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紹及背景故事
問世間情是何物?這首詞中的千古一問體現出詞人的極高情商與才華看過金庸先生的《神鵰俠侶》的人都知道,李莫愁為情所困,曾經吟誦出一句「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從此為千萬人所引用,然而卻很少有人去認真研究這首詞的出處和背後的創作故事。
其實這句話化用自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文學家的一首詞,名為《雁丘詞》。
元好問是宋金對峙時期的著名文化代表人物,被譽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雖然相比於「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等這些名垂千古的大文豪而言,元好問留給我們的印象確實沒有那麼深刻。
但是我們從後人給予元好問的稱譽就可以看出來,他的才學絕非等閒之輩,而事實也正是如此。元好問是那個時期北方文壇的代表人物之一,也被尊為文壇盟主,他的主要功績是承擔了朝代更替當中文學繼承與發揚的橋梁。
元好問在詩詞歌賦方面都頗有建樹,而他的「喪亂詩」則歷來為人們所稱道。他所著的《中州集》這些作品也成為了永恆的經典,有人甚至認為他的詞作足以比肩兩宋名家。如果你對於元好問其人和其作品了解的較少,不妨繼續往下探索。
既然歷史上對於元好問的評價這麼高,我們接下來就一起來賞析一下他的代表作——《雁丘詞》,看看是不是名副其實。
元好問寫下這首詞的時候還只有十六歲,他當時正準備赴京趕考,在途經并州的時候就發生了一件讓他頗為感動的事情。
他在河邊遇到一位農夫。農夫告訴元好問,自己捕捉到兩隻大雁,一隻已經被殺,另一隻卻逃脫而去。逃走的那隻大雁一直在空中哀鳴,久久不願離去,最後撞地而死。
元好問聽完頗為感動,隨即掏錢買下了兩隻大雁,將它們安葬在了汾水之畔。他甚至還為這對「情比金堅」的大雁立了一座小小的墳墓,取名為「雁丘」,並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古的《雁丘詞》。
詞作原文
摸魚兒·雁丘詞 / 邁陂塘·雁丘詞金朝:元好問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君應有語:渺萬裡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別樣賞析
這首詞也是歷經多次修改之後才定稿為我們現在所看見的版本的。無論如何,這首詞表現出來的詞人的情商與才華卻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元好問在詞作中通過一系列詰問引起我們深深的思索,到底什麼是真正的感情?為什麼大雁都會慷慨殉情?從而對世間真情予以熱情謳歌,一位涉世未深的少年竟然能夠有這樣的才情,實在讓人讚嘆不已。
我們從詞句當中可以感受出來,詞人首先是震驚,然後是同情,最後是感動,所以字字句句才飽含深情,破空而出,慷慨激昂。
詞一開頭就先聲奪人,通過對至死不渝的愛情的思索反問世人,引人深思,也為接下來描寫大雁殉情做好了鋪墊,使得大雁的殉情具有了更為深刻的意義。
詩人白居易曾經在《長恨歌》當中說「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而我們經常說情真意切的兩個人就是「比翼雙飛」。在詞人眼中的大雁就是這樣的形象,無論是南下過冬還是春回北歸,大雁都是雙宿雙飛。
詞人為大雁賦予了人世間的情感,表面上看還是在讚美大雁,實則此時寫的「雙飛客」已經被藝術化和擬人化,這種忠貞不渝、比翼齊飛更多的是指人世間相親相愛的夫妻。
無論天涯海角,寒來暑往,在詞人理想化的愛情讚歌之中,不管是大雁還是凡人都會相依為命,堅若磐石。
然而風雲變幻,現實悽苦,既然有相處的甜蜜,也必然會有分離的痛苦。生活終歸是要回歸平淡的,但是一往情深的人總是會難捨難分。
這對大雁日日夜夜的相伴,歷經了無數風雨陽光,早已是心心相印了。所以一隻大雁被殺,另外一隻也絕對不會苟活於世上。
大雁況且如此,更何況是凡人呢?詞人由大雁的殉情聯想到人世間無數相親相愛的男女,瞬間熱淚盈眶。
我們現在會說「所愛隔山海,山海皆可平」,用來表達對愛情的堅定,其實詞人也有這樣的意思。元好問通過對大雁殉情之前的心理活動進行細緻入微地刻畫,交代了大雁之所以做出這樣的選擇的原因。
曾經形影不離的伴侶現已經遠去,留下的那一隻大雁形單影隻,前路漫漫,繼續苟活又還有什麼意思呢?所以失去了生的意義,大雁選擇自己撞在地上而死。
詞人所描繪的崇山峻岭、層層白雲、皚皚白雪都是為了表現這種決定的艱難,這是一種生與死的抉擇,也是一種偷生與殉情的矛盾。這種糾結沒有影響大雁最後的選擇,也絲毫沒有影響愛情的忠貞,所以這也是詞人對真愛的熱情歌頌。
僅僅只是這樣詞人還覺得遠遠不夠,他還要對大雁殉情的意義加以升華。 「橫汾路」指的是漢武帝當年巡幸過的地方,但是現在已經物是人非,一片悽涼。歷史與現實、昌盛與衰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些功名利祿終有一日會煙消雲散,但是人間真情會萬古長存。
曾經的帝王將相已經不復存在,就算是後人久久追思也無濟於事。詞人通過反襯表現出大雁殉情的崇高,也為接下來尋訪雁丘、尋覓真情做好了鋪墊。
最後一句豪情萬丈,讓人讀來血脈噴張。詞人通過恢弘瑰麗的想像,告訴後來人一定要來祭奠這一對情比金堅的亡靈。杜甫曾經在《贈李白》一詩當中說「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此人有一些借鑑的痕跡,但是卻恰到好處。
文人墨客,才子佳人,他們應該來這裡好好感受這真摯而純粹的愛情。結尾一句讓整首詞擁有了時間的維度,跨越近千年依然能夠讓我們感受到真情的難能可貴。
千秋萬古,真情永駐!問世間情是何物?這首詞中的千古一問體現出詞人的極高情商與才華。這首詞這麼精彩,那你知道元好問這次考取功名了嗎?
宋詞約有兩萬首,而這首西江月卻獨樹一幟,其曠達千年來無人能比
唐朝的這位詩人才華橫溢卻品行不端,他一詩成名,李白都甘拜下風
為什麼詞人李清照能夠得到趙明誠的寵愛呢?這首詞告訴了我們答案
張繼唯一入選《全唐詩》的作品,流傳千年,現在連外國人都在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