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無「槍桿子」又無「錢袋子」,美國最高法院為何擁有無上權力?

2021-01-11 陝西法治網

美國最高法院權力有多大?可以決定總統選舉的最終結果,可以審判總統

布希訴戈爾案

2000年,在美國總統大選的最後時刻,布希和戈爾的票數相差無幾,只剩下佛羅裡達州的25張選舉人票懸而未決。最終計票結果顯示,布希僅比戈爾多得1784張選民票,佔佛州總票數的0.0299%。

由於佛羅裡達州選舉法規定,如果候選人得票差距在0.5%以內,可以選擇重新計票。於是戈爾陣營要求重新計票,就在計票委員會進行重新計票時,布希陣營向聯邦最高法院提出了上訴,對重新計票的合法性提出了質疑。

最終,聯邦最高法院的9位法官以5比4作出裁決:佛羅裡達州第二次重新計票違反了美國憲法第14條修正案中所要求的平等保護以及公正對待每一個投票者。

面對這一裁決,戈爾儘管獲得了比布希多的全國普票,也只能承認敗選。

這是美國歷史上第一次由最高法院裁定誰當總統。

主持總統彈劾案

美國憲法規定,當總統出現叛國、賄賂或其他罪行時,國會可以對其進行彈劾。

彈劾總統案的審判由美國首席大法官主持,當參議員中有三分之二認為總統有罪,則該總統將判定為有罪,並自動解除職位。

美國國會曾啟動過四次針對總統的彈劾,雖然最終並沒有總統被判定為有罪,但有一位總統在被彈劾前就主動辭職了,他就是理察·尼克森。

要說美國總統最怕什麼,那就是被國會彈劾,以至於要在聯邦法院接受審判。大法官之所以能審判總統,並不是因為法官比總統大,而是因為法律高於所有政府官員的政治權利。

參議院彈劾川普

既無「錢袋子」又無「槍桿子」的美國最高法院,是如何擁有無上權力的?

美國聯邦法院,也就是美國最高法院,掌握著美國憲法中規定的「三權分立」的司法權。

雖說三權分立,但既不掌握「錢袋子」(在國會手中),又沒有「槍桿子」(總統為三軍總司令)的最高法院無論怎麼看都是一個被架空的機構,它的無上權力從何而來?

其實,美國最高法院的權力是靠一代代的大法官,通過裁決爭取來的。其中最著名、貢獻最大的大法官是:約翰·馬歇爾。

1800年,第二任美國總統亞當斯在連任總統的競選中遭到慘敗,傑斐遜勝選成為美國第三任總統。

約翰·亞當斯

由於兩人分屬不同黨派,為了讓自己的黨派勢力不至於變得太弱,亞當斯在卸任總統之前,提名了自己的國務卿約翰·馬歇爾出任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並一同任命了四十二位下級法院的治安法官。

在獲得參議院通過後,亞當斯迅速籤發了委任狀,準備在在任的最後一天將所有委任狀發出。可惜的是,直到午夜12點還有12份任命沒有發出。

這12份委任狀自然而然地被新總統傑斐遜扣了下來,亞當斯也無計可施。

這十二人中有一個人叫馬伯裡,他對於自己的委任狀被扣非常氣憤,於是一紙訴狀將新任國務卿麥迪遜告到了最高法院。

當時最高法院的權力很小,大法官馬歇爾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他可以籤發強制執行令,但麥迪遜很有可能對此置若罔聞;如果他對此案置之不理,最高法院將顏面掃地。

經過一番苦思冥想,馬歇爾作出了對後世影響巨大的判決:1、委任狀經參議院同意,總統籤字,屬於合法任命;2、馬伯裡有權請求法院保護自己的合法權利;3、依據憲法,最高法院只有上訴審理權,馬伯裡應去下級法院一級級上訴,直到上訴到最高法院,他才有權開庭審理。

這個判決的聰明之處在於,它看似縮小了最高法院的權力,卻賦予了它對憲法的最終解釋權,也就是司法審核權。

最高法院內的約翰·馬歇爾塑像

從此以後,美國最高法院擁有了解釋法律的最終權力,雖然國會擁有立法權,任何法律的正式執行需經總統籤字。但最高法院卻有權判定該法律是否違憲,從而間接擁有了「最終立法權」。

大法官為何要採取終身連任制?

