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扶貧】為了脫貧,北流市六榮村村民們是這樣做的......

2021-01-14 廣西北流電視臺

     北流市北流鎮六榮村,是玉林市「十三五」貧困村,轄12個村小組,724戶3443人。2015年建檔立卡貧困戶(64分以下)86戶339人,貧困發生率9.9%。在這裡,村民們過著怎樣的生活?有著怎樣的期待?如何走上致富路?帶著這些疑問,10月27日,玉林日報記者來到六榮村進行兩天的蹲點,與貧困戶同吃同住,探尋這個小山村村民的脫貧努力。

    從北流市扶貧辦副主任梁坡那裡記者獲悉,六榮村是要在今年完成脫貧摘帽的村。

    記者從北流市出發,一路驅車來到村子,已經沒有以前那種灰塵漫天的泥路,取而代之的是已經硬化了的水泥路。在六榮村,一棟棟新建的民房令這個小村莊有了新鮮的活力。



上圖為正在建設中的六榮村村級公共服務中心。


    六榮村黨支部書記韋雄才指著不遠處正在建設的一幢樓說:「喏,那就是村級公共服務中心的位置,再往前一點是文藝舞臺和籃球場,我希望能夠儘快完工。給村民一個活動的場所。」

    韋雄才從2002年開始就任村幹部,一晃過了十幾年,他對於村子裡的情況如數家珍,對於每一戶貧困戶的家庭情況更是瞭然於心。

    「村子裡的貧困戶因病致貧和因學致貧的佔了多數,以前村子裡的基礎設施也很落後。」韋雄才介紹道。今年來,得益於扶貧政策的實施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幫扶,村子發生了極大的變化,貧困戶的生活也已經有了改善。

    「目前,村屯內道路已經基本實現硬化,我們計劃在村主幹道上全部安裝太陽能路燈。現在,有好多盞路燈已經安裝好了。」韋雄才介紹,村子裡的脫貧還得益於社會力量的參與,北流市見義勇為基金會主席田振華為六榮村解決了村主幹道太陽能路燈一事一議項目的啟動資金,並給村子裡的15戶貧困戶送上了液晶電視和化肥、雞苗。而就在我們抵達六榮村的當天,北海市強潔復興商貿有限公司玉林分公司也來到了村裡,為貧困戶送來了油和米。

    今年3月以來,六榮村通過整合各方面資源和力量,計劃投資1130多萬元用於六榮村扶貧重點項目建設,項目涉及道路、水利、住房改善、農田建設產業發展等。

    要致富,先修路,已經是老生常談的話了。在鄉村,基礎設施不完善,公共服務不配套,是制約發展的瓶頸。要打贏脫貧攻堅戰,基礎設施的建設尤為重要,窮山惡水不是新農村,只有當基礎設施建設上去了,村子才有進一步發展的希望。


相關:六榮村變形記


●村風跟著村容一起變美




  每天晚飯之後,村民吳桂深家的院子裡總是歡歌笑語,村裡喜愛文藝的中年女性聚集在這裡,跳起了廣場舞。

    10月27日,在蹲點的當晚,記者住在北流市北流鎮六榮村貧困戶鍾業海的家裡。在與村黨支部書記韋雄才的聊天過程中,我們知道六榮村如今有了跳廣場舞的新風。

    來到村民吳桂深的家裡時,他家的院子裡已經集聚了十幾位中年女性,正在一邊看著投影到牆壁上的視頻,一邊學著跳廣場舞。

    村子裡跳廣場舞的風氣源於今年年初。吳桂深的愛人黃育珍告訴記者,她小孩在廣東打工,怕老人家在家孤獨,今年3月回來時帶回了音響、DVD和一臺投影儀,讓他們幾個老人學著跳舞。開始的時候,她們只是兩三個人小打小鬧,後來村委就借著這個契機,將村裡的女性組織起來,在「七一」前夕成立了文藝隊。

    村裡的文書李春節告訴記者,村子裡的人都盼望著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和文藝舞臺、籃球場快些建成,讓大家進一步享受到公共文化的服務。


【記者蹲點感言】文化小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隨著廣場舞在貧困村的興起,我們能看到貧困村的精神面貌與過去確實不同了。扎紮實實開展好文化扶貧工作,著力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讓貧困地區的群眾在文化生活上的不「瘸腿」, 是邁開文化助力脫貧的堅定一步。


   ●回鄉的小夥子 有了自己的產業




    回鄉養羊之前,吳思佑在山西開鉤機挖煤,雖說收入不錯,但每天12小時的勞作和倒輪班制的工作節奏,讓他感到非常壓抑,加之很久不能回家,讓他有諸多牽掛。他後來辭了工作,想回家打拼一下。

