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大赤天宮太上真傳混元正宗呂祖天仙法脈大江西派

2021-02-14 西派丹道文化

         陳毓照老師,又名陳天樂,是當代丹道大江西派著名傳人。早年因病從學於蔡潛谷、何洗清、楊踐形、唐宗堯、虛雲法師等三教真師明宿,其中蔡潛谷系清末體真山人汪東亭真傳弟子,屬內丹西派。陳老師勤奮修持丹道六十餘年,得卻病康復之益,獲易形換體之效,戰勝癱瘓奇疾,恢復健步如飛似少年。退休後隱居於浙江寧海妙鳳山,常自謂原籍是「不死國大一縣連環鎮十字街上三叉路口人」,現居住「無極宮虛無洞口童心閣中」,故雅號「童心閣主人」,戲稱「老頑童」,日行隱修,閒暇著述,朗吟漫詠,樂育後學,飄然有居塵神仙之風範。

大道常駐在人間,性命雙修真神仙。

丹經道書 再理重刊 惠澤天下學仙友

 秘訣法脈 弘揚廣布 聚匯大江西派功

話說大家西派

盛克琦

 

西派,又稱「大江西派」,溯源則全稱為「太清大赤天宮太上真傳混元正宗呂祖天仙法脈大江西派」。

「大江」是呂祖一派的別稱,李涵虛在其編纂的《呂祖全書·純陽先生詩集》中指出,呂祖所開創的道派名「大江派」。

 「先生大海也,而以江自喻,弟子溝渠也,不敢以沱自居,然沱乃大江一派耳。雖非沱而竊願為沱,遇灌則分,逢瀘則合,而今而後,皈依先生者,即稱為『大江派』也可」。所以皈依呂祖者,即屬「大江派」。

 

大江自西而東,四川在長江之西,故李涵虛稱「西派」之祖也。而陸潛虛系淮海人,乃在大江之東,稱為「東派」之祖也。

 

在《大江吟》之後記云:「皖江既受淮西流,得來又被是江收,天下九河各分派,會於江者居半籌。噫嘻乎!朝發岷山暮方丈,看遍長江大海秋」。

 

首句謂之皖江既受淮河西流水,後來又歸長江,影射陸潛虛仍歸宗於呂純陽。然而大江一派,乃眾水之所依附,東有淮河皖江之來歸,西則有沱江諸水之共趨,淮者固為陸西星,沱者即李涵虛。淮也沱也,一東一西,同注大江而去,陸東李西,星月交輝。亦由此可知,「大江派」乃是以呂祖為創始,而「西派」乃是「大江派」之一支,故謂之「大江西派」。

 

西派傳代有九字:「西道通,大江東,海天空」。據《呂祖全書》「大江派偈並引」載,傳代九字系呂祖所題:

 「餘前作《大江吟》,人多以『大江』稱我,怍良深矣。今諸子誦之,同然心喜,請開『大江』一派,純陽苦不敢辭。因按《禹貢》經文,『岷山導江』八句,書九字曰:『西道通,大江東,海天空』。以此循環,合九轉之義。偈曰:大江初祖是純陽,九轉丹成道氣昌。今日傳心無別語,願君個個駕慈航。」

 

考《呂祖全書•純陽先生詩集》之《壺廬草自引》所云:

入其山,摩崖者,一卷也。臨其水,銘池者,一勺也。造其廬,額屋者,一壺也 。其寓意廣矣。

 

所指出的「寓意廣矣」是指什麼呢?不妨順便分析一下。

 

「卷山」、「勺水」,語出儒書《中庸》,其云:「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廣大,草木生之,禽獸居之,寶藏興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測,黿鼉、蛟龍、魚鱉生焉,貨財殖焉。詩云:維天之命,於穆不已!……大哉,聖人之道!洋洋乎,發育萬物,峻極於天。優優大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待其人而後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

