不過,新冠病毒危機不太可能導致出現新的地區戰略動態。事實上,這場危機更有可能強化現有的基本上是消極的趨勢線。
  • 蘇萊曼尼事件,暴露了美國中東議題輕重緩急的大變化!
    ▲當地時間1月6日,在伊朗首都德黑蘭,伊朗民眾搬運蘇萊曼尼的棺柩。(新華社)伊朗乃至中東重量級軍事人物卡西姆·蘇萊曼尼遭美軍「地獄火」飛彈襲擊身亡,如同一顆突如其來的原子彈,給本就動蕩不安的中東帶來巨大震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