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問題、神經病、心理變態,到底有什麼區別?

2021-01-19 大明聊職場

這段一直沒有更新文章,但接到不少身邊朋友同事的催促:「快點更新啊,還得找你做心理諮詢呢,得是免費的哈……」

對此,我一般都是面帶微笑點頭致敬:「好,好,改天我給你開導開導」。

但在內心深處,我已是淚流滿面,學了個心理學,怎麼成了心理磚家了呢?看來有必要給大家說說,什麼是真正的心理諮詢?什麼是心理問題了?(前方高能,請拿好小馬扎,做好記錄噻~)

本篇就來說說心理問題。

不要以為你的內心很脆弱,動不動就會出心理問題,其實我們人類自身都有心理的自我保護機制的,比如說喜怒哀懼,人類最基礎的四類情緒,是對不同情形下的情感釋放。又比如平常遇到傷心事,有的人哭出來就好了,或者給身邊的人訴說一番,也會好一些。這些都可以稱為釋放心理壓力的方法。

不同的人釋放心理壓力方法不一樣,有聽歌、看電影、睡覺、暴飲暴食、跑步、喝酒、大喊大叫,甚至追求高刺激性的活動,如某職場白領到商場偷東西,不為偷,只覺得這個行為很爽,降低壓力指數。又如網絡曝光的虐待小動物等等。

只不過在這些行為中,我們認為有的是可以理解的,有的是難以接受的,是不正常,甚至變態的。

那麼我們平常所說的我有心理問題,這人神經病,某人心理真變態,到底有什麼區別呢?(或者是衡量的標準是什麼?)

1、從整體上劃分心理正常、心理異常

心理正常中,又分別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心理不健康中,主要是一般心理問題、嚴重心理問題,以及部分可疑神經症

心理不正常中,包含變態人格、確診的神經症,精神分裂、其他各類精神障礙等。

2、我們今天重點說心理不健康。從上面的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到,雖然心理不健康,但也屬於心理正常的範疇。

我們大多數人,在當前生活及職場壓力山大情況下,心理健康的很少,大概率都是亞健康,多多少少會有一些心理問題(一般心理問題),比如下面的情況,你有沒有?

這些情況,一般都可以自我調節,或者找朋友傾訴解決,釋放壓力。所以,一開始提到的同事朋友找我做心理諮詢,符合上面的情況,有自知力、有求助需求。但是,說真心話,找找身邊的哥們、閨蜜聊聊天,讓他們開導開導就可以解決了。

3、如果以上情況持續時間長,甚至泛化,說明問題在加重。

加重的原因大概率是自我無法調節,沒有找人開導,這種人一般性格內向,與人不怎麼打交道,社會交際少。說得更直白一些,出現心理問題了,找不到人傾訴開導了,只能悶在心理,時間長了,憋出病來。

所以說,人類是群居性高級動物,一定要有社交群體,如果只是自己單獨過日子,不與外界打交道,早晚會出問題,我身邊就有典型的案例。

4、如果問題繼續泛化發展,會加重到神經症性的心理問題。神經症性心理問題也叫可疑神經症、疑似神經症,它是神經衰弱或神經症的早期階段。其症狀與神經症類似——有明顯的內心衝突並且衝突本身沒有現實意義或道德色彩,但是病程、嚴重程度等都未達到神經症的診斷標準。

這類心理問題如不及時進行諮詢和治療,很可能發展為神經症。

《中國精神疾病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二版(CCMD-2)(1989)把神經症分為:神經衰弱、焦慮性神經症、強迫性神經症、恐怖性神經症、疑病性神經症、抑鬱性神經症、癔症性神經症等。

到了這個階段,往往是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的關鍵區分。我個人認為,目前很多所謂的心理諮詢師,往往沒有接受系統專業訓練,無法準確的判別來訪者,到底是疑似神經症,還是神經症,因為這兩者的症狀幾乎是一樣的。但是因為商業利益,很多諮詢師大包大攬,這個問題也能諮詢,那個病也能治,往往耽誤了病情,無異於謀財害命。

因此,你以為的心理諮詢師是個風光亮麗掙錢多的職業,其實真正的心理諮詢師都是高危職業,因為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跨越邊界。這也是我為什麼心理學專業,但遲遲不敢做心理諮詢,因為,真的擔不起那份責任!

