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千塊能買雷射雷達,大疆進軍自動駕駛,旗下公司雷射雷達首亮相

2020-12-12 機器之心Pro

機器之心報導

參與:蛋醬、張倩

雷射雷達可以說是自動駕駛汽車最顯眼的配置。這種傳感器精度高、成本高、技術門檻高,但因為安全係數也較高,目前多數自動駕駛汽車仍然選擇搭載該設備。如今,這個行業又多了一位入局者——大疆。

在 CES 2020 現場,大疆旗下 Livox 公司兩款可用於 L3 或 L4 級別自動駕駛的雷射雷達(LiDAR)新品正式亮相,一款名為「Horizon 地平線」,另一款名為「Tele-15」。這也證實了大疆進入自動駕駛領域的決心。

十幾天前,Livox 官網一則關於 CES 2020 的預告,為 Horizon 和 Tele-15 已經做了充分的預熱

Livox 是大疆內部孵化的獨立公司,專門從事雷射雷達相關產品的研發,初衷為「致力於開發 3D 雷射雷達技術,立志突破雷射雷達行業技術壁壘,通過生產優質可靠且性價比高的雷射雷達傳感器,降低量產門檻,使該技術得以廣泛應用於汽車行業、智慧城市、測繪和移動機器人等領域,並滿足不同環境需求。」

這家成立於三年前的公司,直到 2019 年 1 月才正式對外公布自己的產品:Mid、Horizon 和 Tele 三個系列。

1 月 7 日,CES 2020 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正式開幕。Horizon 和 Tele-15 這兩款新品也正式亮相。

Horizon:非重複掃描,360°覆蓋僅需 5 個裝置

Horizon 地平線的探測範圍在 260 米左右,水平視場(HFOV)為 81.7 度,可覆蓋 10 米距離內的 4 條車道,可用於近距離探測,僅五個 Horizon 裝置就可以實現 360°全方位覆蓋。

Livox 團隊研發了一種名為「非重複掃描」的新型掃描方式,與傳統的重複線性掃描方式相比有著明顯的優勢。

一般來說,傳統的雷射雷達傳感器使用水平的線性掃描方法,這種方法會存在一些盲點,無論掃描多長時間,FOV 中的一些物體都無法被檢測到。

但在 Livox 雷射雷達傳感器的掃描模式中,所生成圖像的保真度會隨著時間迅速增加。這種獨特的非重複掃描方法,能夠實現近 100%的 FOV 覆蓋率和更長的集成時間。

對比:Livox 非重複掃描圖案與傳統重複線性掃描圖案。

如上圖所示,Livox Mid-40 或者 Mid-100 傳感器生成的是一種獨特的花朵掃描圖案。

同樣是基於這種獨有的非重複性水平掃描模式,Horizon 傳感器在 FOV 中檢測物體和其他細節的表現同樣優秀,點雲密度可以輕鬆超過 64 線雷射雷達傳感器的密度,從而實現更安全,更可靠的自動駕駛。隨著集成時間的增加,點雲的覆蓋率將逐漸提高到接近 100%。

10 米外行人的雷射雷達掃描結果。

此外,由於具有多個雷射頭的非重複性水平掃描圖案,Horizon 擁有高達 240,000 點/ s 的點速率,可以做到讓 FOV 內的每個空間都清晰顯示而沒有盲點。

有行人經過的十字路口:Horizon 在實際道路場景下的點雲圖。

Tele-15:業內首款 500 米範圍汽車雷射雷達

Tele-15 專門為遠距離而設計,是業內首款 500 米範圍的汽車雷射雷達。

497 米外的遠程建築物的 Tele-15 點雲樣本。

它具備 15 度的圓形視場,可使車輛在高速行駛時能夠提前發現並避開障礙物。同時,15 度窄視場和多行掃描模式,可以在遠距離的條件下實現超高點雲密度。

同樣基於非重複掃描模式,Tele-15 在 0.1 秒內可覆蓋 FOV 的 99.8%,讓車輛在行駛的時候能夠詳細掌握較遠距離的情況。這一點已經超越了目前市場上所有的的 128 線機械 LiDAR 傳感器。

