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強調,要把復工復產與擴大內需結合起來,把被抑制、被凍結的消費釋放出來,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費、升級消費培育壯大起來。
戰「疫」勝利在望,消費市場釋放積極信號。本次疫情雖然在短期內打壓國人對經濟前景的信心、衝擊線下實體商業業績,但從中長期來看,消費升級與美好生活的追求,將使疫情過後消費出現明顯回彈。
2019年,消費對中國經濟增長貢獻率達57.8%,是名副其實的第一拉動力。實體商業如何抓住當下窗口期,做好應對「補償性消費」爆發的準備?如何把握新型消費、升級消費孕育的新市場機會、實現彎道超車?
本文將深度解析後疫情時代7大新消費趨勢,幫助實體商業洞見增長機會,趕在破曉之前看清新商業本質,助力逆流而上、順勢而為。
「聚會經濟」迅速回暖,悅己型消費勢頭看漲
崇尚精研消費,專業主義、科學品牌冒尖
回歸家庭,「高質量親子陪伴」市場空間巨大
「活力熟年」釋放購買力、激活新商機
向「第四空間」進階,數位化迎來發展東風
全民養生時代到來,免疫力關注成就「新剛需」
線下消費「體驗」至上,感官刺激突圍內容瓶頸
「聚會經濟」迅速回暖
悅己型消費勢頭看漲
當生命的脆弱性、未來的不確定性凸顯出來時,消費者的消費動機徹底改變,更關注自我愉悅的需求。在疫情之下,消費者的生活態度轉變為「及時行樂、活在當下」:見想見的人,吃想吃的東西,去想去的地方,做一切當下想做的事。
「疫情結束後的願望清單」頻頻登上微博熱搜,成為熱門話題。在微博的一項投票中,「吃火鍋」奪得最高票數,達到7萬多票。
江蘇省消保委最新調查顯示,89.6%受訪者都會有補償性消費,約飯、買衣買鞋買包、觀影K歌、運動擼鐵以及旅遊度假成為疫情過後補償性消費的五大主要領域。
疫情結束後,「憋壞了」的消費者迫切地希望重歸社交圈子,享受豐富多彩的生活。火鍋、燒烤、新式茶飲、咖啡、酒吧、美容spa等社交屬性較強的業態將迅速復甦。
如長沙新茶飲品牌【茶顏悅色】,2月20日復工,只做外賣的門店,營業不到十分鐘就爆單;線下復工的長沙黃興廣場地鐵口店,周邊環境空曠,門店營業時間為12:00-18:00,當天中午11點就有顧客在排隊。該店還因為門口近百米的隊伍而登上微博熱搜,引發網友熱議。
茶顏悅色外賣門店「茶顏歡喜殿」
同時,消費者更重視個人的價值,「為自己活得更精彩」成為重要消費動機。美妝集合店、跨界複合店、DIY手工坊、創意雜貨店、無鋼圈內衣、花店等悅己型業態迎來增長。
如國內最大規模的純彩妝集合店【THE COLORIST調色師】,單店擁有70多個國內外知名化妝品品牌,6000個SKU商品池,以高顏值空間、動態變化的陳列方式、所有產品免費試用等,革新線下美妝體驗場景,成為年輕人新的消費及社交場所。
此外,疫情恢復期的消費還會以補償性的消費形式得到釋放,以獲得心理層面的安撫和補償,具體表現為消費品牌和產品檔次的進階,如口紅的消費,由平價品牌向高檔品牌進階,繼而向限量款進階的消費表現。
崇尚精研消費
專業主義、科學品牌冒尖
此次疫情中,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專家受到追捧。
丁香園,憑藉著專業與用心持續產出優質內容,獲得用戶認可,疫情地圖上線1個多月,瀏覽量超28億;上海的張文宏醫生,總能找準老百姓關注的問題,用通俗的語言分享專業觀點,被網友稱為硬核專家、醫學界李佳琦。
面對不確定變化時,消費者對安全感的需求提升,他們拒絕被「割韭菜」,被「交智商稅」。
