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樂壇和香港樂壇相比,哪個地位更高?網友:各有千秋!

2020-12-23 聖斌氣泡水哈

在我們內地樂壇興起之前,我們國內歌壇發展得比較好的一直都是臺灣樂壇和香港樂壇,雖然這兩個樂壇中的歌手和創作人很少回到內地發展,但他們在內地的知名度和人氣都非常高,很多發展得非常好的人在我們內地也備受大眾關注。

至於臺灣樂壇和香港樂壇相比哪個地位更高,我覺得應該分開來看,從藝人們的唱功來看的話,香港樂壇的地位更高,而從創作水平來看的話,臺灣樂壇無疑要更勝一籌,這一點我們從這些年來兩個樂壇給我們帶來的那些作品中就可以看得出來。

首先從唱功方面來看的話,香港樂壇的張國榮、譚詠麟、劉德華等等這些實力派歌手給我們帶來了很多非常好的作品,他們的唱功也毋庸置疑,就算是後來的四大天王以及如今的年輕一輩,都比同年齡段的臺灣歌手要好,在唱功方面更出眾。

從創作方面來看的話,臺灣樂壇的表現要更突出一些,比如羅大佑、李宗盛、周杰倫、費玉清等等的這些優秀創作人都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好作品。不過各有各的看法,對於我們來說我們也沒必要去比較,喜歡他們各自給我們帶來的作品就夠了。

對此你們有何看法呢?

