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如果德國沒有繞道阿登森林,能否攻克馬奇諾防線進攻法國?

2020-12-23 騰訊網

德法兩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積怨頗深,希特勒在二戰前的一系列閃擊操作,其最後的目的也是稱霸歐洲大陸,打破英法為主的歐洲秩序,所以註定德國與法國終有一戰,而當時的法國號稱有全世界最強悍的陸軍,兵力高達300多萬,部隊機械化程度比德國高,這第一陸軍的名稱並非是浪得虛名,德國進攻法國這在當時簡直是匪夷所思的事情,然而隨著德國吞併奧地利,閃擊捷克、波蘭後,英法兩國才開始有所恐慌,他們才意識到這並不是它們制定的《凡爾賽條約》壓制下的德國了。

事實上,德國在進攻法國之前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對法國陸軍的軍事實力可謂是了如指掌,而法國對德國的軍事實力還只能通過德國閃擊波蘭而所知一二,德國才有機會在英法兩國面前大做文章,我們都知道德國在閃擊波蘭後便迅速謀劃向法國動手,德國當時的策略是進攻西歐,陳兵百萬進攻荷蘭、比利時,這讓英法兩國的視線聚焦於荷蘭,英法甚至派重兵與德軍在荷蘭糾纏,豈料德國的目標並不在此,希特勒密令德軍繞道比利時與法國交界處的阿登森林,出現在了法國的背後,接下來的戰鬥我們都清楚了,英法聯軍一敗塗地,逃至敦刻爾克上演了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大潰退-敦刻爾克大撤退。

那麼,德國與法國有漫長的邊境線,德國為何不直接進攻法國本土,而是處心積慮密謀了這樣一個大騙局,轉了一個大彎間接進攻法國呢?是軍事實力不夠,還是擔心法國在邊境線上布置重兵呢?事實上,希特勒此舉是非常明智的,英法兩國不僅在邊境線上布置了重兵,法國在德法之間還構築了人類史上偉大的軍事工事-馬奇諾防線,這條防線在二戰前足以阻擋千軍萬馬的進攻。

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任何土木防線在飛機大炮坦克的進攻面前貌似都不足為慮,然而馬奇諾防線可絕不僅僅是土木防線,它是耗費了法國50億法郎,12年的時間潛心修建的專門針對德國報復進攻的偉大工程,全長390多公裡,不僅僅擁有堅不可推的混凝土工事,在各個掩體內還有數不勝數的巨型火炮,當然既然是防線,法國早就為德國坦克集群設置好了反坦克壕、路障等多種針對措施,法國人對馬奇諾防線非常放心。

這條防線的確讓希特勒大傷腦筋,雖然他堅信德國的鋼鐵洪流一定會衝破馬奇諾防線,但是勢必會在那裡耗費寶貴的時間,德國能在短時間內稱霸歐洲,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利用閃擊的戰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給敵人以重擊,如果德國的坦克被困在馬奇諾防線數日,將失去閃擊的機會,英法部隊也會有足夠的時間來對德國進行一系列的反擊,這對當時的德國處境非常嚴峻。

早在進攻波蘭之前,希特勒早就對突破馬奇諾防線有所準備,他命令西線部隊進攻荷蘭與比利時,當時的英法兩國並沒有看清楚希特勒的真實目的,當波蘭被攻克,德國對法國的進攻已經迫在眉睫,希特勒才命令位於阿登森林附近的中路集團軍群迅速穿越阿登森林進入法國境內,巧妙地繞開了馬奇諾防線出現在了英法部隊的後面,而此時的法軍目光依然聚焦於馬奇諾防線對面的東路集團軍群,妄想著希特勒可能會用古斯塔夫巨炮猛烈轟擊馬奇諾防線,等回過頭來已為時已晚。

戰前曾有人質疑馬奇諾防線的意義,固若金湯的防線固然會阻擋德軍的進攻,然而法軍過分依賴馬奇諾防線,當德軍一旦突破了馬奇諾防線,法軍勢必會失去最後的依靠,軍心渙散,潰不成軍,戰鬥的結果也正說明了這一點,當德軍神奇地出現在英法聯軍的背後時,可以想像兵敗如山倒的場面。

在德國進攻法國的過程中,法國部隊被德軍俘虜的還是佔大多數,只有在荷蘭與比利時防禦德軍進攻的一小部分跟隨英軍撤退到敦刻爾克,上演了人類戰爭史上最為悲壯的大潰退,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馬奇諾防線固然是防禦德軍的一道堅實屏障,但是完全依賴卻是弊大於利,話又說回來了,如果號稱是世界上第一陸軍的法國沒有憑藉這道屏障,與德軍硬碰硬的進行一番較量,也絕不會落下個短短時間便被滅亡的下場。