5、言歸正傳,疑似神經症以及神經症,需要藥物治療,應該儘早去正規醫院的精神心理科做判斷和治療,根據情況服用藥物或相應的心理疏導。

這個階段,我認為心理諮詢已經HOLD不住了。

6、對心理異常,精神分裂、人格障礙、變態人格的,直接拉去精神病院治療。

因為這類人已經沒有自我認知能力、不會主動求助,反而他們覺得自己很正常。就像喝醉酒人說自己沒醉一樣。

7、上面了那麼多不健康的,最後說什麼是心理健康吧,這也是我們人人追求的好狀態。

一般來說,心理健康的人都能夠善待自己,善待他人,適應環境,情緒正常,人格和諧。

我在這裡引用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和米特爾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十條標準,被公認為是「最經典的心理健康標準」:

心理健康的人並非沒有過多痛苦和煩惱,而是他們能適時地從痛苦和煩惱中解脫出來,積極地尋求改變不利現狀的新途徑。他們能夠深切領悟人生衝突的嚴峻性和不可迴避性,也能深刻體察人性的陰陽善惡。他們是那些能夠自由、適度地表達、展現自己個性的人,並且和環境和諧地相處。他們善於不斷地學習,利用各種資源,不斷地充實自己。他們也會享受美好人生,同時也明白知足常樂的道理。他們不會去鑽牛角尖,而是善於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

