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兩個畫虎奇人,一個不畫尾巴,一個畫像病貓,卻名垂千古

2020-12-12 雙耳文化

古代兩個畫虎奇人,一個不畫尾巴,一個畫像病貓,卻名垂千古

在古代,有兩個畫老虎的奇人,奇在哪裡呢?

第一個奇人,被後人稱之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白描畫第一人。他就是北宋時期的李公麟,這個人十分有才華,在朝廷裡做官,官至朝奉郎,他這個人就是典型和事佬,左右逢源,誰也不得罪,他做官時,正在鬧王安石變法,而李公麟卻同時與司馬光、蘇軾等人交好。

這種左右逢源、雨露均沾的處世風格,也就決定了,他在朝野上沒有特別大的野心。

而他能同時和這多大咖交好,主要還是他過人的才華。

在一些故事中,常常描繪他在繪畫上令人驚奇的效果。

他在早期的繪畫中特別擅長畫馬,有一次,西域進貢了一匹寶馬,他就迫不及待的想要一睹神採。

於是帶著畫畫的傢伙事到了御馬苑。

他耐心畫完之後,那匹進貢的寶馬突然倒地不起,自此之後,人們開始說,李公麟畫的馬,馬活馬的精氣都收了,怪不得李公麟畫的馬這麼好。

而御馬苑自此也特別害怕李公麟的光顧。生怕自己有損失幾匹好馬。

這個故事自然是誇張美畫的故事,主要也是凸顯李公麟繪畫厲害。

講述了半天畫馬的故事,這個畫虎有何關聯嗎?後面的事情就該講老虎了。

李公麟從辭官回鄉後,在山林蓋了一個大別墅,沒事就遊山玩水,好不快活。

而這山林裡最有看頭的就是各種鳥獸走蟲,其中老虎,就是李公麟常常能看到的一隻大蟲。

於是他後半生迷上了畫老虎,但他的老虎從不畫尾巴,眾人都覺得很奇怪,問他為何不畫虎尾。

他答道:「猛虎傷人,我要是畫上尾巴,這老虎就活了,我豈不是自討苦吃。」

因為過去有把馬畫死的傳聞,當他親口說出能把老虎畫活,眾人也就信了。所以李公麟畫的老虎,都是禿尾巴虎。

說完了這個人,就該說說另外一位奇人了,他的作品也是畫虎,但是他畫的虎,實在是太有特點,人們一看就能記一輩子。

我們印象中的老虎都是威猛強壯,而他筆下畫的老虎,又衰又哀,活活像一個落魄的病貓。

讓人看了既可憐,又可悲。

畫這幅虎圖的作者叫華巖,他的人生經歷和李公麟完全不同,李公麟左右逢源,一輩子榮華富貴。

而華巖卻打小開始就貧困交加,吃了上頓沒下頓,更別提讀書上學了,而他卻特別喜歡繪畫,所以即便斷飲斷炊,也沒有放棄繪畫。

雖然在繪畫上十分了得,但是他的親戚卻十分看不起他,有一次他的家族要重修祠堂,而祠堂中的壁畫也要重新畫。華巖自告奮勇,卻慘遭宗親的擠兌。而華巖不服這口氣,在深夜偷偷潛入祠堂,把壁畫畫完,然後遠走他鄉,過上了顛沛流離的生活。

而後來他也成為了揚州畫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生前與鄭板橋、高翔、李鮮成為十分要好的朋友。