在《卷山歌》中也說:「觀倒景兮步高峰,覽霞光兮萬丈紅。峨嵋西峙兮,新月如弓。茲山無名兮,卷石雲封。及其廣大兮,養育無窮。」

《勺水歌》說:「鑿巖阿兮成小池,鑑天光兮萍草移。抱甕灌園兮,隨取隨攜。此水無多兮,一勺自怡。及其不測兮,涵育無涯。」

 

這可以說是李涵虛對所創立的「大江西派」一個美好的憧憬和熱切的希望,非常自信的用「讖語」的形式昭示「大江西派」的初創雖然是「卷山」、「勺水」,僅僅是「一卷石之多」、「一勺之多」,但在這微小中卻孕育著「廣大」、「不測」的生命力,會「養育無窮」、「涵育無涯」,因為「大江西派」的道法是「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待其人而後行」,一定會枝繁葉茂,就象壺廬中的小草籽一樣,散漫天空,隨風飄遊,播及五湖,遍地紮根,發芽繁衍,生生不息也。

預示著「大江西派」必然會人才濟濟,興旺昌盛,將「大江西派」流於道統而不衰敗停滯,育乎天地而無窮無涯。「大江西派」,猶若大江匯集了千山萬水,波濤滾滾,湍流不息,也預示了「大江西派」就像奔流不息的長江一樣,自西向東,一浪推一浪,勇往直前,汪洋恣意,滄海直濟,海天一色,波濤壯麗,生機盎然,永無休止。

南、北、中、東、西五大丹道流派,皆是呂祖洞賓門下一脈真傳法派,均是傳承了金丹大道正傳丹法。大江西派李涵虛既得到呂洞賓的真傳,又得受張三丰的丹法口訣,因此西派更是匯合了東華(又稱少陽派,即鍾呂一派)、文始(陳摶、張三丰一派,又稱隱仙派)二派的丹法精華,獨樹一幟,極具特色。

先師陳毓照先生云:「世莫不知東西同嗣、南北同源,而實未究其嗣之本、源之頭也。讀南宗張紫陽、隱仙(文始)派張三丰、北宗王重陽與七真之詩,以及悟元老人劉一明之詩詞歌曲,足徵其言之真也,安有異哉!東西二祖,原有東星西月之稱,前身後身之印,《方壺》、《圓嶠》之峙,自屬一脈相承,姑不俱論。惟南宗、北宗兩派,原多不同見解,或雲南宗先命後性,北宗先性後命,東西兩派則兼性命同類而雙修之。吾反覆參證,對南北異論,不敢苟同,東西共趣之說,則首頷之,自此亦不敢以清修一派以自尊之矣。細查東南西北四派,莫不傳自鍾呂,上溯黃老,本無二致。惟餘大江西派,不惟曾受呂祖、豐祖之嫡傳,兼收文始、東華兩大派之精髓,真可謂盡善盡美之波羅密多法也。

喜訊:《西遊記探幽——西遊真詮、西遊原旨 合刊》即將印刷,可以預購啦!

請點擊連結

千酒萬宴誼無價,不若購閱《西遊》情——喜訊:《西遊記探幽——西遊真詮、西遊原旨合刊》可以預購啦!

大江西派傳承源流

西派,全稱:太清大赤天宮太上真傳混元正宗呂祖天仙法脈大江西派。

丹訣秘法,金書玉篇,原藏大赤天宮,乃太上老君之真傳。西派立派祖師李涵虛真人,秘注太上所傳《道德經》題名《東來正義》,以表所述乃太上真傳也。

太上老君傳道於東華帝君,帝君傳鍾離真人,鍾離傳呂祖純陽真人,世稱少陽派,又稱東華派。

又,太上傳文始尹真人,尹真傳麻衣,麻衣傳希夷陳真人,陳真傳火龍,火龍傳三豐張真人,世稱文始派,又稱隱仙派。

呂祖傳李祖西月真人,李祖又得三豐真人之傳,則集東華、文始二派之秘傳,遵太清法旨而演開大江西派。

李祖傳天秩仙翁,仙翁傳汪祖東亭先生,汪祖傳潛谷蔡老,蔡老傳陳大真人,陳真人授之於僕。

 按:筆者閱讀丹經三十餘年,整理丹經十年。現將手頭現有的丹書,淺近堪可作為入門者,列書目如下,以方便丹道學友之選讀、選購也!

