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分科技巨頭不是優先選項,反壟斷需要理智操作

2020-12-23 獵雲網

【獵雲網(微信號:)】2月13日報導(編譯:原子核)

美國已經成為一個壟斷的國家。

沒有任何地方比科技行業更能感受到市場集中度的影響。近年來,它已經成為壟斷的典範。

據估計,超過90%的網際網路搜索是通過谷歌進行的,超過70%的網際網路推薦是通過Alphabet或Facebook擁有的產品進行的。與此同時,亞馬遜控制著一半以上的電商和雲計算業務,蘋果和微軟的作業系統幾乎沒有主流的產品可以替代。

從本質上講,壟斷並沒有什麼錯。事實上,對於一個行業來說,它們可能是最有效的自我組織方式,特別是在高成本或網絡效應下競爭會有更大的價值。

然而,如果不加以遏制,壟斷也可能對經濟造成嚴重破壞。

「不要作惡」怎麼了?

這在科技行業尤其如此,在這個領域,佔主導地位的公司已經做出了各種反消費者的不當行為。

在尋找利潤的過程中,大型科技公司歪曲了基於種族性質的整個選舉,向竊聽數據的科學家洩露了私人討論信息,並將約會應用用戶的HIV狀況透露給了第三方。

因此,許多人質疑科技行業是否已經變得過於強大,不利於自身利益。

對于越來越多政治左翼的聲音來說,答案是肯定的。Elizabeth Warren已經制定了一項計劃,如果她當選,將拆分大型科技公司。川普總統也非常一致地表達了他對谷歌的不滿,一些務實的共和黨人也加入了他的行列,呼籲對Facebook的商業行為進行審查。

兩黨的擔憂日益增加,引發了一場緊急的反思美國反壟斷政策的運動,彭博社將其稱為「偉大的反壟斷覺醒」。

如果Warren如願以償,彭博社可能很快就需要將其預測為全面的世紀大決戰。

為什麼理論比實踐更好

拆分公司背後的想法很簡單。將平臺與產品分開將阻止亞馬遜和谷歌等科技巨頭在自己的平臺上二次探底,並恢復市場的競爭力,在這些市場上,規模較小的參與者已經基本上被趕走了。

問題是,拆分公司不太可能帶來預期的結果。事實上,聯邦貿易委員會委員Noah Phillips等專家認為,反壟斷將無法解決人們對整個科技行業很多根本的擔憂。

由於經濟實際受益的不確定性,推翻「無過錯壟斷」這件事從未得到學術界的廣泛支持。事實上,Tyler Cowen等批評家最近認為,大型科技公司的分拆將是對反壟斷法的錯誤應用,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

