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養育男孩,父母要教會2件事,兒子長大後會優秀

2020-12-12 遼寧臺自然探秘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家長會相互傾訴說自己家的孩子如何,希望他以後有什麼樣的發展。尤其家裡是男孩子的家長,對於男孩的要求往往會更高。

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在接受《少年兒童研究》雜誌的訪談中談到:「現代社會中人們有一個最基本的顛三倒四。錢是掙不完的,人生有很多種活法,孩子就是你的,社會是大家的。父母要知道,自己真正的責任在哪裡。」

現在大多數家庭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他們就是手心裡的寶,不捨得讓孩子受一點委屈。但其實過於的溺愛對孩子的養成方式是不太合適的,這樣不利於養成孩子完整人格。

所以針對家庭對男孩的教育,李玫瑾教授提出了一套"系統脫敏"的教育概念,並且建議廣大有男孩的家長們:養育男孩,父母要教會2件事,兒子長大會變得越優秀。

1、對孩子要捨得"放手"

現在的年輕父母比起以前的父母來說,對待孩子的時候都要"溫柔"許多,很少還有家長會對孩子進行棍棒教育。尤其是家裡的爺爺奶奶更是把孩子捧上天,不會讓孩子收到來自父母的一點點批評和責罵,對孩子能夠做到有求必應。

但是縱觀社會,現在有很多啃老族的產生就是因為在成長的道路上被父母過於的寵愛,把他們籤的太緊造成的。當男孩被父母和長輩過度溺愛以後,不僅很難在長大以後成為一個優秀、成熟的男人,別說將來孝順長輩,甚至可能連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沒有,畢竟一個不能照顧自己的人,又談何照顧他人,擁有責任感呢?

所以家長要注意從小就要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做到對孩子的放手,讓孩子多鍛鍊自身的能力,才能夠讓孩子得到更多的鍛鍊。

2、對男孩要捨得"花錢"

有一個老觀念叫「窮養兒,富養女」,他們認為男孩不能為他們花費太多的錢,這樣會養成他們未來大手大腳花錢的壞習慣。

但其實許多家長都誤會了窮樣教育的概念,並不是指家長要少給孩子花錢,而是要讓孩子多經受一些外界的挫折和風浪,所以說這個"窮"是窮在對於孩子的保護上。

此外,家長在男孩的教育上不僅不能"窮",還要多捨得花錢,特別是在孩子感興趣的方面,多給孩子一些體驗和鍛鍊的機會,讓孩子多見一些市面,開闊孩子的眼界,這樣能夠使孩子未來能夠有更長遠的目光。

當父母捨得給孩子做投資的時候,孩子才能夠以更優秀的姿態回報父母。優秀的孩子必定都是見過世面的,他們的背後也一定站著一對有遠見、有見識的父母。

教育是一生的奉獻,所以父母應該多閱讀書籍,《優秀男孩要做的100件事中就從生活和學習中的細節為切入點,講述了做一名優秀男孩所需要的心態、性格、成績等方面問題,為男孩們列出了所需要的方法和技巧,值得每一位家長借鑑!