而華巖畫的老虎,名字叫做《蜂虎》,因為這隻老虎窘迫的模樣是遇到了蜜蜂,即便是百獸之王,也有害怕的東西。

這幅其實也是在華巖在表達自己胸中的不平之意,自己也是有抱負的,奈何命運多舛,自己就像一隻被蜜蜂蟄的老虎,落魄而行。

今天一共講述了兩幅奇畫的故事,一個是李公麟的禿尾巴虎,一個是華巖的病貓虎。二人在繪畫上的造詣,都十分了得,如今也算名垂千古了。

相關焦點

  • 把猛虎畫成「病貓」,為何賣出2800萬?放大5倍,看老虎尾巴
    寅虎圖齊白石將老虎畫成「病貓」並非獨此一幅,他為數不多的老虎題材繪畫大都是這種「照貓畫虎」式作品,畫得像「病貓」也是齊白石畫虎的一個特色,若是畫得威風凜凜殺氣十足的老虎圖署名是齊白石其實,把威猛的老虎畫成病貓萌貓也並非齊白石的專利,在清代也有一個專門畫「病貓」的繪畫大師叫做華巖,他畫的老虎更是如霜打的茄子一臉倒黴樣兒。但華巖的畫流傳了幾百年之後至少也算得上是文物了,但是,齊白石將猛虎畫成「病貓」到現在也就幾十年而已,為何還能賣出兩千八百萬的天價來呢?
  • 畫老虎,張大千不敢畫,齊白石不會畫,畫了兩幅像「病貓」
    中國畫是少不了虎這一題材的,古代畫家對於畫龍畫虎這類題材非常痴迷,所以留下有「畫龍點睛」這樣的成語,也留下有吳道子石橋畫虎鎮盜匪的傳說。再看拍賣年鑑,可以發現還有諸多有張大千署名的虎圖,不過,這些虎圖卻都不是他獨立繪製的,其中的虎也不是他的筆墨,而是和一個叫張善孖的人共同創作的,其中的虎正是由這個張善孖所繪。原來,張善孖乃是張大千之兄,兩兄弟當時皆以畫為生,張大千畫路很寬幾乎沒有什麼他畫不了的,而張善孖則死磕畫虎。
  • 齊白石把老虎畫成「病貓」,憑什麼賣3200萬?專家:你往尾巴裡看
    有意思的是,近代國畫的兩位大師,張大千和齊白石對於百獸之王老虎,卻很少揮瀉其筆墨,張大千不畫虎的理由很好理解,他的二哥張善子是畫虎的行家,因此弟弟擔心自己會搶了哥哥的生意,不過齊白石卻也很畫虎,就不得讓人考究一二了。分析原因,齊白石的作品,帶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往往以純樸的農民意識和天真浪漫的童心為主題。
  • 齊白石老虎畫成「病貓」,還拍賣出2800萬?專家:放大5倍看尾巴
    然而,眾多老虎作品中,有這麼一幅《虎圖》曾備受爭議,它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齊白石,齊白石的很多傳世之作都經典不衰、難以超越。但是,這幅類似「病貓」的老虎作品一反常態地引發了兩極觀點。有人說它是價有所值,有人說它是被人炒作,作品如此爭議,只因為這個老虎與眾不同、像是病貓。病貓不能稱虎嗎?一貴表達方式:是猛虎還是「萌虎」, 病貓似的虎價值何在?
  • 老虎被畫成病貓,反被專家評為名畫?放大後看老虎眼睛,就明白了
    年年養子在深谷,雌雄上下不相逐。谷中近窟有山村,長向村家取黃犢。五陵年少不敢射,空來林下看行跡。——《猛虎行》老虎作為百獸之王,在古代是力量和權力的象徵,自古老虎就成了各大詩詞中,名畫典藏中「常客」。一副把老虎畫成「病貓」的畫,在後世為何反被專家評為名畫?其實把老虎眼睛放大10倍,細細觀看看老虎眼睛就能明白了得其中奧妙。
  • 原來,貓作為寵物存在了很長一段時間,藝術家為他們畫過畫
    在和達文西的當代荷蘭畫家耶羅尼米斯博世留下的畫作中,有幾幅描繪貓的畫。在這幅畫裡,一隻貓騎在一個裸體男子的身旁。這是一隻灰色的貓,有黑斑,一匹馬那麼大,爪子尖尖,黑色的尾巴,額頭上長著細長的刺。博世還畫了一隻爪子從紅帘子下伸出來,去抓一隻死魚大貓。他的長而尖的耳朵是彎曲的,看起來像兩個角。這被解釋為「魔鬼貓」。博世的貓沒有人愛,但也沒有人恨他們。
