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流域持續性暴雨,高溫盤桓華南地區

2021-01-19 易煤資訊

摘要:6月中旬以來,華東、華南、西南等地的強降雨影響逐漸顯現,水電替代作用較為明顯,當前沿海電廠日耗較月中明顯回落,但梅雨季預計在7月中上旬結束,出梅後高溫天氣將成為影響日耗的主要因素。

1、降水:梅雨最後的狂歡

延續此前降水態勢,未來十天的雨勢不減,且區域仍舊集中在西南、江淮等地。據中央氣象局公布的消息顯示,未來10天(6月27日至7月6日),西南地區東部、江漢、黃淮、江淮、江南西部和北部、華南西北部等地累計降雨量有50~120毫米,其中四川盆地東部和南部、江漢中南部、黃淮南部、江淮、貴州西部和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150~200毫米,局地可超過300毫米;上述大部地區累計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多5~8成,部分地區偏多1倍以上。

來水充沛下,水力發電對火電的擠佔逐漸顯現,往華東、華中還有廣東等地的特高壓外送電也有望繼續改善。從過去半個月沿海電廠日耗變化來看,截止6月28日,沿海五大電廠日耗煤量53.33萬噸,同比增幅為3.5%,增幅較6月17日收窄15%;分電廠看,上電日耗1.53萬噸,同比減少4%,而6月中旬的時候上電日耗同比增幅超過100%;粵電則由於華南降水減少影響,近期日耗水平有所回升,但也僅僅是與去年同期持平。整體看,雖然社會用電量持續增加,但在雨季水電的發力下,火電日耗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此輪降雨也代表梅雨逐漸進入尾聲,我國長江中下遊地區,通常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後,是梅雨季節,「出梅」的時間在7月8日至7月19日之間,「出梅」後持續性的降雨情況有望暫停。

另外,持續的強降雨導致的洪澇災害依然不容忽視,截至6月29日,中央氣象臺已經連續28天發布暴雨預警,持續時間為近年來少見。水電站為確保洪峰安全過境,緩解防汛壓力,紛紛加大洩洪力度,將水庫水位保持在安全水位內。

2、氣溫:高溫區域縮小

6月下旬以來,華南,華北、西南等地延續高溫天氣,而江淮、長江流域等地受強降雨影響氣溫偏低。從中央氣象臺公布的氣溫距平圖顯示,過去十天華南、華北多數地區的平均氣溫高出同期1-2攝氏度,江淮、東北等地的平均氣溫則低於去年同期。

未來十天,江淮地區延續強降水態勢,氣溫預計仍低於去年同期,華北地區受強對流天氣影響,氣溫將較前期有所回落。華南等沿海區域的氣溫將繼續維持較高水平,但整體看高溫區域較之前略有縮小,相對集中在廣東和福建沿海等地。

3、降水為主角,高溫扮配角

綜上來看,近期天氣舞臺依然是降水為主角,高溫唱配角在演繹。持續性降雨下水電一改五月份頹勢,預計六月份水電環比將顯著改善,但高溫配角戲份依然很足,且高溫區域隨著梅雨季結束將會進一步擴大,天氣舞臺主角也將轉變,預計沿海電廠日耗將會逐步上升。