    「在農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覺得土地與綠水青山是農村最富有的資源,養殖和種植是農村最具有優勢的產業。」吳思佑向記者講述了他當初創業的情形,「我首先想到養牛,但是養牛的成本很高,我沒有那麼多資金。後來就去買了幾隻羊回來,一晃三年過去,我已經有100多隻山羊和十幾隻奶羊了。」

「一開始,我養奶羊只是為了讓我的兩個小孩喝上羊奶,後來左鄰右舍看見了,也來買羊奶,喝羊奶的人慢慢多了起來。現在,我已經專門請有配送員,1公斤羊奶24元,一頭奶羊一般能產2公斤羊奶。」經過對市場的調查和慎重考慮,吳思佑決心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奶羊的養殖上來,他計劃著通過貸款進一步擴大奶羊產業。

    土地和綠水青山就是農村最豐富的資源,發展特色養殖業和種植業,是農村走上致富道路最具有優勢的產業。在六榮村,依靠組建的養殖專業合作社,通過政府技術扶持、政策扶持,進一步有序擴大奶羊和黃牛的養殖規模,不斷推進綠色、生態的養殖方式,吸引有勞動力的貧困戶和有興趣的群眾加入,夯實了產業發展的基礎。


   ●今天,她脫了「窮帽」


    10月28日上午,也就是蹲點的第二天,記者跟著六榮村第一書記韋民府,來到六榮村10隊村民韋麗芝的家裡,為她辦理相關的脫貧手續。

    經清點,韋麗芝家庭有穩固住房,有電,有電視看……一項項指標核算,最後,確認韋麗芝達到脫貧的指標。

    韋麗芝的經歷聽來令人心酸。2006年,她的愛人忽然去世,頓時讓這個家庭陷入了困頓之中。那時候,她女兒才9歲,小兒子剛剛5歲。講起那段經歷,韋麗芝忍不住泛出了淚水。

    如今,她的女兒已經在讀大學,兒子已經讀高中,這得益於教育扶貧的各項相關政策的落實,也離不開她個人的拼搏——在愛心人士的幫助下,她得以幫別人加工大理石,靠著勤勞的雙手,撐起了一個家。而剛剛收到女兒的簡訊,更增添了她對未來美好生活的信心。

      記者還了解到,在六榮村,通過對貧困戶開展評級授信,讓貧困戶貸款與龍頭企業合作,讓貧困戶年底分紅,免去貧困戶單獨投資的風險,有效保障了貧困群眾的權益,也消除群眾投資創業的思想顧慮。目前,六榮村已有24戶貧困戶得到了貧困專項資金貸款共計100多萬元。同時,在各方努力下,成立了六榮村種植合作社、養殖合作社,為積極引導貧困戶加入合作社,利用資金和技術優勢,採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形式,助力貧困戶脫貧致富。


【記者蹲點感言】

採訪期間,北流市扶貧辦副主任梁坡曾深有感觸地對記者說:「扶貧,不是等人送小康。貧困戶的思想要開拓,不能有『等靠要』思想。這樣,扶貧才有內生動力。」


無需諱言,懶,其實是妨礙一些人脫貧的重要因素。凡事有內因外因,內在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如果說政策是牽引力,外部幫扶是推動力,那麼貧困群眾自身對生活的企盼和脫貧的實踐,正是最關鍵的動力。


蹲點六榮村,我們看到了變化與發展。或許山裡生活還有這樣那樣的不如意,或許幫扶措施還有進一步改進的空間,但是從鍾日光這樣的貧困戶身上,我們看到了全面小康的希望。這種為了過上更好生活而努力拼搏的精神,正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最強力量。