相關焦點

  • 臺灣樂壇和香港樂壇相比,為什麼說臺灣樂壇的地位更勝一籌呢?
    今天我們來談一下,臺灣樂壇和香港樂壇相比,到底哪個地位更高呢? beyond 其次,和臺灣流行樂壇相比,香港流行樂壇鮮有引領華語流行樂壇風氣之先的深刻作品。
  • 林子祥的香港樂壇地位有多高
    香港樂壇英雄譜——歌隱林子祥林子祥1947年出生在香港,大學畢業於英國多佛學院,算來比許冠傑還大上一歲,不過成名較晚一些,雖然在學生時代也組建過樂隊,但一直籍籍無名,直到1976年才推出一張英文專輯《Lam》,但真正讓他成名於歌壇的是1980
  • 上世紀許冠傑在香港樂壇的地位無人能及,是有原因的
    1948年9月6日許冠傑出生於廣東省廣州市,中國香港男歌手、演員、音樂人,畢業於香港大學。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主流歌曲是性英國的爵士歌,其次是老上海灘的國語歌,最底層的是香港本土的粵語歌曲。1967年許冠傑擔任蓮花樂隊主唱,隨後1970年個人單飛發展,1971年發行粵語歌曲「鐵塔凌雲」倍受大家喜愛,從此不受歡迎的香港本土粵語歌曲開始興起,後來被譽為香港樂壇開山鼻祖、廣東歌鼻祖,從這點在香港樂壇無人能及,後來居上的譚詠麟也是其粉絲。同時代的羅文、林子祥…也是不能和許冠傑相比。
  • 為什麼網友都懷念曾經的華語樂壇,那時候的樂壇堪稱是神仙打架
    不知從何時起,網友們開始集體懷念過去。懷念那些美得各有千秋的香港美女,懷念那些百看不厭的經典電影,懷念華語樂壇的巔峰時代。2000年代初時,華語樂壇湧現了一大批實力歌手。2001年的第12屆臺灣金曲獎,最佳新人後補就有周杰倫、孫燕姿、戴佩妮、範瑋琪、林凡,堪稱神仙打架。2000年11月7日,周杰倫發行了首張個人專輯《Jay》,並包攬專輯全部作曲和和聲編寫工作。主打歌《星晴》獲得了第24屆十大中文金曲優秀國語歌曲金獎,周杰倫隨之在華語樂壇開始受到關注。
  • 在香港樂壇鼎盛時期,究竟是誰擠掉了李克勤的四大天王地位
    90年代香港樂壇百花齊放。92香港娛樂音樂圈將最受歡迎的四大歌手集結起來稱為『四大天王』分別為黎明,張學友,劉德華,郭富城,當年最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就是為何李克勤沒有選上?李克勤1985年,憑《霧之戀》奪得十九區業餘歌唱大賽冠軍晉身樂壇。
  • 金針獎相當於香港樂壇的終身成就獎,是香港樂壇最高獎項
    金針獎在香港樂壇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是所有香港音樂人夢寐以求的目標,相當於香港樂壇的終身成就獎,非常難拿,舉兩個例子你就知道。黎小田,一代港樂大師,《萬裡長城永不倒》就是他的經典作品,是香港樂壇殿堂級的音樂人,可是,他沒有拿到金針獎就已經遺憾離世!王菲,頂級實力派歌手,對香港樂壇的貢獻非同一般,雖然曾經入圍過金針獎,但是依然沒有如願以償,沒有獲得金針獎這個香港樂壇至高榮譽。
  • 華語樂壇最不可或缺的5位歌手,沒有他們,華語樂壇不知會怎樣?
    60年代的香港要麼是翻唱英文歌,要麼就唱老上海的歌,粵語歌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直到許冠傑出現,他用最通俗易懂的粵語口語演繹法開創了香港本土歌曲的新紀元,完成了古典與流行的完美嫁接,讓粵語歌也能登大雅之堂了,他對現代粵語歌的推行和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 任賢齊、周華健、李克勤華語樂壇處於什麼地位?影響力有多大
    有知情人爆料,這次淘汰的將會是任賢齊和劉宇寧組成的街頭拍檔。很多人已經證實了這一點,從他們的行程上來看,確實已經結束在第十期的錄製。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會淘汰任賢齊這一組呢。朋友給出這樣的解釋:淘汰是根據榜樣歌手在華語樂壇的地位和影響力所致。
  • 曾與張國榮爭霸,縱橫香港樂壇多年的譚詠麟,如今怎樣了?
    看到李健追星成功,網友感慨萬千:「曾經的粉絲已經成長為有實力的歌手,曾經的偶像也已經告別了青蔥歲月,變成了兩鬢斑白的老人。」這些年,樂壇人來人來,偶像換了一茬又一茬,但不管樂壇如何風起雲湧,「譚詠麟」三個字始終沒有被時代淘汰,他猶如一顆常青樹,一直屹立其中。
  • 黃家駒為什麼說香港沒有樂壇?當時的香港沒有自己原創的音樂嗎?
