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坦言:養男孩的家庭,在孩子6歲前,要教會他「四個技能」

2020-12-22 小風兒童心理學

老人家經常說「窮養兒,富養女」,儘管許多家長教育孩子都很平等,但很容易會被老思想影響。

養男孩和女孩是不一樣的,如果父母不注意的話,你的孩子將來很容易沒出息。

心理專家說過:孩子的性格養成,在3歲就完成了60%,到6歲完成80%!

家有男孩,父母需要耐心地細心教育孩子,事實上,在我們眼裡男孩子是很難管教的。如果父母管教出了問題,那麼他未來有可能會走很多錯誤,到時候後悔都晚了。所以李玫瑾教授建議:家有男孩,必須在6歲之前教會他「四個能力」!

為什麼一定是6歲之前?

心理學研究證明:孩子在3歲後就產生「自我意識」,在現實中家長經常說「三歲惡魔期」是孩子覺醒自我意識的效果,家長要正確引導孩子的性格發展。

所以6歲是孩子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折點。

李玫瑾教授在後期補充:如果家庭有養男孩的話,一定要教會他四種技能,保證孩子走路不偏不正的,人生受益!

在6歲前教會他四種能力

1、情緒控制能力

情緒自我控制能力就是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並不是讓情緒操控孩子的「主人」。

心理學瓦特·米歇爾在1960年進行了實驗證明了:情商高的孩子控制情緒很強,將來會是個很有出息的人。

所以對3-6歲的孩子來說,這個時期就像一個小惡魔,情緒時而安靜時而暴躁,無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會被情緒控制孩子的傀儡,只有你學會控制情緒,才不會影響未來的社交能力。

2、 表達能力

男孩未來會承擔很多的責任和考驗,所以男孩子不能只做一個接受者,要學會正確的表達。

現在有許多男孩的表達能力差,說話忸怩不安的樣子,性格比較特別內向很靦腆。

要是在家裡還行,在外面就不行了,會被其他朋友罵、嫌棄或拋棄,使孩子不敢跟朋友友好相處。

關於這個問題,父母要把孩子帶到許多人的場合中,嘗試和同齡人交流玩耍。

或者也可以在家裡鍛鍊自己表達語言能力,通過交流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增加孩子的自信,將來更好地適應社會上的生活。

3、 獨立能力

蕭伯納說:「獨立自信的人,可以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

獨立性格的前提是擁有自信心,如果孩子獨立能力差,只會依賴家人和朋友或者失去依賴,就缺失自信,使男孩子在生活中慌忙。

終有一天男孩離開了父母的庇護下,獨自闖蕩,自己學會照顧好自己。

所以父母要從小培養男孩子獨立自主能力,讓孩子決定自己喜歡的生活和習慣。比如選擇衣服的顏色,做家務,怎樣交朋友等等,讓孩子自己決定,父母不要過於幹涉,可以只指導意見,減少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性,讓孩子早點獨立。

4、 抗挫折能力

新聞上經常見到很多孩子因為受不了父母的責罵和學習的壓力,而選擇輕生或者離家出走。所以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是多麼重要。

如果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太差了,遇到什麼問題都只會逃避,未來人生也會受阻。

孩子在成長的路上都要經歷風風雨雨的,孩子遇到難題要自己去解決,這樣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所以父母要從小訓練孩子抗挫折能力,讓孩子親自體會這個過程和經驗,才會在經歷過程中慢慢長大,增強自己的內心,從而面對挫折,失敗了再次站起來,終身受益。

父母不要對男孩責罵或打、踢,也不要只關心孩子的學習情況,而且一定要從小培養孩子學習生活中的技能和接觸,讓孩子將來保持一顆堅強的心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對此,家長要從小教育孩子,培養他們的高情商,這樣對孩子一生都有幫助。

中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說過:3-6歲是孩子習慣性格養成的「關鍵期」,在6歲之前要好好培養孩子的習慣和性格。

大部分家長都比較在意孩子的學習成績,從而忽略情商的培養。

有見識的父母,並不等於有錢的父母。比如,我們給孩子買一本繪本也用不了多少錢,但卻能讓孩子學習很多知識。

所以,趁孩子還沒有長大,家長要使用繪本去教育他們,對此,我給大家推薦《歪歪兔情商繪本》,全書共有8本分冊,每天陪孩子看看,可以更好的幫助孩子養成好性格。

《歪歪兔情商繪本》被很多幼兒園當作教材,如今已經暢銷100多萬套,原價需要350元,我費了很大勁去跟供應商砍價,現在只需要128元!

