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草根詩人——漂泊詩人慾圓三十多年前的夙願

2020-12-16 藝術的時代

文/北京 朱虹

朱虹近照 湖南衡陽,是一方神奇的土地。青山綠水滋潤的人傑地靈。且不言歷朝歷代的才子佳人已漸行漸遠,成過眼雲煙。毛/澤/東「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一語中的,悉數三湘大地,文起田壟者,竊以為,漂泊詩人——黃春明當屬箇中翹楚者。

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後的春回大地。我和春明,還有當年很多的文朋詩友,就相識於這個詩歌的黃金年代。那時的詩歌風起雲湧,朦朧詩、自由體、格律詩等等不一而足,稱得上當時的百花齊放。

那時的春明,年輕、瀟灑、才華橫溢。第一次在雁城衡陽見到他,就留下了深刻印象。

那時春明的勁草書室,也是剛剛在衡陽落成。勁草書室和全國眾多的文朋詩友交流密切。我們在書信中談詩歌,談文學……無數的信扎記錄著我們鴻雁往來,青春年華和友情的見證。

很多的文朋詩友及不少社會名流也為勁草書室撰文,題詞留念。

很多年過去,我們當中的很多詩人、作家已經不再寫詩作文。只有春明(後來我才知道),這麼多年,從來不曾停止對文學,對詩歌的嚮往追求,始終如一沒有放棄心中美好的夢想。他的很多詩歌和文章,用樸素的語言,真摯的情感,記錄了風情,承載了歷史,留住了鄉愁;贏得了許許多多我們終其一生也得不到的種種桂冠! 他曾經獲得多種獎項,被百度百科,互動百科的網絡詩人詞條列為全國著名網絡詩人代表之一。被一些知名網站如鳳凰網、騰迅、天涯社區及《世界詩歌作家文集》等微刋和媒體列為中國十大金牌寫手、金筆主編及籤約作家。在文學,詩歌,雜文創作上收穫頗豐。他用掃描式的目光將世間的風土人情,遺聞逸事一網打盡。這一切源自於他的天分和勤奮;謝謝春明對中國文學、詩歌、雜文等方面做出的貢獻。

朱虹與著名畫家黃永玉

有著歷史擔當的他,現在正看到中國書畫傳承的重要性。在數十年堅守文學道路的他,日前欲賣掉名人字畫來籌創一間書畫社,他的目標是宏偉,並且遠大的。值此勁草書畫社籌建之際,謹致以衷心的祝賀。我在期待他的同時,也默默地為他祝福:夢想成真!

庚子春於北京

——詩友,朱虹

漂泊詩人

漂泊詩人——黃春明 知名網絡詩人 、網絡作家、時評家,現居湖南衡陽市,男,55歲,曾榮獲鳳凰網十大金牌寫手、天涯社區十大新銳寫手、騰訊網鸚鵡意見領袖獎;曾任《演講與口才》雜誌駐湘辦主任、《新財經》雜誌駐湖南辦事處主任、衡陽迴雁詩社副社長、衡陽市演講與口才學會副會長、中國和諧-誠信論壇總版主;創有漂泊詩人工作室。

網絡文字近三百萬餘字,寫作題材涉及小說、散文、詩歌,擅長寫新聞特稿、專訪、時評及維權重稿;且作品均發表於各大主流網媒。 小說、雜文、散文、詩歌多次獲獎,並有三十餘部作品入選百度百科、360百科、互動百科、搜狗百科等,被百度百科、互動百科的網絡詩人詞條列為全國著名網絡詩人代表之一;並被《世界名家精品集萃》微刊和《世界詩歌作家文集》紙刊特聘為金筆主編及籤約作家。