相關焦點

  • 未來3天長江及四水流域有大到暴雨局地特大暴雨
    未來3天長江及四水流域有大到暴雨部分地區有大暴雨局地有特大暴雨  嶽陽市氣象臺剛剛發布專題氣象信息,未來3天長江及四水流域有大到暴雨,部分地區有大暴雨,局地有特大暴雨。
  • 暴雨為啥偏愛長江中下遊?這雨究竟得下到什麼時候?聽聽專家怎麼說
    今年暴雨在長江中下遊地區創下的「戰績」相當矚目:6月1日至7月7日,長江中下遊地區出現了6次強降雨過程,長江流域平均降水量(346.9毫米),為1961年以來第二多(第一位是2016年376.3毫米,第三位是1998年331.9毫米)。
  • 長江流域平均降水量超1998年同期,詳解南方暴雨之猛
    7月4日至10日,重慶、貴州至長江中下遊地區出現今年以來最強降雨過程。從6月2日至7月12日6時,中央氣象臺連續40天發布暴雨預警,成為2007年開展暴雨預警業務以來歷時最長的一次。暴雨給長江流域防汛帶來了壓力,6月1日至7月9日,長江流域平均降水量達到369.9毫米,較1998年同期偏多54.8毫米,為1961年(有完整氣象觀測資料)以來歷史同期最多。新京報:近期雨情與1998年同期相比如何?
  • 氣象專家解讀 今年河南淮河流域暴雨咋恁強
    淮河流域暴雨洪澇過程成因是什麼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氣候中心研究員丁一匯說,2019年秋季開始了一次弱「厄爾尼諾事件」,同時,北印度洋海溫異常偏暖,導致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簡稱「副高」)顯著偏強,副高引導的水汽向長江中下遊地區輸送明顯偏強;南海夏季風爆發後,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水汽往長江中下遊地區的輸送也較強,使得今年向長江中下遊水汽輸送較往年偏強。
  • 長江流域平均降水量為1961年以來同期第二位
    據央視新聞消息,近期,我國長江中下遊地區出現了持續強降雨,據中央氣象臺統計:從今年6月1日至7月7日,長江中下遊地區出現了6次強降雨過程,長江流域平均降水量346.9毫米,為1961年以來同期第二位,超過1998年同期數據。
  • 中央氣象臺:下列地區降雨即將開啟,7月29~31號,天氣預報
    進入7月29日,這是2020年大暑第8天,高溫天氣佔據絕大多數地區,隨著副熱帶高壓的北抬,長江流域降水開始減少,降水減少的同時也伴隨著高溫的降臨。華北地區大雨 暴雨等天氣開始醞釀。華南 江南地區高溫將持續,預計從本月月底開始,自長江流域向南地區都將被高溫天氣籠罩。
  • 中央氣象臺:長江流域平均降水量為1961年以來同期第二位
    央視新聞7月9日消息,近期,我國長江中下遊地區出現了持續強降雨,據中央氣象臺統計:從今年6月1日至7月7日,長江中下遊地區出現了6次強降雨過程,長江流域平均降水量346.9毫米,為1961年以來同期第二位,超過1998年同期數據。
  • 全國天氣預報:北方涼意顯 華南桑拿天持續
    華南的高溫悶熱天氣還將持續至本周末,南寧、廣州和福州或將迎來今年首個高溫日。  昨天,全國降水範圍較廣,華北南部到長江沿線雨勢增強,監測顯示甘肅中部、陝西中南部、山西南部、河北南部、山東中西部、河南中北部、湖北大部、江西中部等地出現大雨或暴雨,最大小時降雨量40~77毫米。
  • 氣象專家解讀貴州重慶至長江中下遊地區強降雨
    嘉賓: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 陳濤  記者:中國氣象報記者 谷星月  新華網記者 郝多   記者:此次長江中下遊強降雨天氣過程主要影響哪些地區,強度如何,持續多久?為何近期雨帶滯留長江流域,後期雨帶將如何變化?
  • 南方持續暴雨,是北極高溫搞鬼?權威專家:都是事實,但沒有證據
    對於我國來說,這段時間以來南方的雨下得實在是太多了,比如從中央氣象臺的監測數據上看,過去30天長江中下遊地區降雨量普遍達到400-600毫米,局地更是超過1000毫米,不少網友吐槽今年這梅雨怎麼長得似乎看不見盡頭。而在猛烈暴雨的攻勢下,我國長江流域長江幹流和多條支流也水位猛漲。
