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抑鬱症越來越年輕化、是抑鬱還是假矯情?

2020-12-27 星光可問趕路人

首先抑鬱症從醫學上講是一種心境障礙,這種心境障礙以顯著的、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表現,而且這種心境低落跟患者的顯示不相符,臨床上可表現為悶悶不樂,嚴重時悲痛欲絕、木僵等,甚至有自殺傾向,有些病人還伴有焦慮、激越、運動性不安等,甚至可能出現精神病症狀,如幻覺、妄想等,抑鬱症的發病率很高,終身患病率大概是在6.87%左右。

原以為,抑鬱症三個字離我們的世界是十分的遙遠,然而回頭一顧,卻發現我身邊就有患了抑鬱症的朋友,我還記得的初次見我那位朋友時只是聽朋友善意提醒需要在交流方面儘量少提對她有壓力的事或者問題。聽到這話我心裡還泛著嘀咕,抑鬱症確定是抑鬱不是矯情。那天朋友來我們都特意表現出以往沒有的熱情,見到她後感覺和我們正常人一樣,唯一不同的事她很漂亮,在吃飯的過程中我偶然發現她手腕上有很多的割痕,才感到事情確實嚴重,後面的交流互動都還算愉快。

事後感到不可思議,怎麼會有人忍心割自己的手腕。於是我事後特意搜索很多關於抑鬱的介紹與案例,根據了解到的案例才發現抑鬱症已經在年輕群體不斷增長,如今已經有很多的年輕人身患抑鬱,我這個朋友也才不到十八,抑鬱群體年齡還有部分比她還小實屬可怕,究竟是什麼導致年輕群體抑鬱症暴增 ?是真的抑鬱嗎 ?

在普遍沒有了解的人可能認為抑鬱症就是一種矯情或以抑鬱來逃避某些自己不想面對或承擔的事物,當然這種可能存在極少數。在我了解的大部分抑鬱都是屬於真實病狀,只是有輕微之分,所以請不了解的朋友在以後有遇到聲稱自己有抑鬱的人給予理解和尊重。至於為什麼會越來越年輕化,我個人認為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人們的工作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學業壓力、就業形勢、人際關係、戀愛以及家庭等等有很大關係。我們面臨的環境越來越複雜,人們的心理也越來越脆弱。

1. 學業壓力

伴隨著我們生活質量提高和社會經濟的發展,現在學生們需要學習的課程也是越來越多,除了學校內的學習以外,很多家長還會將孩子送到各種課外補習班,孩子幾乎沒有多少自己的休息時間,同時還要面臨父母對於成績的期盼,使得孩子有很重的心理負擔,這種負擔長時間的壓在心裡,很容易就進入抑鬱狀態,還可能導致孩子出現厭學心理。同時有很多家長因為不知道該怎么正確地跟孩子進行溝通,所以只好對孩子採取一種嚴格教育方式,希望以這種方式讓孩子好好學習,不敢在學習上懈怠,其實這種方式會讓孩子長期處於一種壓抑的氛圍之下,讓孩子不敢也不想和父母溝通去傾訴自己內心的想法,這會導致孩子逐漸變得沉默寡言,不愛與人交流,從而習慣將自己封閉起來。

2. 工作壓力

很多年輕人在進入工作崗位之後會遇到很多的麻煩,比如說總是遭到上司的責罵批評、同事的排擠或者是失業等,再加上生活上的一些壓力,要養家餬口之類的,種種原因都會導致人的情緒慢慢變得消極或者是激動,時間一長就會導致抑鬱症的出現了。

3. 人際關係

有些人的人際交往能力偏弱,或者有些個性,不善與人相處,導致獨來獨往,長時間下去,心理必然會影響,同時自身也容易產生自卑心理。

4. 戀愛

現在的孩子接觸網絡世界都非常早,青少年心智還不夠成熟,被各種亂象誤導,很多還分不清愛是什麼東西就盲目投入當中不能自拔,最後遭受打擊欺騙一時難以接受或走出來,會導致孩子產生一些悲觀厭世、情緒低落等消極情緒。

