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鍛鍊身體,家裡專門安裝了一對吊環,不想居然將肩膀撕開了一個巨大的口子。說起這個事,動完手術才三天的劉大伯哭笑不得。
「啊呀,手伸不回來了。」上個星期,在麻將桌上,65歲的劉大伯伸出右手抓了一個麻將牌,然後當他想抽回來時發現右手無力地攤在了桌子上。大家立刻把他送進了當地醫院。
一查,劉大伯右側肩膀上撕開了一個巨大的口子,達到4*6釐米,足足有雞蛋大小。於是他被轉診到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骨關節外科。
據了解,劉大伯平時工作中負責打水。「一桶水大約20斤中吧,一隻手拎的。」劉大伯回憶說,一年前他右側的肩膀就有點發脹,聽周邊的人說把肩膀甩開來就會好,於是他在家裡安裝了一對吊環,專門用來鍛鍊肩膀。
可是,大概鍛鍊半年後,他的肩膀開始偶有疼痛,緊接著手就不能往上抬了,但他並沒放在心上。
「這麼大的撕裂口,發病應該有幾年了。」有著20多年骨科臨床經驗的丁少華主任醫師說,隨著年齡增加韌帶老化,經常提重物導致韌帶出現了撕裂,一開始是小裂口,如果這個時候採取正確的治療方式,比如休息制動、不要劇烈活動等小裂口就可以癒合,但是劉大伯錯把肩痛當作肩周炎,每天拉吊環反而把撕裂口越來越大,到最終完全斷裂後手也就癱掉了。
最終,丁少華醫生在肩關節鏡下利用「三明治」補片術為劉大伯成功修補了撕裂口。
「臨床上這樣的病人很常見。」丁少華醫生透露他每次門診都能遇到10來個,以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居多。「大多數是錯把肩痛當成肩周炎,選擇不正確的運動方式,導致原來的小裂口變成大裂口或者肌腱斷裂。其實真正的肩周炎發病率不到5%。」
丁醫生介紹說,原發性肩周炎是肩關節的關節囊及軟組織發生無菌性炎症,把肩膀比作一根電線的話,肩周炎是包裹銅絲的塑料遭火燙、腐蝕等發生變形攣縮,使整個肩膀凍住了,各個方向活動受限,特別是手伸不到頭頂、碰不到背部。疼痛可呈鈍痛或刀割樣疼痛,可放射至頸、背、上臂,受涼後更明顯,並且疼痛白天較輕,晚上常會加重。
而肩袖損傷在肩痛患者中佔據了很大一部分。肩袖損傷發病部位是四塊肩袖肌肉的肌腱,就像是電線中的銅絲被拉傷,肩關節的活動度是正常的,疼痛在夜間特別明顯。如果肌腱撕裂不斷增大,則會表現出手臂像癱瘓一樣無力。
兩者的治療也截然相反。肩周炎在康復鍛鍊中會採用爬牆、吊環等,而肩袖損傷則要避免上舉過頭的運動,否則會加重損傷。當肩袖撕裂時則要通過手術接回去。
如何區分?做一下磁共振檢查便可看得一清二楚。
「出現肩痛最好還是專科醫生檢查下,不要盲目做拉伸運動。」丁醫生建議說。
編輯: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