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咬呂洞賓」的傳說

2021-03-01 北京白雲觀


「狗咬呂洞賓」的傳說

        呂巖,字洞賓,號純陽子,山西芮城人,唐末著名道士、詩人、養生家。道教「八仙」之一。

        呂巖弱冠之時即通曉四書五經、諸子百家,被地方稱為「神童」。然而連續三年的考試,都與金榜無緣,他遂生隱遁之念。

        呂祖成仙得道,濟世度人的故事,從宋初一直延續至今,可謂家喻戶曉。其中,在他未成道之前,有一個「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的典故很有意義。說:呂巖有一個好朋友,叫苟杳(yǎo),苟杳因父母雙亡,家庭貧寒而無錢讀書。呂巖深知他為人忠厚善良,而且勤奮好學,遂把他接到自己家中住宿、生活、供他讀書習文。

        一天,有人來到呂巖家裡,說要給苟杳訂一門親事。呂巖一聽,深怕苟杳為貪戀床第之歡而誤了前程,連忙推卻。可苟杳知道後,非常高興願與結親,呂巖沒有辦法也只得同意,但提出一個條件:「結婚頭三晚,我要陪新娘子睡三宿。」苟杳一聽大吃一驚,非常生氣,但又想這麼多年人家一直供著自己住宿、生活,學費等。常言說:「寄人籬下,怎得不低頭」,在說結婚的花費還得人家出呢!思前想後,還是咬咬牙答應了。

        結婚這天,呂巖喜氣洋洋,而苟杳卻無臉見人,躲到一邊去了。到了晚上,客人散盡,呂巖走進洞房,見新娘子倚床而坐。呂巖不去掀新娘子的紅蓋頭,而是坐在燈下埋頭讀書,一連三晚都是如此。到了第四晚,苟杳走進洞房,看見新娘子正在傷心落淚,低頭埋怨說:「郎君為何一連三晚都不上床,只顧對燈讀書,天黑而來,天亮而去,莫非嫌我不成?」

        這一問,問得苟杳目瞪口呆。新娘子抬頭一看,也大吃一驚,怎麼丈夫換了個人?半天,苟杳才恍然大悟,雙腳一跺,仰天大笑:「原來哥哥怕我貪歡,忘了讀書,以此來激勵我啊!」

        幾年後,苟杳果不負重望,金榜題名做了大官。又過了幾年,呂巖家不幸遭了大火,全部家財化為灰燼。沒辦法,只得去找苟杳幫忙,兄弟多年不見,自是悲喜交加,但一連數月過去了,苟杳只管好吃好住,對拿銀子,重建家園的事,隻字不提。呂巖很生氣,不由仰天長嘆:「人情薄如紙,一闊臉就變,滔滔然天下皆是也!」遂不辭而別。

        回到家鄉,呂巖遠遠就見自家臨時搭建的破茅屋換成了新瓦房。走進家門,更是驚訝,廳院裡停放著一口棺材,他老婆正在放聲痛苦。呂巖納悶,遂問:「你這是哭誰呢?」老婆回頭一看,驚恐萬狀:「你是人,還是鬼?」呂巖更覺詫異,後經詢問才知道。原來他離家不久,就來了一幫人給他蓋房子,前天中午又有一幫人抬來一口棺材,說呂巖在苟杳家得重病去逝了。這時,呂巖明白了,原來都是苟杳搞的鬼、玩的把戲,遂操起利斧,狠劈棺材,棺材劈開了,可裡面竟是金銀和布帛,還有一封信。呂巖打開信,上面寫道:「苟杳不是負心郎,路送金銀家蓋房。你讓我妻守空房,我讓你妻哭斷腸。」呂巖如夢初醒,苦笑一聲:「賢弟,你幫的我好苦啊!」這就是俗話常說的,「苟杳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的典故。後人將苟杳與「狗咬」相傳,成了「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了。