相關焦點

  • 二戰:德國進攻法國為何要繞道阿登森林?而沒有直接進攻法國本土
    希特勒密令德軍繞道比利時與法國交界處的阿登森林,出現在了法國的背後,接下來的戰鬥我們都清楚了,英法聯軍一敗塗地,逃至敦刻爾克上演了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大潰退-敦刻爾克大撤退。那麼,德國與法國有漫長的邊境線,德國為何不直接進攻法國本土,而是處心積慮密謀了這樣一個大騙局,轉了一個大彎間接進攻法國呢?是軍事實力不夠,還是擔心法國在邊境線上布置重兵呢?事實上,希特勒此舉是非常明智的,英法兩國不僅在邊境線上布置了重兵,法國在德法之間還構築了人類史上偉大的軍事工事-馬奇諾防線,這條防線在二戰前足以阻擋千軍萬馬的進攻。
  • 二戰的真相:修建馬奇諾防線的法國到底圖啥?
    二戰歷史中,提起馬其諾防線,許多人都會認為這完全就是法國的一個「笑話」。法國耗時數年,花費大量的財力、物力修建的固若金湯的軍事防線,結果卻被德國繞道,讓德軍在3個月內就將法國滅亡,確實顯得可笑。但是,歷史的真相往往並不是我們所認知的。二戰時期的「馬其諾防線」,絕非一無是處。
  • 話說二戰:馬奇諾防線很強大,卻有「巨大漏洞」,實際沒有修完
    「沒被攻破」的馬奇諾防線,存在「巨大漏洞」馬奇諾防線自1928年起一直到1940年才基本建成,造價高達50億法郎,事實證明,馬其諾防線在許多方面是很難攻克的,德軍在馬奇諾防線進行了多次偵察。認為無論從時間上或資金上,都不允許法軍用這種防線來保衛國家,事實證明法國邊防上仍存在著極大的疏漏。
  • 如果當年德軍硬剛馬奇諾防線,二戰結局會怎樣?德國將被法國擊敗
    為了防範德軍鐵騎再次入侵法國,法國人動用巨資修建了舉世矚目的馬奇諾防線,這條防線橫跨全部法德邊境,並延伸至比利時境內,幾乎隔絕了德國可能的地面入侵,法國人也因為這條防線的修建而感到心安,從此在軍備上開始鬆弛。而二戰爆發後,一切出乎法國人意料,德國人居然繞過法德邊境的馬奇諾防線,轉而從防守薄弱的比利時和盧森堡南部阿登山區一路南下,迅速以閃電戰逼降了法國!
  • 二戰中為何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依舊沒有擋住德軍的鋼鐵洪流
    在德軍強大的攻勢之下,波蘭在不到兩周的時間內便被德國佔領。德國佔領波蘭後,又將侵略矛頭對準了西歐。1940年5月10日,德國向法國、比利時、丹麥、荷蘭等西歐國家發動大規模進攻。號稱世界第一陸軍第一強國的法國在抵抗了44天之後向德國投降,1940年6月22日,德軍開進巴黎,法國宣布停止了抵抗。我們可能都知道,在二戰西線戰場打響之前,法國政府曾耗費巨資打造了一條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
  • 馬奇諾防線,人人都能想到德軍會繞道後方,為何法國卻沒想到呢?
    至於法國人修築防線的目的,遠遠不止軍事意義這麼簡單,其還有明顯的政治意圖,其顯示了自己非進攻而和平的軍事態勢,並在德國入侵比利時的情況下,迫使英國幫助法國,而且還能夠在阻擋德國先期進攻後,推動比利時參戰(比利時在馬奇諾防線德國一邊)。
  • 譽為天險的馬奇諾防線,法國人怎麼就看不到德軍會繞道而行?
    馬奇諾防線是法國人在一次世界大戰以後,為防止德軍以後入侵而在其東北邊境修築了一條防禦體系。 從1928年開始建造,歷時12年建成,耗費50億法朗。整條防線由鋼筋混凝土建造而成,裡面擁有大炮,壕溝,堡壘,廚房等等,可以說是設施齊全。
  • 馬奇諾防線,是個人都知道能繞開,為何英法還是讓德國鑽了空子?
    馬奇諾防線,是二戰之前法國在德法邊境修築的一條長達數百公裡極為堅固的防線,整條防線上的防禦工事均是有鋼筋混凝土構成,號稱是「不可逾越的防線」!然而馬奇諾防線僅僅覆蓋了德法邊境接壤地區,卻沒有完全覆蓋法國東北方向與盧森堡、比利時接壤的地區,這是這一防線存在的明顯漏洞。
  • 馬奇諾防線有多牛?巔峰時期的德軍也得繞道
    在二戰歷史上,馬奇諾防線的名聲可不太好。作為一條法國耗費無數人力物力修築的防線,最終卻沒能發揮一點兒作用,德國人從其他地方繞道進攻法國,讓馬奇諾防線成了一條無用的擺設。但實際上,馬奇諾防線到底有多牛,估計很多人心裡都沒數。
  • 法國人經營多年的馬奇諾防線是怎樣的存在?
    都說最有效的防禦就是進攻,但是在二戰時期的法國人卻不這麼認為,天性浪漫的法國人被一戰打怕了,害怕戰爭破壞他們的和平,於是在當時的法國人眼裡,防禦戰和陣地戰才是最好的戰鬥方式。馬奇諾防禦工事結果就被德軍啪啪打臉,法國人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戰爭的多變性和靈活性,面對這條馬奇諾防線,紙面實力還是非常厲害的,一度讓德國的非常為難,結果希特勒直接來了一把調虎離山
