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購物中心服飾品牌開關店研究丨WIN DATA灼見

2020-12-14 贏商網

  服裝行業正經歷生死存亡的艱難時刻。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全國紡織服裝類零售總額超過5000億元,同比下降19.6%。

  年中財報陸續出爐,上市服飾集團交出了史上最差的成績單。淨利潤大幅下滑、線下店關門、虧損……專家預計,今年服裝行業整體至少減少4000億元營收,整體市場規模縮水15%,從「寒冬期」進入「冰河期」。

  中城商業研究院《5-7月中國實體商業信心指數》調研報告顯示,零售業態承租意願下降的比例最高,達27.8%。2020上半年,服飾業態整體開關店比從2019年的0.98驟降至0.65,顯示品牌商家擴張動能減弱,門店呈劇烈收縮態勢。

  

  統計範圍:上海、北京、深圳、廣州、成都、重慶、杭州、南京、天津、西安、武漢、廈門、長沙、青島、昆明、合肥、福州、鄭州、蘇州19大城市,商業面積5萬㎡及以上約1000個已開業購物中心(下同)

  「品牌門店開關店比」=開店數/關店數

  比值>1,表示品牌門店發展呈現擴張狀態(開店數>關店數)

  比值=1,表示品牌門店發展持平(開店數=關店數)

  比值<1,表示品牌門店發展呈現收縮狀態(開店數<關店數)

  在疫情衝擊下,上半年女裝、男裝、服飾集合店、運動裝等不同品類的競爭格局有何變化,誰在上位、誰在敗退?在逆境中,各品類的拓展特性有何不同?

  服飾業態典型品類解讀

  ▼

  一、女裝:嚴重受挫,加速洗牌

  2020上半年,女裝整體開關店比0.61,相比2019年(0.98)大幅下滑,嚴重受挫。

  

  從區域來看,西北>華中>西南>華東>華北>華南,華東、華北、華南女裝大幅關店,租賃需求萎靡。

  從城市來看,僅西安女裝開關店比大於1,為1.02;長沙、成都收縮幅度相對較小,均大於0.9;其餘各城市均明顯收縮,杭州墊底(0.36),元氣大傷。

  從項目來看,越年輕的項目,開關店比越高,如開業1-3年的項目女裝開關店比最高(0.70),開業10年以上的項目女裝開關店比最低(0.49);中高檔項目女裝開關店比相對較高(0.64),大眾化項目女裝開關店比最低(0.52),收縮最劇烈。

  女裝品牌江湖迎來一輪大洗牌。與2019年相比,淨增門店TOP20中,諸多「前浪」由跑馬圈地轉為撤場退租,黯然失色;一批「後浪」迎頭趕上,緊抓窗口期搶佔市場地位。

  

  「船大難掉頭」,疫情影響下服飾門店具有較多不確定性,規模化的成熟女裝品牌紛紛大幅縮減線下門店規模「止損」。如伊芙麗及旗下品牌麥檬由2019年的大舉擴張轉向劇烈收縮,La Chapelle、VERO MODA、ochirly、Five Plus等上半年淨增門店均為負值。

  對比2019、2020上半年女裝淨增門店TOP20名單可以看出,大眾化品牌發展上行,中高端品牌遇冷。疫情促使消費「去過度化」,青年人(85後/90後群體)消費趨於理性,更傾向於選擇高性價比商品。

  TOP20中,僅西町村屋、MAIXUN麥尋、LuLualways地位堅挺;另外17個新上位品牌中,贏家時尚集團旗下的設計師品牌FUUNNY FEELLN勢能強勁,創立於2019年,主張把「新鮮的,趣味的設計元素」融入日常通勤時裝,進駐上海靜安大悅城、龍湖杭州濱江天街、廈門寶龍一城等項目。

  二、男裝:劇烈收縮,龍頭堅挺

  2020上半年,男裝整體開關店比0.60(2019年為0.93),成為服飾業態中收縮最劇烈的品類之一(僅次於服裝配飾),發展急轉直下。

  

