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去日本不管是跟團遊或者是自由行都是必到的城市。這座古老的都市以其獨特的韻味和眾多的古建築、寺院、美食等每年吸引著無數的遊客慕名前往。清水寺、金閣寺、袛園、四條、嵐山…在令人眼花繚亂的出遊地名單中卻很少有「東福寺」這個名字。了解它的人也不多,今天我們的目的地就是東福寺。
東福寺位於京都的東南方,從京都站的9號站臺搭乘jR奈良方向的列車,只坐一個站東福寺站下。
記得一定要搭乘JR的普通列車,特快列車的話在東福寺站是不停的。
由於我們是下午很晚才到,所以到達東福寺已經是黃昏了。夕陽西下的小町東福寺,靜謐中散發著古樸安詳的氣息。
車站很小,出月臺就是閘機口,檢票出站十分快捷。東福寺站外只開著一家便利店,不像其他車站有站前的商業街,東福寺的街道也沒有京都夜晚的繁華與喧囂,只有能聽到自己腳步聲的狹長古老的街道。
選擇了街邊的一家小小的居酒屋,讓自己的「五臟廟"得到了祭拜,菜品不多但京都風味十足,在老闆的熱情之下,喝得有點微醺了。傍晚的東福寺夜風中不時傳來陣陣的花香,沁人心脾…當夜投宿東福寺町的民宿。
一早起來,騎上民宿主人為住客免費提供的自行車出發前往東福寺。東福寺的街道狹窄開車反倒不便,有公交車但等待時間較長,所以自行車成為了遊覽東福寺的標配。
背上雙肩包,換上運動鞋,迎著晨曦,撲面而來的是清新和略帶花香的清風。東福寺的街道上少有行人和車輛,馬路極為平整和乾淨。
我們都被這散滿全身的晨光陶醉了,無需交談,只是默默地騎行著,享受著東福寺的清晨。就連鐵路道口的等待也變成一種舒適的享受。
沿途有座小小的觀音道場,名叫「洛陽三十三」。這裡科普一下:日本人自古以來就向中國學習,特別是唐代。日本極為崇拜大唐的風範,所以它當時的首都-京都的整個城市布局就是模仿的唐朝的洛陽城,連名字也照搬比如:京都的北部稱「洛北」(洛陽北部),所以這裡的觀音廟就叫「洛陽***觀音靈場」了。看得出來京都的寺廟很多,佛教興盛。光是在東福寺的觀音廟都排到了33號了。
沿著開滿鮮花的小徑一路騎行很快就到達了東福寺的大門,有工作人員引導在指定的自行車停車場停好車進入東福寺。東福寺不收門票,隨進隨出這點很好。東福寺是京都最大的禪宗寺廟,是臨濟宗東福寺派的總院。總的面積雖然和國內的大寺廟沒法比,但在日本算是比較大了。寺內全是碎石子鋪路,走上去「沙沙」作響,可以讓你感覺自己的腳步很結實堅定。寺內的很多建築都是日本的「重要文化財產」。
上圖是東福寺原來的山門,這座山門是日本現存最古老的山門,現貴為「國寶」。全木結構、高大威嚴、翹角飛簷、整體黑色顯得古樸沉穩。除山門外還有方丈院、龍吟庵、通天橋等名跡,另有東西南北四庭可觀四季不同的風光。
其中東福寺秋天的紅葉的京都紅葉狩排名第一的,我們去的時候是夏天,沒能一睹秋色中的寺院,但正逢思遠池裡的蓮花盛開,佛家以蓮花的高潔不染而青睞之,這次能看到滿池的青蓮也算是有幸了。更多的美景留給大家親自去觀賞吧,就到這裡了…
承蒙賞讀 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