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降清,是一怒為紅顏還是為父報仇?有人給出了第三種答案

2021-01-08 騰訊網

《康熙王朝》吳三桂劇照

1644年春天,李自成攻佔北京,崇禎帝自盡在景山。這個時候,吳三桂率領號稱「關東鐵騎」的數萬精兵,駐紮在山海關。面對李自成和清兵的南北夾擊,吳三桂的進退在當時的戰勢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最終,吳三桂投降清軍,並引清軍入關,在隨後的戰爭中,為清朝統一中國立下了汗馬功勞。那麼,是什麼讓吳三桂決定投降清朝的呢?是廣為流傳的「衝冠一怒為紅顏」,還是有人說的為父報仇?亦或是什麼別的原因呢?

1,「一怒為紅顏」之說

吳偉業在《圓圓曲》中寫到:「慟哭六軍皆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吳三桂到山海關抵抗清軍之前,將陳圓圓留在了北京。沒想到,李自成的軍隊很快就攻佔了北京,就連吳三桂的父親吳襄也投降了李自成。在這個節骨眼上,李自成下面的一個將領劉宗敏聽說了陳圓圓的美貌,便將吳三桂的父親抓來,逼問陳圓圓的下落,隨後帶走了陳圓圓。吳三桂知道這個消息後,勃然大怒,拔劍斬案說道:「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見人耶?」於是,投降了清朝,引兵進攻李自成。

這個說法,在歷史上廣為流傳。但是也有人不認同這種說法,他們認為對於帝王將相來說,女子不過是他們的玩物而已。吳三桂這樣一個精明的人,怎麼可能因為一個風塵女子,就這樣衝動而隨意地決定自己的重大政治決策呢?再從劉宗敏這方面來說,劉宗敏是李自成的忠實下屬,曾經在危難時刻,殺掉了自己的妻子而追隨李自成,這樣一個人他不會不明大義,因為一個女子而影響了自己的政治前途。

陳圓圓影視劇照

2,為父報仇之說

還有人認為,吳三桂之所以投降清朝,是為了給自己的父親報仇。當年李自成的軍隊實行了一項政策,對明朝的投降官員,嚴加拷問,向他們逼要銀兩,以資助自己的軍隊。吳三桂的父親在投降後,也被嚴刑拷打,最終拷打致死。當時駐守在山海關的吳三桂,本來搖擺不定,但是聽說了這個消息後,怒不可遏,發誓要給自己的父親報仇雪恨,攻滅大順,於是投降了清朝。

但是有學者在研究之後,認為這種說法不可信。《明季北略》有記載過這樣一件事,吳三桂的父親在投降李自成之後,曾經充當說客,希望吳三桂可以投降大順。但是被吳三桂果斷拒絕,並聲稱,要斷絕父子關係。後來,李自成用他全家的性命相威脅,他也置之不理,結果全家30多口都被殺。從這件事來看,吳三桂為父報仇而投降清朝,也極為可能不實。

吳三桂影視劇照

3,出自於階級本性

還有一種說法,吳三桂投降清朝這是他的階級本性所決定的。雖然當時吳三桂手握重兵,仍然不足以對抗李自成和清朝,他必須在兩者之間做一個選擇。為了保全自己的政治權益,他需要在兩方之間做權衡。在他知道李自成的軍隊搶掠明年降臣之後,就不對李自成抱有幻想了。而清朝卻對他承諾高官俸祿,他出於大官僚地主階級的本性,為了保證自己的榮華富貴,必然會做出投降清朝的決定。

吳三桂在歷史上是一個頗具爭議性的人物,有人認為,他一生傳奇而又多情,忠於的不過是自己的利益罷了,也可以理解,也有人認為他一生反覆無常,作為漢人,先是助清入關,後又起兵叛清,被很多人所不齒。