  從區域來看,西北>華東>華中>西南>華南>華北,除西北男裝開關店比相對較高(0.96)外,其餘區域男裝均迎來「關店潮」。

  從城市來看,二線城市收縮幅度相對較小(0.65),西安、天津、青島、南京等溫和收縮,男裝開關店比均大於0.8;一線城市收縮幅度大(0.45),廣州、北京男裝開關店比低於0.4,市場需求走弱。

  從項目來看,新興商圈項目男裝競爭激烈程度弱於成熟商圈,呈現溫和收縮態勢;高檔項目男裝開關店比相對較高(0.64),中檔項目男裝開關店比最低(0.51),這與女裝情況大不相同。

  從淨增門店較多的品牌來看,被稱為中國男性「衣櫥」的海瀾之家屹立不倒,佔據2019、2020上半年龍頭地位,表現良好。

  據歐睿國際發布的報告顯示,2019年海瀾之家以4.7%的市場佔有率位列中國男裝市場榜首,連續6年市場佔有率第一。2020上半年,海瀾之家實現營業額81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已恢復76%。

  與女裝情況相同,男裝品牌淨增門店TOP15名單中,2019年以中高端品牌為主,而2020上半年則是大眾化品牌更受到招商青睞。如CAMEL、GOLD SHARK、BANEBERRY等均定位大眾化。

  

  「風水輪流轉」。2019年的男裝開店「佼佼者」——JACK&JONES、BOY LONDON、YELANGCB、七匹狼、RESHAKE等,在2020上半年的淨增門店Bottom名單中赫然在列。

  不過,淨增門店數量並非衡量品牌勢能的唯一標準。從長遠來看,品牌競爭力及門店經營效益更為重要。如:利郎鑑於上半年的市場行情,採取謹慎的策略開拓市場,選擇關閉若干經營效益未如理想的店鋪,下半年對店鋪網絡拓展方面將會維持謹慎,預期2020年底整體店鋪總數與2019年底基本持平——淘汰落後門店、優化選址,這些舉措無疑有助於利郎提高店效、升級品牌形象。

  三、服飾集合店:溫和收縮,潮牌上位,快時尚敗退

  2020上半年,服飾集合店整體開關店比0.79,相比2019年(0.92)呈現溫和收縮態勢。

  

  從區域來看,華中>西北>華北>華南>華東>西南,華中、西北服飾集合店開關店比>1,發展向好。

  從城市來看,二線城市收縮幅度相對較小(0.81);長沙、鄭州、西安均呈現逆勢上行態勢, 服飾集合店開關店比>1;其餘城市中,成都、深圳收縮度相對較小,杭州、重慶表現最弱。

  從項目來看,區域商圈項目更熱衷引進服飾集合店,開關店比高於市級商圈;大眾化項目服飾集合店開關店比相對較高(0.86),越高檔的項目開關店比越低;創立1-3年以上的項目,服飾集合店開關店比相對較高(0.84)。

  從淨增門店較多的品牌來看,唯品會旗下的唯品會線下店、唯品倉表現搶眼,其主營低折扣的熱門品牌商品,以極具吸引力的優惠價格吸引中端消費者,備受大眾化及中檔項目青睞。

  2020上半年服飾集合店淨增門店TOP10名單中,除唯品會線下店外,波司登、CARTELO、B.DUCK、HEA均為「老面孔」,抗疫能力強,發展穩健。「老面孔」佔比50%,也體現了服飾集合店品類更迭速度相對較慢。

  

  值得注意的是,服飾集合店已成為中國年輕人時尚消費的新據點,如國潮新勢力品牌HEA為以醒獅文化為特色;美國工裝潮牌Dickies價格平易近人且紮實耐用。

  疫情令近年來增長乏力的快時尚品牌集體「涼涼」。2020上半年淨增門店為負值,且關店數較多的品牌主要為快時尚品牌,包括陸續宣布退出中國市場的國際品牌,Esprit、Old Navy等,以及本土品牌hotwind、WESTLINK等。