  • 中央氣象臺:暴雨持續降臨下列地區,8月7~9號,天氣預報
    衛星雲圖顯示,今日7時許,雲層主要覆蓋黃淮流域地區,西部區域雲層較為稀疏,而東部地區雲層濃密,預計上述降雨地區將持續降雨,且有向南發展趨勢。天氣預報,中央氣象臺2020年8月7日6時許發布最新降雨量預報圖,受副熱帶高壓南移影響,預計,8月7日8時~8月8日8時,山東南部 江蘇北部 河南大部 安徽北部 陝西南部 四川盆地大部 雲南南部等地區將會出現降雨天氣,其中山東南部 江蘇北部 河南中部 四川盆地等地有暴雨天氣發生,降雨中心值最高可達120mm。
  • 中央氣象臺:暴雨地區突變,未來兩天(7月26~27號),天氣預報
    高溫是大暑期間最普遍,最真實的天氣狀況,高溫不止在華南 江南地區,京津冀地區也受高溫侵襲,上述地區局部高溫可達40攝氏度以上,副熱帶高壓依舊強勢。先來一波未來十天降雨量預報圖吧!根據預計顯示,未來十天降雨主要範圍重新回到長江中下遊地區,湖北 四川 安徽 湖南 西藏等地局部地區降雨量極高,受高溫影響華南地區降雨少且小,西北地區降雨量少且無,各地降水量不一,建議根據圖片參考。實況數據降雨量顯示,25日16時,江西 浙江 福建等地部分地區降水量不低,上述降雨地區氣溫有所下降,算是好事吧!
  • 【9省市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全國天氣降水量預報圖
    今明(7月15日至16日)兩天,南方新一輪強降雨進入最強時段,四川盆地、重慶、陝西南部、河南南部、湖北、安徽中南部、江蘇南部、上海、浙江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部分地區有大暴雨。而在華南地區,高溫悶熱天氣繼續,防暑降溫工作仍是重中之重。   昨天白天,四川、重慶、湖北、安徽、江蘇、浙江等地的強降雨陸續發展起來,夜間開始明顯加強。
  • 局地特大暴雨,230mm紅色大暴雨或將猛襲長江流域
    230mm紅色大暴雨或將猛襲長江流域,局地特大暴雨未來3天,我國長江流域新的一輪強降雨天氣過程又將強勢開啟,今明兩天,從華東地區的上海,浙江,江蘇,安徽,經河南,湖北一直綿延到華西地區的重慶,四川等地,在我國這條綿長的主雨帶裡,大到暴雨即將猛烈侵襲這些藍色的區域,特別是在雨帶東段和西段這兩個紅色地點,還將遭遇大暴雨的侵襲,尤其是西段四川與重慶交界一帶地區,今明兩天最大雨量預計就可以達到
  • 是什麼導致了最近南方的暴雨?氣象學家的詳細解釋
    然而,根據中國氣象局目前的監測數據,雖然華南暴雨較大,但總體上仍比1998年的暴雨嚴重。 翟建清認為,綜合考慮暴雨的範圍、持續時間和降雨量,從6月27日至7月9日,華南暴雨綜合強度自有氣象記錄以來排名第五,而1998年暴雨強度排名第一。
  • 颱風、暴雨、高溫,本周天氣關鍵詞有點多|天氣展望
    降水:8月3日14時至4日14時,浙江中南部、福建東北部、臺灣島北部和西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其中浙江東南部局地大暴雨(100-200毫米)。風雨影響今年第3號颱風「森拉克」聯手季風華南地區強降雨持續預計3日至6日,受「森拉克」和季風共同影響,廣東、廣西、海南島、福建南部等地將有大雨或暴雨,局地大暴雨。
  • 全國高溫爭霸賽榜單出爐 21世紀新晉「高溫十子」揭曉
    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張娟表示,每年七八月時,長江中下遊地區的梅雨結束後,副熱帶高壓控制這裡,氣流下沉運動易形成伏旱天氣,炎熱少雨。重慶由於地處四川盆地東部,夏天缺少空氣對流,再加上人口密度大,城市熱島等因素,所以這裡的炎熱程度更甚。
  • 明天進入二伏,高溫將成常客!今年七月有個奇怪的天氣現象!
    在「全國高溫群」裡,昨天南方依舊火熱,北方地區像京津冀一帶的高溫也開始「露頭」,東北和長江下遊一帶形成倒掛,大暑時節一般熱力全開的合肥、南京、杭州,昨天最高才25-27℃,而哈爾濱、長春、瀋陽本該是多雨時節,卻有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