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時代)45歲的王小波痛苦離世,葬禮無一人送行,世態炎涼

2020-12-22 小胖墩說情感

在當代作家中王小波是一個很另類的存在,他不喜歡和同行存在過多接觸,也是因為獨立的性格,導致沒有什麼知心朋友,時常都是一個人獨來獨往。

都說有能力的人都有個性,而王小波也就屬於這種類型,有能力,有自信,缺沒有組織,也沒有朋友,因為性格問題,王小波成了文壇界的另類,這樣的情況也是很正常,當時王小波那時間沒有身份地位,作品也不暢銷,自然而然不受人家接待,這也屬於很正常的情況。

可是在二十多年前,王小波一直到去世時候,也沒有多少人認識,而且還有他手中的的那些書還沒有賣完,很遺憾就這樣離開這個世界。

當王曉波離世的那個晚上也是在痛苦中度過,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他獨自一個住在郊區,身邊沒有一個親朋友好友,在他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卻沒有一個人來。

在那個夜晚,王小波突發心臟病,這個夜裡他忍受了多少痛苦,很多人都不敢想像幾個小時他是怎麼過得,當第二天被人發現離世的時候,他把頭皮磕破了,牆上的白色被咬掉好幾塊,手指甲裡,都有很多白色粉末,牆上也有很多指甲印,這也是忍受到極限,知道被人發現時,都是面朝牆上,身體都縮在一起,弓著身體,渾身冰冷的躺在哪裡,這也是是經過和病魔的鬥爭,最後還是安然倒下了。

直到離世的那時刻,他前後花費二十年心血的發行6000冊(黃金時代)還沒有賣完,這也成了他的遺憾。

因為那段時間(黃金時代)講述了性的文化超前突出,被各大出版社禁止,書中描繪了,粗魯,低俗,荒唐有趣,被大家認定了禁書。

(黃金時代)主要講一個荒唐有趣故事作為背景

27歲的陳清揚年輕貌美,很多人喜歡惦記上,而她丈夫因為階級問題被收監了,

(黃金時代)主要講述王二21歲那年,陳清揚當時26歲,在一家偏僻的開診所做醫生,在一次王二因為腰疼,來到診所看病,於是就發展了討論她是不是破鞋問題,雖然很多人都說他她是一個破鞋,但她自己卻以為不是的,因為破鞋偷漢,她沒有偷過,雖然她丈夫住了一年監獄,但是她沒有做過出格的事情,對此王二和陳青楊的故事就這樣開始偉大的友誼進行。

王小波的寫作風格很獨特,很多作品中有對於「性」的描繪,他對「性」的描寫生猛直白,沒有刻意的掩飾,也沒有隱晦的比喻,但是猛烈的「性」在王小波筆下沒有猥瑣的意味,給人一種真實原始、自由奔放的感覺。

正因為王小波的作品中關於「性」的描寫過多,在出版時遇到了很大的阻礙,前前後後用了2年,他寫了20年的《黃金時代》才得以公開出版發行,4年時間加印10多次。

王小波離世後,他的《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黑鐵時代》集結成《時代三部曲》進行出版,很多人對王小波的作品高度評價。

習慣了用鼻子看人的王朔說:王小波要是活著,他比我厲害,但這不意味著我不好,我們交相輝映吧。

一向清高的高曉松說:王小波在我讀過的白話文作家中,絕對排行第一,而且甩開第二名非常遠,他是神一般的存在。

我把王小波的《時代三部曲》讀了2遍,從看似奔放的「性」描寫背後,感受到了王小波對於自由的渴望,讓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輝。

現在,原價143元的王小波「時代三部曲」,包含《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黑鐵時代》,雙十一搞活動,只需98元,每本不到30元,一頓飯錢,即可走進王小波的精神樂園,和最有趣的靈魂相遇,何樂不為?