  四、運動裝:復甦力強勁,競爭格局較穩定

  近年來,消費者對運動服飾關注度不斷提升,運動裝品類在2019年開關店比為1.41,發展勢頭迅猛。受疫情影響,2020上半年運動裝開關店比小幅收縮至0.93,但仍位居服飾品類首位,復甦情況較好。

  

  從區域來看,西北>西南>華北>華南>華東>華中,西北、西南、華北運動裝開關店比>1。

  從城市來看,一線城市收縮幅度相對較小(0.96);天津、鄭州、成都、西安、廣州、廈門、青島、昆明等城市運動裝開關店比>1;其餘城市中,杭州、合肥、武漢收縮最劇烈。

  從項目來看,高檔項目運動裝開關店比相對較高(1.15);創立6-10年的「中年」項目,運動裝開關店比相對較高(1.14)。

  運動裝競爭格局相對穩定,行業集中度較高。PUMA、adidas、中國李寧、ANTA、FILA、Champion等6個品牌均躋身2019、2020上半年運動裝淨增門店TOP10品牌行列。

  

  而ERKE、lululemon、kelme、air jordan等在去年已呈現出較強發展勢能,2020上半年疫情的催化作用下,他們都善於把握需求擴容機會,提升品牌影響力。如lululemon於杭州湖濱銀泰in77開出國內最大門店、於昆明恒隆廣場開出昆明首店。

  五、總結

  中長期來看,本次疫情促使更多的人重視身體健康和體育鍛鍊,未來隨著人們外出活動次數的增加和鍛鍊身體習慣的養成,下半年運動服飾品牌料將迎來強勢反彈。

  潮起潮落,一批「後浪」趁勢崛起,汰換掉那些對市場反應緩慢的「老面孔」;與此同時,也有一些懂得居安思危的「前浪」始終屹立潮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在商業世界同樣適用。

  調研顯示,選擇到百貨/商場購買服裝的比例逐年下降,37.6%的消費者表示將減少服裝預算,預計下半年國內服飾市場需求仍會處於低迷的狀態。(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上海辦事處)

  不過,服飾作為剛需品,消費規模與客群基數龐大,始終是購物中心業態的重要組成部分。商場招商亟需慧眼識別優質潛力股,及時調整更新品牌組合;服飾品牌則應善於把握消費者需求變化,不斷提升店鋪經營效率。

  · end ·

  贏商雲智庫原創稿件,如需轉載,請告知

  作者丨熊舒苗

  

  商務合作/轉載/加群溝通:xwnkfh0921(微信號)

