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訴訟3周年 特別報導」公益訴訟為「盾」 安順「檢察藍」護衛...

2021-01-18 法制現場

2017年以來,公益訴訟改革在檢察系統全面鋪開,基層檢察機關如何擴大檢察公益訴訟的社會認知,形成監督合力?如何發揮檢察職能作用助力社會治理能力的提升?如何拓寬監督範圍將公益訴訟檢察改革引向深入?這些問題,無不考驗著基層檢察機關的智慧與幹勁。

三年來我市檢察機關共立案辦理公益訴訟案件1567件,平均每天辦理1.5件, 行政機關回復整改率達98.2%,所辦案件先後入選全國、全省典型案例,這組數字是安順市檢察機關在公益訴訟工作中交上的答卷。

三年來,為確保公益訴訟的紮實高效推進,市委、市政府出臺《關於支持檢察機關依法開展公益訴訟工作的實施意見》,市委深改辦將檢察建議納入全市依法行政考核內容,為公益訴訟檢察工作開展提供有力支持,檢察機關主動邀請143位當地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調研、視察公益訴訟工作,旁聽案件庭審和參加公開聽證,認真聽取意見建議,自覺接受監督。

安順市人民檢察院第七檢察部 四級檢察官助理 吳春麗:

我們安順市檢察院與安順市生態環境局、市自然資源局,在信息共享、情況通報、結果反饋、聯合督辦等方面建立常態化的協作機制,聯合安順市監察委員會出臺線索雙向移送的規範性文件,開展公益訴訟進黨校,主動邀請安順市林業局、市水務局等11家行政機關召開座談會,積極爭取行政單位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2019年12月,普定縣檢察院通過訴前檢察建議推動安順電廠投資近400萬元建成排泥處理設施,徹底解決向夜郎湖飲用水源地超標排汙的行為,促使問題在訴前得到有效解決。

安順市人民檢察院第七檢察部 書記員 文昌朋:

我們兩級檢察院與法院建立協調機制,加強案件會商,共同研究審判中的相關問題,確保公益訴訟實現「三個效果」的有機統一。

在此期間,安順市檢察院與市中級法院制定《關於辦理公益訴訟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為安順市公益訴訟起訴案件的受案、管轄和審理等確立統一規範。鎮寧檢察院從集中管轄環境資源案件的辦案實際出發,與同級法院會籤《關於辦理破壞生態環境資源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確保案件辦理有章可循、有據可依。

安順市人民檢察院第七檢察部 四級檢察官助理 吳春麗:

我們組織開展飲用水源治理、醫療廢物清理、畜禽養殖汙染防治等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向負有監管職責的行政機關發出訴前檢察建議831件,提起行政公益訴訟4件,督促關停和整治環境汙染企業、砂石礦山、養殖場、醫療衛生機構等144家,恢復林地、耕地、水域3.7萬餘畝,清理固體廢物、生活垃圾200餘噸。

據了解,自專項工作開展以來,安順市檢察院聚焦中央環保督察反饋的重點問題,督促安順市生態環境局對貴州宏泰化工公司非法傾倒的9萬餘噸危險廢物進行安全處置;紫雲檢察院積極介入生態環境部水源地專項督察發現的環境違法問題,成功辦理最高檢掛牌督辦的公益訴訟案件,推動當地環保、水務部門依法履職,切實保障200餘戶貧困戶的飲水安全,獲得安順市委、市委政法委主要領導充分肯定,被評為最高檢典型案例,寫入《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檢察白皮書(2019)》。

安順市人民檢察院第七檢察部書記員 文昌朋:

我們共建立補植復綠基地27個,督促林業、自然資源等部門落實「生態修復」檢察建議390件,對非法採礦、濫伐林木、非法佔用農用地等違法行為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7件,共推動補種林木43萬餘株,完成復綠面積4000餘畝,增殖放流53300尾,追償生態治理恢復費用117.88萬元,實現了懲治犯罪與保護生態雙贏的良好辦案效果。

