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女子大出血10000多毫升,專家團隊奮戰五小時,全身換血兩次跑贏...

2020-12-23 瀟湘晨報

失血10000多毫升,是什麼概念?相當於人體內的血至少換了兩遍。從石女士進入湖南省腫瘤醫院介入搶救室到送回ICU,前後一共5個多小時。也就是在這個時間內,她從鬼門關前走了一遭。左側輸卵管癌綜合治療後消化道腫瘤破裂造成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出血一萬毫升,相當於把她體內的血徹徹底底換了兩遍。

9月16日中午14點53分,湖南省腫瘤醫院4樓ICU15床石女士神志淡漠、眼瞼口唇蒼白,造口袋見大量便血,考慮患者結腸腫瘤同時侵襲了腸管和髂血管引發大出血,ICU主任趙江洪立馬申請全院大會診,同時將患者迅速送往介入科進行手術。

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醫務部負責人彭小偉、婦瘤三科主任醫師歐陽強、輸血科主任歐陽淑娟等第一時間到介入科搶救室,就患者的危急情況展開會診討論,一場與死神賽跑的生命保衛戰正式打響。

時間就是生命!進入搶救室時,患者血壓僅62/43mmHg,處於嚴重的休克狀態。介入科主任古善智立馬帶領李國文、黃斌和趙楊醫生進行緊急手術。死神已漸漸逼近患者,病人命懸一線。由於石女士雙側股動脈摸不到,根本無法進行股動脈穿刺置管,李國文教授迅速決定在B超引導下做股動脈穿刺,放置了動脈鞘,建立了一條搶救生命的重要通道。

一根導管很快被插至腸繫膜下動脈內,因患者處於休克狀態,整個腸繫膜下動脈較正常人明顯變細,DSA造影顯示未見明顯出血責任血管。古善智主任囑咐要認真找尋其比如髂總等其他血管。因患者失血,整個腹腔血管處於痙攣、收縮狀態,反覆嘗試將導管插至腹腔幹、腸繫膜上動脈均未能成功。將「豬尾巴」造影導管放置到腹主動脈造影亦未能找到腹腔幹和腸繫膜上動脈。手術臺旁的監護儀在持續的報警中。

「血壓已經測不出了!」介入科林莎護士焦急地呼喊著。患者的腹腔造瘻口的鮮血仍在大量往外噴湧。怎麼辦?古善智主任沒有絲毫的退卻,他堅定地說「這個時候必須要沉著、冷靜。既然我們已經把生命的通道已經打開!我們再試試找其他可能的出血血管!」。此時,醫務部負責人彭小偉當即組織醫護人員再輸新鮮血液,加大補液量和速度,腎上腺維持血壓,保護好重要器官的灌注,很快,幾袋血液再次被輸入到患者體內。

經過再三努力,終於找到責任血管,下一步就是緊急封堵出血口。因為患者的左側髂總動脈與腹主動脈的夾角很小,血管非常陡直。李國文、黃斌教授反覆嘗試多次,最終將1根微導管經大導管送入到破口責任血管內。經過彈簧圈堵塞住血管,再次造影顯示破口的出血量較前減少,但是堵塞段以上仍有較多的造影劑從破口處溢出。

問題再次出現,如果繼續使用彈簧圈或者明膠海綿封堵出血破口,有可能會將左側髂外動脈誤栓,那麼患者左下肢會被最後截肢!古善智主任果斷做出決定,用1個血管覆膜支架蓋在破口處,不僅能止住血,還能保住患者的左下肢。於是,他立馬協調醫院耗材部,開闢綠色通道,聯繫供貨商要求將血管覆膜支架以最快的速度送至醫院,同時,暫時用一個球囊導管封閉髂外動脈。

半個小時後,支架到了,經過介入科大夫們的通力合作,用1個覆膜血管支架放置在左側髂總動脈分叉的破口處,成功堵住了血管破口,又保證了左側股動脈的血流。經過5個小時的奮力搶救,患者終於化險為夷,她的左下肢也保住了。

得知消息的家屬終於安心地舒了一口氣,而全院參與救援的30多位醫護人員卻飢腸轆轆、精疲力竭。當奮戰了足足五小時的介入科醫生脫下二十幾斤的鉛衣露出早已溼透了的手術服時,醫務部負責人彭小偉感嘆地說:「能讓一個失血一萬多的患者轉危為安,沒有團隊過硬的專業技術和協作精神是絕對做不到的。作為白衣戰士,我們從未想過要放棄任何一條鮮活的生命,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機會,我們也要與死神搏一搏,這是職業操守,更是責任擔當!」