消費平權時代加速到來,每個品牌都會被訴求「闡明成分」。消費者將試圖使自己的每個消費選擇變得更加「科學」。除掉品牌的知名度之外,更關注產品的「精緻實用」,還精於研究產品的成分、原產地等。
追求極致、注重打造專家形象、擁有技術壁壘的品牌崛起。它們相比其他品牌會顯得更加真實,會將產品的生產旅程、供應鏈和原材料展示給消費者,傳達人格溫度和專業信任感。
如可持續環保鞋履品牌【Allbirds】,被《時代》雜誌稱為「世界上最舒服的鞋」,受到矽谷精英追捧。Allbirds從鞋面、鞋底、鞋帶,到鞋盒,均採用低碳環保的原材料,並向消費者全方位展示原材料及產地,傳達品牌「可持續性」理念。
Allbirds 鞋子原材料
在Allbirds上海興業太古匯的門店中,有電子屏幕專門介紹產品原材料,方便消費者了解產品的來源及生產製造的過程。如羊毛區域內擺放有原始和處理過的羊毛、以及最終羊毛的紡織成品。
圖片來源:品牌星球
立足垂直細分領域的買手店,從小眾走向大眾,從時尚、家居、數碼擴展到各業態。它們致力於系統性滿足具體細微需求,更加專業和小興趣化,為消費者創造新的生活方式。
如娛樂集合店【BigE娛樂中心】,是娛樂遊玩業態的「買手店」。創始人會定期出國或者參加展會,為消費者引進最潮、最流行的遊玩項目,每家門店內的娛樂項目的更新頻率為每年一次,上海門店復購率在60%~70%。目前,BigE擁有真人CS、密室逃脫、3D夜光射箭、mini高爾夫、極限挑戰等超過10個娛樂項目。
回歸家庭
「高質量親子陪伴」市場空間巨大
疫情的發生,使得人們更珍視親情,更懂得陪伴與愛的重要性。
益普索Ipsos對消費者的調研顯示,疫情可能促進社會價值觀變化,除了更重視健康外,60%消費者「更珍惜平靜的生活」,51%消費者「更重視親情」。
在被問及「疫情結束後的計劃」時,消費者普遍可能會有出遊、就餐、看電影等不同的偏好,而共同的是,這些事情更希望在家人陪伴的情況下進行。
「最想出去玩,孩子都憋瘋了。」
「我可能會年底去(旅遊),更偏向於出國玩,因為爸媽都沒怎麼出國,可能會安排一次旅遊。」
疫情後,消費者對家庭的時間投入、金錢投入均加大。能營造高質量親子陪伴場景、打造天倫之樂氛圍的業態更受關注。
家庭社交型消費爆發。如親子農莊、親子動物園、親子餐廳、親子劇場、扭蛋機等體驗業態,打造親子休閒娛樂場景;玩具、拼圖、繪本等兒童零售業態,為親子家庭提供宅家陪伴「道具」。
如主打中國扭蛋的兒童玩具無人零售品牌【必靈星球】,將中華文化以及國際熱門STEAM益智玩具重新設計定義成極具性價比的產品,放入扭蛋中,讓中國孩子在快樂中熟悉中華文化精髓。單次消費約10元,讓家長與孩子一起體驗、互動,寓教於樂。必零星球目前已進駐深圳海岸城、深圳KKmall、杭州城西銀泰,杭州銀泰IN77,成都金楠龍湖天街等數百個頭部購物中心,成為場內親子類目人流熱點,2020年新增店鋪500家。
自然親子教育空間【漢娜傑克的菜園】,利用購物中心屋頂空間搭建菜園,面向2-12歲城市親子家庭,配套蔬菜花園、美食廚房和手工作坊,提供園藝種植、食物教育、手工勞作、戶外探索等自然教育課程與活動。首家店位於廣州凱德廣場•雲尚,備受消費者青睞。
此外,瞄準「美好生活」需求,有助於消費者營造更好居住環境、打造生活儀式感、促進家庭親近感的業態更受歡迎。如原木家具、家居集合店、小家電等。
「活力熟年」釋放購買力
激活新商機
疫情期間,不少傳統熱衷於去市場買菜的中老年人,紛紛掌握了線上買菜的新技能,一群「活力熟年」消費者開始活躍於生鮮APP和社區微信群中。
「熟年族」一詞源於日本,泛指45歲至64歲之間的族群。「活力熟年」的共同特點是家底殷實、生活穩定,兒女大學畢業,生活態度樂觀積極,生活重心轉移到自身的生活質量。
