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不好,要靜養不動還是繼續運動?專家說出實話

2020-12-11 澎湃新聞

圖文編輯 / 嫣然

現在天氣逐漸變涼,是個戶外活動的好時節。但是有些人並不願意去進行戶外運動,至於原因,不外乎就是「膝蓋不好」。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高質量生活家 微信號:gzlshzs

因為我們日常常見的運動都需要膝蓋的大量參與,而這些膝蓋不好的人為了防止病情加重,所以會選擇不去運動,這個做法是正確的嗎?

膝蓋不好,該不動還是運動?

大量的權威研究都表示,膝蓋不好的人群更加要長期進行體育鍛鍊,這樣可以起到緩解疼痛和保護關節的作用。

只要適當從事運動,都可以起到改善膝關節疼痛和功能的作用。

反之,如果為了預防膝蓋疼痛而避免活動,只會造成關節越來越僵,肌肉越來越沒勁,導致關節情況越來越糟糕,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高質量生活家 微信號:gzlshzs

這些運動很傷膝蓋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運動、動作很傷膝蓋,要避開!

01

暴走

走路分為散步、快走和暴走,其中暴走是非常傷膝關節的。

曾經,一對夫妻為了降血糖,堅持暴走10年之後,兩個人的膝關節都磨損到無法正常使用,雙雙置換膝蓋。

暴走對於膝關節會造成較大衝擊,且在暴走時身體是微微向前傾的。

差不多整個身體的重量都壓在膝蓋上,導致膝蓋過度負重。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高質量生活家 微信號:gzlshzs

02

久坐不動

久坐不動比運動更傷膝蓋,原因在於我們的骨骼和關節由肌肉支撐保護著,而肌肉不等同於脂肪,它有用進廢退原則。

長期不用肌肉,會導致肌肉力量越來越弱,這樣一來你的骨骼和關節很大程度上就失去肌肉的保護,那麼產生的力更大一部分會直接作用在關節上,這樣一來很容易導致膝關節受損。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高質量生活家 微信號:gzlshzs

03

深蹲

深蹲是很多健身人士喜歡的運動,可以很好鍛鍊到臀部和腿部的肌肉,且可以起到較好的塑形作用,增加核心力量。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深蹲非常講究姿勢,大部分人無法正確做到。一旦深蹲的姿勢不正確,會給膝蓋造成很大負擔。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高質量生活家 微信號:gzlshzs

骨科大夫推薦2個正確鍛鍊方法

針對不同的患者,骨科大夫推薦兩個鍛鍊辦法,可以幫助緩解症狀。

方法一:靠牆靜蹲

背靠牆,雙腿彎曲,大腿和垂直線之間的角度不超過45°。

具體操作:後背靠牆下蹲,重心向後,減少膝關節受力。下蹲的幅度不要太大,屈膝30°左右即可,最大不要超過45°。不要蹲太久,一組維持15分鐘即可,每天堅持做3組,下蹲時雙腿併攏或分開都可以。

年紀大的人在鍛鍊的時候,要注意循序漸進。練習靜蹲能夠有效緩解髕骨軟骨損傷,讓膝蓋重新適應彎曲的壓力,還可以讓大腿肌肉更有力量。

方法二:坐姿勾腳

坐下來雙腿伸直,腳跟著地,然後雙腳向上勾,要感覺到大腿上方的股四頭肌有緊繃的感覺。

這麼鍛鍊可以使得膝蓋周圍的肌肉更有力量,能夠減少對膝關節的壓迫,堅持運動,能夠使得膝蓋骨恢復正常位置,從而減輕上下樓等運動時的關節疼痛。

圖源網絡

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哪種運動都要適度,避免負重運動,避免給關節帶來更大的壓力。其次,要控制體重。身體過重,關節承受的壓力也就越大。

膝蓋健康對於每個人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在生活中如若出現膝蓋不適建議儘早去醫院進行檢查治療,在醫生的指導下去進行適合自己的運動。