相關焦點

  • 衝冠一怒為紅顏,吳三桂是韜晦之計,還是天生反骨?
    談起「衝冠一怒為紅顏」,想必大家都會想到吳三桂和陳圓圓,吳三桂一生多次造反,有人說他是天生反骨,也有人說他是韜晦之計。今天我們可以通過這幾件事來了解一下。根據清、吳雙方的約定,首先由吳三桂率領所部和李自成大軍作正面交鋒。在戰鬥進行到最緊張的時刻,清軍突然從陣後繞出並向李軍發動了猛烈的進攻。
  • 吳三桂降清:衝冠一怒真是為陳圓圓?其實根本原因並非如此
    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截取)……這首《圓圓曲》出自明末清初著名詩人吳偉業,全詩共549字,可能熟悉的朋友不是很多。但這首詩中那句「衝冠一怒為紅顏」相信聽過的朋友就很多了。崇禎末年,李自成帥軍攻破明朝京都,崇禎吊死煤山。據傳當時進京以後,李自成有個手下叫做劉宗敏,他擄走了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
  • 衝冠一怒為紅顏的吳三桂,竟還是以翡翠定情!
    吳三桂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他曾在山海關大戰中大敗李自成,而後隨著清朝入關,在康熙十七年,吳三桂在衡州登基為皇帝,國號大周,建都衡陽,放出「反清復明」的口號。 但就在這樣一位驍勇善戰的大將軍身上,還發生一件與翡翠有關的愛恨糾葛。
  • 衝冠一怒為紅顏的吳三桂,引清軍入關,後來還當了皇帝
    隨著崇禎帝處死袁崇煥,祖大壽向清朝投降,鎮守遼東的吳三桂也有些動搖,雖然沒有降清,但也準備了降清的後路。清軍不能打下吳三桂駐守的寧遠,於是繞道直逼北京,公元1643年春天,吳三桂奉命馳援京師,但是行軍緩慢,等到達北京時,清軍已經退去,崇禎帝還是很高心,賜吳三桂尚方寶劍。九月,清軍繞過寧遠,攻下後所,前屯衛,中前所,前後七八天,三座城池全部失陷,吳三桂的寧遠,成為山海關外一座孤城,已經失去戰略意義。
  • 大明、大清、大順三選一,吳三桂為什麼選擇降清?
    此後發生了一連串的事件,但最終在吳三桂降清之後塵埃落定,然而我們有理由相信,起碼在李自成攻佔京師之前,吳三桂仍然是忠於大明的。畢竟在這個時候,除了大明朝誰都不可能給予其每年數百萬兩白銀的遼餉,誰都不可能允許他控制遼東大片的土地和百姓。不客氣地說,此刻的吳三桂即使有野心,也十分有限,他的人生目標頂多像舅舅祖大壽那樣當個有錢的軍閥,如果再長遠一點的話,成為第二個李成梁,雄霸遼東。
  • 「衝冠一怒為紅顏」是怎麼一回事?
    了解歷史,探索真相,揭秘歷史背後故事"紅顏"指的是陳圓圓。傳說中,她是吳三桂的愛妾。故事說:明李自成農民軍進攻北京,吳三桂奉旨帶兵入京勤王,途中傳來崇禎皇帝自縊而亡的消息。明朝官員紛紛投降闖王李自成,吳三桂也想投降。
  • 衝冠一怒為紅顏?
    陳圓圓是我國歷史上與宋朝與李師師齊名的歌伎,因為在明末清初有許多文人詩家為她寫了著,如《圓圓曲》《圓圓傳》,因此名聲大震。尤其是明清之際著名詩人吳梅村所述的一句 「衝冠一怒為紅顔」把吳三桂降清的原因全歸到她一個女子身上,這就使陳圓圓成為萬目所注的歷史關鍵人物了。
  • 一怒衝冠為紅顏吳三桂與陳圓圓的相知相愛相離
    吳三桂這是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在明清宮史上永遠都能找到屬於他的事跡。吳三桂有人認為他是明末清初的戰場梟雄,明朝遺老,漢人子弟認為他是背國無恥反,滿清八旗子弟認為他是二姓家奴,反戶,男人認為他是個虛偽的偽君子,女人認為他衝冠一怒為紅顏,有血性,有氣概。
  • 陳二虎:寫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的《圓圓曲》的作者是個漢奸?
    或許吳三桂是借刀殺人,利用清軍剿滅李自成,或許……世界上沒有或許,事實上八旗子弟一入京師,雄心更大了,一切的設想都變了。 明朝的遺民臣子們,特別是那些玩筆墨的才子們,那些百無一用的書生們,精忠報國沒有那種雄心壯舉,玩心機弄筆桿子一個賽一個,都躍躍欲試喊起口號,拿吳三桂開涮,痛罵吳三桂為了一個小妾陳圓圓而降清,是漢奸賊子。
  • 都說「衝冠一怒為紅顏」你知道下一句是什麼嗎?這才是真實吳三桂
    「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吳三桂與陳圓圓的故事被後人作為對愛情謳歌的範本,但是事實是這樣嗎?今天重明鳥給大家分享一下關於這位放清軍入關的漢賊將領吳三桂的故事。吳三桂的父親吳襄是天啟四年的武進士,在明末動蕩的歲月裡,吳襄在遼西一帶操辦團練,抵抗後金的入侵,功勳顯赫,被明廷授予遼東團練總兵一職,在此期間,吳襄戰功赫赫,與一些抗金明將交情深厚,後與抗金名將祖大壽的妹妹成親,可以說吳三桂是將門虎子,從小受到軍事策略的薰陶,成人後在舅舅祖大壽與父親的幫助下,十六歲成為武舉人,並立下赫赫戰功,受封都指揮之職,可謂少年得志。