美國最高法院最初由一名首席法官和五名法官組成,後經數次變動,1869年國會以法令規定由一名首席法官和八名法官組成,一共九人,至今未變。每位法官都有一票投票權,以票數決定案件最後的審判結果。

九位大法官,第一排右二因新冠去世

要想成為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需經經總統提名、參議院多數通過,一旦宣誓成為大法官,他們就成為了法的象徵。

美國憲法規定:法官任期採用終身制,除非其主動退休、死亡或被國會彈劾並證明有罪。兩百多年來,還沒有一位大法官被彈劾過。

大法官採用終身任職制而不是採用民選制,就是為了保證公平公正,這樣他既不用聽命於讓他擔任此職的總統與國會,又不會被民意左右。

美國大法官的判決不需要遵循民意,因為一味地順從民意可能導致公平的缺失和多數人的暴政。他要做的僅僅是給出公平的判決,保護所有人應有的司法公正的權利。

一旦進入了最高法院,大法官們在意的就只有:自己是否在歷史中留下了公平公正的印記,是否以憲法為準繩,作出了無關乎政治的裁決。

作者/來源:深挖DIG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美最高法院駁回得州推翻選舉結果訴訟;每經連線智庫專家解讀無協議...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11日表示,不受理德克薩斯州旨在推翻賓夕法尼亞等州選舉結果的訴訟。《華盛頓郵報》文章說,美聯邦最高法院這一決定阻斷了現任總統、共和黨人川普推翻總統選舉結果的道路。雙方僵局為何?如何破局?如何應對英國無協議脫歐?《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記者連線歐洲智庫經濟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Thiemo Fetzer進行解讀。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一周國際財經》。  美最高法院駁回得州推翻選舉結果訴訟
  • 清朝既無昏君又無奸臣,卻飽受欺負,金一南:有錢有什麼用!
    以至於人們經常覺得,清朝既無昏君又無奸臣,為何卻飽受欺侮呢?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清王朝發跡於東北的白山黑水之間,努爾哈赤憑藉著十三套鎧甲,東徵西討,迅速統一了東北的女真部落。彼時的中原,明王朝正被陝西的李自成、四川的張獻忠的起義部隊所威脅,跟本無暇東顧。可以說,清王朝的發跡,是有一定的巧合的。
  • 美國局勢|美國會爆發內戰嗎?
    美國會爆發內戰嗎?如果沒有軍隊參加,在美國國土上發生的武裝衝突,都不能稱為內戰,美國憲法嚴格限制軍隊參與國內政治事務,因此美國發生內戰的可能性為零。
  • 美最高法院:川普再無機會推翻選舉結果,對簿公堂也掰不倒拜登了
    12月11日,美國最高法院駁回得州要求推翻拜登勝選的訴訟。法院稱得州沒有起訴賓州、喬治亞州、密西根州和威斯康星州的合法權利。美媒稱,這是川普在訴訟活動中遭遇的最大挫折,意味著他沒有機會在法庭上推翻選舉結果。美國現任總統川普剛剛發推稱:「最高法院真的讓我們失望。沒有智慧,沒有勇氣!」
  • 「上了膛」的美國「禁」退兩難:美國禁槍,當下無果、未來無期
    題/「上了膛」的美國「禁」退兩難:美國禁槍,當下無果、未來無期文/ 金色明月,一位熱愛歷史的,喜歡寫點東西的小人物圖片聲明/本文內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號。盜用警告/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 鬥羅大陸教皇令為何擁有無上權力,只因它代表著六位頂尖封號鬥羅
    導語:在鬥羅大陸的故事裡教皇令擁有著無上的權力,如果不是因為小舞是十萬年魂獸的話,那麼只要大師拿出教皇令,武魂殿眾人就不敢對其放肆。之所以教皇令擁有如此之大的能力,是因為教皇令代表著六位最強大的封號鬥羅!
  • 美國會爆發內戰嗎?
    美國會爆發內戰嗎?如果沒有軍隊參加,在美國國土上發生的武裝衝突,都不能稱為內戰,美國憲法嚴格限制軍隊參與國內政治事務,因此美國發生內戰的可能性為零。但美國大選引發的爭議,已持續一個多月,如果爭議不能平息,矛盾進一步激化,美國倒是有可能發生大規模的暴亂。
  • 2019年將是美國最高法院歷史性的一年
    在某種形式上,這種判斷方式一直可追溯到美國立國初期。從《憲法》的角度來看,法官應堅持原旨主義,而非優先實施其偏好的政策做法。為何法官要遵從《憲法》的原旨主義?對這個問題,菲利普斯認為有很多理由,但最主要的有兩個。第一,原旨主義是法官行使《憲法》賦予他們的「司法權力」的唯一合法途徑。
  • 伯樵評《至高權力》︱羅斯福vs最高法院:滿盤皆輸的勝利
    《至高權力:羅斯福總統與最高法院的較量》,[美]傑夫·謝索,文匯出版社·新經典文化,2019年8月出版,776頁,108.00元1945年4月12日,剛到美國正為新書《通往奴役之路》做巡迴演講的哈耶克在費城計程車的廣播裡,震驚地聽到美國總統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的死訊。