    黃家駒說香港沒有樂壇這句話時,我覺得他是對香港樂壇的不滿,認為香港只有娛樂圈,沒有音樂圈。而且80年代的香港流行樂壇很多都是靠翻唱外國的音樂,或者是用國外的曲調,填上中文詞,然後再由當時比較有熱度的明星演唱的,所以會有很少人注重原創的音樂。
  • 曾經和張國榮佔據香港樂壇的譚詠麟,69歲的他現狀如何?
    說起譚詠麟,我們不由得想到上個世紀的香港樂壇鼎盛時代,在那樣的一個年代,確實是群星璀璨,我們能夠看到很多非常優秀的歌手,至今為止他們依然在樂壇佔有很高的地位,我們能夠看到曾經香港樂壇的鼎盛,是絕對離不開這一批人的。
  • 香港樂壇的教父
    他的影響力在華人娛樂圈影響相當之大,甚至幾代人,許冠傑因為是香港粵語歌壇開山祖師,所以樂壇地位上略高於羅,但論音樂造詣和歌唱能力,羅文是更勝一籌的,這點毋庸置疑,同時,羅文演唱的粵語歌曲基本都是旋律清新而又少有地方色彩,他嗓音洪亮、聲線柔和、清晰的咬字都使人聽得如痴如醉;許冠傑的作品雖然把古典與流行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但是濃濃的香港本土味始終使人有點「土」感覺,直到1977年羅文演唱了由顧嘉輝、黃霑合寫的
  • 臺灣樂壇四大天王聚會吃雪糕,周杰倫最顯老,林志穎像吃了防腐劑
    序言:2020年5月21日,林俊傑在微博分享了與周杰倫、林志穎、蕭敬騰聚會的照片,堪稱「臺灣樂壇四大天王」的聚會。林俊傑配文:「奇蹟般的聚會,奇蹟般的組合,奇蹟般的開心。」隨後,林志穎也曬出了合影並配文:「男人們的聚會。」
  • 張國榮和譚詠麟爭霸,將香港樂壇推入最輝煌的時代
    作為溫拿樂隊的主唱,譚詠麟在香港樂壇小有名氣,還獲得了香港《華僑日報》頒發的「香港十大歌星」獎,與當時如日中天的徐小鳳、羅文、許冠傑等相提並論。奇怪的是,儘管張國榮與譚詠麟並沒有什麼交集,但媒體記者已經敏銳地捕捉到他們的某些相似,並將他們作為對比。《明報周刊》記者在一次採訪中直截了當地問張國榮:「有沒有人說你像溫拿的譚詠麟?你的髮型與眉毛都像他的翻版。」
  • 香港樂壇因何衰落?看歷屆金針獎花落誰家,就可見一斑
    顧嘉輝(右)和黃沾(左)這說明香港樂壇重唱、詞,輕曲。這一現象,與同屬華語樂壇的臺灣市場,有著天壤之別。在世界樂壇,都難以找到第2個例子。那麼對於一首歌曲而言,曲子、歌詞、演唱,哪個更重要呢?大叔認為是曲子。曲子直接決定了這首歌能不能被聽眾所接受,能被哪個年齡段聽眾接受,會不會火等一系列問題。
  • 香港樂壇裡譚詠麟真的被後來居上的劉德華超越了?
    單從在香港樂壇地位的話,譚詠麟要高於劉德華。但對比在綜合影響力、歌曲傳唱度和人氣等方面,後來居上的劉德華確實超越了譚詠麟。畢竟譚詠麟代表歌曲方面的專業性,劉德華玩的是綜合,唱歌只是求中另一方向罷了!但是,在香港歌壇或者說粵語歌壇這一畝三分地上,劉德華永遠也無法超越譚詠麟。
  • 華語樂壇群星暗淡時
    只是,當周杰倫的粉絲不得不遵循和適應流量明星的競爭規則去發聲和示威,儘管「降維」絕殺的感覺爽到爆棚,可退散過後,仍不免覺得悲涼。流量明星在娛樂圈的地位會因此受到衝擊嗎?不會;粉絲經濟的商業模式會就此改變嗎?也不會;華語樂壇會因為這場微博輿論場的對決而復甦嗎?更加不會。遙想當年,華語樂壇群星璀璨,如今正是暗淡時。
  • 5位已故金針獎得主,永遠是香港樂壇難以忘記的歌聲
    羅文被譽為香港樂壇的教父,在香港流行樂壇中佔有重要地位。他先以「羅文四步合唱團」成員的身份出道,後來又與鄭少秋的妻子沈殿霞組成「情侶合唱團」。 從《獅子山下》紅了之後,羅文為多部影視劇演唱了主題曲、片尾曲,如《小李飛刀》《鐵血丹心》《世間始終你好》《滄海一聲笑》等,都是耳熟能詳的影視金曲。
  • 華語樂壇歷史5大超級巨星:改變了樂壇流行方向!
    中國臺灣男歌手、音樂人、制琴師,華語流行樂壇最出色的製作人之一,寫的歌範圍很廣,在商業上非常成功,為眾多歌手輸出了眾多優秀作品,他在情歌範疇創作應該無人能出其右,並在90年代引領了自己獨特的情歌風潮
  • 你心目中,臺灣樂壇十大歌手排名是怎樣的?
    當然,以下僅僅只是個人看法:從整體上看,臺灣樂壇有才氣的比較多,比香港多多了,可以說是碾壓。但論唱功,由於譚張等的存在,卻是香港的幾位更厲害。這種現象一直到四大天王之前都存在。九十年代以後,就不談了。 臺灣樂壇,羅大佑之前,都是小曲型的,朗朗上口,用當時大陸的話說叫糜糜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