原標題:《膝蓋不好,要靜養不動還是繼續運動?專家說出實話》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膝蓋不好,要靜養不動還是繼續運動?醫生說出實話
    但是有些人並不願意去進行戶外運動,至於原因,不外乎就是「膝蓋不好」。 因為我們日常常見的運動都需要膝蓋的大量參與,而這些膝蓋不好的人為了防止病情加重,所以會選擇不去運動,這個做法是正確的嗎? 一、膝蓋不好,該不動還是運動?
  • 靜養也會磨損膝蓋?筋骨失衡原來這麼可怕
    殊不知,「靜養」卻養出了問題。大概半年前,甄甄開始感覺到上下樓梯時偶有膝蓋酸痛。她覺得,這說明自己養得還不夠好,於是,更加能不走就不走,休息時能躺就躺。然而結果卻恰好相反,她的膝蓋越養越糟。除了上下樓梯時膝蓋會明顯疼痛外,下蹲起立時痛感也出現了,平路走個500米左右,就腿酸得不行。
  • 老年人膝蓋不好,不能運動?專家:2種運動做對了,或為膝蓋延壽
    上了年紀之後,很多老年人都會抱怨,自己爬樓梯之後,膝蓋這裡就會特別的不舒服,有時候還會疼,路都不敢多走,就怕自己的膝蓋又疼起來,這就是膝關節不好的現象。人在行走時,膝關節就會承受著身體的重量,時間長就會發生一些磨損,只是有的人磨損比較輕,有的人比較重,因為膝關節在行走和運動的過程中,有無可替代的地位,膝關節磨損又難以恢復到原樣,很多老年人在感覺到自己膝蓋不好之後,就不敢運動。
  • 生命在於運動還是靜養?專家推薦:常做4項運動,防病又延壽
    上周末,小九刷到一條朋友圈:慵懶的烏龜和鶴類是長壽的象徵,而馳騁大草原的跑步健將豹子獅子卻都是些短命鬼,所以生命在於靜養。這位朋友似乎為自己周末在家葛優癱找到了很好的藉口,但大思想家伏爾泰早已指出"生命在於運動",這一聲高呼已響徹200餘年。那麼,事實到底如何?尤其是對於上了年紀的朋友,到底是運動好還是靜養好?
  • 骨科專家:最傷膝蓋的不是運動,是「不動」,想多用幾年趁早改!
    不少骨科專家提醒:生活中很多看似很好的運動,對膝關節的傷害很大,年輕的時候做一做自然是好的,但是上了年紀之後,一定要少做,特別是40歲以上就要儘量減少。爬山爬樓梯:爬山是一項很好的有氧運動,爬樓梯也能夠鍛鍊身體。但卻是損害膝關節的運動。很多醫院的骨科會在清明節或其他節假日後接診一些膝蓋痛的四五十歲的患者,而這些患者往往都是短時間內剛爬過山。
  • 天氣轉涼,膝蓋不好的人,該不該運動?
    但是有些人並不願意去進行戶外運動,至於原因,不外乎就是「膝蓋不好」。因為我們日常常見的運動都需要膝蓋的大量參與,而這些膝蓋不好的人為了防止病情加重,所以會選擇不去運動,這個做法是正確的嗎?■膝蓋不好,該不動還是運動?
  • 膝蓋、腳踝受傷了,應該如何繼續運動?
    但是明明都休息半年了,一跑還是痛,究竟要休息幾年才會好?肌肉骨骼系統很特別,並不是靜養半年、一年就會自己修復;如果你受傷後越不動,疤痕組織、結締組織越糾結,反而更難恢復、容易復發。只要受傷後「有技巧」地運動,改變運動的方式、姿勢,不但能讓傷處好得更快,還能維持身體運動的習慣。
  • 心臟不好的人,應該多運動還是靜養?告訴你要注意的幾點問題
    尤其是對於壽命,人們有主動權也有被動權,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多的人會因為年輕時的不注意,不良的生活習慣等,增加慢性疾病的發生危險。而機體內分布的大量血管組織,它們就好比生活中所用的電器一樣,用的時間越長越容易出現問題,有的人在老年極易出現血管堵塞、硬化,甚至是影響大腦、心臟的健康。
  • 人到中年,是多靜養好,還是多運動好?聽聽專家的建議
    很多人常常不經意會想,作為中老年人,到底是運動好,還是靜養好,如何做才是最佳的養生方法。靜還是動:永恆的辯論這個命題,就像是生命到底是重在寬度,還是它的長度!生命在於靜止還是運動在綜藝節目《我家那閨女》裡,吳昕的生活方式被網友戲稱為「吳百歲」。她的人生名言是:能坐著就不站著,能躺著就不坐著。
  • 人到了60歲,應該靜養還是經常鍛鍊?專家給出意見,不妨了解下
    老年人到底應該經常鍛鍊,還是放棄鍛鍊選擇靜養?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專家的看法。其實經常鍛鍊和靜養並不矛盾,兩者可以同時進行。因為這裡的靜養並不是說待在家裡啥都不能幹,一動不動,生怕行動一下就哪裡磕著碰著了,並不是這樣。其實,這裡的靜養主要指的是修養身心,讓「心」靜下來,不要有太多顧慮,保持身心處在一個輕鬆、愉悅的狀態下。
  • 上了年紀後,生命在於運動還是在於靜養?長壽老人透露4大秘訣