因此,如果有的話,拆分公司應該作為最後最直白的手段。

如果有疑問,用立法來解決

科技行業不是一個龐然大物,如今困擾著大型科技公司的問題也沒有單一的解決辦法。然而,在談論拆分公司之前,我們應該考慮幾個簡單的措施。

關鍵的是為保護和使用數據建立一個現代框架。

一個特別有吸引力的方法將是效仿歐盟,發布全面的數據保護法,賦予消費者保護自己的權力,並鼓勵大型科技公司少做其反消費主義的滑稽行為。

美國需要自己的數據保護條例。這並不是一個新想法——就連Facebook的扎克伯格也敦促全球領導人優先建立統一的數據隱私和數據保護框架。

這不是火箭科學

簡單的措施,如在共享數據之前要求知情同意,以及讓用戶直接了解他們的數據是如何商業化的,將大大幫助消費者從被剝削的商業化產品升級為積極的合作者。

更重要的是,讓用戶對自己的數據有更強的可見性和控制力,並讓公司對違規行為承擔更多責任,將極大地降低最具主導地位的公司可能造成的傷害。

數據可移植性也是如此。

允許用戶親自投票,將他們的數據從一個平臺轉移到另一個平臺,是對大型科技公司整頓更強的動力,而不是去做那遙不可及的分拆公司事宜,後者將需要多年時間才能提起訴訟。

最後,建立一個專門的數據保護機構來加強備受詬病的聯邦通信委員會和聯邦貿易委員會,將是Ralph Nader等政治改革者長期以來一直呼籲的事情。

現在的政府仍然選擇了一種自由放任的方式,最臭名昭著的是2017年網絡中立狀態的終結,但潮流也正在國會山中發生變化。

兩項擬議的法案——《消費者網絡隱私權法案》和《網絡隱私法案》——尤其引人注目。雖然這兩項法案都不太可能原封不動地獲得通過,但他們已經成功地定下了討論的基調,並將重點放在更新數據保護規則和建立新的監管機構上,如數字隱私局。

即使聯邦法律永遠不會出臺,各州也不會袖手旁觀。

事實上,加州已經通過發布《加州消費者隱私法案》自行解決了問題,該法案對科技公司在該州的運營方式進行了一系列變化。紐約州也通過「盾牌法案」對數據隱私採取了行動,其他積極主動的州立法機構效仿只是個時間問題。

