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是「二皇帝」,為何嘉慶帝要收拾他,卻沒有一點反抗之力?

2021-01-19 宋安之

嘉慶四年正月初三,太上皇乾隆帝駕崩,當了四年的兒皇帝嘉慶帝終於親政成功,他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收拾和珅,和珅這個乾隆後期至嘉慶初期的「二皇帝」,從權勢滔天到被逮捕、抄家、下令賜死自盡,僅僅用了15天。

和珅是清朝中期的權臣,在被收拾之時是大學士、軍機處大臣,同時兼管吏部、刑部、戶部、理藩院、太醫院、御藥房等,又兼翰林院掌院學士,可謂是位極人臣權勢滔天,光是六部之中,他就兼管三部,這在清朝歷史中應該是絕無僅有的,而和珅還兼任過內務府總管、《四庫全書》正總裁官、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數十個重要職位。

和珅既然權勢滔天,為什麼會被嘉慶帝說收拾就收拾了,一點反抗都沒有呢,今天宋安之來具體說說。

首先關鍵原因在於清朝身為最後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君權可謂高度集中,所謂的權臣其實稱不上真正的權臣,像和珅雖然權勢滔天,但並沒有獨立的兵權,主要是靠著乾隆帝對他的寵信才位極人臣,乃至被稱之為「二皇帝」的,而一旦失去乾隆帝這個權力來源,和珅自然是很容易被收拾了。

而且在乾隆帝死後,嘉慶帝當天便下旨讓和珅留在宮中總理喪事,讓和珅與其死黨福長安晝夜輪守梓宮殯殿,看似是重用,實則是切斷和珅的對外聯繫,等於變相地將他軟禁起來,這樣一來,和珅跟外面的部屬都聯繫不到了,更是成為沒牙的老虎,而嘉慶帝迅速起用自己的兄弟和親信來控制局勢,所以和珅自然被嘉慶帝輕鬆收拾。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和珅雖然是靠著乾隆帝的寵信才權勢滔天的,但畢竟位極人臣這麼多年,還是有著自己的勢力,不可能一點反抗能力都沒有,但和珅沒有反抗,是認為嘉慶帝最多削他的官職,自己還有機會東山再起的,不會殺他的。

因為和珅的兒子娶了乾隆帝的十公主,等於他的兒子是嘉慶帝的妹夫,所以他和嘉慶帝還是有著一層親戚關係的。

而且乾隆帝在位時期打算立嘉慶帝為皇太子,還沒有宣布時,和珅就先一步報信給嘉慶帝,以此示好,到了乾隆帝成為太上皇后,嘉慶帝為了穩住和珅,對其也是虛與委蛇和顏悅色的,讓和珅錯認為自己之前的示好是有用的,嘉慶帝肯定也將自己視為自己人了,所以綜合之下,和珅本來權力就不大,自然沒有造反冒風險去反抗,而是老老實實的被嘉慶帝收拾,結果沒想到最後是被賜死的下場。

說起來和珅也是犯了一條千年政治法則而不自知,正所謂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和珅雖然不是真正的權臣,沒有架空過乾隆帝和嘉慶帝,但卻利用乾隆帝的寵信擅權不小,並且在乾隆帝禪位以後,為乾隆帝繼續實際掌握大權是衝鋒陷陣,成為實際上的「二皇帝」,這對於兒皇帝嘉慶帝來說是不可忍受的。

而且有時候很多船是上去了就下不來了,和珅身為乾隆帝寵臣,不知收斂不說,還妄圖腳踏兩隻船,在乾隆帝打算立嘉慶帝為皇太子時,竟然是提前示好他,自認為很聰明,以為是上了嘉慶帝的船,實則是愚蠢至極。

所以嘉慶帝給和珅定了22條大罪,第一條大罪就是:「朕於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蒙皇考冊封皇太子,尚未宣布,和珅於初二日在朕前先遞如意,以擁戴自居」。直接是將和珅的小聰明示好,給定義為妄圖以擁戴之功自居。