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心理健康,擁有一個美好的生活。

PS:喜歡的老鐵們可以關注我的微信微信號——大明聊心理,有更多精彩心理文章內容等著您。

相關焦點

  • 心理科普|醫院的精神科與心理諮詢有什麼區別?
    (即患者不認為自己有問題,但是別人都明顯覺得他有問題。)這時候,患者會出現很多明顯有異於常人的情況:陽性症狀:思維方式特別古怪,感知覺出現障礙,幻聽幻視,意志行為、情緒情感反應異常,不能自控。嚴重的抑鬱狀態,也被劃入重性精神類疾病,因為會有導致自殺的風險。這種傷害自己的行為,是已經不受自己意志力能控制的。所以要非常引起注意。2、 反覆出現的軀體問題,要進行精神科排查。
  • 從心理症狀到心理優勢,你的問題也許不再是問題?
    當我們看到很多心理精神症狀影響自身的時候,我們有沒有想過這些痛苦到底從何而來。我記得森田正馬(日本精神科大夫、心理學者,早年患有嚴重心理問題)曾主張面對一些心理困惑的時候要學會接受症狀,順其自然。就像曾經看賭神曾有句話讓我至今記憶深刻:「在賭場上,真正的高手從來不是一直手拿好牌,而是哪怕抓到了一手爛牌還能打出王炸。」心理症狀背後的「寶藏」很多患上嚴重心理問題的人(比如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總說:「寧可患上癌症也不願意讓自己患上這麼可怕的心理疾病。」
  • 南懷瑾先生:歷代帝王或多或少,都有心理變態或心理病態的
    事實上牛比較大,羊比較小,你用小的羊去換大的牛,價錢上有顯著的差別,他們又怎麼知道你是另有原因呢?話又說回來,假如你是為了看見牛發抖而不忍殺他,於是另外換了羊,可是,羊同樣是一個生命呀,這又怎麼說呢?老百姓又怎能理解呢?這一說,齊宣王聽了,不禁笑起來:真是!這到底是一種什麼心理啊?不過說真的,我當時絕對不是因為牛大,比較值錢,捨不得殺才換羊的。
  • 心理諮詢到底是怎麼回事?心理諮詢有用嗎?
    心理諮詢是一個熱門的話題,熱到曾經是07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提倡心理諮詢,促進精神健康」。全世界都提倡,這來頭可不小。那麼,什麼是心理諮詢呢?難道就是有心事找人聊聊? 也對,也不對。從求詢者的角度說,對。心理諮詢就是給有心事的人預備的。但不是找誰聊聊都算心理諮詢。
  • 心理表徵:高手與普通人的區別,在於他們擁有更好的心理表徵
    作者|模型君  來源|思維有了模型(ID:siweimoxing666)到底什麼是學習?人是如何學習的?有沒有專門研究學習的學科?今天這篇文章,講透學習的底層原理之一「心理表徵」。
  • 精神疾病和心理問題有哪些區別
    精神疾病的診斷目前僅限於症狀學診斷,符合診斷標準條目可確診,之前很多問題中已經敘述,不再贅言。 心理問題是正常人在受到外界刺激後針對刺激發生一些短暫的心理症狀,往往在刺激消除後可緩解、消失,但也可能持續到以後,甚至泛化(就是不單針對刺激而發生心理症狀),由心理問題演變成精神疾病。
  • 總是喜歡抽風,大吼大叫,像神經病或很痛苦的樣子是不是心理疾病
    總是喜歡抽風,大吼大叫,像神經病或很痛苦的樣子是不是心理疾病?多數情況,說明這個人正在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需要以這樣的方式得到發洩和釋放。1.同事老趙是個直性子,對工作向來一絲不苟,對下屬要求非常嚴格,業務能力卓越就是脾氣越來越大,經常聽到他在辦公室裡大聲批評責怪下屬,工作不認真,態度不端正,產品有瑕疵,對市場不熟悉等等。
  • 心靈捕手:心理諮詢與普通聊天有什麼區別?
    圖片來源:網絡 天才少年與諮詢師的第二次諮詢  你大概已經對心理諮詢有一個模糊的認識,但你知道心理諮詢與普通聊天有什麼區別嗎?如果遇到心理困惑,你會主動向諮詢師尋求幫助嗎?你對心理諮詢的真實態度是什麼?  心理諮詢的基本知識  心理諮詢是遇到情緒、心態問題的普通人,在專業人士的幫助下,探索自我意識、理解心理內部衝突,從而改善情緒、探索自我、完善人格、優化思維模式、增加社會適應能力。心理諮詢的目標是「助人自助」,諮詢師不會勸說、開導、甚至給出人生建議。
  • 電影推薦:這六部電影帶你窺探變態的心理世界
    這次給大家帶來的是6部關於各種變態的電影,讓你能夠從變態的第一視角去一窺究竟,是什麼心理能讓他們做出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的事情的?部分推薦電影可能帶來不適,請謹慎觀影,小朋友不要看哦!《我在你床下》:跟蹤、偷窺、近距離觀察、心理變態為什麼將這部電影放在第一部,因為這部電影全程以高良健吾扮演的變態「三井直人」的視角去講述一位偷窺狂的心理。
  • 你有心理問題嗎?我們如何分清心理正常和心理異常導致的情緒波動