相關焦點

  • 寫了20年「有色小說」的王小波,45歲發病離世,葬禮無同行送行
    他的書不僅出版了,市場上甚至出現了「王小波熱」,《黃金時代》更是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王小波死得很突然,是深夜心臟病突發,他本有著強烈的求生欲望,可身邊空無一人。他獨自一人承受著痛苦掙扎,被人發現時牆上留下了他掙扎的牙印,牆壁都被他扒下來好幾塊,牙縫中殘留著白灰。
  • 《黃金時代》:王小波45歲離世,天妒英才讓人惋惜
    王小波45歲暴病離世讓人惋惜王小波少有留下的影音資料流傳最多的是義大利獨立紀錄片製作人安德裡對他的採訪,在紀錄片中,安德裡曾問了王小波一個一語成讖的問題:你對死亡有什麼看法?在我們現在看來,王小波是一個才華不可多得的作家,任誰看了他的雜文和他的時代三部曲都會被他的文字功底所折服,所以說王小波突然的暴病離世真是太讓人惋惜了。
  • 寫了20年「黃色小說」的王小波,45歲撞頭病亡,葬禮上竟無一同行送行
    說起王小波,你首先想到的肯定是他的「時代四部曲」,即《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和《黑鐵時代》。而除了這四部經典的小說集外,讓你記得他的,應該就是他小說中鋪天蓋地對「性」的描寫了,特別是《黃金時代》中對「性」的描寫最為突出,故而有些讀者還打趣地將他說成是:一個寫了20年「黃色小說」的王小波。
  • 王小波:因大膽描寫屢次被出版商拒絕,45歲暴病離世牙縫滿是白灰
    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因為心臟病突發去世,據鄰居回憶,半夜的時候,曾經聽到過王小波房間裡傳出痛苦的慘叫,但是因為夜深了,所以沒有人留意。當警察破門而入的時候,發現王小波家中的牆壁上有一些牙齒咬過的痕跡,牆面上還有抓痕,而王小波的牙齒縫裡還有牆灰,看起來十分悽涼。
  • 王小波45歲暴病離世,用牙咬牆牙縫鑽灰,朋友卻說:走得很詩意
    王小波45歲暴病離世,用牙咬牆牙縫鑽灰,朋友卻說:走得很詩意說到王小波,在上個世紀後半段,他的名聲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甚至他的妻子李銀河曾宣稱:「如果小波不死,或者最早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人就是他了」。而王小波的小說《黃金時代》,更是被視為這位怪傑最傑出的代表作。
  • 《黃金時代》王小波:「有趣,是一個人最大的魅力」
    後來,王小波把自己從小獨立思考的瞬間,都轉換成素材融入了小說情節中。歷時20年的經典之作,卻被低估視作「小黃書」《黃金時代》這是王小波的經典之作,這本堪稱完美的著作前後編寫歷時近20年,最終於1992年在臺灣出版,王小波也因此獲得了一系列榮譽。
  • 寫了29年黃色小說的王小波撞牆身亡,葬禮無同行肯送
    王小波在家沉浸寫作,李銀河說:他那麼一個智慧的頭腦,我捨不得他去幹粗活」。 《黃金時代》的初稿便是在這個時候開始問世的。 就在8462天前,也就是1997年4月11日的凌晨,45歲的王小波被發現在家中去世。
  • 魯豫說它很解渴,王小波當它寵兒,《黃金時代》憑什麼牛?
    1997年,年僅45歲的王小波在自己郊外的工作室孤獨死去,死後有人看到他的牆壁上還留有抓痕,可見他死前異常痛苦。妻子李銀河在回來的機場聽到小波離世的消息,瞬間癱軟了。這位在生前說過「愛你就像愛生命」的王小波,如今卻把自己的生命丟失了。
  • 45歲王小波猝死,生前不受同行待見,死後作品卻火了!妻子道出真相
    ——王小波姐姐1997年4月11日,45歲的王小波在自己郊外的寫作間裡,心臟病突然發作去世。年僅45歲。當朋友發現的時候,王小波的頭靠著牆壁,上面全是齒痕,牙縫間還殘留著白色牆灰。我們可以想像他當時有多麼痛苦。「中國白話文第一人」的人生就此落下帷幕。
  • 王小波《黃金時代》: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1997年,王小波在寫作的時候突發心臟病去世,他捲曲著自己的身體,不斷的掙扎,直到一個人孤獨地死去。他的身邊沒有一個人,但卻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遺產,豐富了我們的精神世界。雖然他只活到了45歲,短短的一生,但無數的現代人,卻還在讀著他的書,討論這裡面的思想。
  • 45歲王小波痛苦離世,生前無人問津,死後卻被捧為「一代教父」!