本文轉載來自:贏商雲智庫,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

相關焦點

  • 上半年重點城市1/3商場空置率超10%丨WIN DATA灼見
    雖然上海新開業首店同比出現下滑,但各大品牌對上海市場依然信心十足——上半年,上海以45家全國首店遙遙領先其他城市。 此外,在「五五購物節」、「夜生活節」等多重措施刺激下,上海購物中心客流與零售消費額已呈現逐步回暖態勢。8月最新數據顯示,「五五購物節」以來,上海線下實物消費總額達到2846億元,環比增長11.6%,消費市場逐步復甦乃至反彈。
  • 上半年商場餐飲開關店比僅0.73,火鍋、燒烤亮了丨WIN...
    來源:商業地產雲智庫近幾年,商場餐飲「關店潮」此起彼伏。在餐飲人的努力之下,2019年餐飲開關店比1.02,呈現小幅擴容的良好態勢;到了2020上半年,卻遭遇疫情沉重打擊,整體開關店比驟降至0.73,一片慘澹。
  • 中國購物中心市場2020上半年回顧及下半年展望
    目前她的研究領域包括:商業不動產企業戰略研究、商業不動產資產管理研究、商業不動產投資分析、零售/消費行業投資分析、國內外宏觀經濟分析,以及金融市場投資分析等。   而在整整一個小時內,Cindy從零售商業發展形勢、購物中心市場環境、購物中心業態特徵和購物中心品牌風向這幾個方面,作上半年的回顧和下半年的預判。
  • 北京上半年新開35個首店,首選購物中心
    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陷實體商業幾近於崩塌覆滅之地,困難局面下,全國首店經濟成色幾何?為此,我們聚焦全國十大主要商業城市,逐一回顧梳理其上半年的首店經濟成果,尤其關注購物中心首店品牌拓展情況,一起來看下。 近兩年,「首店經濟」在北京消費市場持續升溫,北京引進「首店」,培育新的消費業態,藉助網紅地吸引人氣、增加客流,進一步打造沉浸式、體驗式的休閒目的地。
  • 購物中心經營法則大變,再不懂就晚了!
    作者 | 中城商業研究院 據贏商大數據中心監測,2020年上半年典型21城5萬㎡以上購物中心整體開關店比降至 過去十年,購物中心高速增長、市場漸趨飽和、競爭異常激烈,且消費者行為變化周期加快,共同導致了購物中心業態、品牌高頻更迭。今年疊加疫情因素,不少品牌方縮減門店求生,預計2020全年購物中心業態、品牌更迭將達到近年來的最高頻率。
  • 上半年商場餐飲開關店比僅0.73,哪些業態發展更好?
    統計範圍:上海、北京、深圳、廣州、成都、重慶、杭州、南京、天津、西安、武漢、廈門、長沙、青島、昆明、合肥、福州、鄭州、蘇州19大城市,商業面積5萬㎡及以上約1000個已開業購物中心(下同)「品牌門店開關店比」=開店數/關店數:比值>1,表示品牌門店發展呈現擴張狀態;(開店數>關店數)比值=1,表示品牌門店發展持平(開店數=
  • 新開門店314家,深圳36個購物中心上半年調整報告
    雖然上半年深圳各大購物中心都處於消費復甦期,但贏商網近期調研發現,諸多購物中心都藉機進行了或主動或被動地品牌調整。        據贏商網不完全統計:深圳36家代表性購物中心2020上半年新開門店314家,其中新開首店品牌36個;品牌新開店也逐漸上升,5月-6月是上半年新店開業高潮;在業態方面,主要以零售、餐飲、生活服務類品牌為主;在新開店鋪上,壹方城表現最為活躍,開出44家新店。其次是布吉萬象匯、卓悅中心。36家商場中有12個新開品牌門店超過10家。
  • 社區mall未來可期,國內外12個「尖子生」項目來了丨WIN DATA研究
    消費者遠程出行減少,大型購物中心門可羅雀。受疫情影響最小的,當屬立足「最後一公裡經濟」的社區商業。   據贏商大數據中心監測,社區型購物中心以更多地涉獵小件、高頻、交互體驗等目的性消費,從原先單一地滿足項目周邊居民日常需求,已逐步發展為提供全方位服務的實體商業,綜合發展潛力呈逐年上升趨勢。   在疫情發生之前,社區型購物中心在全國各地已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期。
  • 7大新消費趨勢,隱藏著「重啟」2020年的鑰匙丨WIN DATA研究
    消費平權時代加速到來,每個品牌都會被訴求「闡明成分」。消費者將試圖使自己的每個消費選擇變得更加「科學」。除掉品牌的知名度之外,更關注產品的「精緻實用」,還精於研究產品的成分、原產地等。   追求極致、注重打造專家形象、擁有技術壁壘的品牌崛起。它們相比其他品牌會顯得更加真實,會將產品的生產旅程、供應鏈和原材料展示給消費者,傳達人格溫度和專業信任感。
