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學生參與焚燒國旗被捕
前一段香港發生暴亂期間,懸掛在香港屯門區大會堂外的國旗被人扯下,然後一名女生聯同另外兩人用打火機焚燒國旗,在場有傳媒拍攝事發經過。
視頻:燃新聞
香港政府職員報警後,警員查知涉案女生的外貌特徵,在現場附近的巴士站發現少女行蹤,尾隨至她與母親會合後,將其拘捕。涉案女生被控侮辱國旗罪。
求法院輕判:一時衝動, 學業成績優異
11月22日下午,此案在屯門法院少年庭提堂,被告穿著校服,在父母的陪同下應訊,當庭認罪。
代表女童的大律師求情時稱,涉案女生當時確有參與燒國旗,但此行為是受滋事者高漲情緒的影響,一時衝動,不算有預謀犯案。而火種很快熄滅,未有人受傷。該女生對於連累父母、眼見父母偷偷哭泣感到內疚,透過律師向所有人道歉,稱「對唔住香港人」(對不起香港人)。
律師呈上被告的校內成績單,指她操行良好,除中國歷史不合格外,英文、數學及體育科均成績優異。
少女父母則在求情信中自責過往對女兒的放任,承諾會看管好女兒不再犯事,懇求法庭輕判。
法官:輕判或向社會釋放錯誤信息
法官水佳麗認為本案案情不輕,她直斥少女「侮辱自己國家、貶損自己國家」,行為不能接受,因國旗關乎民族尊嚴,「中國人不燒國旗,是最起碼的尊重」。
水佳麗得知涉案女生校內操行A-,但中國歷史科不及格,於是告誡其「要學習更多中國歷史,認識民族多年來的進程」,以了解國旗意義,更不應做出燒國旗這種損害民族感情的事!
法官當庭指出,現在(香港)很多人不尊重自己的國家,在升國旗、唱國歌時會發噓聲,因此考慮若輕判少女,可能會向社會釋放錯誤信息,誤以為侮辱國旗是「小事」,變相鼓勵更多人仿效。
考慮到她的學業成績優異,法官準其保釋,押後至12月13日等候索取感化官報告再判刑。這也是香港首次有未成年人因侮辱國旗罪獲刑。
亂港暴徒11月11日發起的所謂「三罷」,在香港多區癱瘓交通及縱火,並肆意毆打甚至火燒不同意見的市民。造成全港學校 11月14日-17日停課。
香港電臺網站截圖
香港教育局發言人說,社會連日受到暴力示威者廣泛破壞,除製造危險的路面情況外,更有保姆車遭受惡意破壞,亦有學校遭受不同程度的威嚇,情況令人齒冷。教育局強烈譴責此等故意危害學童安全、剝奪學生學習基本權利的行為。
讓人感到尤為痛心的是,暴力之火已經燒向大學校園。儘管多所高校已經停課,但暴力活動並未因此消停,反而愈演愈烈。這兩天,暴徒在多所大學附近集結,有暴徒從高處向馬路投擲重型雜物,校園內亦有暴徒四處縱火,破壞校園。
逼迫學校罷課
為了威逼學校罷課,暴徒們用盡了一切手段。愛好和平的學生惶惶不可終日,而受傷最明顯的,主要在香港理工大學。
一大早,理大校內就出現了一批黑衣人。
暴徒用雜物、垃圾桶、鐵欄等設置路障,導致學生無法返校。
港中大黑暗一日
12日,香港中文大學淪為火場。大批黑衣暴徒連續第二天攻佔校園,四處點火瘋狂破壞,更向警方投擲燃燒彈,偷取校園內一批用於體育運動的弓、箭、標槍等物資,用作武器與警方對峙。據香港《明報》消息,港中大暴徒投擲出200多枚汽油彈。亂局也嚴重影響在校內地生的人身安全,一些愛心人士連夜協助被困者逃離校園前往深圳。
