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棒 | 一位臺灣人講述:他們為什麼酷愛棒球

2021-02-28 眾棒體育

大陸很流行足球,但臺灣不流行。當然,歐洲杯、世界盃還是會看,也很狂熱。但是不知道為什麼,足球就是流行不起來,只有小學生會玩,也只是玩,連校隊啥的也很少。

大陸的桌球也很流行,臺灣也還可以,不過沒有大陸這麼流行,而且臺灣不叫桌球,叫桌球。但大陸的桌球指的是撞球,就是臺灣的「撞球」。

那麼,臺灣到底什麼運動最流行?能達到像大陸的足球或桌球的地步?

答案是棒球。

範瑋琪一家為臺灣職棒大聯盟開球

周杰倫開球

每次中華棒球代表隊在國際賽事上贏球,就能看到滿街的人喜形於色,如果輸球,說是如喪考妣也不為過。

我就記得一次,中華棒球代表隊輸了球,我去便利商店買東西時,兩位仁兄正在討論剛剛導致輸球的失誤,其中一人試圖幫球員解套,結果一旁補貨的店員按耐不住,直接衝過去嗆,「告訴你!有些錯誤是球員不能犯的。」

為了怕被可能發生的群毆事件波及,我趕緊買完走人──這不是重點,重點是:臺灣人對棒球真不是普通的狂熱。

臺灣職棒大聯盟棒球場

「愛之深,責之切。」這就是臺灣人對棒球心態的寫照。因為這項被稱作「臺灣之球」的運動,既是臺灣人的驕傲卻又屢屢令寶島蒙上陰影,前後有多位臺灣好手踏上最高殿堂,在美國職棒大聯盟揚名立萬。

問題是,大後方卻極其不爭氣。在本地的職業棒球,多次爆發假球弊案。但就算如此,要讓臺灣人不關心棒球,還是很難。

有「臺灣之光」之稱的王建民,2000年加盟美國職棒大聯盟洋基隊

為什麼臺灣人如此熱愛棒球?因為,我們從小接觸的運動就是棒球,放學後同學們常相約打棒球,好像不打棒球就會沒朋友。至於為何大家都酷愛打棒球?

只因我們和棒球已經有超過百年的感情,早從日本鬼子時代,他們便把這項運動引進臺灣,從此寶島就與棒球結下梁子。。。。。不,是「不解之緣」。從阿公那個年代開始,哪個臺灣人不看棒球?從小大家都是死守著電視看中華隊徵戰國際。

60年代臺灣彰化縣少年棒球隊

早在1968年紅葉少棒球隊以艱苦的訓練環境──用樹枝作球棒,用石頭作球,竟然兩度擊敗日本少棒冠軍隊!

一時之間,所有小棒球員都成為「抗日英雄」。不僅給臺灣人出了一口惡氣,更帶動起棒球運動蓬勃發展,棒球也逐漸和「民族主義」畫上了等號。

60年代紅葉少年棒球隊

之後全民拼棒球的風潮越演越烈,臺灣人也靠著棒球在國際打響名號,在小學生打的少棒、初中生打的青少棒、高中生玩的青棒全都拿下世界第一。

還曾經有六度同年間包辦上述三級棒球的世界冠軍,在當時被稱作三冠王時代,更讓臺灣人都蹶著屁股走路。

1968年紅葉少棒球隊與日本少棒冠軍隊比賽現場

隨著臺灣的經濟逐漸起飛,終於,臺灣在1989年迎來了「職業棒球聯盟」,還有一些外籍球員加入,感覺真是國際化啊。

怎知這卻是臺灣人棒球夢幻滅的開始,經過前5年的甜蜜期後,1996年爆發首次職棒籤賭事件,球隊因此解散(2003年臺灣大聯盟解散)。但這只不過是黑雲籠罩職棒的序章。。。。。。

臺灣職棒大聯盟logo

之後假球玩法玩得越來越高級,甚至有黑道出資找了人頭買下球隊,直接以老闆之姿要求球員放水,於是發生許多一看就知道不合理的球賽狀況。

不過就算如此,臺灣人還是對棒球不離不棄。

下次去臺灣,大陸朋友除了可以教臺灣人踢足球、一起打桌球之外,也可以感受一下臺灣棒球的熱力哦!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資訊,請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眾棒體育」官方微信公共號。

聲明:本公共號轉載文章的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文章若暫未找到作者和原出處,還望諒解,並歡迎原作者聯繫「眾棒體育」認領,我們會在第一時間給予妥善處理,衷心感謝各位的支持和理解!歡迎轉載「眾棒體育」原創文章,請標明轉自「眾棒體育」。