  • 疫後mall業績擔當,一大批「潮流合伙人」來了丨WIN DATA榜單
    女裝「流量霸主」地位依舊,上榜12家;男裝上榜8家,其中6家為新興品牌;休閒潮流男女裝、潮牌各有8家、7家上榜,「中國設計」強勢佔位;運動裝、品牌集合店、鞋類、家居服/內衣各有2-5家上榜。(新興品牌界定:近三年進駐中國內地購物中心的全業態品牌)
  • 上海百貨和購物中心都在爭奪哪些品牌首店?
    可見,化妝品牌為首店選址時,百貨與購物中心兩大渠道依然勢均力敵。百貨依然是化妝品的重要戰場,梅龍鎮伊勢丹、淮海百盛、久光、八佰伴及新世界大丸是上海化妝品首店/首櫃最多的五大商場。以首家引入高端抗老護膚品牌FILORGA菲洛嘉專櫃的新世界大丸百貨為例,新世界大丸共有化妝品品牌47個,品牌數量已位居上海首位。
  • 上半年70家品牌首進武漢 「首店收割機」稱號花落誰家?
    上半年武漢新開業的商業項目不多,但隨著群光二館、壹方北館、帝斯曼購物中心等項目的開業,也吸引眾多外來品牌的入駐。首店品牌的數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衡量商業水平的發展程度,強調顏值和體驗感的品牌成為今年首進武漢的普遍特徵。
  • 「告白」新生代,高檔mall也不再高冷了丨WIN DATA數咖
    在過去,高檔購物中心的主力業態是「奢侈品/輕奢+高檔化妝品」。在金碧輝煌的購物環境中,富豪揮金如土,普通人只能望而卻步,造就了高檔購物中心的「高冷」形象。如今,奢侈品牌仍然是高檔購物中心的「重頭戲」。中國消費者奢侈品消費增速持續強勁、進口關稅減免、奢侈品牌全球價差收窄等因素,助推著這些項目的高端零售品牌陣容持續升級。
  • 成都交9月首店成績單 購物中心差距一目了然
    進駐物業方面,購物中心依然最受青睞,成都IFS、遠洋太古裡、晶融匯、大悅城、來福士、合景悠方等項目均有不少首店斬獲,其中成都IFS、遠洋太古裡、晶融匯引進的首店品牌數量相對較多,首店量級也相對更高,如Maison Margiela內地首家全新概念店進駐了遠洋太古裡,MACKAGE、Stella McCartney Kids、COVA等西南首店紛紛進駐了成都IFS。
  • 日本十大購物中心
    百貨丨超市丨便利丨生鮮丨護膚丨Mall休閒丨家電丨醫藥丨服飾丨珠寶丨Shop
  • 上半年,全國僅開了58個購物中心……
    W inshang 引言 上半年全國新開業購物中心創下新低。 ,全國新開業購物中心數量創下新低。
  • 經此一疫,我們更需要這些「小確幸」的家居生活品牌丨WIN DATA榜單
    2019年度購物中心關注家居/生活服務品牌TOP50中,家居類品牌上榜24家,其中家居生活用品集合店以12個品牌居首;生活服務類品牌上榜26家,生活配套居細分業態之首,上榜14家,醫療健康、美容護理均有6家品牌上榜。
  • 2020上半年全國僅開了58個購物中心,創新低!
    2020年經歷了一個魔幻的上半年,因疫情影響,商業按下暫停鍵,購物中心開業時間全面延期。2020年上半年,全國新開業購物中心數量創下新低,整個上半年開業量大約相當於前兩年1月份的開業量。   據贏商大數據統計,2020年上半年(1-6月)全國開業購物中心共58個,體量合計440萬平方米,為2017年以來新低,僅相當於前兩年1月份的開業量,與2019年同期相比,約為三成。
  • 北美設計師品牌Blancore中國首店登陸合景·悠方(成都)購物中心
    帶著本真設計思想,Blancore中國首店近日在合景·悠方(成都)購物中心正式開啟,作為首家中國旗艦店,Blancore將北美風情的時髦、實穿度展現於產品,同時廓形、品質又像歐洲老牌服飾一般考究。   本次合景·悠方(成都)購物中心門店將回歸之心悉數表達,用自然與純粹的設計理念,在賦予時裝的同時,也賦予門店設計。
  • 2020上半年全國首店品牌超100家 零售、餐飲業態是主角
    上半年,雖然商業遭受疫情重創,但品牌商家依舊奮力向前,乘風破浪。據贏商網不完全統計,2020年上半年全國21個主要城市新開全國首店106家,遍布14座城市,對比2019年上半年,數量減少約20%。   106家首店品牌多家為品牌全球首店、品牌首家線下門店,還有多家品牌新概念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