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機在載我去比賽時說道,巴西有足球,臺灣則有棒球。」紐約時報的作者Steven Myers在文章裡寫道。
棒球作為寶島臺灣當仁不讓的第一運動,擁有同樣走過30年曆程的中華職棒,如今的發展又怎麼樣呢?
上篇《老炮兒》欄目中,我們講述了臺灣職籃目前所面臨的艱困局面。
今天,讓我帶你走進寶島棒球的世界。
文 / 葛思文
編輯 /北力
01
風雨30年,CPBL的起起落落
中華職業棒球大聯盟(Chinese Professional Baseball League,下文稱為CPBL),簡稱中華職棒、中職,是臺灣地區最早成立的職業運動聯盟,也是目前唯一的職業棒球聯盟,前身是1989年創立的「中華職業棒球聯盟」,創始球隊為兄弟象、統一獅、味全龍、三商虎。
該聯盟在2003年與臺灣職棒大聯盟合併後,改為如今的名字。
這個全臺灣最頂級的職業體育賽事目前擁有4支球隊,分別是統一7-ELEVEn獅、中信兄弟、富邦悍將、樂天桃猿。
與SBL(臺灣超級籃球聯賽)類似,CPBL原本較偏向「都市巡迴路線」。但近年來為聯盟和球隊經營考慮,開始改走「屬地主義」。
四隊已基本確定球團和主場所在地:富邦悍將——新北、樂天桃猿——桃園、統一7-ELEVEn獅——臺南、中信兄弟——臺中。
臺灣地區棒球球隊地理分布圖
作為一個擁有三十年歷史的職業聯盟,中華職棒也經歷了起起落落。從1990年3月17開打後的七年中,CPBL引來了發展過程中的第一個高潮。
球員的待遇提高,改善了生活,也增加他們的動力;球員的社會地位提升,棒球熱潮再度蔓延全臺灣。到1997年時,CPBL觀眾人數已經突破千萬人次。參與球隊也從初始的4支增加到了7支。
棒球運動在臺灣地區進入了全盛時期。
可惜的是,這種勢頭沒有延續。就在同一年,CPBL暴發了球員籤賭、放水打假球等事件,使其之前的輝煌瞬間「抹去」,7支球隊縮為4支,寶島棒球市場陷入了低潮。更嚴重的是,因為轉播糾紛,催生了臺灣地區的第二個職業聯盟,「臺灣職業棒球大聯盟」。
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臺灣棒球開始了重振之路。2003年,兩家職業聯盟達成協議,臺灣職業棒球大聯盟解散,CPBL留下。 兩支聯盟合併為一,但這卻沒有解決問題。
2008年與2009年,各類假賭黑事件的接連出現,使CPBL陷入了舉步維艱的局面。資本退出、比賽質量下降,球隊運營出現問題,導致聯盟不振。
這種情況,對於生活在這片棒球熱土的球迷來說,是一次次的心碎。但有時候,只有當你沉入了谷底,才能看清自己前方的路。
此類假賭黑事件的頻繁出現,讓聯盟下定了治理的決心——提高球員的工資水平,加強對相關負面案例的監管。
在官方的出面下,CPBL的環境開始有了改觀。資本開始重新投資,各支球隊的運營進入正軌。最重要的是,因假球失去信心的球迷,對聯盟的態度產生了改變。此後,大規模的假球事件沒有在出現過。
可以說,臺灣職棒迎來了東山再起。
而在經歷了30年風雨的之後,CPBL又在近幾年迎來了重大的改變和調整。
02
健康生態,迎來巨頭投資
去年6月24日,頂新國際集團所組成的第五隊味全龍隊正式宣布重返中華職棒,並參加同年的選秀預計2020年開始在二軍出賽,至此中華職棒告別10年四隊的經營的局面。
此外,去年9月,日本樂天株式會社(「Rakuten」,總公司位於:東京都世田谷區)與老牛皮國際股份有限公司La New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La New公司」總公司位於:臺灣新北市),完成籤署有關轉讓La New公司旗下負責營運臺灣職業棒球隊「Lamigo Monkeys」之子公司大高熊育樂股份有限公司全部股份之基本協議書。
樂天通過本次取得「Lamigo桃猿」股權,將從新賽季球季開始,參與CPBL。
事實上,「Lamigo桃猿」自2004年由La New公司負責經營以來,總計達成包含2017、2018年二連霸在內6度聯盟年度總冠軍,是臺灣地區棒球首屈一指的強隊。
此外,經營方面亦為了爭取球迷,採取諸多獨特且先進策略,自2014年迄今連續五年位居CPBL最多球迷進場人數之地位,是整個島內實力和人氣都兼具的代表性球團。
但就是這樣數一數二的球隊,同樣需要母企輸血,上賽季結束後桃猿隊領隊在記者會中指出,這16年來,「Lamigo桃猿」平均每年需要母企業支援1億新臺幣,這對於中小企業的母集團來說,已經是個不小的財務負擔。
每年虧損一億新臺幣意味著什麼?
根據我們能掌握到的數據,如果以每張票350元新臺幣,聯賽一年60場比賽計算,在不含總冠軍收入的前提下,代表「Lamigo桃猿」每場比賽的還要再增加4760名觀眾入場,如果以去年該隊平均7165人進場標準往上加,代表平均進場人數要11925人,才能讓目前中職最具人氣的球團打平收支,那就更別提另外三支球隊了。
當然換一個角度說,近6年(2013-2018)的平均進場人數,能夠達到每場5,500人次左右的榮景。這意味著職業棒球賽在30年來的臺灣,不僅僅是一單項運動的職業賽事,更是長期深耕本土的運動產業,讓棒球融入數以百萬計棒球愛好者的日常生活之中。
這個數據對比大陸的很多體育聯盟,也是不遑多讓的。
1990-2017年CPBL上座人數
03
高調入局,樂天「圖」什麼?
此次樂天接手,轉賣的價格雙方並沒有對外公布,但臺日兩邊媒體都定調在新臺幣3億元出頭(約7400萬人民幣)。
可以明確的說,如果不是看重臺灣地區的市場整體潛力,樂天不會做出如此大手筆之舉。畢竟,單從棒球營收的角度這筆交易無論如何都划不來,但從電商角度看,樂天靠職業體育行銷集團,無疑能幫助他們迅速打開當地的市場。
樂天鷹在宮城的主場
樂天集團社長三木谷浩史野心勃勃,集團跨足網購電商和通訊市場,在日本樂天就擁有日職棒東北樂天鷹隊和J聯盟神戶勝利船隊兩支職業體育隊,2016年樂天一出手就震撼全球,以創紀錄的4年2.35億美元,擊敗不少跨國大企業,一舉拿下巴塞隆納隊的球衣胸前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