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航行到哪裡,海事服務就跟進到那裡——解讀「海事現代化發展新...

2021-01-19 澎湃新聞

12月26日,正值2020年最後一個周末,一場視頻會議引起了全國數萬海事人的熱議,一串海事人熟悉而又陌生的數字「不脛而走」,北到漠河口岸,南至三沙水域,西至喀納斯湖,東至寧波舟山港,凡是海事旗幟飄揚的地方,都為之振奮不已,這串數字就是12395。12395是全國統一水上遇險求救電話,然而在2021年全國海事工作會議上,它又被賦予了全新的內涵,作為下一個階段的整體工作思路,它將引領著所有海事人在「十四五」時期開創海事現代化發展新格局,實現船舶航行到哪裡,海事服務就跟進到那裡。

今天,讓我們走近「海事現代化發展新格局」,探尋它背後更深層次的考量。

2020年底,在即將推開「十四五」大門之際,部海事局黨組書記、局長曹德勝在務虛座談會上強調:「2021年是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第一年。作為全國海事系統的首腦機關和統帥部,要考慮我們處於一個什麼樣的歷史時期,站在什麼方位,準備向什麼地方去,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路徑是什麼?」

01

大變局蘊含大機遇

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海事系統立足國內、面向世界,試圖在紛繁變化中把握機遇、明確定位、找準方向。

「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機遇和挑戰並存,挑戰前所未有,應對好,機遇也就前所未有。」曹德勝表示。

具體細分,機遇和挑戰是多方面的,但從系統觀念來看,將機遇、挑戰、問題「熔於一爐」,推演出來的才是真正的機遇。基於這種認識,海事人用「三個格局之變」來闡述重要戰略機遇期在海事事業中的體現。

從發展格局之變看,新發展格局是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海事要在以往重點關注國際航運安全便捷高效的基礎上,把更多力量放在保障國內大循環上來,做好江海統籌,支持遠洋運輸與沿海運輸、內河運輸的高效對接。隨著發展格局之變,破除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政策性問題,將為海事謀劃改革發展提供關鍵變量。

從世界格局之變看,我國持續增長的航運安全需求和超大規模的海運市場,將成為決定海事在新發展階段地位作用的關鍵因素。在這個背景下,「兩保一實現」已成為新發展階段海事的重要政治任務,保障水上交通安全已從傳統的安全生產層面,拓展到國家經濟安全、戰略安全層面。世界格局之變進一步豐富了海事履職的範疇,將為海事謀劃改革發展提供空前機遇。

從治理格局之變看,隨著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和區域一體化戰略的深入推進,「一水一監,一港一監」這種聚焦在一個點、單個局部上的監管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海事履職總體要求。同時,交通運輸綜合執法改革對地方水上交通執法模式進行了重構,對海事機構履職提出了新的要求。上述治理格局之變,促使海事系統上下形成了前所未有創新求變的強烈共識,將為海事謀劃改革發展提供強大的內生動力。

變與不變的辯證統一是世界永恆的規律。在「交通運輸作為國民經濟重要的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和服務性行業的地位沒有變,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先行官』的職責和使命沒有變,由基本適應向適度超前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和要求沒有變」的大背景下,海事系統面臨「三個更加凸顯」,即海事「革命化、正規化、現代化」建設的統領地位將更加凸顯,航運強國是交通強國建設的先行領域和重要支撐的地位將更加凸顯,海事對交通強國的支撐作用將更加凸顯。

基於這種認識,海事人對新時期海事事業的定位更加明晰:在新發展階段,作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國家水上主要行政執法力量,海事要當好「兩保一實現」的主力軍、讓航行更安全的國家隊、讓水域更清潔的捍衛者、讓航運更便捷的推動者和讓全球海事治理體系更成熟的建設者。

當前海事系統正處於動能集聚的關鍵期、轉型升級的攻堅期、做大做強的窗口期,必須因時而變、順勢而為,通盤考慮、系統謀劃,重塑海事的發展架構、發展方式和發展動能,奮力開創海事現代化發展新格局。

