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海證券報
今年行情類似2009年?那明年……
汪友若
近期的市場風格較為「糾結」,新老經濟、周期成長皆有所表現。在宏觀經濟數據繼續修復、外圍市場普漲的背景下,投資者風險偏好進一步抬升,上證指數本周漲1.06%,且盤中突破今年7月的高點,市場成交額則已連續3周抬升。
對於「跨年行情」,不少機構分析認為,海內外經濟恢復預期仍在深化,指數的慢漲格局還將持續。同時,即使周期股已有了不小的漲幅,部分機構依然認為,以金融、有色、基礎化工為代表的順周期板塊仍是短期「主線」,建議在年底關注周期行情擴散和機構博弈這兩條「副線」的快速輪動。
這輪行情和哪年相似?
部分券商將今年年末的行情與歷史經驗相比對,試圖尋找配置方向。
如國盛證券策略團隊表示,對比看,今年的跨年行情比較類似2009、2012年,以全球經濟復甦為核心邏輯。與2009、2012年相似,今年市場是在全球經濟共振復甦的背景下,疊加外部不確定性消化、內部政策預期升溫、風險偏好提升,合力開啟跨年行情。
具體配置方面,國盛證券建議關注三條線:一是由政策和風險偏好驅動的新能源、半導體、軍工等板塊;二是景氣向上的家電、汽車等板塊;三是全球經濟共振復甦推動的有色、機械、石油、石化等板塊。
方正證券策略團隊則認為,明年的宏觀環境與2010年和2017年有一定可比性,均處於全球經濟共振下的經濟上行期,業績主導,而流動性均處於回收期。方正證券表示,2021年更像是2010年和2017年的結合體,預期波動幅度有限,在跨周期調節的背景下流動性回收幅度也較為有限。
就股票市場而言,方正證券認為需甄選業績佔優及具備產業周期催化效應的行業。一是順周期維度,受益於全球經濟共振以及產品價格上行,明年上半年業績佔優的板塊,包括耐用消費、金融、強周期品;二是新興產業,受益於「十四五」規劃的落地以及產業本身的高景氣,偏科技成長屬性,如5G、新能源車、數字經濟等。
慢漲有望延續至明年一季度
中信證券認為,趨勢上,國內外基本面向好預期強化,A股本輪慢漲將延續至明年一季度。海外將進入疫苗接種階段,經濟恢復節奏將更清晰;國內經濟11月數據持續向好,預計地產投資與銷售增速仍處較高水平。
中金公司提醒,臨近年底,流動性和資金面對市場邊際影響增強。「新老配置偏均衡」策略依然適用,建議投資者在市場變化中穩守基本面與估值底線,注重低估值、有正面催化等因素。
海通證券策略團隊表示,2019年至今市場已漲了兩年,當前上證綜指已接近2018年1月高點,投資者內心有點恐高。對於這一擔憂,海通證券認為當前階段沒必要恐高。本輪結構性行情雖然已歷時近兩年但漲幅不大,且基本面回升趨勢有望持續到明年下半年,上漲趨勢未變。中短期建議關注後周期的大金融,而中長期核心主線是代表轉型升級的科技和內需。
順周期行情短期或未結束
在周期股、金融股都已有所表現後,其相對吸引力是否在下降?
對此,中信證券表示,風格上,順周期是慢漲期的主線,同時在年底前可關注周期行情擴散和機構博弈這兩條副線的快速輪動。具體來看,順周期主線方面,主要包括與工業品漲價相關的有色金屬和基礎化工等細分領域,以及家電、汽車、白酒、家居、酒店、景區等可選消費品類。
在周期行情擴散方面,建議聚焦出口產業鏈的中短期訂單彈性與中期景氣趨勢兼顧的品種,包括電子、汽車零部件和輕工;以及在金融地產估值修復中的優質地產藍籌的投資機會。
安信證券策略團隊同樣認為,短期看,市場流動性預期邊際改善,復甦預期深化,A股震蕩上行趨勢持續,短期配置仍建議以順周期為主線(包括金融、可選消費、漲價鏈、出口鏈等)。
不過,安信證券也強調,由中期角度自上而下看,A股的核心焦點在於流動性收緊與盈利復甦的幅度問題;自下而上看,A股的核心焦點在於,今年估值還未處於歷史高位的行業中有多少能在明年出現強勁的盈利增長。因此,中期配置結構或存在動態調整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