斯坦福教授所說:注重孩子早期教育與陪伴,是父母這一生最划算的投資!成功離不開奠基石,優秀的人離成功更近!點擊商品連結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郭晶晶窮養兒,養育男孩聽聽李玫瑾教授的建議,把握三個關鍵詞
    李玫瑾教授的「養男孩」3法李玫瑾教授是我們國家非常有名的犯罪心理學專家,她通過多年對罪犯的研究,發現一個人的童年至關重要,所以她將很多的精力用來分享育兒的方法和經驗。對於怎麼養育男孩,李玫瑾教授也有自己的觀點,她提出了養兒有3法。
  • 李玫瑾:養育男孩,父母要堅持「4原則」,兒子未來陽光有擔當!
    可是卻不是那麼容易,這需要家長的認真教導,同時孩子也要聽話認真,這樣才有可能培養出一個優秀的人才。李玫瑾:養育男孩,父母要堅持「4原則「,兒子未來陽光有擔當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因為她的職業多年對育兒教育很有研究,也深受家長的信賴。她對於如何養育男孩有自己的觀點,一次講座中說過「孩子懂不懂事,完全在於父母如何教育」。
  • 李玫瑾直言:養育男孩的家庭,父母堅持4大原則,兒子未來有擔當
    同時孩子也要聽話認真,這樣才有可能培養出一個優秀的人才。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學習很多,接下來我們先看一個案例:鄰居家的兒子小時候成績優異,總是能得年級第一名,平時也積極樂觀,家長以此為傲。可以看出一個孩子的成長,不僅靠自己的自律,還要靠父母的悉心培養。李玫瑾告訴你:養育男孩,父母堅持4大原則,兒子未來有擔當!
  • 李玫瑾說:對於男孩子,家長要捨得做到這3件事,孩子更有出息
    李玫瑾教授說:家長為男孩子捨得做這3件事,孩子更優秀作為中國公安大學的教授,李玫瑾,對於青少年犯罪心理學等常年的研究,對如何育兒,教育孩子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往往我們能從李玫瑾教授的講座中,學習到很多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 李玫瑾坦言:家有男孩,要教會他4種能力,最好不要晚於6歲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長大成人以後能夠有所作為,但是在教育寶寶的過程中,卻發現,育兒不是紙上談兵就可行的,真到了教育孩子的時候,會發現育兒比自己想像中更加複雜,過程異常艱辛。尤其是家中有天性調皮好動的男孩子,平日裡在家囂張跋扈慣了,父母長輩都讓著他,但是出了家門,外人可就不一定能讓著熊孩子,一不小心,可能就會惹出麻煩。
  • 李玫瑾坦言:養男孩的家庭,在孩子6歲前,要教會他「四個技能」
    家有男孩,父母需要耐心地細心教育孩子,事實上,在我們眼裡男孩子是很難管教的。如果父母管教出了問題,那麼他未來有可能會走很多錯誤,到時候後悔都晚了。所以李玫瑾教授建議:家有男孩,必須在6歲之前教會他「四個能力」!為什麼一定是6歲之前?
  • 周嘉誠形象蛻變,媽媽表示:做到這3件事,教育男孩要捨得
    李玫瑾教授也表示,家長要捨得讓男孩子哭,如果孩子犯了原則性錯誤,教育他也不聽,就只在那大哭的時候,家長可以跟孩子保持一個不遠不近的距離,看著他們哭,等孩子哭累了,情緒平靜下來了,再去告訴他你這件事情做得不對,錯在哪那那,哭是最沒用的情緒,我們需要解決這個問題而不是用哭來逃避
  • 李玫瑾建議:養男孩的家庭,要教會他這3種本事,最好不要超過6歲
    都說最難的職業是「父母」,他們不僅要承擔起養育孩子的責任,同時還需要扮演很多角色。除了是父母外,他們還有很多其他的身份,比如老師,朋友,或者是「敵人」,一路走來,陪伴和見證了孩子的成長及蛻變。這個社會對男孩的要求會更苛刻一些,因為長大後他們需要承擔的家庭及社會責任更多。
  • 李玫瑾:養育男孩,12歲前堅持這4點,孩子將來少走彎路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的媽媽也經常跟我說「你小時候可比你弟省心多了」,是啊,養男孩確實要比女孩操心很多。而且在男孩長大成人之後,將要面對的社會壓力和家庭壓力相對來說也是比女孩大的。所以即使現在是男女平等的社會,但是由於男孩和女孩天生的很多不同,在養育方式上也應該有所不同。
  • 家有男孩,不可大意,李玫瑾:「養兒有三忌和四不說」家長要繞開
    導語要說出每個家庭都繞不開的話題,那就是教育了,特別是作為一代年輕的父母,孩子教育成了重心,也同時受著老人的影響和現代教育的影響,常感到左右矛盾。「窮養兒,富養女」,這句話就讓很多人矛盾的,兒子到底怎樣窮養?對兒子太過於嚴格會不會影響親子關係?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可以看看,育兒專家李玫瑾的妙招。