02

新思路開創新格局

開創海事現代化發展新格局是面對新形勢、把握新機遇、構築新優勢的關鍵一招,也是回答新發展階段「堅持和鞏固什麼、完善和發展什麼」這一歷史課題的必由之路。

開創海事現代化發展新格局必須擺脫傳統束縛,具備大視野、大架構、大智慧、大統籌。

大視野,就是要將視野從聚焦港內水域拓展至覆蓋國家領海領水、專屬經濟區、國際重要航路和戰略支點;大架構是要從以陸基、海基為主的傳統架構邁向「陸海空天」一體化的現代架構;大智慧是要從信息技術的海事應用邁向海事與航運、港口、城市等各領域前沿技術融合發展、互促共贏;大統籌是要從以船舶、船員管理為主邁向推進一切有關涉海事務、涉海主體實現「共建、共治、共享」。

「我們在構建海事現代化發展新格局中,要始終堅持新發展理念,具體而言就是要在高質量發展的賽道上,率先轉變發展理念、發展方式和發展效能。」曹德勝表示。

發展理念的轉變,就是要把新發展理念貫穿海事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把系統觀念作為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不斷拓展豐富「三保一維護」職責的內涵,堅持「船舶航行到哪裡,海事服務就跟進到那裡」;圍繞戰略領域和關鍵環節,著力保障國際國內物流鏈、供應鏈安全、高效、暢通,在服務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

發展方式的轉變,就是要堅持以系統思維、立體視角統籌海事發展,由「船、岸、水」相對平面方式向「陸海空天」一體化方式轉變,加快構建全要素「水上大交管」;在高起點建設增量的基礎上,進一步做優存量,全面整合、有效連結直屬與地方海事資源,由「人盯死守」的傳統方式轉向以智慧海事為核心的現代方式,由被動響應轉向主動預見,由各自為政轉向區域聯動,以全要素高質量發展推動海事現代化。

發展效能的轉變,就是要落實系統治理要求,注重系統效能最優,自覺融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做到頂層設計、發展規劃、建設規劃、重點任務的有效銜接;聚力從末端運輸管理向前延伸,完成從單純海事監管向更加注重水上安全治理共同體轉變,從一時、一地、一事向全鏈條、全要素、全周期轉變,把發展效能體現在服務黨和國家發展大局上,落實到推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嚮往上。

「我們的工作思路之所以用『12395』概括,就是要旗幟鮮明地將危機意識、安全意識傳遞給全體海事人,面對『十四五』,我們等不起、慢不得,要跑起來,開局即衝刺!」曹德勝強調。

據了解,「1」是堅持一個主題,即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2」是常抓常新兩個建設,即「三化」建設和「三基」建設。「3」即穩妥推進前述三個轉變。「9」即重點實施打造交通強國海事鐵軍、「陸海空天」一體化水上交通運輸安全保障體系等九大任務。「5」即「五個一流」的建設目標。

「五個一流」的指向可見大國海事雄心:「十四五」時期,海事人決心在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新徵程中,在「一流海事服務、一流航海保障、一流海事隊伍、一流設施裝備、一流國際影響」方面邁進一大步。

03

新格局呼喚新作為

曹德勝表示,對海事系統各級幹部來說,胸懷新格局、謀求大發展,既是新年需要強化的觀念意識,亦涉及具體的方法和能力,要把握好站位、本領、擔當等三個關鍵詞。

「站位」強調的是政治站位,要做到觀大勢、講大局、謀大事。觀大勢是要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交通運輸工作的重要論述,全面領會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根植於海事工作的方方面面;講大局是要為國家重大戰略提供支撐、當好先行,要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中體現海事價值;謀大事是要集中精力謀劃好海事發展,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把握一切可以把握的先機,穩步拓展海事發展空間。

「本領」強調的是過硬本領,要做到勤學習、善思考、重創新。勤學習是要把學習的「觸角」跟著問題走,確保在工作重點上「哪壺不開提哪壺」,在發展成效上「提了哪壺開哪壺」;善思考是要堅持系統觀念,思索防範化解重大風險隱患的治標之舉和治本之策;重創新是要堅持創新驅動,在苗頭性問題中把握趨勢性規律,不斷增強工作的主動性、預見性。

「責任」強調的是責任擔當,要做到想幹事、敢幹事、幹成事。想幹事是要永葆海事情懷、永葆事業激情;敢幹事是要在正確的前進航向上,敢於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嚮往對海事事業的需要;幹成事是要讓實績成為指揮棒,對幹與不幹、幹好幹壞、幹多幹少有明確的區分,形成強有力的正激勵和硬約束。

曹德勝強調:「徵途漫漫,惟有奮鬥。我們海事人通過奮鬥贏得了過去,更要繼續奮鬥,勇往直前,堅持『船舶航行到哪裡,海事服務就跟進到那裡』,通過開創海事現代化發展新格局,兌現『讓黨中央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的莊嚴承諾!」