  • 劉宗敏搶了陳圓圓,使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他的最終下場如何?
    令人詫異的是,王樸和吳三桂都是臨陣逃脫,明廷後來在追究責任時,王樸被冠以「首逃」之罪論斬,吳三桂則只受到了降職的輕微處分。到了1641年8月末,吳三桂又被朝廷提拔為遼東提督。為何同朝為官,兩人受到的處罰卻有天壤之別呢?要明白其中的緣由,首先要搞清吳三桂的家世。
  • 千古絕唱——衝冠一怒為紅顏
    轟隆一聲,吳三桂翻身而起一把搶過傳令紙,兀的狂笑起來:「哈哈,哈哈哈哈哈,賊哈哈哈哈哈哈!好,很好,哈哈哈哈!」 家富人寧,終有個,家亡人散各奔騰。枉費了,意懸懸半世心;好一似,蕩悠悠三更夢。忽喇喇似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呀!一場歡喜忽悲辛。嘆人世,終難定!
  • 歷史上感人肺腑的愛情故事:霸王別姬,衝冠一怒為紅顏
    如吳三桂,雖然被罵為滿清走狗,但是他衝冠一怒為紅顏的事情也經常被人們所津津樂道。這兩人有一個共同點,都是痴情人。首先說項羽,霸王別姬的故事大家都聽說過,兩人兩小無猜,而且兩家又都是楚國的名門望族,所以早早的定下了婚約。後來項羽舉兵起義,虞姬就一路相隨。每次項羽出去打仗的時候,虞姬就會在他的大營內等他。項羽一旦戰勝歸來,虞姬就會給他跳舞慶祝。
  • 衝冠一怒為紅顏,歷時20多年,發動8次戰爭,伏屍百萬,流血千裡
    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不過是他投降清朝的美麗藉口而已。真正的衝冠一怒為紅顏的人是努爾哈赤。他為了一個女人,發動四次戰爭,就是要保護自己的未婚妻。當然了,努爾哈赤不是莽夫,他堅信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經過多年準備,努爾哈赤報了奪妻之恨。
  • 明代弒母案始末:是正當防衛還是為父報仇,且看古人如何判決
    子大年見父死於非命,即奮不顧生,徑奪母手之刀,將母亦一刀斬死。在這個案件中,妻殺夫、子殺(繼)母,人倫殘劇,自古罕見,鄉鄰們都感到特別意外和吃驚。很快,陳氏的家人知道了這件事,陳氏的哥哥陳自良為了給妹妹報仇,來到縣衙控告方大年,說他不念養育之恩,殘害慈母,實乃大逆不道,應該判處死刑,為陳氏償命。
  • 吳三桂因其衝冠一怒,終結大明。但她又有怎樣的人生結局呢?
    陳圓圓本為吳中名優,後來又有吳三桂的「衝冠一怒為紅顏」,讓本已風靡秦淮的她更潤以傳奇色。隨著滿清入關至今的三百多年來,陳圓圓三字就沒被冷落過。 其實,陳圓圓出生在一個貨郎之家,幼年喪母被寄養在姨夫陳氏家裡,故改陳姓。好在姨夫家境殷實且不虧待她,才得以學習琴棋書畫,接觸梨園。
  • 衝冠一怒,不為紅顏
    此論一出,顛覆了近百年的荷馬學。畢竟,史詩由最初的歌謠經數世紀口口相傳才落紙成文之說,幾乎已成定論。但對韋斯特來說,找到一個活生生的荷馬比什麼都重要。2012年,史蒂芬·米切爾(Stephen Mitchell)把韋斯特的學說推向極致,刪掉第十回書,提煉出一個有史以來最高「純度」的《伊利亞特》英譯本。
  • 大明罪人吳三桂:本可成為人人敬仰的大英雄,卻將一手好牌打稀碎
    自成劫其父襄,作書招之,三桂欲降,至灤州,聞愛姬陳沅被劉宗敏掠去,憤甚,疾歸山海,襲破賊將。」 原本他打算投降於李自成,但李自成手下的將領劉宗敏,將吳三桂的寵妾陳圓圓擄走,吳三桂因此大怒。 據《庭聞錄》中記載,吳三桂怒而喊道: 「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見人耶!」
  • 白馬嘯西風,一怒為紅顏——走進白馬壠
    其屬地,歷史上多有變數,分屬過善化(今長沙)縣、湘潭縣,2001年前屬於石峰區清水鄉,但白馬壠的地名一直沿用至今。在2005年前,原清水鄉與荷花鄉一帶還因為白馬壠這個地名一度區劃組建為白馬鄉。 另外,通往白馬壠的路,還可以走大衝路。在此次探訪白馬壠的過程中,記者出白馬村後沿著大衝路經過大衝村直達清石廣場。
  • 秦淮八豔之陳圓圓—因色而興,因色而衰,讓人衝冠一怒為紅顏
    人們只知道是山海關總兵吳三桂放清兵入關,才導致滿清政權的建立。卻不知道吳三桂正是因為一個女人,才衝冠一怒為紅顏。這個女人就是秦淮八豔之首陳圓圓。陳圓圓原姓邢,名沅, 字圓圓,又字畹芳。因為母親早亡,被姨夫養大,就改性姨夫的姓為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