現有書目如下

1、道門精要,69+10元/套

2、張三丰全集,78+10元/套

3、張三丰太極修煉秘訣,69+10元/套

4、明道秘旨,59+10元/套

5、女丹仙道,126+10元/套

6、女丹經典,98+10元/套

7、仙道口訣,150元/套(包郵)

8、伍柳仙宗全書,146+10元/套

9、金丹玄要(汪東亭),130元/套(包郵)

10、大江西派簡易教程70元/冊(包郵)

11、道海蠡測(馬炳文文集),150元/套(包郵)

12、丹道法訣十二講(8卷本),3300元/套(原價6300元,現5折,包快遞費)

13、道醫集成(81冊)51000元/套(原價79800元,現64折,包快遞費)

14、李涵虛真人開光掛像(600x900mm),恭請價260元(包快遞費)

購閱圖書,加微信聯繫

yuan  qiao  dong  tian

(  圓 嶠 洞 天 )

識別下面二維碼,加微信號

相關焦點

  • 道教全真科儀呂祖朝科
    呂祖簡介:姓呂,名巖,字洞賓,自稱回道人,道號純陽子,河東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芮城永樂鎮)人。現在,山西運城市芮城的永樂宮(丘處機奉元代皇帝御旨興建的)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又名大純陽萬壽宮。呂洞賓是道教中的大宗師。
  • 非物質文化遺產混元太極第一代掌門人婁雲慶始祖簡介和拳譜
    婁雲慶(1826~1912),字德生,號峻山,湖南瀏陽人,清朝將領,混元太極始祖。婁雲慶始祖自幼天賦異稟、博聞強識,精通拳械、武藝超群,深諳兵法、驍勇善戰,是一位文韜武略、智勇雙全的大將軍。他博通經籍,通文達藝,嘔心瀝血,在晚年解甲歸田(隱居期間),編創了三十六式混元太極長壽拳(老架)流傳至今,是一位大有成就的武術家和長壽養生家。一、《清史稿》的記載《清史稿》卷四百九列傳一百九十六,記載:「雲慶,湖南長沙人。初入水師,累功至都司,尋充霆軍營官。鹹豐十年,小池驛之戰,功最,擢參將。
  • 正一派 太上三五都功經籙視頻講解
    道教正一派道士在傳度之後的修道之階次是以授受法籙為標誌的,道教正一派認為得授法籙才是真正的道士,才在仙籍留有位置。 偶逛油管,發現寶島臺灣那邊有太上三五都功經籙講解的視頻。該書列正一至大洞諸品法籙凡七等:(一)正一盟威籙二十四品,說凡初欲學道,男七歲號籙生弟子,女十歲號南生弟子。受三戒五戒後,而已成夫婦者,男稱清真弟子,女稱清信弟子。稟承戒律稍精後,方求入道,誓戒三師,稱智慧十戒弟子;得授初真八十一戒,稱上太初真弟子,號白簡道士。受正一籙後,則稱太上正一盟威弟子,天師祭酒(即正一法師)。(二)自正一授金剛洞神籙,為洞神部道士,稱太上洞神法師。
  • 太上道君:出書度人
    上清寶誥(二)志心皈命禮上清真境,禹餘天宮.紫微瓊臺之中,玄都玉京之上,接元始虛皇之統系,超西那玉國之根苗,入黍米珠,盡挹真玄之精粹,在香林苑,屢談秘要之筌諦,妙德難思,神通莫議,大悲大願,大聖大慈,無量度人,靈寶天尊。
  • 趙孟頫楷書精品:《太上無極混元一氣度人妙經》
    《太上無極混元一炁度人妙經》紙本,冊(十三開),落款:「至大元年歲在戊申二月吳興趙孟頫書」,至大為元武宗的年號。至大元年,即公元1308年,其時趙孟頫55歲。全文三千多字,持重莊嚴、筆力硬健,一絲不苟,實為趙氏楷書之精品。
  • 非物質文化遺產混元太極歷代祖師延續至當代主要傳承人