示威者不斷焚燒雜物,扔磚頭,並向警方扔汽油彈,警方施放催淚彈回擊,並試圖拘捕示威者,場面混亂。警方釋放催淚彈驅散後,暴徒四散進入港中大躲藏。警方其後後退,蒙面暴徒再度出動,期間將一臺被打爛的私家車橫放公路當中,並在路面潑淋食用油及投擲磚塊。港媒一度拍到暴徒持弓箭與警方對峙的畫面。
暴徒手持弓箭
圖源:港中大校園電臺
當日下午,黑衣人不斷在校內縱火,將一輛中大校車推向燃燒中的雜物,校巴車頭著火,也有私家車被焚毀。下午3時許,暴徒再向警方防線投擲磚塊,警方釋放催淚彈後,暴徒變本加厲向警方投擲大量汽油彈,防暴警察入校成功制服多名蒙面黑衣人。期間有暴徒向路障中的私家車投擲汽油彈縱火,整車陷入火海。
暴徒將校車推向火堆
圖源:東網
香港教育局強烈譴責暴徒在大學校園的暴行,呼籲示威學生聽從師長的指引,立刻放棄暴力,遠離衝突現場。當局強調,任何人士皆不應利用大學校園作任何非法活動,而違法的人在校園內並不可以免除刑責。警方有責任維持治安,大學應配合警方依法執行職務,任何人不可以言論自由或院校自主作掩飾或藉口作違法的事。
港中大的混亂局面也影響到內地學生,據「環球網」報導,晚上八點左右,一些好心的「港漂」、本地「藍營」港人和群眾組織或自發開車、或協調車輛前往港中大,營救內地學生前往深圳。
香港立法會議員何君堯也出手相助,他13日凌晨4時許在臉書發視頻描述當時情況,表示12日晚收到電話求助,得知港中大情況非常惡劣,有內地學生要「逃出生天」,但附近的道路均被堵塞。何君堯隨即幫忙聯絡朋友、警方,向被困者提供幫助。
同一天,香港城市大學也出現內地生離開的情況,住宿生收到宿舍舍監郵件,建議他們「逃離(escape)當前局面」幾天,在內地尋找就近的臨時住所。
據微博@共青團中央 13日凌晨消息,@深圳共青團 青年驛站為應屆畢業生及內地在港就讀學生提供免費住宿7天等服務。目前,深圳全市8個區12家驛站,隨時歡迎內地在港學生入住。
遙想2005年,一篇題為《北京理科狀元放棄清華赴港科大,港校將北大、清華掃為二流大學》的文章,刷爆了各大報紙和網站的頭條。
對於內地高中的頂尖生源,當年的香港高校來勢兇猛。港科大當年負責內地招生的老師在接受上海《新民晚報》採訪時,更是毫不掩飾地喊起了狠話:
「我們未來的目標就是內地最好的學生!總有一天,我們將打破北大清華的神話! 」
從2003年教育部正式批准香港大學等8所高校面向內地招生起,香港共招收了上萬名內地尖端學子。
畢業後,這些奔赴維多利亞港的年輕人多半去了投行、券商等金融機構,或是世界500強企業,而如坐針氈的內地高校則為就業率、平均薪資久久不漲而苦苦掙扎……
據相關報導統計,2019年,全國各省份61位高考第一名竟無一人報考香港高校。
而國際高等教育信息機構QS公布最新的世界大學排名,也無法為香港高校「挽尊」。清華大學位列全球第16位,遠遠地甩開了香港大學這位昔日排名碾壓內地高校的霸主。
香港高校失去對內地學生的吸引力,教育水平的下降是一方面,更讓內地學生無法忍受的,是各種「歧視」和不友好。
2010年3月15日,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林琳回到寢室,看到了讓她震驚而又絕望的一幕:一個嬌小的身體懸掛在水管上,電線雜亂地纏繞在室友韋惠瀅雪白的脖頸間.