本文來源於玉林日報、圭江論壇,由北流電視臺綜合整理。




更多精彩,請關注北流電視臺公眾微信號——

相關焦點

  • 變化中的六榮村——記者蹲點北流市北流鎮六榮村報導
    形成了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為核心的戰略思想,播下了精準扶貧戰略的思想火種。打贏脫貧攻堅戰動員令發出後,玉林市委、市政府採取超常規舉措和過硬辦法,舉全市之力強勢推進。市委四屆六次全會從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出發,作出了堅決打贏「十三五」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深刻闡述了推進脫貧攻堅的重大意義,對脫貧攻堅任務作出了部署。
  • 扶貧,就是扶志!
    ↓↓↓首站↓北流市北流鎮六榮村  2016年10月28日,蹲點第二天。   北流市北流鎮六榮小學現有1-5年級共5個教學班,在校生272人,在職教師10人。為加快完成北流市北流鎮六榮村精準脫貧攻堅任務,北流市將利用2016年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校舍維修改造中央資金257萬元,拆除北流鎮六榮小學1幢304平方米的C級危房,在原地新建一幢4層、共12間教室的教學樓及校門一個,校舍總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項目已完成立項、地質勘察、圖紙設計等前期工作。
  • 2020年北流市電商精準扶貧創業就業對接會順利舉行
    2020年12月1日,由北流市經濟貿易和科學技術局主辦,廣西東雲農業投資有限公司承辦的2020年北流市電商精準扶貧創業就業對接會在北流市民樂鎮會眾村電商助力脫貧攻堅培訓基地順利舉行。本次電商創業就業對接會邀請到北流市網域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北流市大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小六視野)、北流市德力職業培訓學校、北流市金程貨運有限公司(韻達快遞)、廣西北流市眾美供應鏈服務有限公司、廣西北流東雲果業有限公司等9家實力強大的電商公司提供了如主播、短視頻創作演員、電商客服、電話客服、快遞分揀員、生鮮水果質檢員、貨場打包工、貨場保安等多個合適貧困戶創業、就業的崗位
  • 《國家監察》第三集「聚焦脫貧」解說詞全文來了:安徽阜陽扶貧「刷...
    2018年2月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前往四川涼山州考察脫貧攻堅,走進大山深處走訪多家貧困戶。【字幕 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解說詞】涼山之行第二天,習近平總書記在成都主持召開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強調提高脫貧質量,聚焦深貧地區,扎紮實實把脫貧攻堅戰推向前進。要強化監管,做到陽光扶貧、廉潔扶貧。
  •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龐幫雲:讓村民生活甜起來||李美珍...
    於是,我開始走村串戶給村民算收入帳。但村民根深蒂固的傳統思想還是讓我吃了不少閉門羹,幾乎沒有村民理會我。我知道村民不是不願意,而是不敢嘗試,他們需要一個領頭人。於是,我決定先做給群眾看。除了將自家的土地全部種植甘蔗外,我又流轉了幾十畝土地來發展連片種植。有村民顧慮,覺得納碰村交通不便,收成之後怎麼把甘蔗運出去換成錢?
  • 自主脫貧的「精氣神」有了!(聚焦網絡扶貧④)
    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積極優化產業結構,依託現代農業示範園建設,將無土栽培、智能溫控等技術引入農業生產中。圖為12月2日,村民在七星關區柏楊林街道辦事處一高標準果蔬大棚內進行管護。王純亮攝(人民圖片)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
  • 【我的扶貧·脫貧故事】熊義:用辛苦指數換來村民幸福指數
    【我的扶貧·脫貧故事】熊義:用辛苦指數換來村民幸福指數 2020-08-24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萬州區龍駒鎮:金融扶貧「精準滴灌」 「小本錢」讓上千村民脫貧
    12月9日,萬州區龍駒鎮扶貧辦主任張成林抱出一疊疊脫貧達標人員的花名冊說:這1200多貧困戶,就是靠農業銀行萬州分行等金融單位提供的一筆筆「小本錢」啟動發展,在金融扶貧的助推下最終擺脫了貧困。△農行萬州分行的扶貧幹部和村民交流萬州區龍駒鎮是重慶十八個市級深度貧困鄉鎮之一,脫貧攻堅打響後,這裡的落後面貌,令不少金融戰線的扶貧幹部心酸不已,也堅定了大家一定要支持這裡村民戰勝貧困的決心。對不少貧困戶來說,要擺脫貧困,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少創業的本錢。
  • 銅川中院:走訪慰問貧困村民 鞏固提升脫貧成果