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數據顯示,2015年-2019年,50歲以上人群在網民中的佔比從6.7%提升至13.6%;50歲以上的線上消費者數量以整體1.6倍的速度增長,發展空間廣闊。阿里數據顯示,在50多歲這一年齡層,平均每人網購消費能力高達5000元/年,已然成為「網絡購物新生代」。
疫情過後,熟年族更倍感珍惜時間。與過去的「銀髮老人」不同,現在步入退休階段的60後、70後,他們主動學習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新技能,積極擁抱時尚潮流,挖掘新的人生目標,建立新的社會價值,贏得新的自我認可。
熟年族將成為拉動消費的新興力量。圍繞中老年人需求的服裝、美妝、飾品、家電,以及面向中老年人的超市、運動健身館、康復中心、娛樂中心等,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
日本G.G Mall,在老年人業態創新方面可圈可點。如:專門為老年人設計的健身房,每個器械均符合老年人體能水平;能進行物理治療、功能性復健運動的復健治療中心;全球最時尚的拐杖、輕便防水的時尚包包;超市的熟食及生鮮食材皆有小包裝,可供獨居者或與長者伴侶選擇。
圖片來源:商業與地產
向「第四空間」進階
數位化迎來發展東風
此次疫情中,教育+直播、購物+直播、線下娛樂+直播、自助下單小程序、外賣app等加速滲透,為新零售業務場景提供難得的發展契機。
隨著線上下單接受度大幅提高、消費習慣養成,線上線下共生共榮的關係前所未有地清晰起來,新分工下零售商迎行業轉型,實體產業線上線下的加速融合成為必然趨勢。
數據來源:CBRE研究部
星巴克CEO Kevin Johnson曾說過:「整個零售業都會受到數位化的巨大衝擊,所以未來的零售贏家將是那樣的企業:他們能找到一種優雅的方式,既提供店內體驗,同時也提供數位化體驗。」
專注於第三空間的【星巴克】,近年來意識到線上渠道的重要性,將數位化創新作為重點戰略,大力發展線上零售數位化領域「第四空間」。基於「連接彼此」的核心價值,通過新的信息交互方式,對「第三空間」的精緻體驗做出延展、融合與豐富。
如2017年推出微信首個社交禮品體驗型產品「用星說」,創新出「隔空」送咖啡的體驗場景;2019年完成中國100個城市3000家門店提供「專星送」服務的目標,帶來第四財季7%訂單;2019年5月,推出小門店「啡快」(StarbucksNow,在線點、到店取),在第四季度裡貢獻3%的銷售額;2019年9月,升級天貓旗艦店,針對會員推出更多獨家產品和線上送禮定製服務,推出天貓精靈語音點餐體驗,並試水淘寶直播,一晚賣出16萬杯咖啡。
星巴克新推出的小面積外帶門店「啡快」
圖片來源:界面
在服飾領域,數位化能力是【美特斯邦威】的重要競爭優勢。美邦早在2013年便領先同行開始進行數位化轉型,目前已擁有較為完善的數位化基礎設施和數位化經驗,實現了大數據沉澱、線上線下會員系統打通、線上線下購貨、發貨和退換貨打通以及供應鏈數位化等。
在疫情特殊時期,美邦線上導購直播、官方旗艦店直播很早就恢復,並充分利用全渠道優勢,加之線上下單、線下門店發貨的新零售形式,滿足消費者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雲逛街」的需求。
從2月2日至3月2日,美邦天貓全渠道總發貨包裹量達7.3萬件,倉庫發貨包裹量為6.6萬,其中線上下單、線下門店發貨包裹量佔比約為10%。