不僅如此,安順市檢察機關還深入開展「保障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工作,共立案辦理379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373件,提起公益訴訟2件。推動市場監管部門對校園周邊「小餐飲」、「小攤販」開展集中整治,部署網絡訂餐「清網行動」,約談「美團」、「百度外賣」等第三方平臺27家,下架線上違規經營商戶535家,責令公示證照681家,堅決捍衛食品安全底線。

安順市人民檢察院第七檢察部 四級檢察官助理 吳春麗:

我們在開展「二次供水」飲水安全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中,督促衛健、住建等部門對西秀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等51家供水單位開展衛生監督專項檢查,進行清洗消毒和水質檢測,切實保障群眾「最後一公裡的」飲水安全,被省檢察院評為脫貧攻堅典型案例,獲得最高檢宣傳報導。

守護公益,檢察先行。作為綠水青山的守護者,安順檢察始終踐行著「綠色發展」的戰略理念,紮實踐行。

下期請繼續關注《公益訴訟為「盾」 安順「檢察藍」護衛青山綠水》。

法治安順

記 者:羅瑩蕤

編 輯:梁爽

審 核:劉朝剛

【來源:法治安順】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福建連城:44名公益訴訟志願者蓄力啟航 守護「檢察藍」
    福建連城:44名公益訴訟志願者蓄力啟航 守護「檢察藍」 2020-09-27 1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獨家」為野生動物「保駕」:公益訴訟號角吹響
    這是公益訴訟第一次體現在民事訴訟法中,為我國日後開展公益訴訟工作奠定了法律基礎。許多科學研究表明,一些病毒的自然宿主為野生動物。社會各界在奮勇抗擊疫情的同時,一致呼籲以法律利劍斬斷非法捕食野生動物的行為,充分發揮公益訴訟職能,凝聚社會共識,進一步構建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家園。
  • 檢察公益訴訟亮劍|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編者按近年來,上海檢察機關持續加大公益訴訟辦案力度,全面貫徹落實最高檢部署的為期三年的「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專項監督活動。今年12月,2020年度上海市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典型案例新鮮出爐,涵蓋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國有財產保護以及地方決定新增領域。即日起,上海檢察將陸續整理髮布公益訴訟典型案例,展示上海檢察機關公益訴訟辦案力度,同時也提高市民公共利益保護意識,為公益訴訟檢察提供線索。提到大氣汙染,人們會第一時間想到工業廢氣、汽車尾氣。
  • 上千萬鑑定費卡住檢察公益訴訟之路
    公益訴訟是檢察機關為公共利益代言,替公眾維權的一個制度設計,但有不少官司卻卡在了高昂的鑑定費上,導致「檢察機關打不起官司」。南都記者關注到,針對這一問題,地方正在積極探索破局。近日,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公布的一份公益訴訟相關文件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檢察公益訴訟案件所需的辦案經費以及公益案件線索舉報獎勵費用納入財政預算予以保障。
  • 民法典為公益訴訟撐腰
    公益訴訟檢察直接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同時也事關眾多民事主體共同的民事權利。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探索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綠色原則」為用「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保護生態環境」提供法律保障,實現了綠色發展從理念到制度的飛躍。生態環境是公益訴訟的重要領域,就檢察公益訴訟而言,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的案件始終佔到一半以上,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也提出「完善生態環境公益訴訟制度」的要求。