5. 家庭

很多家庭當中父母之間的關係不和睦或者父母離異、家庭經濟負擔重等原因,這些都會導致家庭生活十分的不和諧,在這種環境下生活的孩子思想都會受到一定的負面影響,可能會導致思想扭曲,消極情緒十分的明顯,這種思想持續時間較長的話就很有可能引發抑鬱症。

那我們該怎麼去幫助他們呢 ?對於有抑鬱症的朋友我們要做到不帶評價的接納他們,在某種程度上給對方創造了一個安全放鬆的環境,並給於恰當的陪伴允許他們表露出痛苦、悲傷、憤怒等情緒,讓他們感知到,生病不是他們的錯,他們是無辜的,不管發生任何事,我們願意陪他們一起去面對。

相關焦點

  • 喬碧蘿的抑鬱症好了?還是被網友治好的,本人回應:矯情而已
    無奈之下,喬碧蘿只好坦言自己患有多年的抑鬱症,請求大家放過它。之後許久,喬碧蘿接受媒體的採訪,勇敢露臉,用自己的真實容貌去面對觀眾,或是破罐子破摔,或是真誠相待,並且直言自己只是一個普通女子,而直播只是她的工作。時隔數月之後,2月8日,喬碧蘿又再次正面回應了她患有抑鬱症一事,文中講述了自己曾經患病的痛哭,並且直言"現在覺得也就是我的矯情而已"。
  • 抑鬱症到底是不是矯情
    反觀現在,人們的日子在變好,但是人心卻越來越不可直視。在我們物質條件變得富足的同時,人們的精神也在受著極大的折磨。有一份調查報告顯示目前中國的抑鬱症患者已經超過2600萬,而這裡面很有可能有10%~15%的患者最終可能選擇自殺來了結自己,抑鬱症患者的自殺率比普通人高出二十倍。在自殺人群中有百分之七十的人都是抑鬱症患者。所以,抑鬱症就算是你們認為的矯情嗎?
  • 抑鬱是什麼?抑鬱不是矯情,就像是大腦的「重感冒」
    抑鬱症是什麼?有人說是內向,不喜歡與人交往;有人說是矯情,企圖博得眾人關注;有人說是心情低落,忍一忍就會過去……社會對抑鬱症有各種各樣的誤解,包括抑鬱症患者的親友,甚至抑鬱症患者本人。抑鬱症,不是內向、矯情、心情低落,它更像是一場大腦的「重感冒」。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顯示,全球有超過3.5億人罹患抑鬱症,近十年來,患者的增速達到了18%。 根據估算,中國泛抑鬱症人數超過9500萬,是全球抑鬱症疾病負擔較為嚴重的國家之一。抑鬱症已經成為人類第二大「殺手」。
  • 「有什麼好抑鬱的,真矯情!」
    原創 餃子姐 餃子姐的健康八卦餃餃有話說:「我得了抑鬱症。」「有什麼好抑鬱的,真矯情!」抑鬱症患者聽到這樣的話會很絕望吧。抑鬱症和抑鬱狀態不是一個概念長達兩周以上的持續抑鬱狀態,才有可能被確診為抑鬱症。抑鬱症的治療,需要通過心理諮詢和抗抑鬱類藥物等醫學手段。我聽過一個說法——在心理問題上,人只能自己拯救自己,別人說再多也沒用。但很可惜,在抑鬱症問題上,純靠個人意志恢復,基本不可能。
  • 聚焦青年抑鬱症群體:說不出口的病恥感與高校抑鬱篩查的兩難
    去年6月,21歲的王鵬在拿到本科畢業證書的同時,還拿到了自己確診中度抑鬱的病例報告。儘管同樣伴隨著失眠、焦慮、心悸等症狀,但在走出校園邁入社會的第一步,王鵬還是選擇隱瞞自己的病史,勇敢入職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家公司。然而,在強撐了半年後,王鵬最終還是選擇了離職。
  • 抑鬱情緒和抑鬱症有什麼區別?如何改善這些症狀?
    所以,不管什麼時候,都不要去偏信網上的信息,也不要以為從網上做幾套抑鬱症測試,自己的分值高了就是抑鬱症。 事實上,我們常說的「我抑鬱了」和「抑鬱症」其實是兩個概念。
  • 大學體檢將篩查抑鬱症?抑鬱症不是矯情,是你的「情緒」生你病了
