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訴訟案件個個立得住叫得響

2021-01-20 騰訊網

公益訴訟案件個個立得住叫得響海南海口龍華檢察院為基層檢察公益訴訟提供借鑑和經驗

發布時間:2021-01-12 08:40 星期二

來源:法治日報——法制網

□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邢東偉 翟小功

打開海南省海口市龍華區檢察院自主開發的「龍檢雲」大數據應用平臺,只見多個檢察模塊實時對接海口市12345熱線等信息化管理平臺,為公益訴訟線索篩查研判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近日,龍華區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王剛接受《法治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近年來,該院將公益訴訟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紮實推進公益訴訟工作,用一個個立得住、叫得響、影響大的公益訴訟案件和一項項管長遠、固成效的制度探索,築起一道防公益損害的「防火牆」。

凝聚共識形成合力

為加強與公益訴訟信息聯絡員的聯繫互通,2020年4月15日,龍華區檢察院組織召開公益訴訟信息聯絡員座談會,聽取有關公益訴訟工作的意見建議。

長期以來,龍華區檢察院高度重視公益訴訟工作,專門成立由檢察長擔任組長的公益訴訟工作領導小組和各專項行動領導小組,不僅立足司法辦案,還凝聚合力,完善對外聯繫機制,共同打好公益訴訟攻堅戰。

該院主動走訪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生態環境等行政機關和區監察委員會,定期召開公益訴訟工作聯席會議。還與區生態環境局會籤《關於行政檢察與行政執法銜接工作辦法(試行)》,與區紀委監委、區委組織部會籤《關於黑惡勢力「保護傘」線索和公益訴訟線索移送辦法(試行)》。

2019年6月26日,龍華區檢察院組織區財政局、區住建局、區民政局、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國土龍華分局、區水務局、龍橋鎮政府等單位召開公益訴訟訴前圓桌會議。

「我們以訴前圓桌會議為契機,專門制定《海口市龍華區檢察院關於行政公益訴訟訴前圓桌會議的規定(試行)》,創建圓桌會議新機制。」王剛介紹,通過圓桌會議,對檢察機關發出的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還存在整改不到位或未按期回復等問題及時進行溝通協調,以最低成本將公益損害問題整改到位。

據了解,龍華區檢察院多次主動向區委、區人大、區政府報送《關於開展公益訴訟工作情況的報告》。2018年3月29日,再次向區委、區政府、區人大、區政法委報送《關於開展「增綠護藍·公益訴訟」專項行動的報告》。2019年6月14日,《海口市龍華區人大常委會關於加強檢察建議工作的決議》獲全票通過,這是區人大常委會首次以出臺決議的形式支持加強檢察建議工作。

專項行動破解難題

「龍橋鎮位於城鄉接合部,易出現違法傾倒建築垃圾問題的反彈,希望鎮政府繼續積極履職……」2020年6月4日,王剛對一起公益訴訟案件公開宣告送達終結審查決定書。這是龍華區檢察院首次探索公開宣告送達終結審查決定書。

原來,該院走訪時發現,位於龍華區羊山大道附近有大量建築垃圾,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作為檢察長,王剛親自辦理此案。

「我們通過調查取證、現場勘驗,迅速查清事實,並向龍橋鎮政府發送訴前檢察建議。」王剛表示,鎮政府收到檢察建議書後,立即整改清理,並將整改情況回復區檢察院,社會公共利益得到有效維護。

據介紹,按照海南省檢察院統一部署,龍華區檢察院先後開展了「增綠護藍·公益訴訟」「保障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守護國土資源、建設美好家園」「守護海洋」「回頭看」「公益防控」「生態環保」等多個專項活動,辦理了多起有影響、有成效的典型案件。尤其是著力推動解決轄區違法傾倒建築垃圾、水資源保護、建築工地等侵害生態環境資源的突出問題。

龍華區檢察院在核查海南省生態環境保護百日大督察突出問題清單中轄區響水河汙染線索時發現,行政機關雖之前對造成響水河汙染的企業進行了查處,但未進行源頭治理。

「我們調查發現,羊山水庫下遊的響水河發源地存在養殖廢棄物直接排入周邊環境的情形,而且恆大海口文化旅遊城小區和金島國際小區均違規向尚未啟用的市政管網排放生活汙水,行政機關只認定為雨汙混接。」龍華區檢察院第四檢察部主任戈晶表示,他們向相關行政機關提出訴前檢察建議,行政機關對檢察機關查明的事實予以認可並及時糾正了不當做法。

另外,根據省檢察院交辦的多條轄區內企業及個人非法銷售來自國家明令禁止的疫區和非疫區未經檢驗檢疫的走私肉類凍品線索,龍華區檢察院率先進行立案,成立專案組,通過深入調查,細緻審查,認真辦理,切實維護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得到海口市副市長、龍華區委書記凌雲等領導批示肯定。