  • 老虎被他畫成瘦骨嶙峋的「病貓」,成為傳世名畫,寓意在眼睛上
    華巖·虎圖局部歷史上,在花鳥畫領域有所建樹的大部分畫家,都可以畫出惟妙惟肖的虎畫,從吳道子、李公麟、石恪、包鼎、趙謙、戴進,一直到近現代的張大千、張善子等國畫大家,都是畫虎高手。他有一幅虎畫,讓觀者看後忍俊不禁,老虎明明是威猛霸氣的百獸之王,卻讓他畫成了一隻無精打採的「病貓」模樣,這不是糊弄欣賞者嗎?更意想不到的是,這幅畫被當作傳世名畫,珍藏在故宮博物院裡,享受到了如此高的待遇,第一眼看到這幅畫的觀者,除過納悶還是納悶。
  • 他是宋畫第一人,畫完馬後馬死了,畫完老虎後不敢加尾巴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很多知名的畫家,因為畫技精湛,讓很多人都誤以為真。比如唐朝著名畫家吳道子,他畫的《地獄變相圖》,因為過於逼真,讓觀者汗毛聳立,不寒而慄,京都一些屠夫宰魚者都放下屠刀,懺悔往日的罪過。而南北朝時期的畫家張僧繇,因為在畫龍時點了眼珠,竟讓龍破空而出。
  • 故宮有幅怪畫,300多年無人看懂,網友大笑:虎落平陽是病貓
    隨著旅遊業的發展,近些年來,有著越來越多喜歡外出旅行的遊客,不管是為了放鬆心情還是增長見識,相信不少遊客的第一選擇就是北京,這裡不僅有著雄偉壯觀,被稱為世界八大奇蹟之一,不到長城非好漢的長城景點,還有明清多位皇帝居住的皇城故宮,一般遊客來到北京,少不得要來這兩個景點轉一圈。
  • 北宋第一畫手,畫完一匹馬後馬死了。畫完老虎不敢畫尾巴
    南北朝的時候有一為特別有名的畫家,名叫張僧繇,他頗為擅長畫人物像、龍、鷹等複雜的畫像。他的畫技連梁武帝都十分欣賞他,經常讓張僧繇給他畫像。張僧繇答應了梁武帝的要求,僅僅用了三天的時間就完成了這個工程,這些龍畫得極為逼真,簡直就像是真的一般,唯一奇怪的就是沒有畫眼睛。
  • 他把老虎畫成「病貓」,為何被譽為傳世名畫?放大10倍後匪夷所思
    文/一度歷史觀V眾所周知,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崇虎」的文化傳統,老虎是力量、威嚴、權勢的象徵,它孤傲而強大,額頭上的花紋天然形成一個「王」字,因而老虎又被稱為「百獸之王」,神話故事中的「白虎」更是鎮西神獸!從古至今,以「虎」為題材的繪畫作品層出不窮,比如唐寅的《猛虎下山圖》,北宋大畫家李公麟的《百虎圖》,再比如清代大畫家華巖的《峰虎》等等。
  • 臺北博物館有幅怪畫,老虎畫成病貓網友不解,放大5倍終於懂了!
    ,很多網友看到這幅畫時都說把猛虎畫成了病貓,很多網友不解,所以這幅畫也被稱為是怪畫,下面我們一起欣賞一下這幅怪畫吧!當我們看到上圖中的這幅畫以後大家有何不同的感想呢?肯定吸引了很多人的好奇吧,小七說這幅畫中畫得是一隻老虎,肯定很多網友都不相信,這哪是什麼老虎,這像一隻病貓,還蜷縮著,感覺根本沒有老虎的威猛,那麼這幅畫的畫家是誰呢?怎麼能把老虎畫成一隻病貓呢?
  • 他將老虎畫成「病貓」,卻被譽為傳世名畫,專家:放大10倍才是經典