    我們一般把心理狀態分為心理正常和心理異常,心理正常又進一步分為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我們的心理在正常和異常狀態下,都會出現情緒波動,雖然從表面的「症狀」都相似,但是情緒的深層次根源卻有質的區別。但抑鬱絕不等同於抑鬱症,二者有天壤之別。正常心理的抑鬱情緒從長時間看是沒有持續能量的,就像《半生緣》裡話,「長時間恨一個人就像長時間愛一個人那樣難」。心境因情緒的流動性而不會太持久,只有當長時間處於負面情緒走不出去的時候,我們需要關注是不是心理出現了什麼異常。
  • 「無中生友」是種什麼心理?面子和尊嚴有區別麼
    最近網絡語言層出不斷,就比如「無中生友」,或許放在段子裡只是開玩笑,但是在現實中比比皆是,比如要問心理醫生諮詢很隱私的問題,然後就說自己有一個朋友是這樣這樣的,大概就是這樣。或者在朋友們面前吹噓自己認識了什麼什麼厲害的人,自己發達了之類的,實際上自己什麼也沒有,只不過是想讓自己在被人看來過得很好的樣子,在被別人羨慕的眼神中活著就是一種享受。當然如果本身實力過硬,面子什麼的自然也會有的。他向父母說自己過得很好,難道是為了讓父母不擔心掛念麼?
  • 夏季猥褻事件頻發 色狼類型分析及變態心理解讀
    王乃玲 圖  露陰癖,渴望獲得心理滿足;偷窺癖,受色情文化荼毒……  近日,《夏季「狼」多 猥褻事件頻發》的報導一經推出,就有不少女性讀者致電本報熱線8080000,那麼這些色狼的猥褻行為,究竟是由於心理疾病還是生理缺陷產生的呢?晨報特邀廈門美麗心靈心理諮詢中心主任、心理專家戴仕梅解讀「狼」的變態心理。    【色狼類型分析】  [猥褻]是一種心理疾病  戴仕梅稱,猥褻行為,在心理學上都被稱作性變態。
  • 心理諮詢和聊天的區別在哪兒?
    原創 照見心理工作室 心理小廚Plus 收錄於話題#一線心理諮詢師的經驗匯總60個問:心理諮詢和聊天的區別在哪兒?確切的說,心理諮詢的主要工作形式是談話,而正念冥想、舞動、催眠、藝術表達、暴露等方法,並不是談話——至少不是對話,可它們也會心理諮詢的表現形式。那麼,以對話為主的心理諮詢工作,跟聊天有什麼區別呢?我們以精神動力學療法和認知療法兩個較為常見的對話模型中,來看看心理諮詢和對話的區別。1.聊天和心理諮詢分別關注什麼?
  • 精神變態的心理諮詢師,你見過嗎
    寫自己的優勢呢,總覺得有種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的嫌疑。但同時呢,又覺得自己勉強算是一個有文化、有素質、有理想、有抱負、有道德的社會主義好青年,在某些方面我還是有兩把刷子,可以攬些瓷器活的。看,就是這麼欲說還羞的糾結,這算是基因自帶的,但不能算優勢。只能算是普羅大眾都有的心態。
  • 老司機也會翻車,心理健康問題到底有多可怕
    記者致電墜湖2路公交車的所屬公司,詢問涉事司機是否有身體疾病,該公司辦公室人員回應稱「具體情況本公司都不清楚」。現在的情況還不明朗,網上的一些說法認為是司機心理上出現問題,因影響較大, 個人暫不評論,今天主要是順著心理問題這個話題幫朋友們整理一下,心理健康問題到底多可怕。
  • 心理學:高學歷者虐貓被退學,殘忍行為的背後有什麼心理異常?
    如今網絡如此發達,明知虐貓行為會有很高的風險,還會鋌而走險?這些人到底怎麼了?為何能對那般可愛的貓咪下得去如此狠心?範某慶到底有什麼樣的心理異常,以後還會繼續虐貓嗎?虐待行為都是施虐者自願的,而且施虐者可以從中獲取愉快的感覺。
  • 虐貓、虐狗的變態心理:從缺愛到報復社會
    虐待動物事件背後有沒有更深層的心理原因?01蓄意虐待動物事件愈加猖獗,為什麼呢最近,我接診了一位才7歲的小孩子,他把一隻小狗扔向空中好幾次,並對它大聲尖叫,直到小狗摔倒在地,不能動彈。這時,狗媽媽來了,這個小孩子才跑開。這個孩子並沒有明確告訴我們他為什麼要這樣玩,接著他又否認是他幹的,並說是公園裡的其他人做的。
  • 總有一些心理變態的人,偷看,偷內衣絲襪,以此來滿足自己的欲望
    昨天網上新聞說,一女生洗澡時遭到同租變態男闖入,借著去晾衣服的藉口在裡面不肯出來,還說反正你的身體我已經全部看光了,最後沒辦法只好報警,有些心理變態的人往往知道自己的行為其實並不構成犯罪,所以肆無忌憚的為所欲為,想想這樣的人有多可怕。
  • 浙江警察學院一教師虐殺300多隻動物,變態的心理極度扭曲
    近日,有網友爆料,浙江警察學院一教師虐殺動物。網友稱,涉事教師用「興漢龍騰」網名在群內分享虐殺經驗及成果,表示自己半年虐殺了300多隻,並稱爭取虐殺更多。6日,浙江警察學院官方微博發文稱,已對此事展開調查。目前,事件還在進一步調查中。
  • 心理問答:心理問題不以情緒症狀為療愈對象,而是潛意識下的真實
    心理問題往往會帶來症狀上的反映(比如神經症所導致的植物神經紊亂,腹瀉,頭暈,目眩,窒息感,瀕死感,失眠,心悸。),情緒上的低落,思維上的混亂,邏輯上的衝突往往讓我們莫衷一是,不知道該從什麼地方入手解決自己的問題。你頭痛醫頭,腳痛醫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