相關焦點

  • 我國的詩人們,為什麼大部分如此「草根」?
    這是因為:在我國,自古至今,「詩人」大多數情況下,都不是一個能用來謀生的職業。詩人大多數是草根我們現在經常說「詩人」、「大詩人」之類的,說得多了,也許有些人認為他們都是"身份顯赫"了。其實實際情況並非如此,作為詩人,絕大多數是無法僅僅靠他的詩作來謀生的。
  • 每日好詩|詩人李平:夜歌
    夜歌文|李平雲低下身去山便高了起來一些漂泊的影子象我欲說還休的心緒看你緩緩沉入時間沉入恍惚的夢而往事是嵌在蒼穹上的星子一粒接一粒墜入我的黑暗你的面容在黑暗中閃現突如其來的哀痛四濺而起讀睡詩社桂冠詩人李平
  • 浪漫的詩人與難圓的愛
    自古詩人最多感,新篇應解寫騷愁。自古詩人最多情,無有多情不成詩。浪漫的詩人,多情的詩,短暫的生命與愛情,難圓的愛呀!到底是詩還是情,或詩易成,情易斷?或是命裡有情劫?詩人們的生死愛戀1.顧城死於自殺故事: 這是一個詩人英年早逝最悽慘的故事。1993年10月悲劇發生的那天,欲離婚的妻子謝燁已經收拾好行裝準備離開顧城,離開激流島,到德國去開始她的新生活,但是她永遠沒有踏上這一旅程。
  • 詩人《十宗罪4》詩人劉明:詩人漂泊,這是時代的悲哀
    故事第三卷中的詩人劉明一生都失去了靈魂。沒有人關心他的詩集,但他仍然認為他可以得到諾獎。他把詩夾在書店的書裡,強迫人們聽他的詩。別人和他談了一會兒,他深受感動。最後,他在無盡的孤獨和悲傷中自殺,把自己的身體給朋友變成了藝術。說:「這是一個餓死詩人的時代,很多人都說不出五個以上現在還活著的詩人。」
  • 漂泊在外思念故鄉,唐代詩人寫下一首千古絕詩,道盡離愁與人生
    他鄉之人每逢佳節總會更加思念故鄉,又是一年歲末,農曆新年即將到來,歸家的人們愈發多了起來,但依然還有很多人在盼望著回家,漂泊在外的離愁和思念令人輾轉難眠,古人亦是如此。唐代有位詩人在客居他鄉時寫下了一首經典古詩,站在渡口邊望著明月和江水有感而發,將遠離故鄉的遊子思念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一起來品讀這份離愁與人生。
  • 真正的詩人總有鄉愁,或漂泊在旅途,或漂泊在內心
    蟬聲也會慢慢稀疏,到最後,一縷,半縷,欲斷還連,黃昏夕照中,明明近在耳畔,卻又仿佛從某個遙遠的地方、某個從未到過的世界,飄了過來,又飄了過來——有人問雲門文偃禪師,樹凋葉落時如何?雲門答,體露金風。把自己整個融入到世間萬物之中,融入到天地自然裡,即使一無所有,也便擁有了一切。即使只是一個短暫的存在,也便超越了生死。生命的存在,可以遼闊深遠到不需要任何背景。
  • 【鹿峰詩會】詩人節放歌
    一箭風長一槳圓,一片端陽月。  金縷曲·端午懷屈原並序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破楚都郢。屈原投汨羅江,時年62歲。我今年亦此歲矣。我亦如君老。若蒿萊、馥兮蘭蕊,香兮蒲杪。遙語殷殷留長幅,還有幾多殘稿。幾回夢、難醒難了。博帶峨冠天問遍,剩九歌、寸寸離魂草。心血讀,肝腸攪。
  • 詩人杜甫與佛教的因緣
    四十八歲以後,他棄官入蜀,漂泊西南,一度掛著檢校工部員外郎的職銜,曾於成都營建草堂,但並未久居五十七歲離蜀,漂流湖湘。五十九歲病死於湘水舟中 。  杜甫是唐代偉大的詩人,一生仕途不順,生活坎坷。他以嚴肅的態度,經歷了唐朝由全盛突然崩壞的大變動。
  • 古代詩人生存狀態:千古詩人半餓殍
    但李白這樣的詩人,畢竟是少數。千古詩人半餓殍,古往今來的詩人們常常一邊數著米缸裡僅剩的幾顆米,一邊隨口吟哦出: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挨餓,是一個詩人的基本修養。廟堂裡容不下自由的靈魂,江湖中放不下飢餓的肉身。
  • 詩人樣本||金牌詩人:歐陽健子《傾聽端午的民風》(組詩)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三十多年中斷斷續續寫作,發表詩歌等千餘首(篇),獲獎和入選書籍數十次,著有詩集《家園》。詩觀:詩歌是人類的眼睛和靈魂,是一個人內心的湖泊和明月。只有詩歌能照亮大地,洗淨天空。今日端午滿街道  滿市場  滿板車全是菖蒲    艾葉   各種各樣的粽子全是香包    鹹鴨蛋   雄黃酒所有的名詞和漢字在今天都指向同一個解釋最便宜的是兩塊錢一把的菖蒲艾葉這一定是因為它們來自民間  來自鄉下的水域和灘涂我猜想    二千多年前
  • 《中國詩歌精選·2019年度詩人》上榜詩人:陳景怡
    《中國詩歌精選》暨2019年度詩人大賽徵稿啟事 有·無有無相生,有屋可入,有碗可盛
  • 【跟著公號學詩詞】詩人苦飄零