相關焦點

  • 為何臺灣人酷愛打棒球?
    因為這項被稱作「臺灣之球」的運動,既是臺灣人的驕傲卻又屢屢令寶島蒙上陰影,前後有多位臺灣好手踏上最高殿堂;在美國大聯盟揚名立萬,問題是,大後方卻極其不爭氣。在地的職業棒球,多次爆發假球弊案。但就算如此,要讓臺灣人不關心棒球,還是很難。為什麼臺灣人如此熱愛棒球?因為,我們從小接觸的運動就是棒球,放學後同學們常相約打棒球,好像不打棒球就會沒朋友。
  • 眾棒 | 日本人最愛的棒球動畫 第一位是___________?
    《鑽石王牌》是在《周刊少年MAGAZINE》上連載的漫畫,講述主角澤村榮純在入讀棒球名校青道高中後與小夥伴一起向全國制霸目標進發。棒球故事很少是以強校為題材的,講述了嚴格的社團生活和豐富多彩的戰鬥場面。
  • 風雨30年,臺灣有棒球|樂天集團|棒球|臺灣|職棒
    「司機在載我去比賽時說道,巴西有足球,臺灣則有棒球。」紐約時報的作者Steven Myers在文章裡寫道。棒球作為寶島臺灣當仁不讓的第一運動,擁有同樣走過30年曆程的中華職棒,如今的發展又怎麼樣呢?上篇《老炮兒》欄目中,我們講述了臺灣職籃目前所面臨的艱困局面。今天,讓我帶你走進寶島棒球的世界。
  • 為什麼臺灣人那麼熱愛棒球?
    為什麼棒球運動在臺灣那麼受歡迎?棒球能成為兩岸交流新標的嗎?來自臺灣的小李飛刀為你解讀。 棒球,一直都是臺灣的精神象徵。 稱棒球為超越藍綠的「臺灣共識」一點都不為過,只要臺灣有國際賽,全民加油祈福之團結,前所未見。
  • 眾棒 | 讓人尊敬的棒球運動員——鈴木一郎
    是美國職棒大聯盟最多安打記錄的保持者,是在專業棒球領域的總計安打世界記錄保持者(日本美國總計)身高180.3cm,體重79.4kg,2016年的年薪為200萬美元(約1320萬元)。「美國職棒大聯盟」名字就表達了世界最高水準的意思,全世界的職業棒球選手都夢想著能活躍在美國職棒大聯盟中。來自世界各地的棒球天才雲集的聯盟中,被選為最優秀選手的就是這位「一郎」。
  • 到「心儀之地」尋「更棒人生」——一位臺灣棒球「大叔」的大陸...
    新華社南京8月26日電(記者陸華東)「保持注意力,積極一點」「跑起來」「看準再打」……暑期集訓一個月,江蘇省儀徵市實驗中學運動場上,一位戴黑色帽子、墨鏡,穿黑色運動服,皮膚黝黑的「大叔」,每天都帶領十多名初中生進行8小時的棒球訓練,不時用一口臺灣腔喊話。
  • 【鉤沉】「棒打洋人、民族英雄」臺灣民眾為何如此痴迷棒球,讓...
    當時,臺灣當局正處在風雨飄搖中,突然之間又被世界所關注,島內上下很是興奮。於是,棒球運動在1945年後又一次掀起熱潮。棒球起源於美國,1895年日本人將其命名為「野球」,這一年,也是日本殖民統治臺灣的第一年,殖民者把棒球帶到了臺灣,並在遍布南部的蔗糖廠設立棒球隊。上世紀20年代開始,島內小學紛紛成立少棒隊,「少棒(小學)」「青少棒(初中)」「青棒(高中)」的三級棒球開始有了雛形。
  • 為什麼棒球成為臺灣唯一能夠超越族群黨派的運動?
    廖信忠《我們臺灣這些年》這是一個臺灣青年寫給13億大陸同胞的一封家書,主要講述了過去30年臺灣老百姓最真實的日常生活和悲喜人生。1990職棒開打 這一年,職業棒球賽開打,將臺灣已經流行許久的棒球運動推上一個新的高潮。
  • 【棒球視野】「習馬會」與臺灣棒球
    棒球:臺灣驕傲筆者一直記得小時候看的《旋風小子》,林志穎在夕陽下手握球棒的身影。後來直到筆者去文化大學交換,看到學校棒球隊每天下課就帶著便當去山下訓練的樣子,才真正領會到什麼是所謂的熱愛。世界少棒錦標賽,臺北隊獲得冠軍1969年,臺灣的金龍少棒隊獲得遠東地區代表權,參加美國Little League少棒聯盟舉辦的世界少棒錦標賽,並一舉奪得冠軍,這場勝利極大鼓舞了臺灣民眾,棒球選手因此被稱為
  • 眾棒 | 用最簡單的話告訴你壘球和棒球的根本區別
    標準規則中棒球和壘球的差別大都可以從「改為室內」這個出發點進行解讀,但是性別絕對不是棒球演化出壘球的原因。大多數人會對棒壘球有一個誤區,認為男人打棒球、女人打壘球,其實不然。壘球從棒球發展過來,一般看來可能會讓人覺得男子運動叫棒球,女子項目叫壘球,其實也有男子壘球隊。