拓展案件線索來源

走進龍華區檢察院龍泉檢察室,寬敞明亮的一樓大廳設置了醒目的LED顯示屏,滾動播放著公益訴訟典型案例等法治宣傳內容。據了解,根據《海口市龍華區檢察院發現和移送民事行政檢察監督案件線索暫行辦法(試行)》,龍華區檢察院依託鄉鎮檢察室「觸角」職能,聯合其他辦案部門,及時發現公益訴訟線索。

「為破解取證難問題,我院不斷強化智慧檢務建設,充分利用『無人機+檢察』發現、收集公益訴訟線索、固定案件證據。」王剛介紹,並利用「兩法銜接」「12345市民服務熱線+河長制」「實時龍華」「一圖一員三排查」「龍檢雲」等大數據平臺,對接自然資源與規劃、市場監督、生態環境等部門的行政執法數據平臺,精準篩查公益訴訟線索。

龍華區檢察院還專門聘請來自社區、環衛等一線工作崗位的14名信息聯絡員,發揮「千裡眼、順風耳」作用,破除公益訴訟案件線索發現難題。深入推進涉及掃黑除惡的社會綜合治理工作,探尋公益訴訟線索。

龍華區檢察院在辦理王某章涉黑涉惡犯罪案件時,根據「回頭看」公益訴訟專項行動,運用「一圖一員三排查」大數據系統,查明王某章存在非法佔地情形,及時向海口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出檢察建議,督促開展修復工作,經過兩次清理,目前被佔土地已全面復綠。

2020年9月28日,海南省檢察院副檢察長李順華、第八檢察部主任劉本榮一行四人蒞臨海口市龍華區檢察院調研公益訴訟工作,稱讚龍華區檢察院積極推動公益訴訟工作取得較好的成績,為全市乃至全省公益訴訟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鑑和經驗。