  • 「撫順檢察」兩會宣傳專輯之四:做好公益訴訟檢察 守護人民群眾...
    2020年,全市檢察機關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聚焦生態環境保護、食品安全等重點領域,積極穩妥開展公益訴訟工作,為全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用法治守護綠水青山今年以來,全市檢察機關積極穩妥推進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公益訴訟立案360件;向行政機關制發「訴前檢察建議」321件;制發公益訴訟宣傳資料1000餘份,實地走訪汽修、汙水處理等排汙企業10餘家,對渾河主河道、大夥房水源地保護區進行實地勘察,用辦案的實際行動踐行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 2019年度十大檢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山東省慶雲縣法院院長牛慶華認為,審判以公開透明為前提,多措施並舉保證檢察公益訴訟取得良好的效果;合議庭成員本著公平的態度,注重方式方法,幫助行政機關分析具體案情;以凝聚共識為基礎,維護國家利益。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長、教授王敬波認為,檢察機關通過追繳退稅的履職公益訴訟,為解決行政事務專業性和公益訴訟監督性之間關係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樣本;反映了訴前程序尋求案件最好解決的程序價值;實現了「通過一個案件來規範一片」的目標。
  • 基層|聚焦檢察公益訴訟,當好公共利益「看護人」
    近日,黃浦區檢察院舉辦首屆檢察公益訴訟觀察員聘任儀式,來自黃浦區的13家委辦局領導等出席會議。現場直擊聘請11名公益訴訟觀察員來自行政執法一線的資深專家、媒體記者和市民代表,作為公益訴訟的重要參與者加入到公益訴訟觀察員的隊伍當中,黃浦區檢察院將與他們攜手為社會公益保護、為美好生活「發聲發力」。
  • 梁建勇來泉開展公益訴訟檢察工作跟蹤監督專題調研
    用「檢察藍」 守護「海洋藍」  為推動落實《省人大常委會關於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情況報告的審議意見》,近日,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梁建勇帶隊來泉開展公益訴訟檢察工作跟蹤監督專題調研。省人大常委會監察司法工委、省檢察院、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海洋與漁業局負責同志和部分省人大代表參加。
  • 檢察公益訴訟介入,共同查禁「問題童書」
    檢察公益訴訟介入,共同查禁「問題童書」 2020-12-22 20: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三明檢察:強化檢察公益訴訟協作推進文化遺產保護
    為了鞏固文物保護公益訴訟專項行動成效,進一步強化檢察機關與行政機關銜接協作配合,促進三明市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服務打造「紅色三明」城市名片, 12月24日,三明市檢察院聯合市文化和旅遊局召開「協作推進檢察公益訴訟促進文化遺產保護」視頻會。
  • 「故事」泉州豐澤:公益訴訟助力擦亮古城申遺的「金名片」(950)
    據了解,為落實「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申遺項目檢察保障,做好泉州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連日來,豐澤區檢察院聚焦豐澤區現有的4處國家級文保單位、8處省級文保單位和45處市級文保單位,與文物保護部門聯合對轄區內文物古蹟進行全面摸排,逐項梳理問題與隱患,結合工作實際找準監督切入點,探索檢察機關公益訴訟促進文物保護長效機制建設。
  • 內設機構改革周年紀丨第七檢察部:深入推進檢察公益訴訟工作
    為集中展示一年來主要業務部門工作推進成效,從今天起,本院推出「瑞安檢察內設機構改革周年記」專題,對改革後職能變化較大的第一至第九檢察部一年來的工作亮點進行集中宣傳。第七檢察部一年來,第七檢察部緊扣公益核心,聚焦民生熱點,牢牢把握檢察公益訴訟三個根本職責,充分履行公益訴訟職責,堅持問題導向,體現瑞安特色,凝聚保護合力,不斷加大辦案力度,取得良好成績。