共含8本書,分別教孩子:情商、好性格、情緒管理、社交能力、逆商教育、品格教育、性教育、財商教育,可以全面的解決孩子各項能力,讓孩子變更優秀。

《歪歪兔繪本》相對其他情商類繪本,這套書表達的更全面,不僅停留在情緒的辨認和控制上,而且全套書中不含一句說教,全部是都是以故事闡明道理。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坦言:家有男孩,要教會他4種能力,最好不要晚於6歲
    養兒育女,要根據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性別,因材施教。對於有男孩的家庭來說,在育兒方式上要用對專門的育兒方法。李玫瑾教授:家裡有男孩,在他6歲前,一定要教會他「四種能力」!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曾說道:教育男孩,宜早不宜遲,這4種能力, 一定要在孩子6歲前教會他。
  • 李玫瑾:養兒子的家庭堅決執行四個原則,否則將來很難成才
    相信這是許多養兒子家庭的寫照,男孩天生就是非常調皮的,經常會給父母惹出各種麻煩,如果家長想要養好兒子,教好兒子,不如了解已經李玫瑾老師曾說過:養兒子的四個原則,相信對你們肯定會有幫助的。李玫瑾:養兒子的家庭堅決執行四個原則1)教會孩子承認錯誤「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相信不管是孩子還是家長,都會有出錯的時候,身為小孩,他們的無知導致自己並不知道犯錯了,什麼有些孩子還會把錯誤隱藏起來,不想讓家長知道,這樣下去孩子不僅會養成說謊的性格,甚至還會把犯錯當作一件很普通的事情
  • 李玫瑾教授:男孩6歲前,父母要教給孩子4個能力,能讓他受益良多
    可以說,李女士完全把孩子養廢了,因為男孩子生性就比女孩要來得調皮,如果家長還採用放任的方式教育,那麼只會讓孩子更加調皮搗蛋,或者因為責任意識不夠而在困難面前選擇逃脫,顯得極為沒有擔當。
  • 李玫瑾建議:養男孩的家庭,要教會他這3種本事,最好不要超過6歲
    都說最難的職業是「父母」,他們不僅要承擔起養育孩子的責任,同時還需要扮演很多角色。除了是父母外,他們還有很多其他的身份,比如老師,朋友,或者是「敵人」,一路走來,陪伴和見證了孩子的成長及蛻變。這個社會對男孩的要求會更苛刻一些,因為長大後他們需要承擔的家庭及社會責任更多。
  • 家有男孩,不可大意,李玫瑾:「養兒有三忌和四不說」家長要繞開
    李玫瑾教授,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她說預防犯罪要從未成年人抓起。當然,不是說我們的孩子會成為罪犯,而是她長期研究對兒童心理學有一定的成就,所以她的一些話值得我們思考。李玫瑾教授曾表示:養兒有三忌和四不說。那麼這三忌是什麼呢?一、忌「窮」養兒子李玫瑾教授表示:窮養出來的孩子容易自卑,而且斤斤計較,長大後難有大胸懷。
  • 李玫瑾:家裡有男孩,家長教會他這「4種能力」,最好不晚於6歲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別人口中的優秀的孩子,但是培養孩子並不是一件紙上談兵就能解決的事情,要結合現實生活當中的舉措,才能讓孩子在成長過程當中成為健康且優秀的孩子。特別是在6歲之前的孩子,想法多樣的同時還會出現各種調皮的行為,因此在此之前,家長就要對孩子有相應的措施。
  • 李玫瑾:想要孩子有出息,6歲前這幾方面要「狠心管」,別不捨得
    要想孩子有出息,那好性格是基礎,而3-6歲又被稱之為性格塑造的「潮溼的水泥期」。所以,家長想要孩子有出息,6歲前這幾方面要「狠心管」,家長可別不捨得!一、培養樂觀開朗的性格李玫瑾教授說:「我寧願孩子考不上名牌大學,也要讓他快快樂樂過一生」!可見一個孩子性格樂觀、開朗有多重要。
  • 郭晶晶窮養兒,養育男孩聽聽李玫瑾教授的建議,把握三個關鍵詞
    有人說養育男孩比養育女孩更操心,因為男孩將來要承擔的社會責任和家庭壓力更加大,所以,更需要做出成績來。不少家長戲稱養育男孩就是有了一個建設銀行,家長要拼搏努力,孩子也得培養到出類拔萃。就在民間也一直流傳著「窮養兒,富養女」的說法。
  • 李玫瑾:家有男孩,教育要堅持這5個原則,兒子未來陽光有擔當!
    李玫瑾教授想必大家都是熟悉的,她是中國公安大學心理學教授,專門研究青少年兒童心理學,在育兒方面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她曾在一次講座中講道:如果家中有男孩,教育要堅持這5個原則,兒子未來陽光有擔當!培養男孩能吃苦的精神「窮養兒,富養女」這句話幾乎所有家長都聽說過,但理解這句話真正含義的家長卻少之又少。
  • 李玫瑾:家有男孩,教育要堅持這5個原則,兒子未來陽光有擔當
    在犯罪的概率上,男孩往往要高於女孩。很多家長表示,男孩性格外向總是不服從自己的管教,要是得不到良好的引導很容易走錯路。這讓不少家裡有男孩的父母感到擔憂。在這個問題上,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認為:對男孩的心理教育從小就要開始,並堅持5個原則。
