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蔡縣「狀元紅」現代農業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 王佩攝「來,嘗嘗我們種植的菊花,純天然無汙染,可以直接吃。」初冬時節,走進河南省駐馬店市上蔡縣「狀元紅」現代農業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正在幹活的老鄉熱情招呼,大棚內暖意融融
001號高效日光溫室大棚內,食用菊花長勢正好,貧困戶郭敏正在給菊花扎枝:「我在這工作一年了,每天園裡管兩頓飯,每月收入2000元,生活是越來越好了。」
據介紹,這些菊花是狀元紅皇繡菊,花型大,結球狀,可鮮食,亦可蒸、煮、燒、拌,食用、泡茶、釀酒、入藥均可。
在融合示範園內,像這樣的高標準溫棚有108座,除了食用菊花,還種植高品質西瓜、優質草莓、酸甜果番茄等高檔果蔬。狀元紅示範園農業部經理李建華介紹,每個大棚有兩個工作人員,以附近村的貧困戶為主,園區共吸收60餘貧困戶務工。
上蔡縣「狀元紅」現代農業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 王佩攝地處豫中南平原地帶的上蔡縣,耕地面積165.6萬畝、總人口160萬人,是典型的平原農業大縣。脫貧攻堅初期,上蔡縣貧困戶53746戶,人均佔有耕地面積小,貧困人口基數大,如何以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為突破口,儘快讓貧困群眾的口袋鼓起來,確保如期實現脫貧摘帽的?
結合縣域情況,上蔡縣採取激活土地生產要素的方法,推動農業現代化水平提升,促進全縣農民增收。「培育一個龍頭、發展一個產業、帶富一方百姓。」按照此思路,近年來,上蔡縣不斷加快農村土地流轉步伐,推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
「在狀元紅示範園,主要通過『五金』產業扶貧模式助脫貧,即土地流轉有租金、園區務工有薪金、反包管理有酬金、效益分成有獎金、貸款入股有股金。」李建華介紹,產業園通過「薪酬+返租」的利益增強機制、「訂單收購」的利益保障機制、「農戶+產業園+終端消費」利益共享機制、「入股分紅」利益聯結機制、「扶貧脫困」的特殊利益聯結機制,助力脫貧攻堅。「有機農業種植區和設施農業區,酒文化生產區、嫘玫瑰產品加工,農業觀光旅遊、餐飲住宿、食品安全監測服務中心……目前,產業園已經實現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上蔡縣「狀元紅」現代農業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 王佩攝據介紹,未來,該產業園將通過3年規劃建設,打造展示河南省現代農業發展與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的新窗口,並成為河南省特色農業產業、生態農業與休閒旅遊業相互嵌入發展的創新園區。正式投產後,將實現年產瓜果、蔬菜、中草藥等超800噸,年出欄水產16萬尾(只),年接待遊客20萬人次,園區年產值5.5億元,年總利潤超過1.1億元,為1500餘人提供就業崗位,使周邊農民人均年收入增加1500元以上。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上蔡縣以產業扶貧為引擎,堅持把光伏扶貧、生態扶貧作為產業扶貧的必備內容,全縣建成種植業扶貧基地250個,安排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5000多人;建成帶貧加工點123個,吸納1930名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人均年收入均在10000元以上。
現如今,上蔡縣扶貧產業星羅棋布,產業收入佔全縣貧困戶收入的七成以上,貧困群眾依託產業發展逐步過上了幸福生活。2020年2月上蔡縣正式脫貧摘帽。上蔡縣正向脫貧攻堅發起總攻,確保剩餘貧困戶全部脫貧、存在返貧風險戶不返貧,邊緣戶不致貧,一鼓作氣取得脫貧攻堅全面勝利。(人民網河南頻道 王佩)
責任編輯:任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