    俗話說:「活動活動,要活就要動。」古代名醫華佗早就在一千多年前自創了「五禽戲」,通過模仿各種動物的動作達到鍛鍊的目的。現代科學研究也證實,經常從事有氧運動、低度運動的人,較平時不運動的人,患心血管病的死亡率低2倍,平均壽命長4~5年。
  • 60歲後,是經常運動好,還是多靜養好?哪種更有利於長壽
    生命在於運動還是在於靜養,一直以來爭議都比較大,特別是對於上了歲數的人來說,可能會更加糾結,有人覺得當然要運動,再不運動,老得豈不是更快,也有人覺得要靜養,才有利於延長壽命,誰都有誰的道理。60歲以後,是經常運動好還是多靜養好?哪種更有利於長壽?
  • 癌症患者治療過程中,是靜養的好,還是運動?聽聽醫生的專業意見
    雖然現在醫學得到了發展,對於癌症患者的治療,也有了比較成熟的治療方案和步驟,但是關於癌症患者到底該如何養好身體,還是有很多人爭論不休,有的人覺得運動可以提高身體的免疫能力,可以增強患者免疫細胞的能力。當免疫細胞戰勝癌細胞,患者就可以得到恢復,也有的人覺得,癌症本身已經給患者的身體帶來一定的消耗,再加上手術、化療等治療方法,患者身體承受著巨大的痛苦,也沒有體力和精力去運動,還是需要靜養的好,減少身體的額外消耗。癌症患者治療過程中,是靜養的好,還是運動?聽聽醫生的專業意見,也能讓大家少走彎路。
  • 膝蓋不好不要休息,久坐比運動更可怕,你能好好保養你的膝蓋嗎?
    很多人喜歡戶外運動,但是有些人總是說戶外運動對膝蓋不好。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常見的運動,都需要膝蓋來參與,時間長了,膝蓋一定要有磨損。那麼多膝蓋不好的人會選擇不鍛鍊,以防惡化,但這真的對嗎?眾所周知,大多數膝蓋不好的人都是老年人。膝關節問題的發生率可能與運動損傷或先天畸形有關。老年人由於體質下降,容易出現關節炎症,導致膝關節腫脹、腿痛、乏力等情況。我相信我們有很多疑問,比如膝蓋不舒服的時候,是休息還是鍛鍊的時候?為什麼我要去休息,不鍛鍊,膝蓋卻還是會很不舒服?
  • 生命在於運動還是靜養?1500名老人研究:高強度運動更長壽
    人到了一定年齡以後,到底是運動好,還是靜養好?每天傍晚,小區廣場上總會有一群大媽在跳舞,她們剛好代表了運動人群,而在旁邊也有一群人,但卻不怎麼動,只是在那下下棋、聊聊天,他們代表了靜養人群。持兩種觀點的人各執一詞,總想說服對方。
  • 頸源性頭暈是運動好還是靜養好
    頸源性頭暈就是因頸椎問題造成的頭暈,深層次的講,就是因為頸椎不穩定或骨刺或椎間盤突出等原因刺激了頸椎椎動脈,椎動脈供血不足引起小腦缺血,小腦缺血又引起頭暈。那麼頸源性頭暈期是運動好還是靜養好?頸源性頭暈不是越運動越好嗎?為何他的頭暈又加重了呢?因為他的頭暈是因為頸椎不穩引起的頭暈,如果他在這個時期運動,只會使他的頸椎更不穩定,只會使他的頭暈更嚴重。甚至還會出現暈倒狀況。因此,不管是頸源性頭暈還是別的頸椎病,只要在發作時期最好不運動,完全靜養才能促使頸椎病儘快恢復。
  • 得了心臟病,需要靜養還是多運動?
    現代生活方式的轉變,註定了人們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都處於不必運動的狀態:出門坐汽車,回家沙發躺,單位圈椅靠……大家都知道運動有好處,不運動帶來危害,可一方面,工作生活忙碌沒時間,另一方面已經懶得動彈,所以在運動這件事上,能拖則拖。
  • 得了心臟病,需要靜養還是多運動?醫生:運動大大改善心功能
    現代生活方式的轉變,註定了人們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都處於不必運動的狀態:出門坐汽車,回家沙發躺,單位圈椅靠……大家都知道運動有好處,不運動帶來危害,可一方面,工作生活忙碌沒時間,另一方面已經懶得動彈,所以在運動這件事上,能拖則拖。不過,最近一項研究可能會讓你眼前一亮:只需要短時間的劇烈運動,就能給身體帶來很大的益處。
  • 老人靜養or鍛鍊,究竟哪個更好?不運動真的影響壽命長短嗎?
    其實,不管人處於哪個階段,都是可以根據自身情況來進行合適的鍛鍊的,人如果長期不鍛鍊,誘發多種慢性疾病的機率會更大,如容易出現便秘、三高等症狀;因此,從多個方面來看,老人運動要比每天靜止不動的人群好很多。
  • 你吃藥打針治不好的「膝蓋痛」有救了!中醫古法幫你甩出好膝蓋
    也難怪很多骨科醫生甚至說出 「有電梯,絕不爬樓梯」 的話了。,骨密度低✪ 不良體態:翹二郎腿、久坐✪ 運動姿勢不正確,運動過量其中有些乍一看和膝蓋痛毫無瓜葛,但實際都會導致膝關節慢性損傷,引起疼痛。權威骨科專家說了:膝蓋是要在「運動」中康復的主要靠「練」而不是靠「吃藥」所以拯救膝蓋,不能只寄希望於打針吃藥,還要靠運動。這其中,「甩腿」 就是一個簡單又有效的運動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