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專注力」要允許孩子「分心」

2021-01-19 雨茉Molly

01 專注力

我相信,說起專注力,怎樣讓自家的孩子變的專心是每個家長都頭疼的問題。

讓孩子看書,沒看兩頁就把書扔到了一邊;讓孩子玩玩具,沒玩兩分鐘就換另一個玩具,很難靜下心來。

這時候,很多家長喜歡給孩子貼上「多動症」「不專心」等標籤,其實兒童的專注力具有特殊性:

對於學前兒童來說,負責抑制功能的大腦前額葉還未發育成熟,因此他們不善於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會出現注意力渙散的情況。

中國教育部於2012年頒布的注意力的調研數據顯示:

3~4歲專注於感興趣的活動10分鐘

4~5歲專注於操作性的活動15分鐘

5~6歲專注於安靜的活動,15~20分鐘。

一般用年齡乘上2~5倍就可以得出專注力時長的範圍。比如一個6歲孩子的專注力時間區間是在12~30分鐘之間,中國教育部正好取得中間值。

家長應當充分了解兒童注意力的特殊性,避免給孩子貼上了「缺乏專注力」的標籤。

02專注力就像「橡皮筋」,可以通過培養慢慢拉長

1、營造低幹擾或無幹擾的環境

在日常的生活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場景:孩子在專注的做一件事情,家長時不時的詢問孩子「你要喝水嗎?」「你要不要吃點什麼東西?」「你需要上廁所嗎?」孩子的專注力不斷的被打斷,長時間下去就很難集中注意力。

所以,家長要反思自己是否經常有打斷孩子的專注力的情況?如果有的話,不妨在孩子專心做某件事情的時候,也去做一些自己的事情,給孩子營造一個低幹擾或者無幹擾的環境。

2、陪孩子玩專注力訓練遊戲

專注力可以通過訓練得到。平時在家可以和孩子一起做手工,玩拼圖,搭積木等,讓孩子能夠體驗沉浸式遊玩的樂趣。

3、找到適合孩子的專注力學習類型

美國神經語言科學建立了一個VAK理論,根據人對感知渠道的偏好,把學習分為了三種類型,即視覺型,聽覺型和觸覺型。

(V)視覺型

視覺型的孩子在學習時會更加傾向於通過觀察和閱讀來學習,他們需要用眼睛看到才能集中注意力。

可以通過給孩子提供圖片、表格和文字等閱讀材料,鼓勵孩子繪製思維導圖,用視覺形象進行記憶。

(A)聽覺型

聽覺型的孩子最好的學習模式是聆聽和討論,他們習慣聽取別人的觀點並進行思考。

應該鼓勵聽覺型的孩子多與朋友進行討論,向他人解釋想法,表達觀點。

(K)感覺型

感覺型的孩子需要通過身體的參與、四處走動或者體驗才能集中注意力。他們擅長通過實踐、不斷地試錯進行學習。

家長可以通過對自己孩子的觀察,看看自己的孩子屬於哪一類型的學習者,發揮他長處的同時,也要儘量的鼓勵拓展其他類型的學習模式。

4、給予孩子「分心」時間

前面我們講到孩子的專注力時長是有限的,家長不要一味的強求孩子在幾個小時內都保持專注地去做一件事情,應該給予他專注後的休息的時間。

5、低糖飲食,保持運動

孩子攝取糖分過多會導致前額葉抑制系統功能受影響,繼而影響孩子的專注力;另外平時吃糖過多的孩子在沒吃糖的時候多巴胺水平會明顯下降,容易情緒焦慮和暴躁,進而也會影響專注力。

而運動會促進甲腎上腺素的分泌,它能夠讓孩子高度的集中精神,從而增強專注力。同時,運動中還會分泌多巴胺,傳遞快樂的信號,促使注意力的集中。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培養專注力是一個長期的工程,而且父母在這項工程裡面大有可為,家長一定要學會理解孩子,才能更好的教育好孩子。祝閱讀愉快!

