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近現代中國著名的大師,齊白石先生自然是載入史冊的一位。他擅長畫花鳥、蟲魚、山水、人物,筆墨雄渾滋潤,意境敦厚,受到了廣泛的歡迎。
2017年12月17日晚上,北京保利2017年秋拍上,齊白石的《山水十二條屏》以4.5億元起拍,在近70餘次的競爭中,最終以8.1億元落槌,加佣金以9.315億元成交,成為了截止到如今,全球最貴的中國藝術品。
有意思的是,近代國畫的兩位大師,張大千和齊白石對於百獸之王老虎,卻很少揮瀉其筆墨,張大千不畫虎的理由很好理解,他的二哥張善子是畫虎的行家,因此弟弟擔心自己會搶了哥哥的生意,不過齊白石卻也很畫虎,就不得讓人考究一二了。
分析原因,齊白石的作品,帶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往往以純樸的農民意識和天真浪漫的童心為主題。相比起來,威嚴而有氣勢的老虎,確實和齊白石的風格不太符合,齊老先生更加鍾情於溫順可愛靈動的生物。
不過凡事都有例外,在1950年,齊白石的老朋友楊虎生日,年過90的齊白石為了慶祝,特意趕赴上海,以《虎》為標題,畫下了這一幅關於老虎的畫作,這也是齊白石留存在世界上,關於老虎唯二的作品。作品為大中堂橫幅,款識「嘯天將軍仁弟正」。
這幅作品似乎並沒有什麼出彩之處,然而在後來它輾轉來到香港,卻受到了專家們2800萬港元的估價,最終更是以3202萬元的價格成交。
從畫面上來看,齊白石先生所畫的老虎,確實少了一些作為森林之王的威猛,反而有些無精打採的模樣,宛如一隻「病貓」,甚至有人分析,齊先生在「照貓畫虎。」
這一幅老虎圖憑什麼能夠賣出3200萬的高價?其實齊白石所表達的,更多則是天真和質樸,在他的筆下,老虎反而多了幾分可愛。
齊白石十分注重畫作線條的描繪,因此他只需要用短短的幾筆,就能勾勒出一個動物詳細的神態而在不少畫作當中,齊白石都將動物的背影選擇了自己作畫的角度,如今看來,反而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這幅《老虎圖》中,老虎身材挺拔,前身立起,帶有警示之意,又或者像在埋伏著獵物,再加上用濃淡乾濕、錯落有致的墨線勾勒出老虎的毛髮,從而塑造出了一個略帶慵懶的百獸之王形象。
而研究專家認為,這幅畫真正的價值,莫過於老虎的尾巴,你往那裡看就知道了。這是整頭老虎的靈魂所在,粗獷厚重的斑紋襯託出了老虎強勁的身軀。最初的尾巴是呈現U 字形,但是仔細辨別,尾巴末梢又帶有一絲的s形,這足以說明,老虎也是蓄力待發,繃緊了自己的神經。但是齊先生很巧妙的避開了老虎的殺氣,卻又畫出了它的威嚴,確實能夠值得上這個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