當然和珅之所以死這麼快,嘉慶帝還有一個用意,就是儘早平息這場風波,免得愈演愈烈。

因為和珅黨羽眾多,向他賄賂買官的也不少,如果徹底清查,對於朝廷來說就是一場大地震,甚至會影響到自己的統治,於是嘉慶帝快刀斬亂麻的賜死和珅,並且宣布「凡為和珅薦舉及奔走其門者,悉不深究,勉其悛改,鹹與自新」,等於是只殺首惡,不擴大範圍追究,迅速平息了這場風波。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文章,歡迎吐槽、點讚、關注~

相關焦點

  • 悲劇皇帝——嘉慶帝
    嘉慶帝,我們大多數對其了解甚少,最知名的事情莫過於扳倒和珅,從而有了「和珅跌倒,嘉慶吃飽」這句俗語。在歷史上的嘉慶帝還是比較勤奮的皇帝,只是那時的清王朝內部的矛盾已經顯露,而嘉慶沒有前幾任皇帝的氣魄,對各種矛盾採取避讓分化的方法,從而導致清王朝開始走向衰敗(還有一說法,清朝衰敗起於乾隆)。對於這位皇帝,他也是比較悲劇的一位皇帝。
  • 為何乾隆一死,嘉慶就急忙處死和珅,真的是另有隱情?
    ,可是為何在他剛去世了之後,他的兒子嘉慶就立馬將和珅處死,並且還說他貪汙公款,這又是因為什麼呢? 這就要從我們的乾隆皇帝說起了,他雖然當了太上皇,表面上不在過問政權大事,實則我們這位皇帝一生之中最愛的就是自己的職權,因此暗地裡他可是掌握了實權,而嘉慶帝雖是皇帝其實是沒有真正的權利
  • 和珅身兼數職,乾隆讓他與嘉慶並列而坐,英國使臣稱他「二皇帝」
    公元1793年,也就是乾隆五十八年,英國使臣馬戛爾尼率領使團訪問大清,期間,他與大清理藩院尚書和珅,也就是大清國的外交官,打過不少交道,最後,因禮儀之爭,兩國並未達成默契。馬戛爾尼怏怏回國,事後,他在回憶錄中說:「許多中國人私下裡稱和珅為二皇帝」。什麼?和珅敢稱二皇帝?
  • 嘉慶帝處死和珅有何苦衷
    和珅以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貪官著稱,但「盛名」之下,諸多模糊,他的發身和隕落,他的貪賄聚斂之道,他究竟有多少金銀田宅,都不甚明晰。但嘉慶帝在太上皇駕崩僅15日便痛下殺手,賜令自盡。嘉慶四年(1799)正月十八日,嘉慶帝頒布處死和珅的諭旨。
  • 歷史上很出名的和珅明明是個貪官 乾隆皇帝為何把和珅當忠臣?
    乾隆最大的貪官和珅只活了四十九歲,卻遭受皇帝無以言表的寵幸,不但位極人臣,並且富得流油。照理說,和珅月俸豐富,無需起一切貪婪,也可以過得倍爽滋養,為什麼他也要以牢靠的腳步向全國首貪的無上光榮總體目標英勇邁入?若單純性以「慾壑難填」和「貪心不足蛇吞象」來表述,就不免會失之膈膜了。
  • 【野傳】和珅之死:嘉慶帝誅殺和珅為何在乾隆大喪之日?
    承襲三等輕車都尉,這年他20歲。第二年和珅參加鄉試,沒有中舉,23歲時被授為三等侍衛,挑補粘竿處,即上虞備用處,負責皇帝出巡等儀仗事宜。不久,他被調到鑾儀衛充當侍衛,有了接近皇帝的機會。乾隆四十年,和珅被擢為乾清門御前侍衛,兼副都統。
  • 抄和珅家什麼也找不到,嘉慶帝知道後說了兩個字,當即挖出幾億兩