原標題:《船舶航行到哪裡,海事服務就跟進到那裡——解讀「海事現代化發展新格局」》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黑龍江海事局充分發揮海事信息化作用 提升水上交通治理現代化水平
    人民網哈爾濱8月12日電(韓婷澎)8月11日,從黑龍江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黑龍江水系全域測繪首次啟動。本次測繪任務將填補黑龍江省重點監控水域電子江圖空白,充分發揮海事信息化在海事監管中的關鍵性作用,提升黑龍江海事局監控能力。 黑龍江水域通航裡程長,船舶種類多,航行環境複雜。
  • 海事核心價值體系
    保障水上交通安全,保護水域環境清潔,保護船員整體權益海事管理機構行使國家賦予的水上交通安全監管職能,集中概括了海事機構的基本職責,即,通過「船舶適航、船員適任、安全暢通、有效監管、優質服務」,實現「航行更安全
  • 廣東惠州海事對國際航行30萬噸油輪開展監督檢查
    廣東惠州大亞灣海事處執法人員通過視頻連線向船長及全體船員表達節日慰問,並送上新年的祝福,對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海員為世界貿易發展和文化交流作出的貢獻表示肯定,為船舶發放《防範新冠肺炎船長告知書》,並重點就船員身體狀況進行詢問,提醒船長做好船上疫情防控工作,確保船員健康。圖為對馬鞭洲華德碼頭一艘30萬噸馬紹爾群島籍油輪開展遠程視頻監督檢查。
  • 浙江海事 |向海圖強 為藍色經濟注入新動能
    ,助推浙江自貿區「試驗田」變「豐產田」;情牽百姓、政連民心,船員綜合產業高質量發展利企便民;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推進浙江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  新時代,浙江海事人以一流的海事服務,為浙江藍色經濟騰飛注入新動能,奮力譜寫了「走在前列」高質量發展的華麗篇章。
  • 上海海事法院召開專題研討會 服務保障船舶、海洋裝備高端製造企業...
    9月23日下午,上海海事法院召開「船舶、海洋裝備高端製造企業常態化疫情防控風險應對與司法保障」專題研討會暨法院公眾開放日活動。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船舶、海洋裝備高端製造企業、行業協會、學會的代表出席會議並作了交流發言。
  • 自貿區海事案件呈現新特點 上海海事法院發布白皮書
    早在2013年9月上海自貿區掛牌成立之初,上海海事法院就積極跟進、主動作為,制定實施《上海海事法院服務保障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若干意見》,探索積累實踐經驗。2015年4月,上海自貿區首次擴圍之際,我們審時度勢,在總結先前經驗的基礎上,率先設立了全國海事審判領域的自貿試驗區法庭。
  • 浙江自貿區錨地綜合海事服務上榜2019中國自貿試驗區十大創新成果
    作為浙江自貿試驗區產業規劃的重要一環,舟山市著力打造國際海事服務基地。聚焦「船舶、船東、船員」服務,不斷豐富完善服務要素,持續深化制度創新。2019年11月21日至22日,舟山單獨在一個錨位針對一艘國際航行船舶提供成體系的綜合海事服務屬於全國首例,並且時間由原來的3天縮短到25.5小時,達到國內港口領先、國際一流水平。
  • 江蘇海事:推進協同治理 監管與服務交出優異年度答卷
    朱汝明在報告中說,2020年,以協同治理為內涵的船舶汙染防治「江蘇模式」在多部門的共同作業下深度完善——南京、鎮江、南通新建成3座服務區,水上綠色綜合服務區等港口支持保障系統納入沿江港口規劃;長江江蘇段所有碼頭、錨地、服務區、臨時停泊區實現汙染物接收設施全覆蓋,實施「船舶不交汙染物不安排裝卸作業」和「汙染物接收服務標準未落實舉報機制」;建成一批洗艙站和集中式油汙水預處理裝置,全面開展船舶使用低壓岸電示範區
  • 船舶貨艙進水 海事連夜施救
    正在崗位值班的何建立刻隨「海巡06867」出航救援,在長江2號紅浮下遊發現了遇險船舶「豫商貨XXXX」輪。「到達現場後,我發現當時該輪正由四艘同行船綁拖著緩緩下行,船舶主甲板已經上浪,隨時有沉沒危險。」
  • 滄海桑田港口變,初心不改海事藍——欽州老海事周武在基層一線的...
    這20年,於欽州港口、欽州海事的發展是滄海桑田,對於周武卻是始終如一的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淡泊名利。一顆海事心,一身海事藍,初心不改,藏藍不褪。 在海事,他是行家,是標杆。對於年輕同事來說,他就是一座金山銀山,工作上遇到的任何困難,在「大師」那裡都可以找到答案。