預告:明天將分享「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我認為批判性思維是孩子應該具備的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而這種能力卻在中國教育系統中被扼殺了,我希望通過明天的分享能夠讓家長重視它的重要性。

相關焦點

  •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孩子分心是本能,從小培養專注力很重要
    而成績如此懸殊,其主要原因是大多數孩子缺乏專注力。很多家長說,他們能為孩子做很多事情,但是有一件事是他們無論怎麼做也幫不了的,就是孩子的學習,而孩子的學習恰恰是家長眼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不能上手幫忙,家長只好從各個角度各個方面去督促孩子學習,但是孩子在學習的時候就是容易分心!
  • 為什麼要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每個孩子在小的時候都一定聽過小貓釣魚的故事,這個事故告訴我們的道理是做事要一心一意,不要三心二意。道理都懂,但是真正能做到的人,卻少之又少。專注力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很多人之所以可以獲得成功,就是因為一心一意地做一件事情。
  • 淺談兒童專注力的重要性,讓孩子提高專注力的訓練和培養方法
    專注力這是孩子必須培養好的習慣,這個能力的培養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專注力這是一種好的習慣,也是一種能力。這種習慣能夠使得孩子在高度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專注力也是是一種重要的心理素質。相信大部分的父母都會刻意地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和專注力的,因為專注力不僅能使孩子學習成績更好,而且也能使孩子更聰明有自信。
  • 睿智燈塔教育-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提高孩子專注力的方法
    時間過得好快,不知不覺孩子們開學已經是半個多月,由於放假時間過長,導致孩子往往上學後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上課坐不住、不認真聽講,注意力不集中等,很多家長也是很頭疼。那麼,家長如何培養的專注力?其實,孩子坐不住和專注力不集中是有著密切的關係。有數據顯示,孩子學習好不好,與專注力有很大的關係。
  • 怎樣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我愛玩童萌兒,ID:xcxdjgs】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怎樣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大部分孩子都有個很明顯的特徵:就是相對很有專注力,小到認真吃飯把飯吃完,大到把一本書看完,小到拼圖一定拼好,大到可以一人安靜的玩兩個小時,或者數年如一日的堅持踢球,堅持跳舞,或者堅持每個周末回去看爺爺奶奶,可以多年不爽約
  • 哈佛大學研究:孩子分心是本能,培養專注力不妨試試這2個方法
    哈佛大學曾針對於專注力,做過一個關於「看不見的黑猩猩「著名的專注力實驗。在這個實驗中,有六個人要連續走動的傳球,其中要求三個人穿白衣服,三個人穿黑衣服。然後讓同學們觀看視頻時記錄穿白衣服的人總共傳了幾次球。在看完視頻後大家都答出了正確答案,穿白色衣服的人總共傳了16次球。
  • 專注力不足的孩子,一般有這幾個表現?如何培養孩子專注力
    現在很多父母都認為:孩子上課坐不住,做作業不能專注,還經常丟三落四,學習成績不好,是因為孩子不夠聰明。其實孩子學習成績好不好,與孩子聰不聰明沒有多大關係,要知道能夠決定孩子是否成為天才的重要因素,在於孩子有沒有較強的專注力?
  • 專注力不夠的孩子如何培養?
    專注力對於很多家長來說都是非常頭疼的問題,尤其是一些年齡較小的小朋友。本身小朋友的專注力也就是那麼幾分鐘,那麼如果通過這幾分鐘的時間逐步來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今天羅媽媽就通過這幾組教具給大家一個科學培養孩子專注力的方法。
  • 提升孩子自控力的關鍵,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讓孩子用心做事
    而另一組研究結果表明,幼年時專注力越強的孩子,他們成年後越容易取得成功——無論是事業還是家庭方面。專注力是許多關鍵能力的基礎,比如自我管理,比如同理心。它會讓我們變成更好的人,也會影響我們的社交活動。
  • 孩子做事沒耐心、沒有堅持的動力,父母該怎樣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也不盡然,孩子有時候容易分心其實和大腦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相關。這並不代表孩子的專注力就很差。加拿大一個專門研究孩子行為發育的網站STC經研究顯示:孩子的專注力是隨著年齡會增長的,每年大約會提高2-5分鐘。
  • 孩子上課走神,做事總分心,如何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這本書結合兒童大腦的發育特點,從腦科學角度,講訴了,為什麼年齡小的孩子,做事情容易分心、走神,是缺乏專注力嗎?並不能一概而論,因為孩子在早期的學習模式,決定了他們很容易被身邊的事情所吸引到,看起來像缺乏專注力,一會兒摸摸這個玩具,一會兒又走開去擺弄那個玩具。