    甚至還有家長覺得,這是孩子脆弱、不擔事的一種表現,「怎麼現在的孩子就這麼脆弱呢,動不動就說自己得了抑鬱症,我都這麼大歲數了,經歷了這麼多事情,我還沒得抑鬱症呢」。到底什麼是抑鬱症?患上抑鬱症真的是因為孩子承受能力差、矯情嗎?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抑鬱症。什麼是抑鬱症?
  • 億萬名媛抱著寶寶跳樓,產後抑鬱不是「矯情」,真的不能再被忽視
    文|小豆芽育兒記 我國每10位產婦就有1人有產後抑鬱,產後抑鬱不是大家口中的矯情,更不是沒事兒找事兒,產後抑鬱是需要每個人關注的一件事!
  • 抑鬱症測試題,25分以上是重度抑鬱症,看你抑鬱的程度有多深!
    抑鬱症患者小N在社交平臺分享自己的經歷: 我會在半夜突然醒過來,瘋狂和手機裡的朋友打電話,跟他們說:「你是不是要害我,為什麼要搶我的飯碗?!」 幾乎是5秒鐘打一個電話,早上起來回看通話記錄,自己都覺得後怕。
  • 「抑鬱症」是世界上最溫柔的病,沒有誰天生就抑鬱!
    現在生活節奏變得越來越快,工作的壓力也隨之變得越來越大,會讓很多人每天都感到十分的忙碌!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抑鬱症漸漸地進入大家的視野,這個詞語不在變得陌生,而是經常在身邊會聽到的常見疾病了。生活中如今有許多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鬱,抑鬱也分為好幾種,有微笑抑鬱症、產後抑鬱症、老年抑鬱症等等。抑鬱症它只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全球在超過3億患抑鬱症的人口裡面,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有自殺的傾向。全球每年因為抑鬱症死亡的人口超過了100萬人,其中中國人超過四分之一還多。
  • 抑鬱症和抑鬱情緒的區別是什麼?心理學家教你如何識別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很多人的壓力也在不斷的加大,尤其是年輕人,工作的壓力讓很多年輕人喘不過來氣,內心強大的人可以很好地去釋放,然而內心脆弱的人卻很難去釋放,很多人和身邊的人傾訴得到的是矯情,而不是理解,導致最後出現了很嚴重的心理問題,然而長時間會形成為心理疾病,心理疾病中最為常見的也就是抑鬱症了
  • 這個世界怎麼了,真抑鬱安慰假抑鬱,真痛苦保護假痛苦
    你說,這個世界到底是怎麼了,真抑鬱的人要笑著去安慰假抑鬱的人,真痛苦的人要強裝冷靜去保護假痛苦的人。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本身就已經夠卑微和透明的了,可是命運不肯放過我們。我們這一步步如同在刀尖上行走,即使血染大地,也無法停留休息片刻。
  • 抑鬱症低齡化:少年的煩惱並非只是「矯情」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預計現有3.5億人患有抑鬱症。近日,新京報刊發專題報導,走進深受抑鬱症困擾的患者及其家庭,向心理學專家問計。報導再度引發了公眾對抑鬱症群體的關注,而其中,抑鬱症低齡化的問題,應引起更多的重視。  理想單一化從眾化,加重青少年挫折感  數據顯示,全球抑鬱症患者遍布各年齡段。
