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男孩,不可大意,李玫瑾:「養兒有三忌和四不說」家長要繞開

2021-01-08 璦宸媽媽說

導語

要說出每個家庭都繞不開的話題,那就是教育了,特別是作為一代年輕的父母,孩子教育成了重心,也同時受著老人的影響和現代教育的影響,常感到左右矛盾。「窮養兒,富養女」,這句話就讓很多人矛盾的,兒子到底怎樣窮養?對兒子太過於嚴格會不會影響親子關係?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可以看看,育兒專家李玫瑾的妙招。

李玫瑾教授,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她說預防犯罪要從未成年人抓起。當然,不是說我們的孩子會成為罪犯,而是她長期研究對兒童心理學有一定的成就,所以她的一些話值得我們思考。

李玫瑾教授曾表示:養兒有三忌和四不說。

那麼這三忌是什麼呢?

一、忌「窮」養兒子李玫瑾教授表示:窮養出來的孩子容易自卑,而且斤斤計較,長大後難有大胸懷。

以前我有個鄰居,她家是靠蔬菜批發起家的,開始起早貪黑十分辛苦,賺的是辛苦錢,後來生意做大了,也比較有錢了,但覺得一定要讓兒子懂得賺錢不易,儘管家裡條件不錯,他兒子常穿的是從親戚家要來的舊衣服,出去買東西也帶著兒子,不停地討價還價,後來他家兒子長大了養成了斤斤計較愛佔小便宜的性格了,後來因為佔單位便宜被開除了。真是得不償失。

就是因為他媽媽的「窮」思維給孩子造成了傷害,覺得凡事要計較佔便宜,最可怕的也是「窮人」思想,限制了人生的格局。

二、忌「苦」養兒子 何為「苦」養,就是讓孩子吃苦頭。有的父母為了培養孩子堅強的性格,就苦養孩子,沒有「苦」製造苦。鄰居家有個男孩,一路長大可真是不容易,他爸爸為了培養他,不斷的製造困難,三歲時,零下20度,五點多帶孩子出去跑步,孩子發高燒後來暈了才罷休,還說男子漢怎麼這麼嬌氣,聽著都讓人生氣。

這種情況常常在父親身上發生,覺得男孩就應該有男子漢氣概,遇事要堅強,不許哭,常在精神上打擊孩子。這樣的孩子也容易自卑,不能自我。

英國作家劉易斯就曾說過:別人認為不聰明的孩子,原因是孩子本身就認為自己愚笨。

三、忌「慣」養兒子有的家庭只有一個男孩,覺得男孩是家裡的頂梁柱,所以從小備受寵愛,李玫瑾就說:「慣」養孩子容易養出一個不懂感恩的「白眼狼」。

慣養孩子養出有問題的孩子還真不少,當初著名歌唱家之子的事件想必大家都沒有忘記,那可是含在嘴裡怕化的主,結局令人唏噓不已。

有人說,男孩還是比較省心的,沒有女孩嬌慣,教育起來也不用這樣細緻,當初我生了男孩之後,我姑姑就說,這下省心了,男孩不怕吃虧,少操不少心。

但男孩也和女孩一樣,都有豐富的內心世界,這沒有差異。不要以為他們天生有一顆強大的內心,可以對他們說話不加考慮,父母出口的話很可能就是孩子的傷。

對孩子講話時,這四句一定不能說出口:

第一句:一個男孩子,哭什麼哭,不能哭。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但別忘了還有下一句「只是未到傷心處。」男孩子流淚並不丟人,他們也需要發洩情緒,眼淚是最好的釋放。

如果男孩連哭的權利都沒有,他們的壓力如何釋放,排解?

親戚家有個男孩,有名的堅強,淘氣挨打都不哭,因為從小就被教育,男孩不能流眼淚,要是哭打的更厲害。就因為不哭還被他父母當成可炫耀的事。

就是這個男孩才十幾歲就開始學會抽菸喝酒,抽得厲害的時候一天兩包,勸他戒菸,他說他煩,抽菸能讓他冷靜。你說這是不是把抽菸變成情緒的發洩口了呢?