責任編輯:冀春雨

8404089

相關焦點

  • 延平區兩起民事公益訴訟案件調解結案
    原標題:延平區兩起民事公益訴訟案件調解結案   日前,延平區檢察院提起的兩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經延平區法院公開審理,成功調解結案。
  • 三個致勝法寶,助推高質量公益訴訟檢察工作
    一起行政公益訴訟案件,入選最高檢指導性案例備選;省內首例運用圓桌會議推動汙染問題徹底解決;辦理省內首例涉黑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近年來,江蘇省睢寧縣檢察院公益訴訟團隊可謂高產、精產。他們的制勝法寶是什麼?近日,筆者走近了這個團隊。
  • 上千萬鑑定費卡住檢察公益訴訟之路
    為破解公益訴訟高昂鑑定費的難題,11月20日,安徽省人大常委會作出《關於加強檢察公益訴訟工作的決定》,將檢察公益訴訟案件所需的辦案經費以及公益案件線索舉報獎勵費用納入財政預算予以保障。《決定》還提到,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加快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推進生態環境損害等領域司法鑑定機構建設,依法規範司法鑑定行為,積極探索建立檢察公益訴訟案件「先鑑定後收費」的保障機制。
  • 睢寧檢察:三個致勝法寶,助推高質量公益訴訟檢察工作
    一起行政公益訴訟案件,入選最高檢指導性案例備選;省內首例運用圓桌會議推動汙染問題徹底解決;辦理省內首例涉黑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近年來,江蘇省睢寧縣檢察院公益訴訟團隊可謂高產、精產。他們的制勝法寶是什麼?近日,筆者走近了這個團隊。
  • 「公益訴訟3周年 特別報導」公益訴訟為「盾」 安順「檢察藍」護衛...
    三年來我市檢察機關共立案辦理公益訴訟案件1567件,平均每天辦理1.5件, 行政機關回復整改率達98.2%,所辦案件先後入選全國、全省典型案例,這組數字是安順市檢察機關在公益訴訟工作中交上的答卷。三年來,為確保公益訴訟的紮實高效推進,市委、市政府出臺《關於支持檢察機關依法開展公益訴訟工作的實施意見》,市委深改辦將檢察建議納入全市依法行政考核內容,為公益訴訟檢察工作開展提供有力支持,檢察機關主動邀請143位當地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調研、視察公益訴訟工作,旁聽案件庭審和參加公開聽證,認真聽取意見建議,自覺接受監督。
  • 興和縣人民法院召開行政公益訴訟案件協調會 提前揭示案件爭點更好...
    興和縣人民法院召開行政公益訴訟案件協調會 提前揭示案件爭點更好保障裁判公正 2020-10-14 17: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宿遷市宿城區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公告
    宿遷市宿城區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公告 2020-12-11 17: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瑞昌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開庭審理
    5月14日上午,長江幹流江西段環境資源法庭依法公開開庭審理被告人範某、朱某某非法佔用農用地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一案。  該案是瑞昌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也是瑞昌法院首次使用七人制合議庭開庭審理。
  • 建立三項機制注重三個結合努力打造公益訴訟「蓬萊樣板」
    原標題:建立三項機制注重三個結合努力打造公益訴訟「蓬萊樣板」   為適應「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的形勢要求,煙臺市蓬萊區人民檢察院聚合「檢察機關+行政機關+
  • 省院羅輝副檢察長深入寧德開展生態檢察、公益訴訟和案件管理工作...
    8月11日至14日,福建省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羅輝帶領省院第八檢察部、案件管理部相關負責同志到寧德市開展公益訴訟和生態檢察、案件管理工作調研。寧德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施忠華,黨組成員、副檢察長張聿雄、張文杰等有關同志一同調研。
  • 公益訴訟一體化辦案的必要性
    自2017年7月檢察公益訴訟制度全面實施以來,隨著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的深入開展,檢察機關辦理公益訴訟案件的數量大幅度提升,對辦案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現有辦案人員數量、水平等不能適應辦案需要的困難與問題也隨之而來。在現有辦案制度框架不變的前提下,如何創新辦案模式,整合辦案資源,提高案件質效,是當前亟須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 公益訴訟保護長江黃河生態環境,四川檢察機關去年辦理相關案件722件
    四川在線記者 任鴻1月5日,「守護公益 『益路』有我」全省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工作資訊發布會舉行。四川在線記者從發布會獲悉,保護長江黃河上遊生態環境是去年檢察公益訴訟的重點之一,全省檢察機關共辦理相關領域公益訴訟案件722件。
  • 安平法院審結首例銷售有毒、有害食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安平法院審結首例銷售有毒、有害食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2020-12-22 11: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檢察公益訴訟亮劍|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編者按近年來,上海檢察機關持續加大公益訴訟辦案力度,全面貫徹落實最高檢部署的為期三年的「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專項監督活動。今年12月,2020年度上海市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典型案例新鮮出爐,涵蓋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國有財產保護以及地方決定新增領域。即日起,上海檢察將陸續整理髮布公益訴訟典型案例,展示上海檢察機關公益訴訟辦案力度,同時也提高市民公共利益保護意識,為公益訴訟檢察提供線索。提到大氣汙染,人們會第一時間想到工業廢氣、汽車尾氣。
  • 發現公益訴訟案件線索967件 重慶檢察機關為綠水青山撐起法律...
    華龍網8月20日14時55分訊(記者 祝可)當前,公益訴訟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今(20)日,重慶市人民檢察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重慶市檢察機關公益訴訟白皮書。記者從會上獲悉,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全市檢察機關共履職發現公益訴訟案件線索967件,立案672件。
  • 小額訴訟異議書及公益訴訟民事起訴狀範文模板
    一審中又分為普通程序和簡易程序,而簡易程序中又有小額訴訟之分,所謂小額訴訟是指基層法院的小額訴訟法庭或專門的小額法院適用比普通簡易程序更加簡易化的訴訟程序審理數額甚小的案件。在民訴法的162條規定了,小額訴訟實行的是一審終審的制度,小額訴訟中的小額是指標的額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上年度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百分之三十以下的額度的案件,且小額訴訟的訴訟費也是按照收取一般程序的訴訟費用的一半收取。
  • 公益訴訟立案數「井噴」,做好公共利益守護人
    這一年,四川檢察機關立案辦理公益訴訟案件9427件,提起公益訴訟案件408件,起訴數居全國前茅;4個案例被評為全國公益訴訟典型案例;落實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推動網絡餐飲治理及二次供水安全治理工作經驗在全國推廣…… 辦案 既要「魚」也要「熊掌」
  • 民法典為公益訴訟撐腰
    公益訴訟檢察直接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同時也事關眾多民事主體共同的民事權利。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探索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生態環境是公益訴訟的重要領域,就檢察公益訴訟而言,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的案件始終佔到一半以上,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也提出「完善生態環境公益訴訟制度」的要求。
  • 重慶法院公益訴訟與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典型案例
    我們從近兩年來重慶法院審理的案件中選取了這十起典型案例。這十起典型案例囊括了檢察機關提起的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社會組織提起的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檢察機關提起的行政公益訴訟、檢察機關提起的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行政機關提起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和司法確認案件。從涉及的領域看,既包括汙染防治方面的案例,也包括自然保護區以及水生生物和陸生生物等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方面的案例。
  • 設立信託基金助力環保公益訴訟
    來源:深圳特區報作者:李舒瑜深圳特區報訊 (記者 李舒瑜)我市將設立生態環境公益信託基金,支持環保公益訴訟。昨天,《深圳經濟特區生態環境公益訴訟規定(草案)》提請市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這也是我國首個生態環境公益訴訟立法項目。為國家公益訴訟立法提供「深圳樣本」2015年,深圳成為全國首批公益訴訟試點城市。5年來,檢察機關在生態環境資源領域共發出訴前檢察建議257件,提起環境行政公益訴訟8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