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課題「五帝傳說時期的歷史文化研究」 獲批中國歷史研究院...

2020-12-17 紅網永州站

紅網時刻永州12月7日訊(通訊員 子疑)12月2日,湖南科技學院國學院張京華教授主持的「五帝傳說時期的歷史文化研究」課題獲批中國歷史研究院重大學術項目。

「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至於今。」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遠古文明能夠綿延不絕傳下來的國家,五帝時期是夏以前中國古史的最重要階段。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夢想,具有歷史的科學性,需要依據歷史而加以闡明,需要重新估價真實可信的古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夢想需要實事求是地論證出來。「五千年文明」「炎黃子孫」「中華民族是一個」的命題是有歷史根據的。五帝時期的古史是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遺蹟之一,是中華文明起源的關鍵階段。五帝時期的史實證明,中華文明在上古時期已經達到異常煌煌燦爛的高度。

「三皇五帝」等史前人物是神話傳說還是確有其人?需要考古工作去揭開謎底。今年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舉行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指出,要更好地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教導大家結合考古學證據,深入研究五帝時代的社會性質,補充中國古代史的知識體系,使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更加豐滿。

本課題名為「五帝傳說時期的歷史文化研究」,主要內容是:梳理歷代五帝相關文獻,綜述近代以來五帝古史研究脈絡及其遭到瓦解的過程,關注近代以來社會教育層面對於五帝時期古史傳播與接受中的誤解,從文明史的角度嘗試五帝古史的重建。預期目標是:在實事求是、科學論證的前提下,審視作為中華文明起源之一的五帝傳說時期的歷史文化的真實性;同時回顧近代以來學術界和社會文化教育層面上對於五帝傳說時期古史真相的誤解,從制度上和文明體制上重新塑造包括五帝時期在內的中華文明起源的高端、莊嚴與悠久品性。

中國歷史研究院是以中國社會科學院所屬相關研究所為基礎組建的研究機構,承擔統籌指導全國歷史研究工作,整合資源和力量制定新時代中國歷史研究規劃,組織實施國家重大項目,講好中國歷史、傳播中國文化等職責。中國社會科學院是黨中央直接領導、國務院直屬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最高學術機構和綜合研究中心。2019年1月3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在北京成立。