  • 《棒!少年》:棒球之外 他們更需要被關注
    棒球在中國是一項雖然人盡皆知,但卻鮮少有人參與的冷門體育運動,相信很多人對棒球的認知更多是停留在歐美的影視作品中,而對中國棒球的發展是知之甚少的。《棒!少年》所講述的故事,便是中國棒球的故事,曾經的中國棒球國手張錦新,建立愛心棒球基地,在北京和他的團隊成員們一起去訓練一群來自五湖四海的孩子們,引領他們去成為棒球運動員,並前往美國參加棒球友誼賽。
  • 臺灣棒球教練執教大陸
    前不久新組建的中國棒球集訓隊中來了一位臺灣的棒球好手,擔任了集訓隊的技術總監,他的名字叫江泰權。他是第一位出現在國家隊裡的來自臺灣的教練人員。棒球是臺灣同胞非常喜愛的一項體育運動,技戰術水平也比較高,那麼,江泰權先生的到來會為大陸的棒球隊帶來什麼樣的變化呢?請看記者的報導。  解說:當我們來到國家棒球集訓隊時,正趕上江泰權帶領集訓隊隊員為即將到美國的訪問比賽而忙碌著。
  • 臺灣棒球,名符其實的國民運動
    ◎影片《KANO》講述的就是有關早期臺灣棒球的那段傳奇 而臺灣棒球文化真正形成的最關鍵時期,是在上世紀1960s-1970s年代。◎蔣介石時期的少棒隊 那時候,臺灣人對棒球的痴迷程度還要超過大陸人對桌球。特別是1970s年代臺灣棒球進入三級棒球狂飆時期,臺灣對於棒球的熱情空前高漲。
  • 臺灣棒球小夥兒們的大陸棒球夢
    今年,第二屆海峽兩岸學生棒球聯賽總決賽規模進一步擴大,參賽隊伍由32支擴大到42支,並且增加了U10組別,讓更多孩子的棒球夢從兒時萌發,實現U10、U12、U15、U18、大學組5個組別全覆蓋。兩岸選手共計888人,其中,有20支臺灣地區學校代表隊分別來自島內10個縣市,共計445人,他們都是熱愛棒球運動的體育健兒,跨越海峽來大陸追尋棒球夢想。
  • 【棒球大視野】女棒/就是愛棒球 女壘球員挺女棒
    首屆臺北市理事長杯女子棒球邀請賽於2014年4月3日開打,這是臺灣運動史上首次舉辦學生女棒比賽,中華棒協也預定增設女子棒球發展委員會,以推展國內女棒
  • 當棒球人遇上《棒!少年》
    在第14屆FIRST青年電影展上,《棒!少年》猶如一匹黑馬殺出重圍。觀眾口碑9.2分排名參展電影第一,一舉獲得最佳紀錄片大獎。青年導演許慧晶向觀眾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截止至8月4日,影片《棒!《棒!少年》主要講述北京市郊,一群事實孤兒和問題少年在70歲老人的帶領下訓練棒球。主人公馬虎的到來打破了球隊的寧靜,他打架鬥毆,拉幫結派,變成隊員和教練的眼中釘。由於拆遷,棒球基地也被限期搬離。而半年後,球隊將代表亞太區參加在美國舉行的世界級少棒比賽。
  • 臺灣棒球選手李振昌登陸美國職棒大聯盟
    臺灣棒球選手李振昌登陸美國職棒大聯盟 2013年07月12日 13:59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賭盤下的臺灣職業棒球
    由此,各種「職棒賭博」的新聞在臺灣各大媒體頻頻曝光,島內球迷反響強烈,同時也揭開了臺灣「職棒賭博」的黑幕。臺灣嘉義南部某縣一位有黑道背景的縣議員,每天必看有線電視的職棒轉播,他並不是球迷,但是比賽的結果卻關乎到他幾百萬元的輸贏,。據了解,這位議員所在的縣市,僅投注在職棒場上的賭資就有上億元之多。
  • 打棒球的少年們,他們到底能有多棒?
    2018年,在美國舉辦的PONY小馬聯盟U11組世界大賽上,這支由平均年齡不到10歲的孩子組成的"強棒天使隊",受邀作為亞太地區唯一一支少年棒球隊登上世界少棒的頂級賽場,這在中國棒球史上是首次。 從逆境中走向國際舞臺,棒球為這群孩子開闢了一片開闊的天地,讓他們成為優秀的棒球少年。
  • 風雨30年,臺灣有棒球
    棒球作為寶島臺灣當仁不讓的第一運動,擁有同樣走過30年曆程的中華職棒,如今的發展又怎麼樣呢? 上篇《老炮兒》欄目中,我們講述了臺灣職籃目前所面臨的艱困局面。 今天,讓我帶你走進寶島棒球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