死者韋惠瀅,是2005年通過全國高考從廣西考取香港中文大學的內地學生,剛剛以一等榮譽學士身份從香港中文大學畢業,繼續留校攻讀經濟系碩士學位。
本來是有遠大前程的天子驕子,卻以內地生中第一位自殺的女大學生而被眾人所知。
這則消息引起了校方和全體在港內地學生的震動,香港多家刊物對此事件進行了大篇幅的報導。
然而,卻沒有一家刊物深入細緻地探索內地生在香港究竟遭遇了什麼,以及香港政府和各大高校應採取哪些措施避免悲劇的發生。只有韋惠瀅的一位同窗在網絡上這樣表達了自己的哀思:
儘管韋惠瀅的自殺原因迄今成謎,但可以肯定的是,內地生來港不適應或受挫,並非是一個孤立事件。從2010年起,《明報》、《星島日報》、《蘋果日報》等香港多家報紙,都報導過內地生因不適應香港學習和生活感到抑鬱或自殺的情況。
兩地學生價值觀的隔閡折磨著他們的日常。譬如一位曾在香港讀書的內地生甚至這樣說道:香港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找工作和賺錢,而內地生的人生目標不同,因為他們想要創業,為自己創造美好的未來。
曾有香港校長這樣自信地說: 我們的學生有能力在世界任何地方工作。
很多領獎學金的內地學生「很傻很天真」地認為,學校花了幾十萬港幣引人一個內地人才,肯定在就業上會有傾斜政策出臺,或者有什麼企業定向培養。
等到快畢業了,他們才發現,其實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畢業以後,他們完全要依靠自身能力加入殘酷的市場競爭。而此時的香港,錯過了新一輪的產業升級,依舊靠著金融和房地產兩條路支撐——留給內地生的就業機會不多了。
一面是港島中環半山,豪宅林立,跑車成群結隊;另一面是深水埗、天水圍,逼仄的格子鋪公屋。許多內地學生來之前幻想過前者的生活,殊不知掙扎在貧困線的才是沉默的大多數。
香港是生我養我的地方
鄭鈞之,是一個普通的香港中學生。一直以來,她和家人在香港這個美麗繁榮的城市過著幸福安寧的生活。但從6月以來,他們的生活被一系列暴力亂港事件打破。她身邊更有同學、朋友收了金錢、走上暴力亂港之路。
一個香港中學生的信
我是鄭鈞之,是一個出生在香港普通家庭的孩子。我愛我的香港,我愛我的中國。寫下這封信,是因為我覺得沉默不會幫助到當下的香港,每一個有勇氣和正義感的香港人,都應該站出來勇敢發聲。
這兩個月來,香港正經歷著無情的傷害。黑衣的暴徒們一次次肆無忌憚地衝擊警察防線、毫無人性地毆打無辜市民、用油漆彈扔汙國徽、更喪心病狂地扯下尊嚴的國旗拋入冰冷的海水中。這一幕幕,讓我心如刀割!
更讓我痛心的是,他們居然向學校伸出毒手,我身邊的一些年幼無知的同學、心地善良的老師們都被他們荼毒了,有的更收了金錢、走上一條不歸路。一場場暴力事件,不知道多少家庭親情撕裂、朋友反目,親者痛、仇者快的場景一幕幕上演。
我和年幼的弟弟非常感謝爸爸、媽媽的教誨,是他們從小就教育我和弟弟要好好讀書、明辨是非、獨立思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我剛參加完了DSE(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然後我們一家人參加了反暴力、挺警隊的活動,並自製了心意卡。因為我們堅信,無論是港獨分子,還是外部反華勢力,都低估了一點,那就是香港背後中央政府維護香港社會穩定的決心。
↑鄭鈞之自製的「支持香港警察,守護香港」心意卡
每年暑假,父母親都會帶我們到內地遊覽。今年8月,我們一家人去了桂林的陽朔,這裡群山環繞,風光秀麗,水清澈見底。這裡的人們熱情好客,見到遊人都會露出真心的笑容。最有意思的月亮山,正面看那座山上面有個大大的圓月,側面看就像一個彎彎的月牙,它會根據你站的角度不同,月亮的形狀也就不一樣。
我想對那些參加示威遊行的青少年說,多去了解一下祖國的歷史吧,多「回家」看看吧,親身感受祖國日新月異的發展。別再被壞人矇騙,後悔一生。
今天,我寫下這封信件,只想盡到一份責任,讓那個和平、安寧、繁華的香港回來我們身邊。現在的我雖然深處憂慮的中心,但我相信祖國、相信香港、更相信香港的未來!