  • 青春期來臨,爸媽各要教會兒子和女兒一件事,未來男女交往更健康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在某次公開演講中指出:如果把人的心理年齡進行劃分,18歲以內,心理年齡可劃分為很多個時期,而時期越多就說明變化越多,可塑性也就越強。2、心理變化a、性格、情感發生轉變青春期孩子荷爾蒙分泌旺盛,他們的性格會變得更加激進,雖說身體逐漸發育成熟,心理卻還沒真正長大,常常會因為想要擺脫父母的控制,而做出一系列叛逆之事,著實讓人頭疼。
  • 李玫瑾:家有男孩,教育要堅持這5個原則,兒子未來陽光有擔當!
    李玫瑾教授想必大家都是熟悉的,她是中國公安大學心理學教授,專門研究青少年兒童心理學,在育兒方面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她曾在一次講座中講道:如果家中有男孩,教育要堅持這5個原則,兒子未來陽光有擔當!培養男孩能吃苦的精神「窮養兒,富養女」這句話幾乎所有家長都聽說過,但理解這句話真正含義的家長卻少之又少。
  • 李玫瑾教授:男孩6歲前,父母要教給孩子4個能力,能讓他受益良多
    2、大包大攬的問題 孩子需要經歷才能成長,倘若家長什麼事情都攬過去,導致孩子沒有機會經歷挫折和挑戰,那麼孩子會變得逐漸依賴於父母 這是因為家長把孩子要做的事情都攬過去了,而孩子會認為有什麼樣的事情父母都會擔著,不用自己去解決。時間一長,孩子不會意識到責任的重要性,更不會主動去面對困難,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事情首先想到的則是逃避。
  • 男孩比女孩更讓父母操心?做好這4點,孩子更優秀,父母更輕鬆
    三:男孩子需要更多金錢養一個男孩,從10幾歲父母就開始要攢錢買房,有人會站在道德的至高點說,沒必要給兒子買房子啊,自己掙錢買房就好了,但大多數還是要拼命攢錢給兒子買房,女孩也不願意嫁給那個沒有房子的男孩。
  • 李玫瑾直言:這4個方面父母使勁管,孩子長大後情商高,做事也棒
    李玫瑾教授直言:在這四個方面使勁管,孩子不僅情商高,做事也會幹淨利落李玫瑾教授的育兒方法是比較有說服力的,很多家長都對她比較熟悉,不少家長會追著看她的講座,她在育兒方面是很有造詣的,認為作為父母的,本就應該做到以身作則,可偏偏父母這份工作要求很低,誰都可以為人父母。
  • 李玫瑾:十月懷胎加長大後撫養都比不上
    在父母的觀念中,三歲之前的孩子是沒有記憶的,所以即便自己沒有親自帶孩子,也不會造成很大的影響。當李玫瑾教授卻表示,孩子出生的第一年是非常重要的,這是十月懷胎加長大後撫養都比不上的。而且李玫瑾教授還強調到,如果想要將孩子交給其他人幫忙照看,也必須要在孩子一歲半之後,而在孩子出生的第一年,無論多麼的辛苦,父母是必須要親手去帶孩子。如果做不到這個要點的話,她建議父母那不要將孩子帶到這個家庭中。
  • 李玫瑾:如何培養出快樂、溫暖、人格健全的孩子?(家長必讀)
    著名的犯罪心理及青少年心理專家李玫瑾教授,通過接觸大量案例,經過多年的偵查實踐發現: 人在成年後的行為和心理,都是過去經歷中的一個表現、一種折射,與幼時的家庭養育方式密切相關,「眼裡有什麼心裡就有什麼」。
  • 李玫瑾:養兒子的家庭堅決執行四個原則,否則將來很難成才
    相信這是許多養兒子家庭的寫照,男孩天生就是非常調皮的,經常會給父母惹出各種麻煩,如果家長想要養好兒子,教好兒子,不如了解已經李玫瑾老師曾說過:養兒子的四個原則,相信對你們肯定會有幫助的。李玫瑾:養兒子的家庭堅決執行四個原則1)教會孩子承認錯誤「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相信不管是孩子還是家長,都會有出錯的時候,身為小孩,他們的無知導致自己並不知道犯錯了,什麼有些孩子還會把錯誤隱藏起來,不想讓家長知道,這樣下去孩子不僅會養成說謊的性格,甚至還會把犯錯當作一件很普通的事情
  • 男孩只和媽媽親近,易把男孩養成「女孩樣」。李玫瑾:養兒有三忌
    再加上當時夫妻兩人的工作都很忙,朋友不忍心忽視孩子的情感和教育,把孩子丟給父母照顧。朋友全職以來,兒子被養育得很好。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習慣被培養得很好,各方面能力也都發展得不錯,身體健康,懂禮貌,性格開朗,擅長社交,上幼兒園後,也一直深受小朋友的喜愛和老師的誇獎,活脫脫一個小暖男。唯獨有一點,讓朋友非常有挫敗感。
  • 李玫瑾:如何培養出快樂、溫暖、人格健全的孩子?(深度好文)
    父母們不禁要焦慮了,如何才能讓孩子眼裡充滿快樂、溫暖呢?李玫瑾教授針對不同階段孩子的養育給出了具體可行的方法。在現實生活中,李玫瑾常常遇到這樣令人痛心的案例:「不少孩子在青春期出現傷害家長的行為,不用問,這樣的孩子大多在12歲以前不是由自己父母養育長大的,情感聯繫並沒有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