第二句:別像你爸爸一樣。在一項調查中顯示,在我國孩子教育問題上有42%的是母親在獨擋,32%是老人承擔,只有不到12%是父親在承擔。而這些獨擋孩子教育的媽媽有很多成了「怨婦」,常會當著孩子的面指責爸爸,或者孩子淘氣時順口一句氣話,覺得自己的付出沒有回報,這有孩子原因,更多的是對丈夫的埋怨。

你可能說這話是出於讓孩子懂得你的付出或者感恩,也許一時的衝動,殊不知,這對孩子產生了很大影響。在孩子心理爸爸一般都是偉大的,是模仿對象,這樣會使父親在孩子心理的形象大打折扣,另外會讓孩子產生叛逆心理。

可能你一句話讓爸爸這個偶像變了味,孩子變得迷茫,沒有方向,對未來失去信心。

第三句:你媽媽啥都不行,家裡全靠我撐著。對於一些家庭來說,爸爸承擔大部分的花銷,而媽媽照顧家裡多些,還有一些媽媽是全職家庭主婦,如果這是爸爸不體諒妻子,在遇到事情常常為此打擊妻子,不只傷害妻子,也傷害孩子。

這種傷害一般有兩個方面:

一是,讓孩子有愧疚感,媽媽是因為照顧他而變成爸爸抱怨對象的。

二是,孩子不尊重媽媽,不尊重女性為家庭的付出,有可能影響孩子以後的婚戀觀。

我認識一個老闆,妻子是全職太太,一直在照顧家裡照顧兒子,這個老闆覺得是他在養著一家人,妻子什麼都不行,再送兒子出國那天,老闆又在數落妻子,這時他兒子說了一句話:我走了,媽媽您就解脫了。

兒子出國不久夫妻兩個人就離婚了,那位妻子自己開了家母嬰店,現在已經有三家連鎖店了,最讓人遺憾的是,他們的兒子明確告訴他們他喜歡男孩。

第四句:談戀愛,不吃虧。好多人認為男孩在戀愛中不會損失什麼,對孩子戀愛觀沒有正確的影響,孩子在潛意識裡不尊重女孩,也造成沒有責任心,也可能影響孩子未來的婚姻家庭。

好男孩養成「秘籍」

家有男孩的家長,究竟要怎樣做呢?李玫瑾教授說:三歲之前要講愛,三歲之後要立規矩。所以建議您立好這些規矩:

第一:懂得尊重現在一家人常常是6對1或者更多,既六個或者更多大人帶一個孩子,寵愛自不必說,但一定要讓孩子尊重長輩,不要養成飛揚跋扈的性格。

還要讓孩子養成尊重女性的,從媽媽開始尊重所有女性。當年,某明星的兒子在節目上說媽媽是「豬」,當時引起一片譁然,多少金錢也買不到孩子高貴的心靈。

彬彬有禮的紳士到哪裡都會受到歡迎。

第二:成功時喜悅,失敗時也不要氣餒。男孩要養成一個大胸懷,不驕不躁,遇到失敗不能灰心喪氣,覺得自己不行,只有堅強的意志,才能學會承擔責任,日後遇到困難也能平穩度過。

近年來,少年兒童跳樓的事件屢有發生,這就是孩子不能面對困難,遇事不會化解。

第三:遵守規則我們的社會是法制社會,到處都有規則,男孩是力量的代表,特別是叛逆期孩子容易走偏,所以從小就要引導他們遵守規則。

都說女孩是貼心的小棉襖,男孩是皮夾克,皮夾克也要時時養護。想要有一個優秀,陽光,有愛心、溫暖的男子漢,需要我們家長要從自己一言一行影響他,教導他。

男孩只有形成良好的品質,長大才能維護好家庭,成為家人可以依靠的大樹,懂得愛自己也會愛別人。

法國愛爾維修說: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讓我們和孩子一起成長一起領略明天的美好。