瀟湘晨報記者張樹波 通訊員彭璐

【來源:瀟湘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驚魂5小時!湖南一女子失血10000多毫升全身換血兩遍,醫生跟死神搶人
    失血10000多毫升是什麼概念?相當於人體內的血至少換了兩遍從石女士進入湖南省腫瘤醫院介入搶救室到送回ICU,前後一共5個多小時,她從鬼門關前走了一遭。左側輸卵管癌綜合治療後消化道腫瘤破裂造成重度失血性休克,出血10000多毫升。9月16日14點53分,省腫瘤醫院4樓ICU15床患者石女士,眼瞼口唇蒼白,造口袋有大量便血。可能是結腸腫瘤同時侵襲了腸管和髂血管引發大出血,情況十分危急。
  • 心臟破裂命懸一線 團隊合作跑贏死神
    他專門找到胸外科副主任張剛,拉著醫生的手連連致謝,原來陳先生因外傷導致心臟破裂,但是在胸外科團隊的全力救治下,最終將他從鬼門關拉了回來,在醫院治療了13天,恢復的很好,可以出院了。  同時,胸外科團隊、心外一科團隊手術人員值班醫護人員第一時間向手術室匯合,一場和死神跑步、爭分奪秒的戰役打響了。
  • 剛出生嬰兒嚴重溶血 奮戰三小時全身換血拯救「小黃人」
    要知道,這名男嬰出生還不足30個小時,就經歷了一場與生命的「賽跑」,因為他的媽媽是A型RHDCCee血型,這種血型比「熊貓血」還要稀有,導致孩子出生後出現嚴重溶血成了「小黃人」。醫護人員經過連續3小時奮戰,成功為男嬰全身換血。目前,男嬰正在進一步康復之中。   治療嬰兒溶血方法  有哪些?
  • 「二胎媽媽」產後「換血」兩次 生孩子的這種風險 一定要重視
    術後,高女士恢復順利,原本蒼白的手心恢復紅潤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近日,長豐縣30歲的高女士順產生下8斤寶寶後,突發產後出血,一個半小時出血超過3000ml,緊急轉至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後,該院為高女士輸血7000餘毫升,相當於全身「換血」兩次,將其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
  • 義烏女子生個孩子,全身血液幾乎換了一遍……
    我們馬上要送一名產後大出血的患者過去……」半個月前,義烏市中心醫院產科接到了來自基層醫院的緊急電話。當天上午11時30分,剛剛順產生下二胎寶寶的林琳(化名)被緊急送至中心醫院急診搶救室,此時的林琳仍有陰道出血,面色蒼白、頭暈畏寒、皮膚溼冷,已出現失血性休克的相關症狀。
  • 小夥輸入血液12萬毫升,相當於全身換血20次!只因一次長跑
    「送來的時候情況很糟糕。」 治療過程一波三折 輸血量相當於全身換血20次 治療過程可謂一波三折。
  • 患特殊類型溶血症成「小黃人」,哈爾濱女嬰出生三天全身換血
    患特殊類型溶血症成「小黃人」,哈爾濱女嬰出生三天全身換血 醫生治療中。所幸,黑龍江省醫院兒科的五名醫護人員全力奮戰,在女嬰出生第三天為她進行了全身換血治療。目前她各項生命體徵平穩,正在嚴密觀察中。
  • 女子夜跑後大出血 這些人不適合夜跑
    女子夜跑後大出血  36歲曉雯(化名)有夜跑的習慣,4月9日晚,她像往常一樣和朋友到橘子洲頭跑步。  此時,曉雯已經出現神志淡漠、全身無力、嘴唇發紫的情況,處於嚴重失血性休克狀態。在緊急完善必要的術前檢查後,林穎副主任醫師等為她施行診斷性腹腔鏡手術。  術中發現,曉雯右側卵巢有一個雞蛋大小的黃體囊腫,囊腫表面有一個小破口正在出血,出血量達到2200毫升,對於體重54公斤的她來說,出血量幾乎相當於其全身總血量的51%。
  • 海南一女子懷孕36周胎死宮內並大出血,7名醫生夜戰6小時上演...
    孕婦出現嚴重DIC醫院開闢綠色通道全力搶救孕婦徵得家屬同意,吳女士被推入手術室,實施全身麻醉後,醫院產科主任餘麗金、婦科副主任曾雪英快速把吳女士子宮內的胎兒、胎盤取出,此時胎盤後方還能看見大量的積血和血塊,且血液不凝固。
  • 22年累計獻血近19萬毫升 相當於全身換血38次
    河南商報記者王蒙文/圖12月13日上午8點,河南省紅十字血液中心獻血大廳來了一位熟面孔,就在剛剛,他結束了當天的15公裡晨跑。這是年近59歲的他,第300次參與無償獻血,也是鄭州市單人獻血新紀錄誕生的「歷史」時刻。
  • 嬰兒出生不久出現溶血症 凌晨,「黃金寶寶」全身大換血