目前美特斯邦威已在全國開店超過2000家,未來一年將持續拓店150-200家,深化在全國二三四線城市購物中心的布局。
美特斯邦威副總裁林曉東說:「未來大趨勢是去中心化的零售業態,品牌需要依託新零售做現有存量店鋪增值,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購物體驗。」
未來,數位化創新程度更高、數位化體驗更豐富的品牌具有更強的抗風險能力、更大的發展空間。
全民養生時代到來
免疫力關注成就「新剛需」
疫情爆發令大眾對生命健康的關注顯著提升,消費者紛紛增加健康消費支出,掀起搶購消殺產品、宅家健身等熱潮。
疫情是對全國大眾的一場衛生健康普及教育。消費者意識到免疫力的重要性,對家人及自己的健康管理更為重視。這一變化除了促進運動健身、麗人養生、醫療保健等業態發展外,還會帶動圍繞生活微環境健康的品類成為未來的消費熱點。如淨水器、空氣淨化器、洗碗機等健康家電,具有消毒除菌功能的汽車等。
養生將成為日常生活的「剛需」,變得愈加輕量化,隨時隨地可養生,以「輕養」為主題的業態發展前景向好。如新式涼茶、輕食餐廳、素食餐廳、有機超市、純天然彩妝護膚產品等。
如擁有百歲國醫配方支撐的【鄧老涼茶】,在北京朝陽合生匯開出首家「養生茶飲」概念旗艦店。產品除有主打的國醫涼茶外,還有萃取草本原液製作的草本茶飲,如草本甜茶、草本鮮奶、草本咖啡等,具有輕脂、輕糖、養生的特點。門店主打時尚ins風,同時凝聚傳統涼茶鋪特色元素,彰顯「國潮」特色。該店一經開業,便引來眾多年輕養生族排隊打卡。
圖片來源:TUSHIDesign
線下消費「體驗」至上
感官刺激突圍內容瓶頸
隨著線上渠道加速滲透,消費者足不出戶便可解決購買需求,只有「體驗」是線下不可替代的優勢。
實體商家或將需要從內到外「全副武裝」,如外觀注重顏值、內部注重場景營造和沉浸體驗,提供更能激發消費者興趣、「撩撥」消費者神經的難忘經歷,營造「打卡式」的商業空間,才能獲得消費者的垂青。
面對崇尚體驗至上消費者,卡丁車、滑雪等刺激性運動,VR、密室逃脫、劇本殺等沉浸式娛樂,以及主題餐飲、藝術劇場等能帶來強烈感官刺激的創新業態將更具爆發潛力。
如城市滑雪一站式空間【SNOW51】,將荷蘭進口的高山滑雪模擬訓練臺、旱雪道、攀巖牆等搬進購物中心,提供AI人工智慧攀巖、潛水等專業培訓課程。
SNOW51上海陸家嘴中心店內還有由迪士尼御用團隊設計、亞洲唯一的「粉雪倉庫」,採用最尖端的自然造雪科技,可在24小時不間斷製造香檳粉雪,帶來新奇浪漫體驗。
圖片來源:魔都星球
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曾說:動蕩時代最大的危險不是動蕩本身,而是仍然用過去的邏輯做事。
這場疫情危機,給實體商業的挑戰,除了生存,還有變革。因為真正的失敗往往不是某個決策判斷失敗,而是不再接受改變,不再超越自己原來的觀念,不能顛覆自己的商業模式,以至於看不清大的市場形勢而犯下方向性錯誤。
實體商業需要趁著這個傳統商業自我革新、新物種趁勢崛起的機會,重構知識體系,找到創新的機會點。從大的層面上來看,順應新趨勢,擁抱新機遇,終歸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 end ·
贏商雲智庫原創稿件,如需轉載,請告知
除特殊說明外,圖片來源品牌官網官微
作者丨熊舒苗
本文轉載來自:贏商雲智庫 熊舒苗,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