這些天,從飯圈女孩到帝吧網友再到廣大海外留學生,每一位心懷赤誠的中國人都在以各種行動力挺香港同胞,回擊形形色色的「亂港反中」惡勢力。所有愛國愛港的力量正在匯聚成一股強大的正能量,呵護香港、力挺香港!
中國藝人在海外社交平臺發表「撐警」言論,卻遭激進示威者辱罵及人身威脅。14日,飯圈女孩曾出徵各大海外社交平臺,「開撕」激進示威者,只為「守護全世界最好的阿中(中國)」。
但說起愛國網友,不少人都會想到帝吧。17日晚,@共青團中央 是這樣解釋「帝吧網友」詞條的:
「一群傳說中網際網路表情包生產基地所在地區的網友,以表情包種類多、花樣繁著稱。擅長用簡潔的文字、恰到好處的表情包與別人講道理,江湖傳言『帝吧出徵,寸草不生』。」
香港亂局之際,原本沒有交集的飯圈女孩和帝吧網友攜手出徵,用自己的方式表達愛國之情。圍觀網友紛紛表示看得感動。
正如帝吧「出徵檄文」所說的那樣,「我們帝吧將連同其他愛國組織形成愛國統一戰線,共同發聲,聲援海內外同胞。」在國家利益面前,組織起來的網友展現出了非凡的力量,被習慣性認定為不關心政治的90後、00後對「主旋律」傾注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他們自發地發起了一項旨在「向世界介紹真正的中國」的「民間網絡外交 」活動。
9月28日晚,@帝吧官微 發布了《證吾國家,this is China》的「出徵繳文」,在@China後援團、「飯圈女孩」@阿中哥哥反黑站 等網友的支持下,以「秀出精彩中國、展現大國風範」為口號,於30日晚9點15分正式發起「出徵」活動。
通過@帝吧官微 了解到,這次活動他們希望通過民間網友的交流,向外國網民介紹各種中國的美食、美景、以及中國人取得的成就和真實的生活狀態等等,以求批駁並消除一些外媒和反華勢力常年在境外編制起的種種關於中國的偏見和謠言,破除外媒對於中國的妖魔化,告訴全世界新中國的強盛與和平。
在facebook蘋果日報主頁,紐約時報中文網主頁,bbc中文網,何韻詩、黃之鋒主頁,華盛頓郵報,Instagram等等網絡平臺、頁面都看到了他們友好的身影。
還記得前段時間的留學生合唱團嗎?還記得街舞青年嗎?近幾日各家借鴿子給國慶慶典使用的熱比如在「紐約時報中文網」的Facebook頁面上,他們留下了大量中國美食和美景的圖片:
在BBC中文網的頁面下面,也留下了大量對新中國的祝福:
而在香港《蘋果日報》,何韻詩以及黃之鋒等亂港媒體和個人的Facebook帳號下,則以批駁他們對民主自由展現出的「雙重標準「為主:
當然也向他們展示了當代中國成就、現代城市風景、各地美食等等↓↓↓
在華盛頓郵報主頁,使用全英評論,以祝福和科普為主:
在Instagram,大家紛紛曬出與國旗的合影,在#我和國旗合個影#話題下面,表達對祖國的熱愛:
而即便諸如BBC中文網等帳號有針對性刪除和封殺這些為新中國祝福和介紹真實中國的言論與圖片,也無法打消大家的熱情,只會讓他們「越戰越勇」。
他們用他們最樸素的愛國之心,用自己的方式將新中國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情況和精神面貌,將中華的美食、大好山河,陸續傳遞到相關境外媒體、黃之鋒等人的社交頁面上。
愛國青年再一次發出了自己的強音,向全世界介紹一個真正的中國,this is China!告訴全世界,中國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任何妄圖分裂中國的圖謀都不會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