    乾隆帝對其寵信有加,並將幼女十公主嫁給和珅長子豐紳殷德,使和珅不僅大權在握,而且成為皇親國戚。隨著權力的成長,他的私慾也日益膨脹,利用職務之便,結黨營私,聚斂錢財... ... 作為清朝乃至中國古代史上貪汙金額最大的貪官,和珅在任職的數十年內斂財不斷,甚至,還和一些商人聯起手來幹些違法的勾當。和珅貪汙的錢實在是太多太多了,普通人對這麼大的金額是沒有什麼概念的。
  • 嘉慶帝的「一國三主」困局
    太上皇覺得,自己大權在握這一點不僅要讓全國人民知道,還應該讓全世界人民都知道。所以,在嘉慶元年正月十九,太上皇在圓明園召見屬國使臣,告訴他們:「朕雖然歸政,大事還是我辦。」這話記載在《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裡邊。當時,中國人沒有世界地理概念,認為以中國為中心再加上周邊屬國就是全世界了。  嘉慶帝登上皇帝寶座沒幾天就苦不堪言了,每天早早起床,早到什麼時候呢?
  • 和珅明知嘉慶可能對他下手,為何不趁早起兵造反?原因很簡單
    很簡單,和珅家財萬貫,富可敵國,只有將他打倒,國庫才會充盈起來。一、和珅的實力據統計,當時和珅被搜刮出來的財富約是當時大清十幾年的財政收入總和,這個數據是驚人的,要是這些財富拿來充裕國庫和置辦軍隊,那麼國家的整體實力也會有大幅提高。顯然嘉慶帝的做法狠狠地打擊了這個在前朝權勢燻天的重臣。
  • 大清國最勤政的嘉慶帝,為什麼卻沒有擋住大清滅亡的命運
    而刺殺的理由更是荒唐可笑,據陳德自己說,他生活沒有著落,想要自尋短見,但是轉念一想,自己來到世間一回,死了也無人知曉豈不悽涼?所以他選擇了刺殺皇帝來名揚天下。此事讓嘉慶帝極為惱火,大清開國以來從未有過如此荒唐之事,而這卻發生在自己的任期內,他覺得顏面掃地。
  • 和珅去世之後,他的兒子豐紳殷德命運如何?
    生為何生唯一的兒子豐紳殷德,當然也繼承了老爹的相貌和體態,更甚至於豐紳殷德還繼承了父親和珅的智商和情商,在官場上活得遊刃有餘,還生得乾隆皇帝的喜愛,坐上了駙馬的位置。 我們都知道和珅將自己的財富都放到了柱子上和牆上,和珅用自己的財富贏得了乾隆皇上的歡心,但也為自己引來了各種危害。乾隆皇帝最後還是將一切實情告知嘉慶帝,嘉慶帝為了顧及皇家的顏面,並沒有讓和珅的後人受到牽連。最根本的原因是嘉慶帝想照顧自己的妹妹固倫和孝公主。
  • 嘉慶為什麼一定要匆忙查抄和珅,聰明一世的和珅為什麼不早做打算?
    嘉慶皇帝是在乾隆帝去世後的十五天內砍掉了和珅這顆大樹,之所以如此迅速,我認為初衷是和珅對嘉慶帝沒有足夠的重視,而深層原因是當了三年傀儡「兒皇帝」的嘉慶帝,急需樹立自己的政治威嚴
  • 【趣談】 人們對他的記憶,只有打倒了和珅.嘉慶帝虎頭蛇尾的一生.
    甚至嘉慶皇帝親手樹起來的廉政模範,時間稍長,也一個接一個地陷入腐敗之中。最典型的是當初率先揭發和珅的諫官廣興。此人因為揭發和珅,深得嘉慶信任,被委以掌管四川軍需的重任。他不辱使命,清正自持,掃除貪風,每年為國家節省數百萬兩白銀,嘉慶帝多次號召全國官員向他學習。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在就任兵部侍郎之後不久,也陷入貪汙的泥淖,短短一年,就貪汙了四萬兩之多。