與傳統的多線機械 LiDAR 傳感器相比,Mid-40,Tele-15 和 Horizon 的 FOV 覆蓋率性能。

雷射雷達也拼性價比

由於使用的高成本組件較少,價格也是 Livox 的優勢之一。和 Livox 之前的產品類似,這兩款新品的價格都不貴。根據官網價格顯示,Horizon 零售價 999 美元,1 月 7 日開始訂購;Tele-15 零售價 1499 美元,大概率會在今年第二季度開售。

而且,批發價還要更低,兩款產品分別為800美元和1200美元。

在目前的市場上,沒有任何產品能在這樣的價位上,匹配同一水平的性能。

此外,Livox 已經對雷射雷達傳感器的 2,900 多個單元已針對各種環境條件進行了單獨徹底測試,用來驗證安全可靠性。

在 100 klx 的陽光下,每個單元的誤報率小於 1/10000;Horizon 和 Tele-15 的工作溫度範圍:-40C 至 85C),符合汽車標準;Horizon 和 Tele-15 的整個傳感器也達到 IP67 等級。同時,Livox 雷射雷達除旋轉稜鏡外沒有電子移動部件,工作時間將大幅延長。

最關鍵的是,Livox 很好地解決了量產問題。

在多雷射收發器模塊集成和封裝技術(DL-Pack)、光電系統解決方案以及高度模塊化和自動化的生產線設計這三項能力的加持下,Livox 減少了繁瑣的手動聚焦和其他過程,從而實現了批量生產和應用。

參考連結:

https://www.livoxtech.com/horizon

https://www.livoxtech.com/tele-15

https://www.livoxtech.com/news/4

相關焦點

  • 自動駕駛雷射雷達的顛覆者-Luminar|自動駕駛|雷射雷達|luminar|...
    汽車雷射雷達這個180多億美元的市場,以Luminar當前技術和市場壟斷性優勢,足夠成長起一家千億市值的公司。汽車自動駕駛一直雷聲大雨點小,生活中實際看到的不多,但是隨著自動駕駛計程車在北京和深圳運行,大眾可以越來越多的接觸到自動駕駛。
  • 自動駕駛雷射雷達的顛覆者--Luminar
    隨著特斯拉FSD的測試版發布,是個大的突破性進展,自動駕駛離實際使用越來越近了。2021年應當是自動駕駛進入大眾生活的元年。汽車制動駕駛離不開雷射雷達,雖然Musk說不用雷射雷達,那是因為雷射雷達貴,如果雷射雷達能夠達到1000美元或是500美元,我相信會Musk也會用雷射雷達的。除了Musk之外,幾乎所有的汽車廠商的自動駕駛都在測試雷射雷達。
  • 雷射雷達:自動駕駛的另一仗
    「高冷」的車載雷射雷達讓整個新能源以及高級別自動駕駛行業有了新的「熱點」。雷射雷達上車,將成高級別自動駕駛汽車標配?是否需要搭載雷射雷達,一直是自動駕駛領域爭論的焦點之一。那麼自動駕駛怎麼實現的呢?對於以特斯拉為代表的純視覺方案擁護者而言,商業成本是一個重要的考量因素,安裝昂貴的雷射雷達會明顯提高單臺汽車的售價。特斯拉認為,人類通過視覺收集信息+大腦處理信息的方式進行安全駕駛,意味著自動駕駛也能通過同樣視覺感知+算法決策來實現,其堅持以圖像識別為主導,通過覆蓋全車的攝像頭+超聲波傳感器和前置雷達以實現高級別自動駕駛場景。
  • 自動駕駛雷射雷達的顛覆者——Luminar(LAZR.US)
    今天我們談談自動駕駛雷射雷達的行業顛覆者---Luminar(LAZR.US),我們不是指雷射雷達行業,而是專指自動駕駛的雷射雷達行業,這個是雷射雷達行業最大的市場,可以養出雷射雷達市場最大的魚。這是業界目前最早能量產的計劃了。一旦量產大規模供應,那誰先拿到貨,誰就可以開始提供自動駕駛能力了,而自動駕駛又是汽車廠商的競爭力。等不及其他後來者的雷射雷達的會搶購第一個量產的。這裡不得不提一下Velodyne的故事,在自動駕駛測試熱的時候,誰拿到Velodyne的雷射雷達,誰就有競爭優勢,沒拿到Velodyne的自動駕駛公司只能幹著急。
  • 暢談自動駕駛|雷射雷達或優於視覺算法?
    小鵬汽車或成為全球首家將雷射雷達技術集成到量產汽車中的電動車製造商。談及未來,自動駕駛始終是個邁不過去的坎,如今的自動駕駛技術依舊停留在實驗階段,要大規模投放民用或許還得等待一段時間。
  • 馬斯克說「傻子才用」的雷射雷達,如今要在自動駕駛識別中唱主角了
    《中國電子報》將選取自動駕駛、智慧養老、工業網際網路、智慧醫療等幾個熱點領域中傳感產品的應用情況進行報導,展示傳感器技術發展趨勢,產業發展前景。雷射雷達(LiDAR)一向是汽車自動駕駛技術實現的主要部件之一,然而動輒數十萬元的造價限制了它的普及應用。
  • 光勺科技姚建 :FMCW雷射雷達,無人駕駛黎明的啟明星?
    去年年底,華為宣布將研發雷射雷達;今年1月,大疆子公司Livox推出兩款雷射雷達產品引起了業內的熱議;不久前,沃爾沃汽車宣布將在2022年投產的汽車中搭載雷射雷達感知技術……創企、巨頭公司湧入雷射雷達市場成為一種趨勢。光勺科技創始人姚建談到,目前基於AM技術的雷射雷達公司全球已有100多家,包括美國的voledyne,國內的禾賽、速騰等。
  • 全球首款搭載雷射雷達的量產新車?L3級自動駕駛唾手可得?
    日前,小鵬汽車官方表示或將推出一款配備車規級雷達的緊湊型轎車,這也是繼G3和P7以後,小鵬推出的第三款新車,預計在2021年度的上海車展或第一季度末進行亮相。而這款新發布的新車很有可能是此前被媒體報導過,而且可能命名為P5的一款新車型。新車定位低於小鵬P7,結合小鵬P7的售價來看,新車起步售價應該在20萬元以下。
  • L3自動駕駛量產前夜,雷射雷達成智能汽車標配
    馬斯克對自家的攝像頭和視覺技術充滿信心,聲稱不依賴雷射雷達也能實現高級別自動駕駛,他還曾揚言即使雷射雷達免費,特斯拉也不會用。 然後在11月的廣州車展上,小鵬汽車宣布要在下一代自動駕駛系統中加入雷射雷達傳感器,並且計劃在2021年量產配有雷射雷達的車型。
  • 雷射雷達 看這一篇就夠了