    我們也知道 ,想要讓畫作的栩栩如生 ,那勢必要體現出老虎的神韻,但曾經,有這麼一幅畫作 ,將老虎畫成了"病貓",卻被譽為傳奇名畫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將老虎化成"病貓"這幅畫作名為《蜂虎》,第一眼看過去 ,老虎身上的那種霸氣,溫柔都沒有 ,反而與病貓很是相似 ,一副病懨懨的樣子 ,完全沒有了身為萬獸之王的霸氣 ,仿佛是在躲著什麼 ,眼裡充滿了恐懼和無奈 ,佝僂著身子 ,夾著尾巴 ,看起來很害怕 。
  • 故宮怪畫:畫中老虎被嚇成「慫貓」!作者表示:我的「自畫像」
    歷來,關於老虎的畫作不在少數。畢竟,老虎的威猛雄武,都是被人才追捧的。要不然,武松也不會因為打虎而成了課本上的常客。但是,在臺北的故宮裡,卻收藏著這樣一幅畫:只見畫中的老虎不但瘦骨嶙峋、就連臉上的深情都是楚楚可憐。這樣一幅「慫貓」的樣子,簡直是有些丟老虎的臉。
  • 臺北故宮畫貓名品集錦
    兩個像是姐弟的小朋友在花下遊戲:姊姊手持一面彩色小旗子,弟弟則拿著一支用紅線綁著的孔雀羽毛,逗引小貓。小貓雖與兩人隔有一段距離,可是眼瞳望向姐弟倆手裡的玩具,舉爪欲撲。不知道是不是好玩的玩具引得貓咪野性大發,弟弟看起來有點害怕的躲在姊姊身後。這幅畫的筆墨和故宮所藏的另一幅作品《宋蘇漢臣秋庭戲嬰圖》很相似,山石的皴法,孩童的開臉,衣紋的描法,都很神似,尺寸大小也相仿。
  • 如何簡單畫玩線球的貓(逐步詳解)
    今天我們來畫一隻玩線球的貓,這是一個一筆一畫教你繪畫的課程,簡單易學,快來享受趣味繪畫的樂趣吧!步驟1:先畫小貓的一隻前爪,畫一個小橢圓形,在橢圓形內畫兩條曲線和一個實心小橢圓形,作為小貓前爪中間的肉墊。
  • 梵谷自畫像|當我畫一個男人,我就要畫出他滔滔的一生
    代表作有《星月夜》、自畫像系列、向日葵系列等。 梵谷出生於1853年3月30日荷蘭鄉村津德爾特的一個新教牧師家庭,早年的他做過職員和商行經紀人,還當過礦區的傳教士,最後他投身於繪畫。 他早期畫風寫實,受到荷蘭傳統繪畫及法國寫實主義畫派的影響。
  • 老虎畫成「病貓」,卻成為臺北博物館鎮館之寶,放大10倍太妙了!
    華巖是清代著名的繪畫大家,還是揚州畫派的代表,最為擅長畫人物、山水、花鳥、草蟲,他的畫也贏得了很多繪畫愛好者喜歡,今天小七也為大家找到了華巖的一幅老虎圖,這幅繪畫作品有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叫《蜂虎圖》,看到這裡以後我相信很多網友也想欣賞一下這位古人的繪畫作品吧?我們都知道這幅繪畫作品非常的珍貴,因為是古代的繪畫作品,那可是比齊白石的畫都要珍貴。
  • 「古人畫像」是怎麼畫出來的?佚名
    時任中科院院長的郭沫若認為,李時珍和祖衝之最為合適,但遍尋古人畫帝王將相的《南薰殿圖像》和畫名人舊儒的《三才圖會》,都沒有找到這兩位科學家的畫像。周總理髮出指示:「畫歷史人物,找蔣兆和。」於是身為徐悲鴻弟子的蔣兆和接下了這項任務,他先創作的是李時珍像,結果遍尋古籍,也只找到《本草綱目》中描述李時珍容貌的8個字:「晬然貌也,癯然身也。」
  • 何業琦畫虎與畫人一樣有感情,給予人格化、藝術化
    何業琦70年代末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國畫系,長期從事人物畫創作,有相當的造型能力和紮實的傳統功底,近十餘年來在創作人物畫的同時,又專攻畫虎,畫得「虎虎有生氣」, 廣為人們所喜愛。何業琦從小喜歡畫動物,從家裡的貓和鴿子到動物園裡的飛禽走獸,樣樣都畫,在美院學習時,也不放棄到動物園去畫速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