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爭奪生源,培訓機構加大宣傳力度,還推出免費課、低價課等吸引家長商報對2000多名家長進行調查,疫情結束後,願意長期選擇純線上教育的家長不足5%
(上接A01版)
河南商報記者劉慧麗李志遠杜世民文/圖
此時的培訓機構如《三生三世十裡桃花》裡的各位上神一樣,正在「歷劫」。
停止線下培訓所帶來的衝擊以及因疫情所產生的其他方面因素,讓許多培訓機構,特別是純線下培訓機構,面臨著嚴峻的生存挑戰。
線下機構轉戰線上以後,他們是如何搶生源的?家長買帳嗎?
大量生源湧入線上,導致後臺伺服器崩潰
在疫情發生之前,在線教育的市場規模就相當可觀,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國內在線教育市場規模為3133.3億元,預計在2022年將達到5433.3億元。
在疫情發生前,在線教育平臺的獲客招生成本相對較高,主要途徑是通過廣告吸納生源。
而疫情發生後,受隔離限制,學校推遲開學,大量生源湧入線上,給在線教育的獲客招生創造了一個絕佳機會。
於是,全國範圍內的在線教育平臺,開始瘋狂送免費課,短時間內,所獲生源數量激增。
一位資深線上機構從業人員透露:「在2月份免費課程剛開始的時候,龐大的生源湧入,導致後臺伺服器崩了,流量之大可想而知。」
本身線上培訓機構的爭奪就已經非常激烈,一些純線下培訓機構轉戰線上以後,免費課、低價課層出不窮,勢頭更猛,送課大戰已在春招戰場打響。
轉戰線上,培訓機構如何搶生源
A.加大廣告植入和宣傳力度,提高品牌曝光率
在這個特殊的春招季,K12線上機構是如何搶生源的?今年2月份以來,K12在線教育機構的宣傳投放又進入了刷屏模式。
「孩子作業輔導不用愁,來作業幫直播課,名師授課在家學。」最近熱播劇《安家》裡,作業幫直播課強勢植入。
不僅如此,學而思網校的免費課率先接入學習強國、央視頻、人民視頻、新華社、中國教育電視臺等央媒平臺,並與騰訊視頻、愛奇藝知識、優酷、B站等知名平臺合作,其他家大班課紛紛跟進。
猿輔導成為第一個與春晚正式合作的在線教育機構,從春節到現在,猿輔導在央視的廣告沒有消停過,輪番轟炸。
在全國宅在家的環境中,教培機構的品牌得到了大曝光,K12在線教育也早已打響了品牌營銷戰。
B.免費課、低價課為誘餌,加快生源轉化
免費課作為在線教育的公益援助,起到了品牌推廣的作用。雖然早就有多個業務人士指出,免費課的轉化率非常低,或許不足5%,但是,這些投放對於春季招生而言,必不可少。
「免費課程參與人數太多,課程體驗不完善,所以,免費課投放之後,不少機構選擇了低價課投放。」不願具名的線上教育從業人員張先生說。
那麼,低價課的投放,又是如何鎖住客戶的呢?
張先生介紹:「投放低價班將用戶導流到在線教育的上課平臺,通過課程顧問和輔導老師進行無縫服務,然後通過師資和教學效果逐步引導購買正價班,從而一步步留住生源。」
「從去年大多數的49元低價課數據來看,有些機構的轉化率能達到30%。」不過今年,張先生說,低價課價格更低,9.9元甚至1元,成本決定,這些低價課運作流程更短,轉化節奏更快。
可是,投放低價課的成本不低,低價課投放刷屏,也只能是資金雄厚的大機構的遊戲,一些小機構無法長期徵戰。
另一位從業人員司先生認為,等到4月份,各大在線機構會提前進入暑假班搶奪大戰中,開始推廣正價暑期課。今年大班課暑期大戰將是一場史無前例的硬仗。
對於線上教育,家長態度不一
不管線上之爭如何熱鬧,最終家長買帳才是真正的勝利。
從年前到現在,家住鄭州市的婁女士已經下載了七個直播平臺,每個平臺代表著不同的培訓機構。
線上教學方便了孩子的學習,但是,她擔心,長時間對著屏幕看,會影響孩子的視力。「雖然有線上互動,但是老師看不到孩子的表情和狀態,感覺互動效果不是太好。」婁女士談到了另一種擔憂。
而常年給兒子報學而思課程的馬女士則很爽快:「我已經準備給孩子報學而思下半年的課程了,疫情之後,沒上完的寒假課程轉到了線上,機構還送了很多免費線上課。」
馬女士的態度,從一個層面上說明,一些線下機構轉戰線上的自救方式,有一定作用。
願意選擇純線上的家長不足5%
疫情過後,家長還願意繼續留在線上嗎?針對疫情之後的培訓機構選擇問題,河南商報記者做了一個調查,共有2595名家長參與。
其中,疫情過後,選擇線下培訓機構還是主流選擇,佔比52.37%,而願意選擇純線上的家長,只佔到4.51%。
有意思的是,在線上培訓機構的接受度調查上,接受線上機構的家長佔了大部分,佔比62.35%。但是,真正到選擇培訓機構時,2000多名家長,只有117人願意選擇純線上培訓機構。
另外,調查中,計劃線上線下兼報的家長數量不少,有1119人。
「線下的教學質量更有保證一些,可以面對面和老師溝通孩子的學習情況,針對性更強,而線上教學的作用更多體現在對學習的輔助上。」婁女士說。
相關閱讀
面對線上培訓,家長如何做選擇
疫情期間網課層出不窮,司先生建議,家長和學生在選擇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
1.教材版本:注意對應的教材版本,要選擇和自己教材版本對應的網課,針對性更強。
2.企業資質:很多趁著疫情突然做線上教育的是沒有正規的營業執照的,如果營業執照都拿不出來是很可怕的。
3.教學平臺:一定要有自己的教育App或者平臺,這是這家機構願意在這個行業深耕的體現,否則一些臨時機構隨時從第三方平臺撤出,投訴無門。
4.輔師團隊:付費課程是否有輔師團隊,在線教育畢竟對孩子的自制力是一個考驗,這時候就需要有老師和輔師同時幫助孩子學習,專門的輔師團隊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規劃和鞏固學習。
5.其他內容:例如直播回放、支持多平臺登錄(手機、電腦、平板等)、作業點評、課後作業、專屬學習群等這些都是可以強化和鞏固孩子學習的地方。
6.本地教學:一些網課噱頭很大,都是北上廣的一線名師,但是K12學習更加本地化,一些名師和國學大師的「陽春白雪」並一定能實質性地提升孩子的成績,因此選擇適合孩子的教材、緊跟學校進度並且熟悉本地考情的線上教育機構更加有利於成績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