    【第40天】嶽陽樓,古往今來吸引了無數文人墨客「為它寫詩」。說起它,或許你首先想到的是範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樣的名句。大詩人杜甫,在中年登上了嶽陽樓。他不僅憂愁,還很心痛。憂愁的是國家多災多難,百姓動蕩不安。心痛的是年老體衰,心中理想卻未實現,無法再為國效力的悲哀。乃至登上嶽陽樓,看到的不是風景,而是國家戰爭不息,百姓遭難的情景。登嶽陽樓杜 甫
  • 每日好詩|詩人六木菩提:秋天的情歌
    綿羊不需狼窩的風花雪月蝴蝶只要玫瑰的五穀豐登讀睡詩社桂冠詩人六木(六木菩提),芹泥蓮香居士(羅六榮),湖南永州人,一個自始至終痴迷於詩歌的小學教師,一個富有社會責任感和正義感的青年公民,一個將生命體驗煮成咖啡釀成美酒的無名草根。
  • 詩人綦毋潛落第還鄉,悵然嘆道:時命不將明主合,素衣空染洛陽塵
    唐朝詩人綦毋潛所交往的,當然也是一些詩人同道為朋友。名單一列,大多名著當時:李頎、王維、張九齡、儲光羲、孟浩然、盧象、高適、韋應物,可謂精英薈萃,群星閃耀。只不過,開元九年(公元721年)時候的綦毋潛,與友人王維的幸運相比,自身的前途還是比較黑暗的。因為當年科舉開考,王維高中上榜,他卻黯然落第。
  • 唐代湖南籍詩人李群玉,詩情文採甚佳,深得詩人杜牧乃至皇帝喜愛
    李群玉,晚唐詩人,唐代澧州人,字文山,是瀟湘地域內著名的詩人,以屈原、宋玉為標榜,起於百姓之間,勤於詩文辭藻,極富有詩才。《湖南通志·李群玉傳》稱其詩「詩筆妍麗,才力遒健」。這雖然只有簡短的八個字,但是從中體現了世人對李群玉詩歌才能的讚賞。
  • 一句詩,是詩人一生的縮寫
    無名無位堪休去,猶擬朝衣換釣蓑:一句詩,是詩人一生的縮寫解讀韓偓《夜坐》天似空江星似波,時時珠露滴圓荷。詩歌寫詩人夜坐,看到天空好像空江,星辰好像波光,露珠時不時地滴落在荷葉之上。先塑造一派幽靜安寧的氛圍。這個氛圍特別適合靜靜思考。詩人的思考其實是景物有關:世界如此寧靜,如此美好,自己是不是也應該放棄雜務,享受這美好世界?
  • 第五屆慄山詩會在湖南舉辦 92歲阿根廷女詩人隔空「雲領獎」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湖南有屈原的楚辭詩歌傳統,慄山是詩人周瑟瑟的出生地。在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作家邱華棟看來,「詩人的故鄉就是文學出發的地方。詩人田野調查的創作讓文學更加鮮活。」近日,由周瑟瑟與他的湖南詩人朋友操辦的2020第五屆慄山詩會在湖南湘陰縣進行。詩人們赴湖南汨羅市屈子祠、屈原文化園,常德市安鄉縣湯家崗稻作文化遺址、黃山頭,長沙寧鄉市蘭花谷創作基地進行詩歌田野調查與創作交流,橫跨環洞庭湖的華容、南縣、安鄉三縣。
  • 唐朝詩人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我獨服此人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我在唐朝的詩人裡對「詩佛」王維最是喜歡、最是崇拜。摩詰居士「千古壯觀」的名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每每讀起來都會有不同的體會。有人說這是史上最孤獨的詩句,然也。也有人說這是表達詩人寂寞、悲傷之情,然也。還有人說是顯露出詩人在大漠的雄渾景色中情感得到薰陶、淨化、升華後產生的一種豁達情懷,也然也。詩人在詩中把筆墨重點用在了他最擅長的方面——寫景。
  • 跨界詩人譚貽國詩集《大象望月》出版 獲眾多知名詩人評論家熱議
    ——肇慶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林偉文 貽國是一位有文採、有溫度、有情懷的人:說起家人時的溫情脈脈,說起理想時的激情澎湃,稱道朋友時的熱血沸騰,讚頌盛世時的深情一片……漂泊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 為何我們古代沒有母親節,品析唐代詩人對母親感恩思念的古詩
    《遊子吟》作者及創作背景孟郊,唐代著名詩人。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有「詩囚」之稱。《遊子吟》是孟郊在溧陽所寫。作者早年漂泊無依,直到結束了長年的漂泊流離生活,飽嘗了世態炎涼,更覺親情可貴,於是寫出這首感人至深的頌母之詩。《遊子吟》賞析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