  • 法國在二戰中的第一次進攻,為何卻是德軍為它設下的巨型圈套?
    但比利時防線和馬奇諾防線之間有一個缺口,那就是阿登森林,一個森林茂密丘陵地區,對大多數坦克來說太過茂密和險峻,基本無法通行。與此同時,德國的計劃是以法國的計劃為前提的。德國知道馬奇諾防線幾乎是不可逾越的,對它的攻擊將是自殺性的。他們也知道比利時,一個歷史上中立的國家,有一個年輕的國王, 是一個相對較弱的盟友。
  • 「馬奇諾」防線的崩潰,擊垮了法國的抵抗意志
    表情上很豐富,實際上內心上很脆弱,馬奇諾防線最危險的方面在法國心理上和要塞思想的禁錮,一種天然的安全感,讓他們感覺躲在牢不可破的鋼鐵防線後面一定安全,曾經法國一位將軍在戰前擔心,必須要防止德國阿登山脈進入法國,必須要在這個區域布置優質的兵力,結果,話都沒有說完,就被打斷了。
  • 力阻侵略,法國二戰前修建390公裡「長城」,德國:這是個笑話
    但是馬奇諾防線只修築到了阿登地區,從阿登到法國北部地區的佛蘭德爾平原並不包含在馬奇諾防線之中,且一戰時德國就是從這裡進攻法國的,法國軍方為何對此熟視無睹?
  • 馬奇諾防線究竟有多強?5800個工事密密麻麻,難怪號稱無法攻破
    意料之外的是德軍根本就沒有攻打馬奇諾,而是直接繞過攻打比利時,兩個月後法國滅亡,隨後進行了敦刻爾克大撤退,撤走了33.6萬人,為後來反攻留下了有生力量,隨後轉入蘇德戰場。馬奇諾防線有多厲害會讓法國人如此自信呢?
  • 法國號稱第一陸軍強國,為何毫無戰鬥力,二戰迅速向德國投降?
    法國還號稱歐洲最強陸軍,面對德軍的百萬大軍,不管怎麼看都不應該在短時間內一敗塗地,究竟發生了什麼,才使得盟軍百萬大軍轉眼間煙消雲散。1940年5月10日凌晨,德軍按照曼施坦因計劃,主力A集團軍群衝出阿登森林,攻克法國著名要塞色當,在12日抵達馬斯河北岸。
  •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與法國兩國誰更強?結果令人大跌眼鏡
    在這種環境下,德國在沒有能力與英法兩國爭雄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都是在偷偷摸摸的發展自己的軍事工業,而英法則是大張旗鼓,英國的皇家海軍、空軍在當時排名都是世界前列,法國更為高調,不僅耗費巨資修建了舉世矚目的馬奇諾防線,部隊數量更是超過了300萬,陸軍號稱是世界最強,這個最強可不是浪得虛名,首先法國的300萬部隊數量就已經與德國鼎盛時期旗鼓相當,和德國一樣,法國也是重視陸軍輕視海軍
  • 普通人都知道要繞開馬奇諾防線進攻,為何法國人就想不明白呢?
    其實法國在曾經修築了一段「長城」——馬奇諾防線,現如今也成為了法國著名的旅遊勝地,但是馬奇諾防線根本不具備輝煌的歷史,更像是法國的一個笑話。長城在以前是非常重要的軍事設施,具有非常多的戰略價值,在古代戰爭中,長城保衛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疆域,但是馬奇諾防線卻是一個失敗的案例,由於法國錯誤的戰略戰術,將馬奇諾防線的作用弱化到了極點。
  • 法國修建的馬奇諾防線,德軍面前不堪一擊,真的是毫無作用嗎?
    馬奇諾防線綿延法國東北邊境數百裡,內部設施完善,並配有78座軍營組成的地下城市。德國曾為對付這條防線煞費苦心,並為對付這條防線設計了著名的巨炮——古斯塔夫巨炮。法國全體上下一直認為馬奇諾「固若金湯」,德國人要想攻破馬奇諾防線,比天還難,即使德國攻破馬奇諾防線,也畢竟損失慘重,那時的德國也無法組織起力量來繼續進攻法國。
  • 二戰法軍陸軍如此強大,還有馬奇諾防線,為何這麼不堪一擊?
    二戰法國,陸軍號稱世界第一,擁有超過94個師團軍力,坦克數量超過3000輛,各種類型作戰飛機達到16000多架,當時德軍進攻法國時出動了141個師,超過7400門各種大炮,2400數量坦克,以及5600多架各類飛機。而法國方面除了自身擁有94個師團外,還有盟軍支援的50個師團,外加法國還擁有世界第一堅固的防線馬奇諾!
  • 250公裡的「交通堵塞」熟視無睹,德軍閃電戰打破馬奇諾防線
    如果在戰爭期間遇到交通擁堵,那該是多麼鬧心的一件事?在二戰的時候,德國軍隊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他們的機械化部隊在阿登地區的「交通堵塞」長達250公裡。如果盟軍能夠重視他們,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走向也許會有一些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