相關焦點

  • 狗咬呂洞賓的傳說
    傳說在蓬萊八仙裡有個呂洞賓,他原是讀書人,但兩次參加科舉考試都未中舉,從此以後,他就不再讀書,而依靠祖輩留下的家產,會客訪友,遊山玩水,過著逍遙自在的日子。 呂洞賓在成仙之前,有個同鄉好友叫苟杳,他父母雙亡,家境十分貧寒。呂洞賓很是同情他,和他結拜為金蘭兄弟。並請他到自己家中居住,希望他能刻苦讀書,以後好有個出頭之日。 一天,呂洞賓家裡來了一位姓林的客人,見苟杳一表人才,讀書用功,便對呂洞賓說:"呂先生,我想把愚妹許配給苟杳,你看如何?"
  •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那狗為啥愛咬呂洞賓呢?
    呂洞賓是中國民間傳說中的八仙之一,大家都知道有句俗話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那狗為啥就愛咬呂洞賓,而不咬別人呢?實際上不是「狗咬」,而是「苟杳」。苟杳是個人,姓苟名杳yao,他由於家境困難,借住在呂洞賓家裡。
  • 狗咬呂洞賓:什麼樣的狗,能咬到仙人呂洞賓呢?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用來罵人不知好歹。我們知道,呂洞賓是八仙之一。所以問題來了:什麼樣的狗,能咬到呂洞賓呢?答案讓人驚訝,那不是狗。是人。是呂洞賓成仙之前的同鄉好友。苟杳從小父母雙亡,家境貧寒。但他為人誠懇,讀書勤奮,是一個忠厚可親的人。呂洞賓很賞識他,便請他到自己的家中居住,希望他能成才。苟杳更加刻苦,漸漸小有所成,後來被林姓人家相中。成親前,呂洞賓卻提了個過分的要求:新娘子要先陪他三宿。
  • 狗咬呂洞賓的民間傳說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古時候有個人喜歡呂洞賓,一意學呂洞賓當神仙,認為作神仙不難,積德行善、禮拜至誠就會感動神仙度化。
  •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的典故原來是這樣的!
    其中,在他未成道之前,有一個「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的典故很有意義。說:呂巖有一個好朋友,叫苟杳(yǎo),苟杳因父母雙亡,家庭貧寒而無錢讀書。呂巖深知他為人忠厚善良,而且勤奮好學,遂把他接到自己家中住宿、生活、供他讀書習文。其實,「狗咬「是被誤傳了,應該是」苟杳(yǎo)「,人名,是個年輕有為的才子。故事流傳久遠了,發音又相同,人們把苟杳解讀為「狗咬」了。
  • 古語: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其實我們錯怪狗了,這事和狗無關
    在現代經常聽人口中會有一句口頭禪就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這句話是出自哪兒?又是為何會讓人熟知到成為口頭禪?今日就來說說這其中的緣由。這句話的來源有很多個小故事,具體真假也沒有人清楚,畢竟呂洞賓這個人物涉及神話,這些故事是否屬實就有些讓人無法琢磨透,記得曾經看過一個小故事,就是這句口頭禪的由來。說的是呂洞賓閒來沒事下凡遊玩,看到路邊趴著一條狗,那狗瘦得皮包骨頭,他看它可憐就在路邊買了一個肉包子給它,結果餵它的時候反而被它咬了一口,這時他口中脫穎而出一句:真是狗咬呂洞賓!
  • 什麼是「狗咬呂洞賓」?其實很多人誤讀了這個故事,內容存在硬傷
    在中國民間,有這樣的一句俗語,叫做:「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很多人將這句話理解成是:呂洞賓被狗給咬了,好好的,狗怎麼要去咬他呢?實際並非如此,這背後隱藏著一個故事,大家知道這句話的由來嗎?圖片:苟杳與呂洞賓劇照一、苟杳呂洞賓其實,所謂的狗咬呂洞賓,是一種誤解,因為,原文是「苟杳呂洞賓」,只不過由於這句話在民間被廣泛傳播,最終在傳播過程中出現了誤讀,就這樣,「苟杳呂洞賓」變成了「狗咬呂洞賓。」
  • 呂洞賓
    目前道教全真派北派(王重陽真人的全真教)、南派(張紫陽真人)、東派(陸潛虛)、西派(李涵虛),還有隱於民間的道門教外別傳,皆自謂源於呂祖。原為儒生,40歲遇鄭火龍真人傳劍術,64歲遇鍾離權傳丹法,道成之後,普度眾生,世間多有傳說,被尊為劍祖劍仙。一說為唐朝宗室,姓李,武則天時屠殺唐室子孫,於是攜妻子隱居碧水丹山之間,改為呂姓。因常居巖石之下,故名巖。又常洞棲,故號洞賓。
  • 呂洞賓的傳說
    呂洞賓的傳說呂洞賓。道教主流全真派祖師。
  • 崔顥李白作證,黃鶴樓的傳說與呂洞賓無關,原型是黃鶴仙人竇子安
