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家長會相互傾訴說自己家的孩子如何,希望他以後有什麼樣的發展。尤其家裡是男孩子的家長,對於男孩的要求往往會更高。
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在接受《少年兒童研究》雜誌的訪談中談到:「現代社會中人們有一個最基本的顛三倒四。錢是掙不完的,人生有很多種活法,孩子就是你的,社會是大家的。父母要知道,自己真正的責任在哪裡。」
現在大多數家庭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他們就是手心裡的寶,不捨得讓孩子受一點委屈。但其實過於的溺愛對孩子的養成方式是不太合適的,這樣不利於養成孩子完整人格。
所以針對家庭對男孩的教育,李玫瑾教授提出了一套"系統脫敏"的教育概念,並且建議廣大有男孩的家長們:養育男孩,父母要教會2件事,兒子長大會變得越優秀。
1、對孩子要捨得"放手"
現在的年輕父母比起以前的父母來說,對待孩子的時候都要"溫柔"許多,很少還有家長會對孩子進行棍棒教育。尤其是家裡的爺爺奶奶更是把孩子捧上天,不會讓孩子收到來自父母的一點點批評和責罵,對孩子能夠做到有求必應。
但是縱觀社會,現在有很多啃老族的產生就是因為在成長的道路上被父母過於的寵愛,把他們籤的太緊造成的。當男孩被父母和長輩過度溺愛以後,不僅很難在長大以後成為一個優秀、成熟的男人,別說將來孝順長輩,甚至可能連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沒有,畢竟一個不能照顧自己的人,又談何照顧他人,擁有責任感呢?
所以家長要注意從小就要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做到對孩子的放手,讓孩子多鍛鍊自身的能力,才能夠讓孩子得到更多的鍛鍊。
2、對男孩要捨得"花錢"
有一個老觀念叫「窮養兒,富養女」,他們認為男孩不能為他們花費太多的錢,這樣會養成他們未來大手大腳花錢的壞習慣。
但其實許多家長都誤會了窮樣教育的概念,並不是指家長要少給孩子花錢,而是要讓孩子多經受一些外界的挫折和風浪,所以說這個"窮"是窮在對於孩子的保護上。
此外,家長在男孩的教育上不僅不能"窮",還要多捨得花錢,特別是在孩子感興趣的方面,多給孩子一些體驗和鍛鍊的機會,讓孩子多見一些市面,開闊孩子的眼界,這樣能夠使孩子未來能夠有更長遠的目光。
當父母捨得給孩子做投資的時候,孩子才能夠以更優秀的姿態回報父母。優秀的孩子必定都是見過世面的,他們的背後也一定站著一對有遠見、有見識的父母。
教育是一生的奉獻,所以父母應該多閱讀書籍,《優秀男孩要做的100件事》中就從生活和學習中的細節為切入點,講述了做一名優秀男孩所需要的心態、性格、成績等方面問題,為男孩們列出了所需要的方法和技巧,值得每一位家長借鑑!
斯坦福教授所說:注重孩子早期教育與陪伴,是父母這一生最划算的投資!成功離不開奠基石,優秀的人離成功更近!點擊商品連結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