  • 優化服務加力 政策落實有力 監督管理給力 嘉興海事聚焦「三力...
    原標題:優化服務加力 政策落實有力 監督管理給力 嘉興海事聚焦「三力」助推嘉興港高質量發展   日前,記者從嘉興海事局獲悉,為更好地
  • 服務旅遊旺季 海事持續發力
    服務旅遊旺季 海事持續發力 2020-08-12 0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舟山建設船舶綜合金融服務平臺 助力國際海事服務基地建設
    隨著轄內船舶險市場萎縮,舟山船舶保險保費總量從2011年的3.26億元下降到2019年的2.68億元。行業連年虧損,2019年承保虧損3609萬元。如何挽回呈現頹勢的船險市場?舟山銀保監分局在浙江銀保監局的指導下開始了全方位的行動多方協作,形成合力一是共享海事信用信息公示系統。
  • 黑龍江水系首次全域測繪啟動 兩年將繪製182幅航道電子海事監管圖
    邢繁輝說,黑龍江海事局轄區監管水域點多、線長、面廣,船舶種類多,航行環境複雜,海事監管手段簡單,現代化、信息化程度整體不高。隨著黑龍江地區經濟的發展,水上船舶流量迅速增長,船舶通航密度越來越大,通航水域環境給過往船舶航行安全帶來了很大影響。因此,黑龍江海事局在提升海事監管能力建設中,亟需擁有轄區電子航道圖,才能解決制約海事監管能力建設的關鍵問題。
  • 風勁揚帆正當時——海事系統推進復工復產工作紀實
    聞令而動 海事鐵軍精準出擊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面對新形勢,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經濟社會發展新要求。號令出,動若風。為保障國際物流供應鏈安全穩定,維護石油礦石等重要物資運輸,浙江海事局立足本職、精準發力,率先開發應用「抵港國際航行船舶健康碼」系統,加強分級精準管控,實施寧波舟山港核心港區一體化船舶交通組織,提升船舶進出港效率,實現國際航行船舶進出口岸全流程「無紙化」通關,為運輸重要物資的國際航行船舶高效作業提供海事保障。
  • 自主航行船舶如何以「智」取勝?
    近十年來,隨著人工智慧技術及高速處理器的高速發展,自主航行技術的發展已經初具雛形,一些主要組織和廠家在自主航行船舶領域已經取得了成果。那麼,我國自主航行船發展現狀如何?需要解決哪些方面的技術和問題?未來其研發又將走向何方?
  • 全國首創「船舶扣押預擔保」 上海海事法院聯手中國船東互保協會
    為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助力上海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高端航運服務要素集聚地和航運糾紛解決地,服務保障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10月13日上午,上海海事法院和中國船東互保協會共同籤署了《合作備忘錄》,針對航運業發展的現實迫切需求,在全國範圍內首推「船舶扣押預擔保」新舉措。
  • 首創「船舶扣押預擔保」機制 上海海事法院和中國船東互保協會籤約...
    為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助力上海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高端航運服務要素集聚地和航運糾紛解決地,服務保障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10月13日上午,上海海事法院和中國船東互保協會共同籤署了《合作備忘錄》,針對航運業發展的現實迫切需求
  • 廣州海事法院以中英葡三語種發布2018年度海事審判情況通報
    針對債權登記程序、貨運代理、港口倉儲、碼頭租賃、漁業權益、海洋生態環境、海事行政訴訟與非訴糾紛、執行程序等問題,在分析原因、闡釋風險的基礎上,提出建議,以幫助航運市場主體積極防範風險、指引海事行政機關加強依法行政,共同為新時代航運業的新發展作出新貢獻。
  • 今年,大連海事大學111歲了!
    大連海事大學的發展史是一部厚重的歷史長卷,記載了近代中國高等航海教育開創的崢嶸歲月,代表了中國高等航海教育世紀發展的奮鬥歷程。111年,逐夢深藍,弦歌不輟。大連海事大學始終與國家航運事業同呼吸共命運,在興海報國的實踐中實現了自身的跨越發展,深深印下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海而行、向海圖強的厚重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