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巖,字洞賓,號純陽子,山西芮城人,唐末著名道士、詩人、養生家。道教「八仙」之一。
呂巖弱冠之時即通曉四書五經、諸子百家,被地方稱為「神童」。然而連續三年的考試,都與金榜無緣,他遂生隱遁之念。
呂祖成仙得道,濟世度人的故事,從宋初一直延續至今,可謂家喻戶曉。其中,在他未成道之前,有一個「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的典故很有意義。說:呂巖有一個好朋友,叫苟杳(yǎo),苟杳因父母雙亡,家庭貧寒而無錢讀書。呂巖深知他為人忠厚善良,而且勤奮好學,遂把他接到自己家中住宿、生活、供他讀書習文。
其實,「狗咬「是被誤傳了,應該是」苟杳(yǎo)「,人名,是個年輕有為的才子。故事流傳久遠了,發音又相同,人們把苟杳解讀為「狗咬」了。
話說有一天,呂洞賓家來了一位姓林的客人,他見苟杏一表人才,讀書用功,就對呂洞賓講他想把他的妹妹許給苟杳。呂洞賓怕誤了苟杳的前程,就婉言推託了。但苟杳得知後卻動了心,可因自己吃住都靠呂洞賓,而呂洞賓又推託了此事,自己又有什麼辦法。
呂洞賓知道了苟杳的意思後,就對他說:「林家小姐才貌雙全,早有所聞,你既然想娶,我也不阻擋,不過成親之後,我要先陪娘子住三天。」苟杳聽後不覺一愣,但思前想後,還是咬著牙答應了。
婚喜之日,一切儀式都進行完了。掌燈時分,因有前諾,苟杳將新娘引進洞房後就躲開了,洞房裡就剩下新娘一人。這時,呂洞賓走進洞房,也不說話只管坐到桌前燈下,埋頭讀書。開始新娘見新郎如此用功讀書,好喜歡。
可等到半夜還是如此,自己只好和衣而睡。天明醒來,「丈夫」早已不見。又是兩夜,都是這樣。林小姐暗自傷心落淚,不知新郎為何這樣。
三夜過後,苟杳踏進了新房,他見娘子正淚滿香腮,連忙上前賠禮。新娘只管低頭哭著說:「郎君為何三夜不共床同眠,只是讀書,天黑而來,天明而去?」這一問,問得苟杳目瞪口呆,好半天才醒悟過來,雙腳一跺,仰天大笑道:「原來哥哥怕我貪歡,忘了讀書,就用此法激勵我,可用心也太狠了些!」接著就把這事對新娘前前後後地說了一遍。
從此,苟杳刺股懸梁,奮發攻讀。京城應試,果然金榜題名做了大官。爾後,苟杳夫婦便與呂洞賓一家灑淚而別,赴任去了。
過了八九年,有一天呂洞賓家不慎失火,除人外,一切都化為灰燼。為生活所迫,呂洞賓只好沿路乞討,來到苟杳府上請求幫助。苟杳聽後便對呂洞賓說:「一切敬請放心,小弟自有妥善安排。」
一晃過了十天,除了每日盛筵招待,苟杳根本不談如何幫助呂洞賓之事。又過了一些日子還是如此。呂洞賓疑心苟杳不肯相幫。又過了幾天,呂洞賓實在憋不住了,便提出要回家,可苟杳只是勸他再享幾天清福。呂洞賓忿忿地說:有福你享好了。說完揚長而去。
身無分文的呂洞賓只好再沿路乞討,返回家鄉。在路上,遇有一人同情他的處境,給了他一些銀子,才使他早日到家。可到了村裡,卻怎麼也找不到自己的家了。有個鄰居告訴他:你家已蓋起了新房搬到村東去了。
呂洞賓來到村東的新房裡,見妻子正全身披孝,撫著一口棺材在嚎啕大哭。他大吃一驚,怔了半天,才輕輕叫了一聲娘子。娘子扭身一看,驚恐萬狀,疑是鬼怪,經呂洞賓解釋後才信。
呂洞賓問明妻子後,氣得把棺材砸開了,只見裡面全是金銀財寶,上面還放著一封信,取出一看,上面寫道:「苟杳不是負心郎,路送銀,家蓋房,你讓我妻守空房,我讓你妻哭斷腸!」呂洞賓看完,如夢初醒,深悔自己不識好人,錯怪了苟杳,他苦笑了一聲說道:「賢弟,你這一幫,可幫得我好狠啊!」
自此,狗咬(苟杳)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就在民間傳開了。
此外,還有另兩個個版本流傳。
一、
話說呂洞賓成仙后,一次路過河邊,見一男人淹死在河裡,他將死屍撈上來,並且殺了路邊的一條狗,挖它的心臟救活男人。
沒想到男人一醒來,破口大罵:「我本想死,為何要救我?」
呂洞賓又用泥土捏了個心臟,填在狗的胸膛中,救活了狗,然後被活過來的狗追咬。
二、
二郎神的哮天犬私自下凡禍害人間,剛開始修道的呂洞賓奉命拿法寶「布畫」去收降。哮天犬被收入法寶「布畫」後,呂洞賓擔心哮天犬困於其中被化成灰,心生慈憫,擅自放哮天犬出來,結果反被不知好歹的哮天犬趁機咬了一口。見於小說《八仙得道傳》第083回和第084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