在此期間,通過控制他們的反壟斷本能,並通過明白問題都會有簡單的解決方案,兩黨的政客們都會得到很好的服務。

在2020年,沒有什麼比確保消費者對自己的數據擁有最基本權利更簡單的事情了,他們想要在網上也能得到尊嚴和尊重。

相關焦點

  • 臉書被查:科技巨頭脖子上的反壟斷繩套 都在收緊
    科技巨頭脖子上的反壟斷繩套,都在收緊文/曹彥君 編輯/ 鄢子為矽谷迎來一場反壟斷風暴。這是繼1998年微軟反壟斷案以來,美國反壟斷史上第二大規模的訴訟。臉書成為今年第二家遭遇反壟斷訴訟的美國科技巨頭。10月,谷歌遭到反壟斷訴訟,被指濫用在網際網路搜索方面的壟斷地位。業界普遍認為,谷歌和臉書的案子只是一個開始,亞馬遜、蘋果等巨頭未來都可能面臨反壟斷訴訟。
  • 科技巨頭遭政府反壟斷起訴!反壟斷席捲全球,中國也岀手
    5萬億科技巨頭遭政府反壟斷起訴,或被強制拆分!反壟斷風暴席捲全球,中國也岀手)全球科技巨頭們或面臨新麻煩,而首當其衝的,便是可能被強制拆分的Facebook。美國科技巨頭全球受壓早在10月6日,美國國會眾議院司法委員會反壟斷小組委員會發布了《數字市場競爭調查》。報告指出,蘋果、亞馬遜、臉書和谷歌(GAFA)四大科技巨頭存在壟斷行為,阻礙了行業市場的創新與發展,損害到了消費者的相關利益。
  • 為反壟斷,美監管機構或將分拆科技巨頭?Faceb...
    本文原標題:《為反壟斷,美監管機構或將分拆科技巨頭?Facebook最危險?》原創:趙璐自1984年拆分「電信王國」AT&T後,美國再沒有發生過通過拆分大企業來抑制壟斷的案例。
  • 美國考慮拆分網際網路巨頭Facebook,給了我們什麼啟示?
    在科技行業,不僅有數量龐大的中小微企業,也有巨頭。而科技巨頭是在競爭殘酷且激烈的市場中從小做到大、從弱做到強的。行業需不需要科技巨頭?肯定需要!比如,任正非剛創辦華為時,很是弱小,那個時候幾乎沒幾人會認為華為能成長為一家巨頭;而今,華為的確已是揚名全世界的科技巨頭。
  • 前微軟CEO鮑爾默:我敢打賭,四大科技巨頭不會被拆分
    來源:新浪科技據報導,微軟前執行長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周三在採訪中表示,即便眾議院小組委員會的報告發現亞馬遜、蘋果、Facebook和谷歌等公司具有壟斷權力,但國會肯定不會拆分這幾家大型科技公司。
  • 反壟斷對科技巨頭的股價意味著什麼?看一看美股的經典案例
    牛牛敲黑板:1、在經歷了反壟斷訴訟帶來的短期「陣痛」之後,AT&T抓到了新的產業發展機遇、微軟則轉向雲技術,IBM從長期來看,股價也在上漲,這些科技巨頭都在訴訟之後成功「逆襲」。值得注意的是,就在12月11日舉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特別提到:「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如今,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對科技巨頭壟斷重拳出擊,真的會把科技巨頭的股價「打趴下」麼?美國的科技巨頭在經歷反壟斷訴訟的陣痛之後,股價表現如何呢?美國為什麼反壟斷?在商業立國的美國,反壟斷很早就提上了議事日程。
  • ...壟斷起訴,Facebook或被強制拆分?!反壟斷風暴席捲全球,中國也岀手
    全球科技巨頭們或面臨新麻煩,而首當其衝的,便是可能被強制拆分的Facebook。12月9日,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FTC」)和以紐約州為首的州總檢察長表示,已經對臉書(FaceBook)提起了反壟斷訴訟。
  • 知料|全球監管掀起反壟斷狂潮,陷入焦慮的不止是阿里美團騰訊
    更重要的是,中國不是孤例,反壟斷風暴幾乎在全球各大經濟體同時上演。美國司法部剛剛向谷歌、Facebook發起了訴訟,矽谷巨頭們還面臨20年來歐盟首次對網際網路規則的動刀,《數字服務法》和《數字市場法》這記猛藥絲毫不遜於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的重拳。全球反壟斷高潮為何在現在迸發?
  • FTC起訴Facebook 科技巨頭或被迫走向「拆分」
    來源:一財網美國對於網際網路科技巨頭的打擊,開始發起實質性舉動。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聯合絕大多數州政府向社交媒體公司Facebook提起訴訟。Facebook也成為美國司法部10月起訴谷歌之後,第二家面臨重大法律挑戰的科技巨頭。
  • 美國巨頭百年反壟斷史
    1984年這家全美最大的通信公司被拆分成7個大型區域性電話控股公司,只保留了長途電話業務和貝爾實驗室、西電公司,規模和銷售額都被削減了80%以上。大眾和政府普遍認為,AT&T的拆分推動了通訊領域的競爭和創新,過了幾年後才反應過來,打敗壟斷的並不是拆分或者反壟斷法案本身,而是湧現出的技術創新。
  • 他山之石:美國反壟斷往事