  • 想培養孩子的專注力?練字是個好辦法!
    生活中,家長經常會抱怨孩子寫作業開小差,上課走神,沒辦法集中注意力做完做好一件事。其實,孩子專注力較就差,是一個普遍現象,這和他們生理髮育有關。但及早著手培養專注、認真的習慣,卻是家長不能忽視的。如何提高孩子的專注力?要不要給孩子報培訓班?無數家長每天都因為這些問題感到糾結。其實,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日常就是最好的陣地,而練習書法,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以平時寫字為例,孩子通過正確的引導,在日常練字中就能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注力。
  • 孩子「專注力」不好怎麼辦?如何培養?
    孩子在不停的督促和打壓下生活和學習,想想都難受。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孩子。因為在不同年齡段孩子專注力的情況與家長認為的都大相逕庭。專注力的訓練,科學表明:最佳的時期是0-3歲黃金期(現在各類早期親子教育針對的就是0-3歲的寶寶,讓更多的家長感觸一個事實,0-3歲是寶寶大腦發育的關鍵期,也是各項技能培養的初試階段。
  •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有沒有必要?
    孩子總是三分鐘熱度,一會想學鋼琴,學了幾天又想學畫畫,沒過幾天又什麼都不想學了。這是很多家長都困擾的問題,出現這個情況的原因是孩子的專注力不足。專注力不足還會導致孩子上課走神,做事拖拉,情緒暴躁等情況的出現。在很多家長的觀念裡,專注力是不需要花時間、精力、金錢去培養的。
  • 【壽川女性之聲】如何培養孩子專注力
    本期話題《如何培養孩子專注力》主講老師:安寶麗、李彥宏 、楊利麗主持人最近,我們一直在聊幼小銜接的話題,可能知道我們要談到專注力的問題吧,許多爸爸媽媽給我們打電話說了一些現象,希望能夠幫他們解答。人的專注力,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專注力缺陷的原因到底是什麼?我們從專注力的幾個維度來仔細地分析一下:1.當心理活動指向或集中到某種事情的能力如果不歸你管,那你表現出的就是我們常說的「分心」,外面一有風吹草動,立馬就跟著跑了。主持人那就是走神了。
  • 孩子的專注力,受到「內外」兩種因素的影響,父母要合理培養
    本文為糖果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對於孩子而言專注力是非常重要的,許多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專注力的培養和訓練。因為孩子的專注力可以影響孩子的未來發展,如果孩子的專注力足夠,那麼在未來生活過程中就能夠更好的完成一些事情。教育學家烏申斯基曾經說過:「注意是心靈的唯一窗戶,意識中的一切想要表現出來,必須要經過注意。」
  • 李玫瑾:決定孩子成績的不是「智力」,而是專注力!要從小培養
    在一次講座中談到專注力她是這樣說的:「決定孩子的成績不是智力,而是專注力」。李玫瑾教授認為,很多家長都把重心培養在孩子的智力上了,但是對於小孩子而言,即使再聰明,再有智慧,如果孩子沒有好的學習習慣,也就是說學習時不專注,那麼學習也不會好。
  • 日本腦神經專家:10歲前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黃金期,家長別錯過
    而且書桌周圍也是收拾的乾乾淨淨,可以說是不讓一切可能讓孩子分心的東西出現在孩子的視線了!可到底是治標不治本,畢竟,總不能讓孩子圍著一圈雞蛋上課吧!那麼,到底怎麼提升孩子的專注力呢?日本腦神經專家:10歲前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黃金期日本腦神經專家、美國邁阿密大學腦神經外科終身教授林成之經過多年的研究,在他的書《兒童專注力培養方法》中提出:10歲前,孩子有3個階段,是專注力培養的黃金時期,分別是0-3歲、4-7歲、8-10歲,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特點和培養方式
  • 孩子總是不能集中注意力怎麼辦?教你4個小方法,培養孩子專注力
    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定量學習 孩子學習的時候,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做好計劃,比如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如果完成了,會給孩子什麼獎勵。如果沒有完成,孩子將受到怎樣的懲罰。當然,我們並不提倡打罵孩子,如果孩子沒有完成作業,就不允許孩子看動畫片或者吃糖果了。這樣的懲罰還是可以接受的。
  • 幼兒園老師坦言:專注力是孩子學習的基礎,培養這種能力要趁早
    實際上,如果寶寶還沒有完全做好去幼兒園的準備,沒有掌握學習能力,缺乏學習專注力,上了幼兒園也是活受罪。幼兒園老師坦言:專注力是孩子學習的基礎,培養這種能力要趁早從小的閨蜜當了幼兒教師,讓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個5歲半的小男生,孩子活潑好動,性格倒是很受同學們喜歡,幼兒園上了一年多,什麼也沒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