相關焦點

  • 湖南科技學院:學術研究課題「五帝傳說時期的歷史文化研究」 獲批...
    紅網時刻永州12月7日訊12月2日,湖南科技學院國學院張京華教授主持的「五帝傳說時期的歷史文化研究」課題獲批中國歷史研究院重大學術項目。「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至於今。」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遠古文明能夠綿延不絕傳下來的國家,五帝時期是夏以前中國古史的最重要階段。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夢想,具有歷史的科學性,需要依據歷史而加以闡明,需要重新估價真實可信的古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夢想需要實事求是地論證出來。「五千年文明」「炎黃子孫」「中華民族是一個」的命題是有歷史根據的。五帝時期的古史是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遺蹟之一,是中華文明起源的關鍵階段。
  • 歷史巧合還是歷史使命?夏朝與詩經研究PK考古中國夏文化研究
    據介紹,夏文化探索是我國歷史和考古研究中為國內外所廣泛關注的重要課題,也是整個中華文明形成和發展研究中至為關鍵的重大學術研究課題。到目前為止,圍繞夏文化,學術界在田野考古和理論研究等方面依舊存在一些問題和分歧。
  • 2020年中國東北振興研究院研究課題指南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到東北考察時和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加強對東北振興重大理論、重大政策、重大戰略的研究,進一步推進東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在充分徵求東北大學、中國東北振興研究院專家委員會、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等專家意見基礎上,特開展2020
  • 專項研究冷門絕學陝西古舊地圖 陝師大課題獲批國家社科基金研究專項
    日前,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研究專項立項名單,共設立20項學術團隊項目,陝西師範大學王社教教授帶領「陝西師範大學歷史地理學研究團隊」申報的《陝西古舊地圖整理與研究》課題獲批立項。
  • 中國歷史研究院歷史研究雜誌社招聘公告
    中國歷史研究院歷史研究雜誌社招聘公告 2020年06月29日 18:08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歷史研究雜誌社是中國歷史研究院直屬的學術期刊編輯出版單位,負責編輯出版
  • 五帝文明與中華傳統文化的形成
    魏晉時期,這種思想與儒家哲學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玄學。玄學是以道家哲學為中心的哲學。道家哲學成為這一時期的主流思想,成為知識分子的生命哲學。同時,先秦時期陰陽家的思想在後世為巫、卜等方術之士所繼承,也為以成仙為目的的道教徒所吸收,盛行於民間,在傳統文化中佔據一席之地。可以說,中國的傳統文化形成於春秋戰國時期,處於這一時期的哲人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形成做出了貢獻。
  • 期刊《歷史研究》已劃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於今年1月掛牌成立,其院刊《歷史研究》現已正式進入公眾視野。2月10日,中國社會科學網刊發了一篇題為《在對歷史的深刻洞察中繼續推進改革開放》的文章。該文作者為周群,系「中國歷史研究院《歷史研究》常務副主編」。
  • 中國歷史研究院:「鴉片戰爭」等列入明年《歷史研究》重點選題
    下一年度,我們還要圍繞鴉片戰爭爆發180周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等作為重大選題,進入我們的組稿規劃當中。」 12月3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中國歷史研究院」)副院長、《歷史研究》主編李國強介紹了2020年度《歷史研究》的重點選題規劃。
  • 中國歷史研究院首批5個非實體研究中心揭牌
    人民網北京6月12日電(韋衍行) 6月11日上午,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主辦的「中國歷史研究院首批5個非實體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北京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謝伏瞻,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中國歷史研究院院長、黨委書記高翔,中國社會科學院黨組成員、秘書長趙奇等出席此次揭牌儀式。
  •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課題研究獲獎人——著名書法家周世雄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簡稱中管院)由科學家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和裴麗生、馬洪等200多位高級科研人員發起,於1986年9月1日經陳雲同志批示,在宋平等中央主要領導同志的關懷和支持下,1987年6月2日,經中國政府批准成立的國家事業單位。
  • 中國歷史研究進入新時代
    經過70年的歷程,新中國的歷史掀開了新的一頁,同時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也進入了新時代。俗話講「盛世修史」,繁榮昌盛的新時代賦予了中國歷史研究新的使命。 第二,這是改革開放40年的必然。改革開放40年,中國不僅累積了雄厚的物資財富,同時,經濟社會的發展也呼喚著精神文化的豐富。人民群眾對於文化的需求更加多元。作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歷史研究尤其為人關注。
  • 中國歷史研究院歷史研究雜誌社發布「三刊一報告」
    12月30日,中國歷史研究院歷史研究雜誌社新刊發布會在京舉行,發布《歷史研究》升級改版、《中國歷史研究院集刊》創刊、《歷史評論》創刊及《中國歷史學前沿報告(2019)》。《歷史研究》創刊於1954年,自2019年1月《歷史研究》劃歸中國歷史研究院以來,歷史研究雜誌社對該刊進行了改版。據介紹,升級改版後的《歷史研究》將著力開展重大選題的策劃,圍繞重大歷史節點、重大歷史事件和人物研究組織優秀稿件,並將於《歷史研究》2020年第1期刊發一組筆談,主題是「經世致用與中國史學的成長」。
  • 「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研究」課題開題論證會舉辦
    本報北京6月10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楊寶光)今天,共青團中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在中央團校召開了「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研究」課題開題論證會。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徐曉出席會議並講話。
  • 「中國歷史研究院首批5個非實體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京召開
    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訊(記者 張娓)6月11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主辦的「中國歷史研究院首批5個非實體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京召開。,把中國歷史研究院建成全國中國歷史綜合研究中心,中國歷史研究國際學術交流中心,世界上最權威、最具影響力的中國歷史研究機構;二要加快構建中國特色歷史學「三大體系」,認真把握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面臨的重大挑戰和緊迫問題
  • 中國歷史研究院推出「學者工作室」制度
    當天,中國歷史研究院科研管理部副主任陳於武主持發布會,副院長李國強發布《中國歷史研究院「學者工作室」制度實施辦法》和「五個重大課題」進展情況。李國強介紹指出,該項制度充分體現中央關於科研管理「放管服」改革要求,賦予首席專家以更大自主權,學者將以個人名字冠名「學者工作室」,自行組織團隊,自行安排科研活動;注重成果導向,簡化中間檢查考核環節,為首席專家及其團隊提供優良科研環境;中國歷史研究院將在科研條件、科研經費等多方面給予充分保障;此外,中國歷史研究院還將與首席專家籤訂《誠信承諾書》,以期引領史學研究的良好學術生態,努力打造中國史學研究的誠信典範
  • 《鳳凰山歷史文化研究》一書出版面世
    該書是遼寧朝陽鳳凰山地域文化的系統整理和研究,通過對人形山和地象人物的研究考查,得出了鳳凰山是「鳳凰文化的祖源地」,也是「人類文明起源地」的科學結論,是歷史地理學的一次重大發現。全書68萬字,圖片900幅,581頁,大16開本,內容豐富,圖文並茂,製作精良,可以作為歷史地理學、歷史人類學的專業書籍,也適合普通讀者參考閱讀。
  • 高翔:加強考古和歷史研究 闡揚中華歷史文化
    加強考古能力建設和學科建設,必須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歷史科學的重要論述為統領,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9·28」重要講話精神,在增強中國考古學在國際考古學界的影響力、話語權上發力,在加強考古人才隊伍建設上著力。三、以優秀的考古和歷史研究成果增強中華文明的吸引力感染力堅定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認同我們的歷史文化。
  • 中國歷史研究院歷史研究雜誌社2021年非事業編制人員招聘公告
    歷史研究雜誌社是中國歷史研究院直屬的學術期刊編輯出版單位,負責編輯出版《歷史研究》《歷史評論》和《中國歷史研究院集刊》等刊物。下載並填寫《中國歷史研究院歷史研究雜誌社招聘報名登記表》,提交登記表及其他相關材料進行報名。  2.資格審查。根據報名條件和崗位相關要求,對應聘人員的資格進行審查,未通過資格審查的人員不再通知。  3.筆試、面試。對通過審查的人員進行筆試、面試,具體時間地點根據疫情防控形勢另行通知。
  • 「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研究」課題論證會認為——
    「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研究」課題論證會認為——要把準五四運動和 五四精神研究的正確方向周月亭發稿時間:2020-07-06 17:16:00來源: 中國教育報 中國青年網  本報訊(通訊員 周月亭)共青團中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近日在中央團校召開了「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研究
  •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產研所國企混改(課題)研究中心成立
    5月30日,「國企混改研究」課題立項研討會及「中管院產研所國企混改研究中心」(簡稱:研究中心)成立授牌儀式在產研所會議室舉行。在研討會上,姜福平所長指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國企混改推進工作,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產業創新研究所作為國家科研事業單位,將圍繞「國企混改」立項研究,成立國企混改研究中心,開展國有企業混改模式創新和新的研究探索,符合國家的方針政策,意義深遠而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