  • 行政法院:學校食堂提供無豬肉菜餚不違反政教分離原則
    【歐洲時報凱文編譯】法國最高行政法院日前裁決,學校食堂提供無豬肉的替代菜單既不是強制性的,也不違反政教分離原則。但案件所涉市政官員則表態強硬,聲稱不會恢復替代菜單。據法新社報導,最高行政法院的這一裁決針對的是索恩河畔沙隆(Chalon-sur-Sane)市的一項決定。在該市右派共和黨市長普拉泰(Gilles Platret)推動下,市議會此前曾於2015年投票決定,取消自1984年以來的一直提供、主要針對穆斯林群體的無豬肉替代菜單,聲稱要在市立機構食堂中「重建中立且政教分離的功能」。
  • 《倚天屠龍記》太虛子棄劍,漸入無劍之境
    在《倚天屠龍記》書中屠獅大會出現的太虛子武功有多高?謝遜讓他明白,到了棄劍之時,漸入無劍級!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獨孤棄劍,太虛亦棄劍
  • 最高法院完全駁回總統訴訟,為何川普除了譴責啥都做不了
    據路透社報導,美國最高法院12月11晚駁回了德克薩斯州政府提出的一項史無前例的法律訴訟的上訴,該訴訟尋求推翻4個搖擺州的選舉結果。這一裁決是在美國選舉人團將於14日召開會議以正式宣布拜登勝選之前做出的。12月12日,川普對美國最高法院做出的裁決表示譴責,並稱美國司法部長威廉·巴爾「令人失望」。
  • 秦國律法嚴明,嫪毐對秦國並無重大功績,為何還會被封長信侯?
    列侯作為秦國最高的級別的爵位是可以擁有實際的封地,有權力任免封地的官吏。秦孝公到秦始皇之間150餘年的時間中,僅有七人獲得最高級別的列侯,除嫪毐之外,其它六人對秦國的功績都足以封為列侯,而嫪毐在史書中記載並無什麼具體功績,為何會被封侯?還是最高級別的列侯呢?
  • 富蘭克林·羅斯福:是時候對最高法院動手了
    編者按:上世紀三十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後,富蘭克林·羅斯福實施新政,改善民生。隨後,最高法院在多個判決中阻擊新政,削弱政府權力,新政受挫。連任總統後,羅斯福登上權力巔峰,反擊最高法院,試圖更改大法官數量——最高領袖與最高法院之間的對決就此展開:應維護司法獨立,還是為了時代所需屈就於政治強人?
  • 胡適之子胡思杜:36歲自盡而亡,死時無妻無子無父無母,太悽涼
    飛往美國,難成大器1941年,見次子的學業難有起色,胡適便決定託人將胡思杜帶到了美國,並讓胡思杜入教會學校海勿浮學院就讀歷史。但胡適的一片苦心卻並未得到回報,胡思杜在美國連續就讀了兩個學校,卻連一張畢業證書都未曾拿到。據羅爾綱後來回憶,胡思杜之所以未能成功畢業,全因與一些朋友交往過密,終日沉湎於吃喝玩樂,虛度了大好時光。
  • 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伯格屍骨未寒……
    和政客的遭遇相比,有一個群體備受美國人的尊敬,那些人就是法官,這是美國人「法袍崇拜情結」的體現,每個法官都位於崇拜情結曲線的極大值點上,而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則位於曲線的最大值點上。其實在上上個禮拜,打聽到金斯伯格已經時日無多,川普就火急火燎地公布了一份大法官的候選人名單,其中有一個是他心儀的人選,其他人義務做了幹擾選項。 人還活著呢就盯著人家的位置,這種事兒放在我國古代那將是一片血雨腥風,金斯伯格要是掌握著生殺大權,川普怕是都跑路了。
  • 作為美國大法官,金斯伯格擁有多大的權力?她的薪水有多少?
    由此可見,在那個年代,美國社會針對婦女的性別歧視是非常嚴重的。女權主義也許是受到了這件事的刺激,在此後的職業生涯中,金斯伯格的很多工作都是圍繞女權主義展開的。她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讓美國婦女能夠擁有更加平等的地位和尊嚴。
  • 德克薩斯州向美國最高法院起訴喬治亞州,喬治亞州,密西根州,賓夕法...
    賓夕法尼亞州還辯稱,德克薩斯州沒有闡明推翻大選結果導致大規模公民投票被剝奪適用「正當程序條款」,該條款要求合理依靠現有選舉規則來對選票進行點算,以及當兩個或多個不同的巡迴上訴法院在同一法律問題上可能產生分歧時,該訴訟不應通過「巡迴法庭分歧」裁定(這是最高院在決定受理案件時使用的因素之一) 。
  • 被認定為「無政府主義」城市,美國三城聯合起訴川普政府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曉雅】美國《赫芬頓郵報》23日報導,當地時間22日,紐約市、波特蘭市和西雅圖市聯合起訴川普政府,理由是這些城市此前被後者認定為「無政府主義」城市、(被認為)不應得到聯邦資金的一分錢。
  • 美國國會參議院和眾議院究竟誰權力更大?
    美國國會是美國的立法機構,三權分立中的重要一環。它通過立法手段來規範政府和民眾的行為。然而它本身也受到來自白宮行政機構、最高法院、民眾的限制。比如總統可以否決國會兩院未超過三分之二多數投票的法案,最高法院可以判定國會某一項立法違憲,而國會議員本身也都是經由民眾選舉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