  •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患上抑鬱症呢?來看一個重度抑鬱康復者的認識
    第二,抑鬱症病人,本質上是本我和超我的矛盾,抑鬱病人都有一個強大的超我。我們常發現壞人不容易得抑鬱症, 抑鬱症病人,基本上都是那些善良,樂於助人,有社會責任感,常常把過錯歸於自己的「乖寶寶」,對自己要求嚴格,是家長、老師和領導最喜歡的類型。
  • 一個抑鬱症患者的肺腑之言:讓你越來越抑鬱的婚姻,應該趁早丟掉
    所謂「抑鬱成疾」,意即一個個小的抑鬱心理累積多了,就成了大問題。抑鬱傾向雖然算不上抑鬱症,但也是一種負面心理,患過抑鬱的人如果去做諮詢,做治療,負責任的醫生或心理諮詢師會告訴你「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的道理。所謂「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簡單來說就是:你得學會識別和判斷哪種心理是抑鬱傾向,遇到了就有針對性地去應對,這樣才能避免這種心理進一步惡化。
  • 衛健委建議將抑鬱症納入學生體檢,網友炸鍋:批量測試抑鬱太形式
    不開心、想不開、矯情、玻璃心、鑽牛角尖……這些負面詞彙的背後,指向的是一種明確的疾病——抑鬱症。世界衛生組織2019年發布的數據顯示,全球抑鬱症患者總數超3.5億,中國泛抑鬱人數超過9500萬人,每年約有20萬人因抑鬱症自殺。
  • 患抑鬱症的人越來越多,到底什麼樣的人容易患抑鬱症?要多加注意
    過去大家總認為抑鬱症就是不高興、是矯情,是閒出來,但近年來,由於患抑鬱症的人越來越多,人們對它的了解也在逐漸加深,我們逐漸意識到這是種較為嚴重的心理問題。人患上抑鬱症後,確實會變得不高興,但並不只是不高興那麼簡單,除了不高興之外,往往伴有失眠、焦慮、反應遲鈍、疲倦、厭食或暴食等異常。據世衛組織的統計,全球約有3.4億抑鬱障礙患者,全球抑鬱障礙發病率約為11%,那麼,什麼樣的人比較容易患上抑鬱症呢?什麼樣的人更容易患上抑鬱症?
  • 為什麼一到晚上就抑鬱?心理學家:你們常說的抑鬱,有可能是假的
    02人人自稱的抑鬱原來是它——夜抑鬱經常聽到有人提及,現代人為什麼這麼多抑鬱的,古時候人們就沒有抑鬱的嗎,這樣的問題數不勝數。;3、清晨太陽升起,陽光照射到房間後,症狀隨之消失;在這裡需要說明的是,有抑鬱傾向距離抑鬱症還是非常遙遠的,因為中間還要穿插著一個「抑鬱心境」的過程,所以,及早地、正確地面對自己的心理問題,是對待心理障礙最好的「良藥」;
  • 一個人怎麼好端端就抑鬱了?抑鬱症全面成因分析與反思
    文/老K如果你了解歷史會發現,1980 年代前,中國幾乎沒聽說過「抑鬱症」患者。為什麼當下這麼多中國人忽然「得上」了抑鬱症?當時大部分神經症都被「誤診」為「神經衰弱」,其實後來精神病學家反思,當時被診斷為神經衰弱的人群中,好多其實就是抑鬱症等神經症問題,所以實際上抑鬱症並非我們這個時代特有的問題。當下抑鬱症幾乎成為了我們的時代病,無論是現實中還是電影橋段裡,抑鬱症相關話題越來越多。
  • 為何患抑鬱的人越來越多?恨不了別人,他們就恨起了自己
    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數據,全球共有約3.5億名抑鬱症患者。中國的抑鬱患病率達到了2.1%,高發人群覆蓋到了從青春期到老年期的人生階段。 作為發病率最高的單病種精神疾病,抑鬱症已成為人類第二大「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