相關焦點

  • 男孩只和媽媽親近,易把男孩養成「女孩樣」。李玫瑾:養兒有三忌
    孩子的吃穿住行,都是女性長輩一手包辦,陪孩子讀繪本、玩,也都是媽媽、奶奶或外婆在做,原因是這些女性長輩比較細心且有耐心。而爸爸、爺爺和外公卻極少參與,沒空帶孩子,甚至沒空和孩子一起玩,原因是要忙工作或者不夠細心。
  • 教育孩子要「因材施教」,李玫瑾教授:養兒有3忌,養女有5忌
    在養育兒女的問題上,很多父母都是很困惑的,養兒和養女到底有哪些區別?對此,公安大學育兒專家李玫瑾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在一場講座中,李玫瑾教授表示養兒有3忌,養女有5忌,父母要避開,讓孩子在成長路上少走很多彎路。
  • 郭晶晶窮養兒,養育男孩聽聽李玫瑾教授的建議,把握三個關鍵詞
    有人說養育男孩比養育女孩更操心,因為男孩將來要承擔的社會責任和家庭壓力更加大,所以,更需要做出成績來。不少家長戲稱養育男孩就是有了一個建設銀行,家長要拼搏努力,孩子也得培養到出類拔萃。就在民間也一直流傳著「窮養兒,富養女」的說法。
  • 李玫瑾:家有男孩,教育要堅持這5個原則,兒子未來陽光有擔當!
    李玫瑾教授想必大家都是熟悉的,她是中國公安大學心理學教授,專門研究青少年兒童心理學,在育兒方面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她曾在一次講座中講道:如果家中有男孩,教育要堅持這5個原則,兒子未來陽光有擔當!培養男孩能吃苦的精神「窮養兒,富養女」這句話幾乎所有家長都聽說過,但理解這句話真正含義的家長卻少之又少。
  • 李玫瑾:家有男孩,教育要堅持這5個原則,兒子未來陽光有擔當
    在犯罪的概率上,男孩往往要高於女孩。很多家長表示,男孩性格外向總是不服從自己的管教,要是得不到良好的引導很容易走錯路。這讓不少家裡有男孩的父母感到擔憂。在這個問題上,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認為:對男孩的心理教育從小就要開始,並堅持5個原則。
  • 李玫瑾坦言:養男孩的家庭,在孩子6歲前,要教會他「四個技能」
    老人家經常說「窮養兒,富養女」,儘管許多家長教育孩子都很平等,但很容易會被老思想影響。養男孩和女孩是不一樣的,如果父母不注意的話,你的孩子將來很容易沒出息。心理專家說過:孩子的性格養成,在3歲就完成了60%,到6歲完成80%!
  • 李玫瑾坦言:家有男孩,要教會他4種能力,最好不要晚於6歲
    尤其是家中有天性調皮好動的男孩子,平日裡在家囂張跋扈慣了,父母長輩都讓著他,但是出了家門,外人可就不一定能讓著熊孩子,一不小心,可能就會惹出麻煩。養兒育女,要根據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性別,因材施教。對於有男孩的家庭來說,在育兒方式上要用對專門的育兒方法。李玫瑾教授:家裡有男孩,在他6歲前,一定要教會他「四種能力」!
  • 李玫瑾說:對於男孩子,家長要捨得做到這3件事,孩子更有出息
    李玫瑾教授說:家長為男孩子捨得做這3件事,孩子更優秀作為中國公安大學的教授,李玫瑾,對於青少年犯罪心理學等常年的研究,對如何育兒,教育孩子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往往我們能從李玫瑾教授的講座中,學習到很多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 尤其是家有兒子的,一定要讀一下李玫瑾這段語錄,不然將來會後悔
    十有八九都是嬌生慣養,讓很多男人娶回去,就跟多了一個爹似的,這就是富養女,養出來的爹。說到這裡,如果大家也不知道如何養好兒子,尤其是家有兒子的,一定要跟我們一起來讀一下李玫瑾這段語錄,不然將來會後悔!文字如下:人在早年,吃的苦越多,他的承受力越好。尤其是家有兒子的,千萬不要百依百順,很多逆子都是寵出來的。
  • 家長需要記住「養兒三忌,養女五忌」,孩子的未來不用操心
    雖然現代社會「男女平等」,但事實上兩者還是有著很大不同的,特別在養育方法上面,在教養女兒和兒子方面有著很大的區別。現在大多數的家庭當中都有兩個孩子,有的是兩兄弟,也有的是兩個姐妹,還有姐弟和兄妹的情況,很多有兩個孩子的家庭,無論是孩子性別是否相同,大多數家長都會教兩個孩子一樣的教育。
  • 李玫瑾:養育男孩,父母要堅持「4原則」,兒子未來陽光有擔當!
    在現在的社會中,很多家長越來越看重孩子的能力,於是開始對孩子進行素質培養,讓孩子變得自己理想中的樣子。可是卻不是那麼容易,這需要家長的認真教導,同時孩子也要聽話認真,這樣才有可能培養出一個優秀的人才。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學習很多,接下來我們先看一個案例:鄰居家的兒子小時候成績優異,總是能得年級第一名,平時也積極樂觀,家長以此為傲。