  • 李玫瑾教授:養育男孩,父母要教會2件事,兒子長大後會優秀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家長會相互傾訴說自己家的孩子如何,希望他以後有什麼樣的發展。尤其家裡是男孩子的家長,對於男孩的要求往往會更高。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在接受《少年兒童研究》雜誌的訪談中談到:「現代社會中人們有一個最基本的顛三倒四。錢是掙不完的,人生有很多種活法,孩子就是你的,社會是大家的。父母要知道,自己真正的責任在哪裡。」
  • 李玫瑾教授坦言:情商不高的人,小時候基本都有4個「特徵」
    最近在網絡上看到一個育兒講座,而演講的人正是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李玫瑾教授講孩子的人生分為幾大階段,而3-6歲則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 而李玫瑾教授在講座時所傳達的育兒觀念正是如今父母們應該學習的,根據李玫瑾教授的總結:小時候有這4個「特徵」的孩子,長大後情商都很低。因此家長應該及時糾正,並且對孩子進行情商教育,這樣孩子將來才能有出路。
  • 如何養出一個好孩子?李玫瑾:3歲立恩,6歲立威,12歲立價值
    李玫瑾教授就這樣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觀點:3歲立恩,6歲立威,12歲立價值一、3歲立恩3歲前的孩子,最好的教養就與父母的關係。因為這個年紀正處在和父母很依賴的時候。李玫瑾教授在講座中多次強調一個問:孩子在3歲之前,一定要父母親自帶,給予孩子積極的關注和回應。孩子在剛剛出生的時候,整個身體和內心都是很脆弱的,無法表達自己想法,所以你的回應對於孩子來說很重要。
  • 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3個地方轉轉,李玫瑾:比打罵更管用
    孩子的教育是一個漫長且充滿曲折的過程,同時也是父母不斷地學習、充電的過程,為了能夠讓孩子未來能夠出人頭地,父母們是想盡各種辦法,只是為了給子女們最好的教育。從小到大,身邊的人都在說著:「女孩要富養,男孩要窮養」,但是樂樂媽認為,不論是男孩還是女孩,他們的教育方式其實沒有必要分得太過清楚。
  • 李玫瑾坦言:孩子情商低大多是父母的原因,6歲前培養還來得及
    當著孩子的面發脾氣。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會遇到挫折與坎坷,都會有控制不住自己情緒的時候,這時當我們去發洩情緒時,要注意一點,你是否已經有了自己的孩子?你是否應該避免當著孩子的面發脾氣?你是否應該克制自己發洩的行為舉止?李玫瑾說:隨意發火是一種無能的表現。
  • 男孩只和媽媽親近,易把男孩養成「女孩樣」。李玫瑾:養兒有三忌
    孩子的吃穿住行,都是女性長輩一手包辦,陪孩子讀繪本、玩,也都是媽媽、奶奶或外婆在做,原因是這些女性長輩比較細心且有耐心。而爸爸、爺爺和外公卻極少參與,沒空帶孩子,甚至沒空和孩子一起玩,原因是要忙工作或者不夠細心。
  • 李玫瑾坦言:發現孩子有這4種舉止,該打就打!教育孩子從小開始
    在孩子3歲前後,他的身邊最好有一個無為的放任型父母。在 孩子9歲前後,他的身邊最好有一個積極的權威型父母。在孩子13歲前後,他的身邊最好有個消極的民主型父母。李玫瑾教授在談到一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弊端時,曾講道:人在早年,吃的苦越多,他的承受力越好,尤其是家有兒子的,千萬不要百依百順,很多逆子都是寵出來的。
  • 心理學教授:孩子6歲前,有幾個壞毛病別慣著,以免小孩越養越廢
    6歲之前一定要訓練孩子接受「不」的能力。6歲之前要學會對孩子說「不」1、寵壞孩子的後果李玫瑾教授曾經陳述過這樣一個觀念:男孩子3-4歲的時候和家長鬧,最多也就是在地上打滾,可等到他14歲了,這孩子再和家長鬧會怎麼鬧?
  • 教育孩子要「因材施教」,李玫瑾教授:養兒有3忌,養女有5忌
    對此,公安大學育兒專家李玫瑾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在一場講座中,李玫瑾教授表示養兒有3忌,養女有5忌,父母要避開,讓孩子在成長路上少走很多彎路。李玫瑾教授:養兒有3忌,養女有5忌,父母要避開讓孩子少走彎路養兒有哪3忌?
  • 李玫瑾:養育男孩,12歲前堅持這4點,孩子將來少走彎路
    但是男孩子就不一樣了,大多數男孩子都是天生調皮搗蛋,特別是到了十幾歲,叛逆期的時候,更是難以管教。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的媽媽也經常跟我說「你小時候可比你弟省心多了」,是啊,養男孩確實要比女孩操心很多。而且在男孩長大成人之後,將要面對的社會壓力和家庭壓力相對來說也是比女孩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