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搶救8位心肌梗死患者,哪些人容易心梗?

2020-12-26 澎湃新聞

7天搶救8位心肌梗死患者,哪些人容易心梗?

2020-12-07 19: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心血管王醫生 心血管王醫生

進入冬季,從上周五到今天,連續7天,每天都有心肌梗死的患者,一共搶救了8位心梗患者。這些患者中,女性3名,男性5名;平均年齡51歲,最年輕的33歲,最年長者78歲;病情穩定的5位,還住在監護室的1位,離世的1位。

說這些數據,並不是想表達我們醫生多麼辛苦,多麼累。更多的是想表達,心肌梗死很危險,要引起大家的重視,而且心肌梗死並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年輕人也會發生心肌梗死。

那麼哪些人更容易發生心肌梗死呢?我們的血管是如何一步步堵塞的呢?

簡單的說,心臟血管垃圾導致血管斑塊,斑塊逐漸長大,導致血管狹窄,引起血管缺血,不穩定斑塊發生破裂,破裂後形成血栓,血栓就會堵塞血管,堵塞後的血管失去血流,沒有血流的心臟肌肉就會壞死,就會發生心肌壞死,就是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後,會直接導致心臟室顫或心臟停跳導致猝死,也會導致心肌壞死,引起心衰,進而縮短壽命。

一、血管斑塊是怎麼形成的?

心臟血管內的斑塊,老百姓叫血管垃圾,我們叫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我們出生的時候,血管內壁是非常光滑的,隨著年齡的增加,我們的血管逐漸出現硬化。

尤其是有家族史,比如父母在50歲之前就發生過心梗腦梗的人;或沒有家屬史,但自己不健康生活方式較多,比如肥胖、高油高鹽高糖飲食、不喜歡吃蔬菜水果、久坐不運動、抽菸酗酒、熬夜壓力大等等因素越多的人;這些人本身就容易導致三高,血管也容易硬化。各種原因導致了高血壓糖尿病的人,血管內壁逐漸硬化,不那麼光滑了;那麼血液中的類脂質物質,尤其是高血脂的人更容易發生,這些物質就會逐漸堆積在血管內壁,久而久之,這些垃圾就堆積成山,形成血管斑塊。

本來光滑的血管,有了大斑塊就會影響血流,當斑塊達到血管狹窄的50%,我們就稱之為冠狀動脈性心臟病,也就是因為心臟動脈血管狹窄導致的心臟病。

當狹窄超過75%左右,就可能引起血流減慢,血流不夠使用,就會導致心肌缺血,引起心絞痛。

這些斑塊就是冠心病的基礎,也就是心肌梗死基礎,簡單說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越嚴重,三高沒發現或不控制的人越容易形成斑塊,為可能發生的心肌梗死埋下伏筆。

二、斑塊是如何破裂的?

當斑塊發生後,如果不能改變不健康的生活,不去積極嚴格的控制三高,或對於嚴重斑塊不去正規控制,那麼斑塊就會繼續發展。

在寒冷刺激下,血管收縮,刺激斑塊;或大量抽菸酗酒,刺激斑塊;或劇烈運動心臟工作量加大,刺激斑塊;或暴飲暴食、大便用力後刺激心臟,增加心臟負擔刺激斑塊;或情緒激動,過度生氣等等刺激心臟刺激斑塊。這些情況下,不穩定的斑塊就會發生破裂,斑塊破裂後就會發生血小板聚集,血小板聚集後,就會形成血塊,血塊就是血管內的血栓。這些血栓就會堵塞血管,心臟血管失去血流,就是心肌梗死。

也就是本身就有斑塊,尤其是不穩定的斑塊,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刺激下,這些斑塊發生破裂的風險就會增加,就容易發生心肌梗死。

三、如何預防心肌梗死?

預防斑塊是預防心肌梗死的基礎,預防斑塊,不能等到斑塊出現再預防。要從小開始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遠離菸酒,堅持運動,控制體重,避免熬夜,保持好的心態,到了一定年齡需要監測血壓、血糖、血脂;如果發生三高,積極控制並監測。做到這些才能預防斑塊形成,預防把控加重,預防冠心病。

當已經發生了冠心病,說明斑塊已經超過50%的狹窄,那麼就需要正規治療,包括他汀抗炎穩定斑塊,防止斑塊破裂,預防血栓,阿司匹林預防血栓等等正規治療。並且避免寒冷、過度勞累、劇烈運動、抽菸酗酒、熬夜、暴飲暴食、大便用力等等不良習慣。做好這些才能把斑塊破裂的風險降到最低,才能預防心肌梗死。

總之,10個心肌梗死9個能預防,關鍵看您怎麼做!一周7天,搶救了8位心肌梗死,並不是身體累,是心累,何時科普才能起效,降低心肌梗死的發生率!