    雷射雷達公司一覽   Velodyne 是自動駕駛雷射雷達行業的領頭羊,其日前與納斯達克掛牌的特殊目的併購公司(SPAC)Graf Industrial Corp.近年來興起自動駕駛浪潮後,國內也同步出現了一批雷射雷達公司,速騰聚創、禾賽科技、北科天繪、鐳神智能等國產企業先後崛起,國內市場競爭激烈,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市場格局。
  • 雷射雷達VS視覺算法 究竟哪個是自動駕駛的未來?
    Waymo甚至「以販養吸」,成為了雷射雷達的供應商,直接對外銷售雷射雷達。我們在一線城市的開放試驗區見到的自動駕駛測試車,100%都頂著這樣的一個「大腦袋」,裡面裝的就是16/64/128線的雷射雷達。
  • Ouster 的獨特思路:數字雷射雷達如何打破傳統雷射雷達的桎梏?
    上圖為 Ouster 雷射雷達產品對於自動駕駛來說,車載雷射雷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一領域也吸引了大批玩家蜂擁而入。包括今年 CES 上發布的超廣角雷射雷達 OS0 和遠距離雷射雷達 OS2,以及去年發布的中距離雷射雷達 OS1 在內,目前,Ouster 所有型號的傳感器均已量產,使用場景覆蓋自動駕駛、無人機、安防等多個領域。
  • 車圈|Mobileye自研雷射雷達傳感器 自動駕駛套件將降至數千美元
    騰訊汽車訊 據相關媒體報導,英特爾旗下Mobileye的執行長周二公布一項2025自動駕駛汽車系統計劃,該系統將使用Mobileye自行開發的雷射雷達傳感器,而不是Luminar
  • Luminar將為Mobileye的自動駕駛車隊提供雷射雷達傳感器
    圖片來源: 網絡集微網消息,據路透社報導,自動駕駛傳感器初創公司Luminar表示,將為英特爾的Mobileye提供雷射雷達傳感器。Luminar表示,它的雷射雷達將被整合到Mobileye的自動駕駛硬體和軟體系統中,該系統也使用了雷達和環繞攝像頭。
  • 這5款雷射雷達,到底誰能代表自動駕駛的未來?
    雷射雷達是自動駕駛系統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件。在許多傳統供應商和新創公司看來,未來自動駕駛汽車在障礙探測和 SLAM(實時定位和地圖構建)能力上,還是得靠固態雷射雷達,因為這才是最節省成本且最可靠的方式。
  • Mobileye自動駕駛2025計劃曝光自研雷射雷達EyeQ6晶片2023年上市
    近日,外媒報導稱,英特爾公司旗下Mobileye執行長Amnon Shashua周二制定了2025年自動駕駛汽車傳感器系統發展計劃,該系統將使用內置的雷射雷達傳感器而不是Luminar提供的雷射雷達的單元。同時,Mobileye計劃繼續研發新的晶片,下一代晶片名EyeQ6預計2023年上市。
  • Mobileye自動駕駛2025計劃曝光:自研雷射雷達、EyeQ6晶片2023年上市
    文丨AutoR智駕 諾一Mobileye也要造雷射雷達了。近日,外媒報導稱,英特爾公司旗下Mobileye執行長Amnon Shashua周二制定了2025年自動駕駛汽車傳感器系統發展計劃,該系統將使用內置的雷射雷達傳感器而不是Luminar提供的雷射雷達的單元。
  • 雷射雷達行業主要呈現出哪些特徵?
    自動駕駛、機器人場景的放量應用,為雷射雷達注入新一輪活力。2020年新老玩家的同場競技中,雷射雷達行業主要呈現出哪些特徵?技術上又有什麼新趨勢?資本重點考量創業公司的哪些能力呢?   雷射雷達市場回暖 雷射雷達作為先進探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行業發展與應用場景深度綁定,其中,3個時間點很關鍵。
  • 雷射雷達技術是智能汽車自動駕駛中的核心技術
    打開APP 雷射雷達技術是智能汽車自動駕駛中的核心技術 tmmotion 發表於 2020-12-16 14:48:33 音圈電機雷射雷達或成自動駕駛的「寵兒」。
  • 英特爾旗下Mobileye宣布自研FMCW雷射雷達,Luminar股價應聲下跌
    >   據麥姆斯諮詢報導,英特爾(Intel)旗下自動駕駛和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供應商MobileEye近日發布了該公司的2025年自動駕駛系統計劃,據悉,屆時其自動駕駛系統或將採用自己製造的雷射雷達(LiDAR)傳感器,而非目前來自Luminar Technolog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