    丁雲 攝蘇宣 丁雲「一個剛出生10小時重度黃疸的寶寶需要緊急轉院!」10月12日下午3點左右,寶應縣人民醫院聯繫蘇北人民醫院,一場「生死時速」悄然上演。一個剛出生的小寶寶出現了危重稀有血型溶血並發血小板減少症,該醫院專家在短時間內診斷,並及時大換血,讓寶寶轉危為安。
  • 男寶寶患「蠶豆病」 醫生為其全身大換血
    這是我市首例採用全自動外周動靜脈同步的方法為新生兒成功實施換血株洲日報記者 劉瓊通訊員/張米橋株洲日報訊 出生不到一周的樂樂(化名),不幸患上「蠶豆病」,急需換血治療幸運的是,6月23日,省直中醫院新生兒科採用全自動外周動靜脈同步換血術,成功為其換血,讓他轉危為安。據悉,這是我市首例採用全自動外周動靜脈同步的方法為新生兒成功實施換血的病例。6月17日,樂樂(化名)出生了。正當全家人都沉浸在喜悅中時,噩運卻在不知不覺中降臨到這個孩子身上。出生後不久,樂樂出現了皮膚重度黃染現象,並逐漸加重。
  • 諸暨新生兒變「小黃人」,出生7天全身換血,這件事家長要重視!
    」,共置換患兒血液400毫升,相當於嬰兒全身血液的1.5倍。誰知回家後,寶寶出現嗜睡、抽筋,吃奶少、反應低下,全身皮膚發黃等症狀,家長這才帶著寶寶又來到了醫院。 入院後經過檢查,提示患兒黃疸高。醫生立即給予患兒藍光治療18小時。治療結束後,複查患兒總膽紅素405.8μmol/L,提示總膽紅素達危急值!光療無效,而且很有可能發生「核黃疸」!
  • 寶寶出生兩天為何要全身換血? 只因遺傳了母親的「蠶豆病」
    寶寶出生兩天為何要全身換血
  • 中年男子全身發黃、瘙癢確診肝門部膽管癌,專家奮戰六小時挑戰生命...
    無意發現全身皮膚發黃、瘙癢,伴口乾、全身乏力不適,湖南永州一中年男子兩月前被確診患有比肝癌、胰腺癌更為兇險的一種惡性腫瘤——肝門部膽管癌。53歲的陳先生是湖南永州人。兩個月前,在外打工的他無意間發現自己全身皮膚發黃,繼而渾身瘙癢,小便也呈黃色,伴口乾。「當時非常緊張,我就讓他回到了老家。」陳先生的妻子張女士介紹,回到當地醫院就診,陳先生的黃疸達到了300多。「醫生跟我們說,我丈夫的病情非常嚴重,可能沒有什麼好的辦法了,讓我和孩子們做好思想準備。」
  • ...患上世界確診僅幾百例的罕見病,專家團隊挑戰高難度手術助其重生
    長沙女子患全球確診僅幾百例的罕見病「藍色橡皮皰痣症候群」,反覆出現黑便、便鮮血和腸道大出血。多家三甲醫院稱,該女子活下來已是奇蹟,而對於治療已無對策,只能回家姑息治療。可喜的是,近日,該女子在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微創外科接受了手術治療,術中醫生為其在全麻下進行了乙狀結腸、直腸全切術,手術取得圓滿成功,女子從此告別常年消化道出血的噩夢,迎來了「重生」。
  • 畢節一新生兒全身「換血」,竟和這種常見病有關!
    患兒入院時全身金黃,肌張力升高,經過醫護人員手術趨於好轉 2個多小時的換血過程中 醫護人員寸步不離地守護在寶寶床旁
  • 市六院產科聯合多科搶救「大出血」產婦
    13:54,產婦徐女士被送至搶救室,意識模糊,全身溼冷,陰道仍有大量不凝血,約1500ml,子宮輪廓不清,軟如麻袋,陰道持續出血,無尿,病情刻不容緩,一場在鬼門關「搶人」的行動開始了!考慮產婦的情況危急,且家屬要求儘量保留子宮,產科團隊緊急啟動產科大輸血方案並積極地促宮縮、宮腔填塞、抗纖溶、液體復甦等搶救,在多學科的共同協助下,直到晚上23時,患者凝血功能才逐步恢復,陰道出血明顯減少,尿量增多,生命體徵平穩,大家緊張的心情終於放鬆下來。
  • 罕見「熊貓血」溶血新生兒被救治 2天全身換血4次
    11月14日,產婦小尹(化名)如願產下二胎男嬰毛毛,但由於小尹是罕見的RH陰性血型,毛毛髮生溶血反應,全身發黃,生命危急,所幸,浙大一院輸血科緊急調動血液,連同新生兒科,對毛毛進行了保命的全身大換血,使毛毛終獲救治。  危急 男嬰全身發黃 危在旦夕  孕39周的小尹因胎兒宮內缺氧,做了剖宮產手術。但寶寶出生後,一家人還來不及慶祝,助產士就發現孩子有異常。
  • 七歲女孩多臟器衰竭,住進ICU三次全身換血,竟是吃了這個家常菜
    寶貝吃飯朵朵和明明吃完涼拌木耳,感覺身體不適,父母把朵朵和明明及時送到醫院就醫,情況緊急,大夫說需要換血搶救,後來朵朵經過 3次血漿置換,每次1500毫升,相當於給朵朵3次全身換血,慶幸的是,朵朵最終搶救了回來,還在觀察期,還好弟弟明明因為吃得不多,並沒有危害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