【心血管王醫生版權】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7天搶救8位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專家告訴您:哪些人容易心梗》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7天搶救8位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專家告訴您:哪些人容易心梗!
    進入冬季,從上周五到今天,連續7天,每天都有心肌梗死的患者,一共搶救了8位心梗患者。這些患者中,女性3名,男性5名;平均年齡51歲,最年輕的33歲,最年長者78歲;病情穩定的5位,還住在監護室的1位,離世的1位。
  • 7天搶救8位心肌梗死患者!究竟哪些人容易中招?|心肌梗死|斑塊|血管...
    進入冬季,從上周五到今天,連續7天,每天都有心肌梗死的患者,一共搶救了8位心梗患者。這些患者中,女性3名,男性5名;平均年齡51歲,最年輕的33歲,最年長者78歲;病情穩定的5位,還住在監護室的1位,離世的1位。
  • 周六24小時,搶救4名心梗患者,醫生:冬季這樣預防心肌梗死!
    周六值班,一共搶救了4位心肌梗死患者,這也是當醫生以來,24小時內搶救心肌梗死最多的一天了。周六接班後,按照自己的習慣,查完科裡所有的患者,因為周末主管醫生不一定都來查房,所以我養成了周末查看所有患者的習慣。
  • 【溶栓病例】爭分奪秒,搶救生命—「心梗」患者與時間的賽跑
    該患者經我院急診科、心血管病科的積極救治,療效顯著,目前已康復出院。 心血管病科盧國輝主任表示,在這次治療過程中,非常感謝急診科同事齊心合作,大大縮短了患者到院至靜脈溶栓的時間,為患者爭取了搶救時間,使我們的救治工作能夠順利地開展。完善的溶栓環節、多學科的團結協作,為患者提供了強有力的健康保證。
  • 寒潮來襲,容易出現急性心梗,做好5點及時預防
    每年冬天,氣溫都會急劇下降,無一例外,這是每年急性心梗等心腦血管疾病高發的季節。急性心梗通俗來講,就是心臟血管堵死了。其發作與氣溫下降、寒冷刺激等因素密不可分。對於患有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和其他心肌梗死危險因素的人,需要在冬季特別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趁早做好預防措施!
  • 發生心肌梗死,搶救的黃金1小時內,應該做什麼?早了解或可救命
    突發性的心肌梗死,在短時間內,不能做好應對措施,就可能讓生命停止,或者是給心臟帶來比較大的損傷,壽命也會因此縮短,也會給親人帶來負擔。在發生心梗時,多數人都會措手不及,不知道應該怎麼做,害怕做錯方式,讓情況更加嚴重。為了降低危害,對於心肌梗死的正確搶救方式,還真應該了解一下。
  • 與死神競速同生命賽跑 八醫胸痛中心成功搶救一名急性心梗患者
    8月19日是中國醫師節,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青島市第八人民醫院醫護人員齊心協力上演了「與死神競速,同生命賽跑」的一幕——成功搶救了一位年近七旬的急性心梗患者。上午8時許,孫先生來醫院看病,胸悶不適伴大汗,在院內突然倒地,口吐白沫,不省人事。
  • 心梗急救誤區都有哪些?如何預防?
    X診所這個世界上有一種最兇險的胸痛平均不到一秒鐘就會有人因為它倒地它就是心肌梗死!心梗急救誤區都有哪些?最顯著的特徵和預兆是什麼?這樣做只會耽誤最寶貴的搶救時間,立刻送患者去醫院才對。2、心肌壞死時掐人中是完全無效的!3、阿司匹林沒有急救作用!突發心梗可能是血管、血栓堵住了,這個時候吃阿司匹林會降低血小板數量,但不可能完全溶解血管、血栓堵住的地方。相反地,硝酸甘油片可用於心肌梗死急救。心梗時含硝酸甘油片,使血管擴張會緩解血管堵塞的狀況。
  • 脖子發緊沒重視,結果心肌梗死!醫生說:還有哪些心梗欺騙我們?
    我們馬上啟動導管室,在急診等待患者,整個搶救過程非常及時,一秒鐘也沒有耽誤,也在第一時間開通了血壓,送患者回了監護室。後來和家屬再次交代病情的時候,得知,這位女士最近3周已經出現了脖子發緊的不舒服,但是誰也不會想到,脖子發緊是心肌梗死的前兆,於是就沒當回事,結果大半夜心梗了。
  • 有一種「出汗」是心梗前兆!遺憾的是,很多人忽視了救命信號
    醫生CT檢查顯示大面積心梗,立刻進行手術搶救。但遺憾的是,還是送醫太晚了,患者因心肌梗死導致的休克,搶救無效離世。  等家屬情緒穩定後,醫生了解了患者的發病過程。    · 胸痛或胸部不適  胸痛或心前區疼痛是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狀,呈壓榨性、悶脹性或窒息性疼痛。部分患者在發生心梗前會出現咽部緊縮感,像被人掐住脖子喘不過氣來,還會表現為胸悶憋氣,像一塊大石頭壓住胸部。