    全文2130字,閱讀約需5分鐘文 | X科技實驗室上個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正式起草平臺經濟領域反壟斷指南,這意味著我們每天都在用的很多App的運營方式,將發生明顯改變,同時大量國內科技巨頭的經營策略,也勢必要做出巨大調整。
  • 巨頭接連挨反壟斷大錘,5分鐘細數壟斷巨頭的七宗罪!
    緊接著就是大洋彼岸屢屢傳來的反壟斷聲音,渲染了破股萬人吹,不是,破鼓萬人錘的悲慘氛圍。氣氛一直烘到美國大選:新王高舉反壟斷大旗,要加強監管,拆分科技巨頭。還沒等巨頭們交手幾個回合,搶菜販生意的道德核彈從天而降,對在場所有巨頭進行無差別打擊。12月11日,反壟斷,防止資本無序擴張被提上局內會議。3天後,阿里,騰訊和順豐分別代表電商,社交和實體經濟巨頭接受頂格反壟斷處罰,自此宣告反壟斷大戰的第一槍正式打響。
  • 美國四大科技巨頭的聽證會
    來源:經濟觀察報美國四大科技巨頭的聽證會陳永偉聽證會緣何而起美國東部時間7月29日,蘋果、亞馬遜、谷歌、臉書這四大科技巨頭的CEO罕見地亮相於同一場會議。科技企業的這些行為,一直讓川普恨得牙根痒痒。在他的默許甚至授意之下,一貫對反壟斷不太感冒的共和黨人會向科技巨頭們揮舞起反壟斷大棒,也就不那麼奇怪了。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兩黨雖然在反對科技巨頭這個點上達成了一致,但其主張卻是不一樣的;雖然想要制裁科技企業,但卻對科技企業的運作缺乏足夠的了解。
  • 反壟斷影響美國科技業:谷歌、微軟、Facebook等巨頭被緊盯
    「反壟斷」成為熱門詞,輸入「反壟斷」進行搜索,美國科技巨頭絕對是出現頻率最多的關鍵詞之一。英法開徵「數字稅」、歐盟提交《數字服務法案》、美國科技巨頭面臨全面監管......當前全球範圍內針對平臺型科技巨頭的反壟斷監管持續趨嚴。
  • 反壟斷開啟 全球科技產業數十年未有大變局
    1998年5月,美國聯邦司法部和20個州的總檢察長,對當時地球上最有權勢的科技巨頭 —— 微軟公司(NASDAQ:MSFT)發起了反壟斷訴訟。 ,這也是首次四大公司的CEO同時出席聽證會; 2020年10月上旬 (預計),美國眾議院出臺科技巨頭反壟斷最終調查報告。
  • 迅雷前CEO被立案調查;蘋果等科技巨頭或面臨業務拆分;百度推出百度...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迅雷最新資訊 > 正文 迅雷前CEO被立案調查;蘋果等科技巨頭或面臨業務拆分;百度推出百度看看APP
  • 供應商斷貨,23省市劍指壟斷,網際網路巨頭或面臨拆分
    其次是監管部門,北京、上海、山東、浙江等23個省市自治區市場監管部門參加反壟斷工作座談會並進行了交流發言,此次會議重點研究部署「十四五」時期的反壟斷工作。而在近期,關於反壟斷的消息層出不窮,11月30日,市場監管部門表態:「做好智慧財產權保護、反壟斷、公平競爭等工作」;12月11日,監管部門明確表示: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12天內,從高層到地方,23個省都吹起了「反壟斷」的號角。
  • 拆分「Facebook」
    來自美國媒體12月8日的消息顯示,美國聯邦政府和多個州政府將對Facebook再次祭出反壟斷訴訟。而這將是繼「谷歌案」後,2020年美國政府針對科技巨頭的最大規模反壟斷案。 對於扎克伯格來說,「反壟斷」三字幾乎伴隨了他一整年。
  • 「財經翻譯官」全球為何都對網際網路企業發起反壟斷大招?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被「盯上」的科技巨頭針對網際網路科技巨頭的反壟斷熱潮正此起彼伏席捲全球。本月15日,歐盟公布了草擬的規範有關數字服務的重要法案——《數字服務法案》和《數字市場法案》。如果按照網際網路巨頭2019年的全年業績計算,這意味著谷歌有可能被罰款162億美元,Facebook將被罰款71億美元。此外,對於有「系統性不合規行為」的平臺,歐盟監管者也有規定,或將採取針對公司「結構層面」的整治措施,意味著可能拆分科技巨頭的歐洲業務。歐盟這手段可真狠!巨額罰單再加拆分,這誰頂得住!
  •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美眾議院這樣裁定四大科技巨頭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或許並不是一句江湖傳言。央視新聞10月15日消息,在經過長達16個月的調查之後,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對臉書、亞馬遜、蘋果、谷歌的反壟斷調查迎來實質性進展。縱觀美國最近數十年歷史,聯邦政府祭出「反壟斷」重器,「受傷」最深的還數AT&T,也是爭議最大的拆分。你可能不知道這家公司,但肯定聽說過發明了電話的貝爾實驗室,貝爾實驗室就隸屬A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