  • 李玫瑾教授:養育男孩,父母要教會2件事,兒子長大後會優秀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家長會相互傾訴說自己家的孩子如何,希望他以後有什麼樣的發展。尤其家裡是男孩子的家長,對於男孩的要求往往會更高。所以針對家庭對男孩的教育,李玫瑾教授提出了一套"系統脫敏"的教育概念,並且建議廣大有男孩的家長們:養育男孩,父母要教會2件事,兒子長大會變得越優秀。
  • 李玫瑾:養兒子的家庭堅決執行四個原則,否則將來很難成才
    相信這是許多養兒子家庭的寫照,男孩天生就是非常調皮的,經常會給父母惹出各種麻煩,如果家長想要養好兒子,教好兒子,不如了解已經李玫瑾老師曾說過:養兒子的四個原則,相信對你們肯定會有幫助的。李玫瑾:養兒子的家庭堅決執行四個原則1)教會孩子承認錯誤「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相信不管是孩子還是家長,都會有出錯的時候,身為小孩,他們的無知導致自己並不知道犯錯了,什麼有些孩子還會把錯誤隱藏起來,不想讓家長知道,這樣下去孩子不僅會養成說謊的性格,甚至還會把犯錯當作一件很普通的事情
  • 李玫瑾直言:養育男孩的家庭,父母堅持4大原則,兒子未來有擔當
    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學習很多,接下來我們先看一個案例:鄰居家的兒子小時候成績優異,總是能得年級第一名,平時也積極樂觀,家長以此為傲。此後家長的悉心教導,孩子的認真努力,學習成績又提升得很快,變回了之前優秀的狀態。可以看出一個孩子的成長,不僅靠自己的自律,還要靠父母的悉心培養。李玫瑾告訴你:養育男孩,父母堅持4大原則,兒子未來有擔當!
  • 李玫瑾:教育男孩,家長要堅持3大原則,兒子未來陽光有擔當!
    其實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有很多方面都是需要去關注的,尤其是男孩和女孩的區分教育。許多人教育孩子都不區分男孩和男女孩的特定方式,所以就產生了一些問題。實際上在這一過程中,要運用不同的方法才行。在對待男孩的時候,就應該適當嚴厲一些,不過很多大人在對待孩子的時候,都表現得過於寵溺,以至於孩子無法擁有更多的擔當。
  • 養兒三「忌」養女有四「忌」,學著區別對待,孩子長大錯不了
    不同的養育方式造就不同性格秉性的孩子,優勢教育這句話被更多家長奉為「金科玉律」。身為家長都想讓孩子有出息,可如何做才能教養出「優勢孩子」,成了多數媽媽的心頭難。反觀弟弟雖然從小就得到了爸媽的「格外關照」,由於過度寵愛導致他染上了遊手好閒的劣習,也並沒有因為寵愛而有出息。為什麼在這個家庭中,不管是窮養的女兒還是富養的兒子,最終都沒有大出息?這是就是錯誤教育方式帶來的影響。
  • 李玫瑾:家裡有男孩,家長教會他這「4種能力」,最好不晚於6歲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別人口中的優秀的孩子,但是培養孩子並不是一件紙上談兵就能解決的事情,要結合現實生活當中的舉措,才能讓孩子在成長過程當中成為健康且優秀的孩子。特別是在6歲之前的孩子,想法多樣的同時還會出現各種調皮的行為,因此在此之前,家長就要對孩子有相應的措施。
  • 李玫瑾建議:養男孩的家庭,要教會他這3種本事,最好不要超過6歲
    所以家有男孩的父母,他們最為頭疼的就是教育問題,稍有不慎,孩子就可能成為調皮搗蛋的那個。最擔心的還是孩子缺乏責任意識和規矩意識,這樣以後很可能會惹出麻煩。作為知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表示,教育男孩真的要趁早,尤其是六歲之前。
  • 家長明白男孩與女孩的區別,教育才能遊刃有餘,家有兒子更要看看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教育是一門學問,我們常說要因材施教,做到這一點的前提,就是了解孩子的個性和興趣愛好。比如男孩和女孩的教育方式就是完全不同的,他們之間的差異由大腦決定,家長只能順應,不能強行改變。
  • 被物質「窮養」的男孩長大後什麼樣?父母遵循四點,才是養兒真諦
    可是多數父母依舊搞不清楚「窮養」和「富養」的真正含義,尤其是男孩,將來肩上的擔子和責任更重,如果被正確窮養,則會成為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男子漢,反之,則是傷害明顯,後遺症如影隨形。 多數家長以為窮養兒就是不給兒子花錢,對他的花銷過於苛刻,其實這完全是一種錯誤的認知。如果只是以物質作為窮養的標準,那麼孩子長大後可能難逃如下幾種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