    次日早晨,鄰居還在為這奇怪的叫聲議論紛紛,直到下午3點,有心人發現王小波沒有像往常一樣出門,這才意識到,可能是王小波出事了。因為當時王小波一個人在家,妻子李銀河還在英國做訪問學者。一個月後,王小波一生最看重的小說作品,集結成《時代三部曲》,公開出版發行。至這場非正常死亡之後,他的作品一路綠燈,再沒有遇到麻煩。
  • 45歲深夜離世的王小波,幾小時前還在給朋友解釋《沉默的大多數》
    45歲深夜離世的王小波,幾小時前還在給朋友解釋《沉默的大多數》1997年4月的晚上,王小波給他的好朋友劉曉陽發了一封電子郵件,提到自己要出版一本雜文集的事情,即《沉默的大多數》。在郵件中他解釋了這本書,對劉曉陽說道:「在一個喧囂的話語圈下面,始終有個沉默的大多數,既然精神原子彈在一顆又一顆地炸著,哪裡有我說話的份?
  • 王小波《黃金時代》:人所有的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當我偶然看到一本名叫《黃金時代》的書,就被書中的文字所震撼了,再一看作者王小波,不就是我之前曾印象深刻全裸的文人雕像嗎,讀完《黃金時代》後我頓時能夠理解為什麼王小波的雕像不著一絲襤褸。因為,衣物本就是人類最冠冕堂皇的偽裝,而王小波根本就不屑於任何的偽裝,他不需要渲染也無需要掩飾,他活得坦蕩蕩,所以才可以接受自己的赤條條。
  • 23年前,王小波撞牆病亡,葬禮冷清無一同行相送,死後卻被封神
    王小波身邊並無一人陪伴,一個人蜷縮著,突然心臟病發作。 當姐姐發現他的時候,他已經沒有了氣息。 在牆上還發現了被牙齒刮過的痕跡,地上落了一大片牆灰…… 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
  • 王小波《黃金時代》:直白暴露的性描寫,掀開人性的遮羞布
    王小波《黃金時代》:直白暴露的性描寫,掀開人性的遮羞布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可我過二十一歲生日時沒有預見到這一點。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麼也錘不了我。
  • 王小波《黃金時代》:書中對性的描述很直白,揭開人性的遮羞布
    在我20歲生日的時候,我覺得自己不會有這麼一天,我會一直保持自己的衝勁,誰也不磨練不我了。在小說作家中,王小波可以說是一位特立獨行的小說家。至今王小波已經去世有23年之久,但他留下的作品卻成了最受歡迎的,也許連王小波自己都沒有想像到,生前一無是處,死後作品卻紅遍全中國。
  • 王小波《黃金時代》:性是無害的,但被壓抑久了,也就容易扭曲了
    《黃金時代》是已故作家王小波著名的《時代三部曲》之一,可謂是王小波心頭的寵兒。「我盼她時,她沒來;到她來時,我沒盼她。」王小波說。等他離世後,這本書才迎來它的黃金時代,4年時間大賣20萬冊,2001年,《時代三部曲》加印10次,印數20萬冊。王小波從此火遍了大江南北。
  • 王小波45歲貧疾而死,一生孤獨而自由,生前寂寞、身後聲名鵲起
    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的無能的憤怒。——王小波1997年的4月11日,王小波因突發心臟病在家中去世,年僅45歲。這個有趣的靈魂走了,卻點燃了很多人心中的火種。王小波走了,走得很落寞。「王小波的名字是一個接頭暗號,我們靠他來辨別對方是否同類。」從此文壇上失去了一位奇人,這也是文壇的 一大損失。01、《黃金時代》:原子彈般的語言,直擊大眾的心臟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
  • 《黃金時代》是知青文學的翹楚,劉心武:王小波去世是文壇的損失
    但是今天還是得替王小波澄清下,《黃金時代》真的不是小黃書!《黃金時代》在香港出版的時候,被換名為《王二風流史》,這是把《黃金時代》定位為風月小說(色情文學)。當時王小波的哥哥王小平聽到後,氣得直跺腳,他說:「港人不識貨。」
  • 王小波死不瞑目:他把《黃金時代》當寵兒,卻偏有人當「黃書」看
    「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如果王小波活到現在,恐怕已經68歲了。如今名滿天下的他,將自己生命永遠定格在了45歲。在那個殘酷的夜晚,急促而劇烈的心臟病奪取了他的生命,一個偉大的靈魂就此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