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聽幾個朋友在非常激情的討論,我以為起什麼矛盾了,結果跑過去認真聽了一會,原來呀,他們幾個人在爭論,為什麼中國味在國外很流行,而在國內卻很少有人觀察或認真傳承。
作為一個有著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大國和四大文明古國的中華,卻只注重現代化發展,不著重傳統文明的延續 真是一重大損失。我們中華有幾千年的歷史文化,有數不盡的名人著作,有各種各行的傳統文明,更有深厚的教育文化,軍事文化,建築文化,文明傳統美德,文明傳統科技知識,等等可是到現代有很多被給取而代之,如傳統文明的家教,女訓,繼承辦法,家族文化,大到生活類的中醫文明,中華工匠技藝,中華民族的服飾傳統,中華各民族的特色信仰等等都變了味。
而在大洋彼岸的西歐美國家,東南亞國家,巴西,還有非洲一些國家都能處處看見中華文明的影子。別的不說,我們就說中國的春節,一年一度這麼重要的節日在國外,他們過起了中國年。貼對聯,放炮竹,歡聲笑語,一家人坐在一起開開心心的吃個大團圓飯。而在我國內陸有些大城市,卻看不到年味兒。每到一年春節假日節,好多商鋪關門大吉,好多超市商店謝客閉門,街上冷冷清清的。廣場裡沒了喧譁的吵鬧聲,感覺到非常孤獨。而在本市生活的居民,就仿佛到了另外一個環境,少了一個忙碌,多了一份寧靜。親戚朋友都回老家了。左鄰右舍不熟悉,只能在家悠閒。簡簡單單的過個年,感覺到很沒意思。
而在國外一些地方,我們驚喜的看到了中國文化的影響力。在國外我們把中國的這一些文化傳統禮儀文明藝術等稱之為中華傳統文明,大在國外他們稱之為中國味。
中國味走向了國際,走出了國門,走上了時代,這是中國人民的驕傲,不管是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廣場的舞獅表演,還是曼谷最大商場暹羅天地的大紅燈籠展示,或紐約廣場的大批外國人在跳中國舞,穿著中國56個民族的服裝來紀念中國春節,這無一不體現了中國味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