    而這八位仙人中,最受民間百姓追捧的要數呂洞賓了。他幾乎成了民間百姓心中神仙的典範,無論是外在形象,還是行事風格,都讓追求仙道人們以為模範。於是很多民間傳說中充滿了呂洞賓的身影,如呂洞賓三戲白牡丹,呂洞賓戲弄觀世音、狗咬呂洞賓等等。這些故事有的是從道教神話中衍生出來的,也有的是民間傳說牽強附會的。呂洞賓修建黃鶴樓的故事便是當地人牽強附會,是典型的抱歷史名樓大腿的操作。
  • 呂洞賓在民間的傳說
    呂洞賓可謂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被人稱作: 「劍仙」、「醉仙」、「詩仙」還有一個雅號「色仙」。民間都叫他「騷仙」。那麼大名鼎鼎的呂洞賓怎麼就成了「騷仙」?據傳說還真就是事實。呂洞賓,名巖,字洞賓,唐河中府永樂縣(今山西省芮城縣永樂鎮)人。
  • 民間故事‖苟杳呂洞賓
    大家都知道有一句典故叫做「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相傳是呂洞賓在成仙之後奉命捉拿哮天犬,為了避免它受傷,便把它放了出來,沒想到卻被哮天犬反咬一口。後人經常用這句話來形容人們不知好歹,但是這句典故還有另一個說法。
  • 呂洞賓的入佛因緣
    說起呂洞賓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應該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其實呂洞賓與佛還有很深的因緣,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又是如何開悟並與佛結緣的。
  • 「逼宮」CEO,2021瑞幸魔幻開年:狗咬狗,還是狗咬呂洞賓?
    瑞幸咖啡順利坐上了「2021年開年第一瓜」的寶座「想問下瑞幸的同學,這波是狗咬狗,還是狗咬呂洞賓?」
  • 為什麼葉璇給一個忘恩負義、咬了呂洞賓的粉絲的工作人員發博客?
    演員葉璇突然在博客上,「忘恩負義、狗咬呂洞賓的所謂粉絲,就不要再來給我工作了,更加不要拖家帶口地介紹人來工作攪事兒添亂。這種人你們也要小心。」和艾特同時出現了幾個微博朋友。當網民和粉絲們看到葉璇中的這個微博時,他們就想知道發生了什麼。
  • 呂洞賓:「純陽真人」墓穴見於山西,棺槨內1物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民間的傳說當中廣為流傳的就有「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一說,「八仙」生活年代並不相同,但卻成為民間流傳最廣的「得道成仙」神仙。據說前幾天有人又發出「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的故事,說這個「狗咬」其實是呂洞賓的好朋友「苟杳」,呂洞賓為了讓苟杳好好備考,極力阻攔苟杳的婚事。直到苟杳高中狀元以後,才知道誤解了呂洞賓好意,後來兩人又和好如初的故事。但故事畢竟沒有實物更加真實,20世紀50年代末,在河南省三門峽發了一場大水,為了緊急蓄水排洪。
  • 神話傳說:呂洞賓的成仙之路
    在我國幾千年的文化發展中,存在著許多奇幻的故事和神話傳說,這其中又以唐朝中的傳說故事最多,而八仙的傳說就是其中之一。而在八仙之中,每個人的成仙的方式盡皆不同,而呂洞賓考驗可是頗多。據說呂洞賓是唐德宗時期人,出生時屋中充滿異香,還有白鶴飛入,他自幼聰慧,十歲能文,十五歲能武,精通百家經籍。
  • 呂洞賓之墓被發現,開棺後出現一物,考古工作者:這根本不可能
    其中以呂洞賓最為人所熟知,有文獻記載「呂洞賓有劍術,百餘歲而童顏」。而且有一句廣為人知的諺語「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不過對於呂洞賓,到底是確有其人,還是神話小說杜撰,眾說紛紜。有人認為呂洞賓是全真教的締造者,但是並沒有明確的證據能夠證明這一觀點。
  • 呂洞賓之墓被發現,開棺後出現一物,考古工作者:這根本不可能!
    其中以呂洞賓最為人所熟知,有文獻記載「呂洞賓有劍術,百餘歲而童顏」。而且有一句廣為人知的諺語「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不過對於呂洞賓,到底是確有其人,還是神話小說杜撰,眾說紛紜。
  • 傳說王母娘娘開蟠桃會,點名不讓呂洞賓去,為什麼?
    呂洞賓,本名巖,道號純陽子,唐蒲州永樂縣人。原為儒生,有的傳說稱他中過進士,曾任地方官吏,後因厭倦官場俗世,隱居修行。得遇火龍真人,獲授雌雄雙劍,並習得遁天劍法;又遇鍾離權,受其度化修煉成真,得道時立誓曰:「不度盡蒼生,不登仙而去。」乃遍遊人間,扶危濟困,度化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