    混元太極自編創以來,歷經數代,傳承、發揚和創新已逾百年;混元太極是繼承和發揚中國佛、道、儒三家精髓的基礎上衍生發展而來的,是「混元」、和「太極」融合、發展、迭代創新的歷史產物;混元太極不單單是拳法,更是功和道的兼容體,包括「混元太極拳」、「混元太極功」和「混元太極道」三個層次,即混元太極主要拳法(十套)、主要樁法(九套)、主要器械(八套)、內功心法(三十六套)、
  • 「南嗣北律"全真嗣龍門派之奉行全真派單之沿革考
    清順治十五年(公元一六五八年),陶靖庵、黃珏受戒於北京白雲觀王常月,授以卷冊,遣歸金蓋山,啟全真教龍門雲巢支派;到清代乾隆嘉慶年間,全真龍門第十一代閔一得真人開始主持金蓋山教務,並對金蓋山的龍門教派結合江南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改革,開創江南全真道在家道士制度,是為「嗣派」,北律宗,南嗣派,在當時的影響是比較大的,這是歷史上確實存在的事情。時至今日,我全真嗣龍門正宗以律師、宗師、嗣師嗣傳近三百年相安。
  • 神仙丨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
    道教宮觀中的三清殿,都有太上老君之神像或神位。
  • 純陽祖師呂洞賓今日聖誕,呂祖事跡、寶誥及其在道教的地位介紹
    唐河中府永樂縣人(今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另外,又有唐宗室、江西人、京兆(長安)人等說法。呂祖為道教的八仙和全真派北五祖之一,道教尊為「純陽祖師」、「純陽演正警化孚佑帝君興行妙道天尊」等,居演正天宮。無論在道教還是在民間信仰中,呂祖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不僅是八仙中最著名、民間傳說最多的一位,更是民間超越智慧、慈悲的逍遙代表,全國各地都有奉祀呂祖的宮觀。
  • 農曆四月十四 | 純陽演正警化孚佑帝君呂祖聖誕
    呂祖,原名呂喦(喦或作巖、巖),字洞賓,一名嵓客,一雲初紹先,道號純陽子,又自稱回道人,後世稱為回仙。少聰敏,日誦萬言。唐河中府永樂縣人(今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另外,又有唐宗室、江西人、京兆(長安)人等說法。呂祖為道教的八仙和全真派北五祖之一,道教尊為「純陽祖師」、「純陽演正警化孚佑帝君興行妙道天尊」等,居演正天宮。
  • 茅山,乃上清派的發源地,被譽為第八洞天,第一福地
    商時,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小兒子季歷(周文王姬昌的父親)很賢明,長子太伯和次子仲雍為讓王位,就流亡到當時被稱為荊蠻之地的江南。他們在茅山採藥,恩澤百姓,還把中原的耕種方法傳授給當地的老百姓,得到擁戴,開創了吳國的基業。後來,吳越爭霸,越滅了吳,茅山遂為越國佔領。越王勾踐的四世孫翳王退隱茅山,後葬於大橫山,留有翳王冢」。
  • 盛克琦老師和他的大江西派丹法
    清嘉慶十五年(1800),知州趙錫蒲在原址重建廣成子殿。山上還有日照寺、崔府君祠和竇禹鈞墓。清和民國時期,崆峒積雪是薊州八景之一。因冬季積雪甚多,天晴時積雪金光耀眼,景色如畫,故名。」 吾原籍天津市薊縣,雖早離家鄉,但愛家鄉之情未嘗忘也。如上記載黃帝問道廣成子學仙之地在家鄉薊縣,故樂為介紹耳!
  • 夏至日,恭賀上清靈寶天尊聖誕,造化之宗,雷霆之祖,法度世人!
    大羅靈寶天尊主宰和象徵混沌始清、陰陽初分、靈寶出法,隨世度人的道教第二個大世紀,道教稱洪元時期,故以陰生陽消、晝長夜短的夏至為誕辰。在道教宮觀「三清殿」中,靈寶天尊常以手捧如意之像居元始天尊之左側位,大多手捧如意。太上玉晨大道君最早出於上清派,還另有「太清大道君」,靈寶派則有「太上大道君」。