  • 他為官50多年,處處與和珅作對,晚年站隊正確最終扳倒和珅,堪比和珅更具傳奇
    而如此大權獨攬的和珅,竟然在他身旁還有一個比他更傳奇的人物,比他年長快30歲,而且一生清正廉潔,剛正不阿,但又經常犯錯誤,並且又一直瞧不起和珅,處處與他相鬥,可他卻偏偏官運亨通,在職務上竟然比肩和珅,而且是父親官居宰相,他也最終到達了宰相位置,為官五十多載,雖幾起幾落,但最終在有生之年扳倒和珅,且最終在高位上壽終正寢,壽命高達85歲。這個人就是被稱為「羅鍋」的劉墉。
  • 一意孤行,抄家和珅,若干年後的嘉慶為何黯然神傷?
    在他被嘉慶皇帝抄家後,家中竟然搜出了8億到11億兩的白銀,再加上各種奇珍異寶以及古董字畫,大清第一貪官非他莫屬。其他幾個歷史上的巨貪也遠遠不如他但讓嘉慶自己都沒有想到的是,15年後他卻會對這個結果感到十分後悔,這是為何呢?嘉慶在少年時期就十分的厭惡這位朝廷中的蛀蟲,但是乾隆帝在位的時候他扳不倒和珅。
  • 和珅倒了嘉慶飽,和珅貪的資產有多少?和英琦:本來我是全球首富
    我國朝代中有數不勝數的貪官,其中最著名且貪汙最多的非和珅莫屬。乾隆皇帝在位之際,和珅時常陪伴左右,並且掠獲了很多重要的職位,又通過這些職位之便來為自己謀取錢財。乾隆帝去世後,和珅的好日子也到頭了。嘉慶皇帝上位,嘉慶皇帝隨即開始清理朝政。交涉私營的和珅十分顯眼,所謂槍打出頭鳥。
  • 滿清王朝的敗落開始——嘉慶帝悲劇的一生
    在歷史上的嘉慶帝還是比較勤奮的皇帝,只是那時的清王朝內部的矛盾已經顯露,而嘉慶沒有前幾任皇帝的氣魄,對各種矛盾採取避讓分化的方法,從而導致清王朝開始走向衰敗(還有一說法,清朝衰敗起於乾隆)。對於這位皇帝,他也是比較悲劇的一位皇帝。
  • 和珅之死:為何不提前和新皇嘉慶搞好關係,是不願意還是不行?
    從乾隆三十八年(1773)當乾隆皇帝的儀仗隊侍從起,到嘉慶四年(1799)太上皇乾隆駕崩後,嘉慶帝宣布和珅的二十條大罪,權臣和珅的一生可謂是十分波瀾壯闊。也正因此,對於和珅最後的結局,我曾有過不少疑問,最大的疑問還是和珅與嘉慶皇帝之間的關係。
  • 和珅到底有多少錢?
    嘉慶皇帝為什麼要把這事放在第一個罪狀,個人有一點淺見,是皇上可以跟你商量,但你不能拿這事抖機靈,不能說出去,更不能利於未來的皇帝去討好。這是和珅做的不太好的地方,當然這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我們來看和珅在乾隆皇帝和未來的皇帝之間扮演一個什麼角色?如果你真的聰明的話,把自己的位置擺低一點,可能還能多活一段時間。
  • 嘉慶帝抄了和珅的家,得到了8億兩白銀,為什麼2年不到就用光了
    說起歷史上的貪官,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清朝第一大貪官「和珅」。嘉慶四年,太上皇乾隆駕崩,和珅最大的保護傘沒了,嘉慶便下旨逮捕和珅還抄了他的家,抄得財產價值白銀八億兩。乾隆年間清廷每年的稅收,不過七千萬兩。和珅所匿藏的財產相等於當時清政府十五年收入。時人稱「和珅跌倒,嘉慶吃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