  • 29歲小夥突發心梗,命懸一線!寧津中醫院40分鐘成功搶救
    12月13日22時30分,寧津縣中醫院成功搶救一名年僅29歲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據介紹,患者王先生三天前就感覺胸悶、心悸,當晚10點胸部疼痛加重並持續存在,在家人的陪護下到寧津縣中醫院急診科。接診的主治醫師馮輝評經驗高度懷疑為急性心梗,3分鐘內完成心電圖檢查證實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醫院馬上啟動胸痛中心綠色通道,繞行急診、ICU,直接來到導管室。
  • 可能是心肌梗死!急救千萬記住兩個「120」
    這名四十多歲的男子此前表示自己胸痛持續了兩個多小時,昏迷之後立刻被帶到搶救室進行心電圖的檢測,最終確認為心肌缺血以及急性心肌梗塞。經過一番及時的搶救,該男子最終脫離生命危險。一、急性心肌梗死是怎麼回事兒?
  • 心肌梗死奪命無數,背後竟有著這樣的原因!
    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心肌梗死如此高的死亡率?據臨床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大約100萬人。急性心肌梗死作為冠心病的首要死亡原因,起病急、病情發展快、臨床特徵複雜多變、併發症危急,短時間內不能得到合理的救治就會危及生命。隨著發病率的增長,死亡率也出現大幅度增長。
  • 直擊急性心梗患者搶救現場
    正在待命的範道奎護士,當即協助患者過床,並聽取病情介紹,「患者胸悶、心慌、頭暈、乏力,情況危急」! 此時,只見患者面色晦暗、口唇紫紺,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症狀!來不及多想,範道奎護士直接將其推入搶救室,並通知韓留安主任醫師緊急到位。 建立靜脈通路、心電監護、吸氧、心電圖、急查血……對於此類患者的搶救,大家早已輕車熟路,雖緊張到令人窒息,但依然有序!
  • 馬拉度納因突發心梗去世,心梗發病前有哪些「信號」?醫生解讀
    傳奇球星迭戈·馬拉度納11月25日在家中突發心梗去世。可怕的疾病,令球壇痛失「神話」。心梗發病前有哪些「信號」?突發疾病後,該如何科學施救?讓我們來聽聽北京安貞醫院急診危重症中心主任醫師王成鋼怎麼說。心梗前發生的疼痛信號心梗最明顯的症狀是疼痛。
  • 心梗患者不可隨意挪動
    心梗患者不可隨意挪動》近日,120北京急救中心接診胸悶胸痛患者,中年男性,主訴胸痛,口服硝酸甘油未緩解,醫生憑藉多年臨床經驗,考慮患者為心梗。急救醫生立即告知患者嚴禁自行前往醫院,應靜坐或平臥,靜候救護車到來。
  • 健康科普|高溫天一身汗,中暑還是心梗?這兩個要命的前兆要記牢
    「六月以來天氣炎熱,心梗患者明顯增多,我們每天都在和時間賽跑,上個月一周的時間,我們最多接診過五個心梗患者」,廈門市海滄醫院胸痛中心負責人李文明說。 為了搶救突發急性心梗的病人,李醫生連續三天都是在醫院過夜的。
  • 2個心梗患者前後入院,一個穩定,一個病危,原因在哪?
    ,每天都會有搶救,昨天晚上,12點搶救一個,凌晨2點又來一個;現在一個患者生命平穩,度過危險期;另一個心衰加重,病情越來越嚴重,危在旦夕。第二個患者男性53歲,自由職業,抽菸,病史不明確,吃飯不忌口,胸痛2小時自行來院,確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口服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建議造影,患者決絕,建議溶栓,患者也決絕。問其為何?他說他看到過做完支架就不行的,也看到心肌梗死保守治療活得好好的。三番五次勸說,講明道理,利害關係,最終還是不願溶栓或支架;說自己好多了,輸幾天液就沒事了。
  • 又見年輕人心梗!心梗有3次報警,12個意想不到的預兆,知道能救命!
    近日,一位三甲醫院心內科醫生分享了一個案例: 「這是一位35歲的心梗患者,到醫院的時候情況就已經不好了,根本沒有機會去手術或溶栓治療。」 「患者最近十來天一直後背疼痛,每次五六分鐘,一會就能好,他覺得就是受了風寒,或者肩周炎,在家裡找了幾貼膏藥貼著。
  • 25歲女演員心梗猝死!心梗的前3天,身體會有哪些預兆?
    ,讓很多人懷念童年的同時,心梗也再度成為健康領域的一個熱詞,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心梗是非常非常「著名」的病,與流感的知名度不相上下,但是比心梗可兇險得多。心肌梗死(簡稱:心梗)是人類的頭號殺手之一,每年都會奪走成千上萬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