  • 新聞發布會丨檢察公益訴訟 助力文物保護!
    檢察機關始終秉持雙贏多贏共贏的監督理念,在辦案中堅持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能夠磋商解決的就不發出檢察建議,能夠通過訴前檢察建議解決的就不提起訴訟,但是對於對檢察建議置之不理、涉案文物沒有得到有效保護的案件,堅決提起公益訴訟。專項活動期間,通過磋商解決問題14件,99.7%的問題通過訴前程序得到了有效解決。
  • 睢寧檢察:三個致勝法寶,助推高質量公益訴訟檢察工作
    踏破鐵鞋「跑線索」不同於傳統的被動司法辦案模式,公益訴訟集調查與起訴為一體。為破解線索發現難,該院公益訴訟團隊形成「大王叫我來巡山」的自覺,足跡遍布縣城鄉鎮,「等」內、「等」外都緊盯不放。該院公益訴訟團隊獲悉後迅速行動,論證道路交通安全事關公共安全,屬公共利益,隨即發出訴前檢察建議。檢察建議獲採納,圍擋障礙隨後被拆除。路順了,百姓心氣也跟著順了。做精公益訴訟「瓷器活」「跑來了」公益訴訟線索,如何轉化為案件?該院公益訴訟團隊苦練基本功的同時,向科技產品要「生產力」。
  • 羅輝深入南平調研公益訴訟和生態檢察工作
    調研組一行赴光澤縣止馬鎮杉關村生態、紅色文化基地和珍樹園等地進行實地考察調研,參觀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史稱「閩西第一關」杉關隘和位於杉關關門左側習近平同志(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於1999年3月親手種下的香樟樹,詳細了解光澤縣檢察院發揮生態和公益訴訟檢察職能,服務保障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情況。
  • 三個致勝法寶,助推高質量公益訴訟檢察工作
    踏破鐵鞋「跑線索」不同於傳統的被動司法辦案模式,公益訴訟集調查與起訴為一體。為破解線索發現難,該院公益訴訟團隊形成「大王叫我來巡山」的自覺,足跡遍布縣城鄉鎮,「等」內、「等」外都緊盯不放。該院公益訴訟團隊獲悉後迅速行動,論證道路交通安全事關公共安全,屬公共利益,隨即發出訴前檢察建議。檢察建議獲採納,圍擋障礙隨後被拆除。路順了,百姓心氣也跟著順了。做精公益訴訟「瓷器活」「跑來了」公益訴訟線索,如何轉化為案件?該院公益訴訟團隊苦練基本功的同時,向科技產品要「生產力」。
  • 公益訴訟一體化辦案的必要性
    以廣西為例,全區檢察機關在職在編總人數為7607人,其中公益訴訟業務條線有426人,佔比約5.6%。實施一體化辦案制度,可以凝聚各級檢察機關辦案力量,提升辦案能力和水平。萬峰湖專案的辦理,凸現了一體化辦案模式在公益訴訟檢察辦案中的價值,為檢察一體化辦案制度的構建提供了範本。(三)契合公益訴訟檢察辦案的需要檢察機關辦理公益訴訟案件需要收集摸排案件線索,調查核實相關證據,啟動立案、磋商、制發檢察建議或公告、提起訴訟、跟進監督乃至出庭起訴等辦案程序,這就要求辦案團隊要具備多方面的辦案能力。
  • 「守護海洋」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典型案例
    該院為破解辦案人員無法現場實時了解工程進展的難題,創新性地聘請了多名小區居民作為公益訴訟義務監督員,通過微信等方式了解工作進展。監督員在協助監督工程質量的同時,也擔任施工方和小區的協調人,為高效施工營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  2019年9月30日,7個居民小區的截汙設施全部正式運行,近3公里海岸線實現了居民小區生活汙水零入海。汙水沒有了,魚蝦多了起來,海域環境得到有效保護。
  • 省院副檢察長羅輝深入閩侯調研指導公益訴訟和生態檢察工作
    9月22日,福建省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羅輝,福州軍事檢察院檢察長舒愛民等領導,帶領考察組到閩侯視察指導公益訴訟和生態檢察工作。考察組一行實地察看了枯木庵樹腹題刻、金鰲橋等多處文物保護單位,對閩侯縣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文物保護工作以及縣檢察院公益訴訟保護成效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強調檢察機關要在黨委的統一領導下,立足檢察公益訴訟職能,更加積極主動與行政部門溝通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