    銅川中院:走訪慰問貧困村民 鞏固提升脫貧成果 2020-12-24 1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肥東縣循環園:「產業扶貧」+「消費扶貧」 助力貧困戶增收脫貧
    肥東縣循環園聚焦高質量脫貧目標,在產業扶貧的基礎上,將產業扶貧與消費扶貧相結合,讓貧困群眾增產又增收,千方百計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 脫貧戰場的青春之歌⑥︱鄉村夜校:青年志願者用知識照亮村民脫貧路
    王小拎口中的青年志願者脫貧攻堅夜校,正是貴州共青團聚焦少數民族地區和深度貧困地區,以村和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為單位,幫助貧困群眾「學到對自己有用的知識和技能」而開辦的青年志願者脫貧攻堅夜校。夜校成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助推器」和「加油站」,得到了群眾熱烈歡迎。
  • 扶貧類節目正成為脫貧攻堅的「輕騎兵」
    這裡曾是扶貧政策無法到達的「最後一公裡」。就拿土地流轉來說,不少村民對於把祖祖輩輩視為命根子的土地流轉給企業和種糧大戶總是不放心。「萬一企業經營失敗了怎麼辦?」「萬一人家將來不願意把土地交還給我怎麼辦?」「土地租出去,萬一遇上歉年糧食不夠吃了怎麼辦?」……徘徊在村民心頭的那麼多個「萬一」,反映出鄉親們對國家的政策不了解。
  • 通上「信息高速路」,扶貧跑出「加速度」!綿陽電信這樣助力脫貧...
    ,中國電信綿陽分公司結合實際紮實推進脫貧攻堅工作,深入開展精準扶貧,凝聚力量,保證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提升。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為了讓村民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中國電信綿陽分公司先後投入資金10萬元建起了這所衛生站,購買新得設備,積極協助村委會完善衛生站的救治設施及制度建設等,目前,衛生站設有醫生診斷室,治療室,中西藥房等,正式投用以來,每天都有執業醫師坐班開診。
  • 扶貧工作隊長期在此駐紮 幫助鼓勵村民脫貧奔小康 百年板慄樹見證...
    他參與過援藏,回來後又投入到扶貧大軍,正在親歷「脫貧攻堅、全面小康」的決勝時刻。紅旗坪村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村裡沒有成型的河流。由於夏天經常暴發山洪,所以它曾叫洪溪坪村。1930年,賀龍帶領紅軍來到紅旗坪村,全殲張俊峰反動團防,給飽受欺壓的村民帶來了安寧。獲勝後,賀龍在老闆慄樹下慶功閱兵,看到漫山遍野紅旗招展,他把村名改為「紅旗坪」。
  • 橄欖樹下話脫貧 謝永林:做可持續、實打實的真扶貧
    (原標題:橄欖樹下話脫貧 謝永林:做可持續、實打實的真扶貧) 8月
  • 百名記者進百村|大英縣玉峰鎮鬥笠村:走出脫貧新路子 村民過上好日子
    如今的鬥笠村,發展之路更寬,產業效益更高,新村面貌更美,村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鬥笠村村容乾淨整潔。產業引領 脫貧致富按下「快進鍵」「把這邊用泥巴壓緊點……」在鬥笠村的蔬菜基地裡,村民們正忙著翻土、建大棚、挖渠,為播撒種子做準備,老員工廖桂珍也和大家一起忙前忙後。「我們長期在蔬菜基地工作,搭大棚、育海椒苗、育茄子苗這些都會做,掙40元錢一天。」
  • ...黃宗林|六麻鎮|北流市|西瓜視頻|今日頭條|融媒體中心|廣西|短...
    在直播帶貨已成潮流的當下,作為流量大咖的小六肩負起了助農脫貧奔小康的重任。誰能想到,三年前他還是一個需要救濟的農村低保戶。小六的家鄉在廣西北流市六麻鎮。由於身高不足1米4,缺乏勞動力,大女兒又身體多病,他成了村裡的低保戶。每年過年都得向親朋好友借錢。為了養家,他開始學習書法,靠幫人寫春聯和婚慶對聯餬口。
  • 【脫貧攻堅 扶貧人物】國家能源集團於憲壁:
    入村一年多,他便和村民們都混熟了。這裡每家每戶都認識他,發自內心地歡迎他,在路上碰見了總要熱情地叫他一聲「老於」。 這次重新站在扶貧的起點,看著陌生的鄉民、落後的基礎設施、簡陋的村房,老於心裡滿是不安,需要做的工作太多反而感覺無從下手。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老於決定用最笨也是最有效的法子,挨家挨戶走訪,不遺漏一個村民,不忽略一名黨員,第一時間把村情吃透。到任的第一天,村民們就收到了一張黨群聯繫卡,上面留有老於的電話,每戶一卡,有事可以直接找他。
  • 浦發銀行太原分行扶貧工作隊隆冬時節為村民送「福」
    浦發銀行太原分行黨委始終牽掛定點幫扶村——山西省保德縣紅花塔村、閆家坪村210戶村民的生活狀況、春節生活籌備情況。  1月5日,當地最低氣溫零下22度,滴水成冰,但兩村村民心中卻暖意濃濃。浦發銀行太原分行駐村扶貧工作隊按照分行部署,早謀劃、早籌備、早行動,在隆冬時節為村民帶去電炒鍋、食用油、麵粉等生活用品,並送去春聯和「福」字,將分行的關心和溫暖送到了山村裡、家戶中。
  • 北流市婦聯召開2020年助力脫貧攻堅關愛女性健康保險工作會議
    北流市婦聯召開2020年助力脫貧攻堅關愛女性健康保險工作會議 2020-04-01 19: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