  • 祖師聖誕丨四月十四 純陽呂祖聖誕,金闕選仙願度眾生斷煩惱
    呂祖,原名呂喦(喦或作巖、巖),字洞賓,一名嵓客,一雲初紹先,道號純陽子,又自稱回道人,後世稱為回仙。少聰敏,日誦萬言。唐河中府永樂縣人(今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另外,又有唐宗室、江西人、京兆(長安)人等說法。
  • 太上玄門午供
    大聖大慈東廚司命灶君九和定福天尊   向來  齋供灶功德 上啟司命 清淨廚堂  至一切信禮  伏願   上奏天庭  隱其惡而揚其善   下臨塵宇  鍚其福而降其祥       志心稱念常清常靜天尊。。。
  • 九月十五望日,恭誦《呂祖寶誥》
    大聖大慈,大仁大孝。開山啟教,靈應祖師。天雷上相,靈寶真人。純陽演政警化孚佑帝君,興行妙道天尊。即呂祖先師呂洞賓。姓呂,名巖,字洞賓,號純陽子,唐蒲州永樂縣人(今蒲板縣永樂鎮),祖呂謂,禮部侍郎;父呂讓,海州刺史。唐德宗貞元十四年四月十四日巳時生。
  • 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丨1月10日丨楊羅壹道長的每日一篇小文章
    又稱太上道祖、道祖、太清道德天尊、混元上帝、降生天尊、開皇末劫天尊。在莊嚴肅穆的道教三清大殿中,供奉著神態端莊的三位尊神,這就是道教的最高尊神「三清祖師」。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道經記載,道祖老君上處玉京,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為飛仙之主。是道教最高尊神三清天尊之一,道祖常常分身降世,傳教度人,弘揚道法。
  • 元 趙孟頫《太上無極混元一氣度人妙經》
    原文:太上無極混元一炁度人妙經 清心法言 危微寸衷,萬魔畢攻。顛倒憧擾,昧卻虛中。本無一物,亦豈空空?收其放心,以敬為宗。乾乾惕惕,咫尺天宮。 興行妙道天尊宣示太上無極混元一炁度人妙經曰: 瓊,儒人也,素不諳玄宗,偶於市中酒肆,幸遇正陽帝君,示以玄機,黃粱一覺,遂透玄關,因是棄官修道,徧訪本師,苦行備嘗,得脫殼屍解,證真妙行真人,立願度人成無上道。屢蒙上帝簡擢,次第加昇,自慙學淺,亦媿才疏。今庚申八月中秋夕,玉皇上帝坐金闕光明座上,詔會九霄大聖、十極真人,同諸三界金仙、五嶽神祇,講宣混元一炁無上妙法。
  • 庚子年 農曆四月十四 恭賀呂祖聖誕:
    唐河中府永樂縣人(今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另外,又有唐宗室、江西人、京兆(長安)人等說法。呂祖為道教的八仙和全真派北五祖之一,道教尊為「純陽祖師」、「純陽演正警化孚佑帝君興行妙道天尊」等,居演正天宮。大聖大慈,大仁大孝。開山啟教,元應祖師,天雷上相,靈寶真人,純陽演正,警化孚佑帝君,興行妙道天尊。志心稱念興行妙道天尊,不可思議功德。
  • 【太上雷聲普化天尊消災佑民法懺】
    持誦一遍 卻病延年 按行五嶽 八海知聞 魔王束首 真聖衛軒 兇穢消散 道德成全常清常靜天尊攝魔摒穢大天尊金光神咒天地玄宗 萬本根 廣修億劫 證吾神通三界內外 惟道獨尊 體有金光 覆映吾身 視之不見 聽之不聞 包羅天地 養育群生誦持萬遍 身有光明 三界侍衛 五帝司迎萬神朝禮 役使雷霆 鬼妖喪膽 精怪亡形內有霹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