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肉飼虎|印度「鐵娘子」英迪拉.甘地夫人用生命對賭的危險遊戲

2020-12-11 輕言留史

1977年3月22日,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夫人領導的國大黨在大選中敗於人民黨,面對這殘酷的現實,她無可奈何的宣布「尊重人民的裁決」,正式提出了辭呈,辭去印度總理之位。

時隔兩年之後,英迪拉再次回到競選名單中,為了登上南亞次大陸最大國家總理的寶座,她甚至轉為依賴教派,甚至於她甘冒風險前去和錫克教極端派首領賓德蘭瓦勒會面,為了換取旁遮普邦對她的支持,她向賓德蘭瓦勒妥協,保證其一旦掌權,將會把全印度最富庶的旁遮普邦的行政權交給錫克人,並撤走印度中央政府向該邦派遣的所有印度教官員。賓德蘭瓦勒也有自己的野心和目的,他在表面支持英上臺,背後卻乘機擴大發展自己的宗教勢力。

英迪拉儘管是當時世界上少數有魄力、果斷、精明的女政治家之一,但是這一次依賴教派並授予教派權利,卻為自己後來的悲劇埋下伏筆。

英迪拉政府與賓德蘭瓦勒矛盾

光站在選舉的角度來看,英迪拉拉攏賓德蘭瓦勒無疑是一步好棋。在競選中,英迪拉取得了旁遮普邦的全面支持,這完全得益於賓德蘭瓦勒在背後的運作,於是英迪拉在登上印度總理寶座之後,便開始對賓德蘭瓦勒實現當初的諾言。

錫克人在賓德蘭瓦勒帶領下,取得了旁遮普邦的行政大權,在勢力擴充後,賓德蘭瓦勒便開始在錫克族青年中招募失業者和對政府不滿者,組織成一支反政府武裝,並在阿姆利則的金廟建立了總部。對於這種得寸進尺的分離主義的做法,英迪拉沒有第一時間對其強硬處理,反而是絞盡腦汁進行了安撫。1982年,錫克教鬧的最兇的時候,她反而宣布:旁遮普邦的阿姆利則為「聖城」,禁止在金廟一帶出售菸酒和肉,並要求軍隊和警察絕對禁止進入金廟。另外她還根據錫克人的要求,在電臺增加宣傳錫克教的內容,下令釋放錫克教的罪犯。

但是每一次英迪拉的讓步,只能換來賓德蘭瓦勒更加囂張的態度。1983年4月4日,錫克教的志願軍與警察發生了衝突,共有21人死亡,200多人受傷。4月21日,一名高級警察在金廟外執行任務,被金廟內飛出的子彈擊中身亡。10月6日,一群錫克教極端分子將6名印度教徒從公共汽車中拖出,毆打致死。1984年1月,印度教與錫克教發生了大規模的武裝衝突,有294人死亡,傷者不計其數。1984年6月1日,一群錫克教徒向執勤警察開槍,11名警察當場斃命,兇手全部來自金廟。

其實英迪拉也想把賓德蘭瓦勒治罪,她曾在1981年9月21日逮捕賓德蘭瓦勒,經過一場流血衝突後也確實將他送去了監獄。賓德蘭瓦勒在高呼「神和錫克人在一起的口號」中被押入陰森的牢房,但是僅僅過了9天,他又帶著勝利者的微笑邁出了監獄的大門。原來他的手下劫持了一架印度航空公司的波音飛機,上面有170名印度和各個不同國家的乘客,劫機者以此要求印度政府無條件釋放賓德蘭瓦勒,英迪拉無奈之下,只好放人。

大規模的暴力活動也使得國大黨以外的印度黨派再也無法忍受,他們組成反對聯合陣線向英迪拉政府施壓,宣布說:「如果英迪拉不採取行動制止旁遮普邦錫克教極端分子的暴力行為,其他黨派將一致要求她辭去總理職務。」

賓德蘭瓦勒的覆滅和英迪拉被刺殺

賓德蘭瓦勒在現有的狀況下還不滿足,他親自組織了錫克人的武裝力量,並用他們以戰鬥的方式爭取建立錫克人的國家,他讓人轉告英迪拉:「政府必須同意錫克教成立獨立的卡利斯坦國,將首都定在昌迪加爾,聖城為阿姆利則,否則從1984年6月5日起,我將命令錫克人燒毀多餘的糧庫,禁止將一粒糧食運出旁遮普邦,並且每天將暗殺一位知名人士,直到政府讓步為止。

面對賓德蘭瓦勒的步步緊逼,英迪拉再也無法忍受了,6月6日凌晨,當殘月掛在天空,東方泛起一絲魚肚白時,政府軍的野戰炮彈不斷飛向金廟大門,同樣金廟的各個路口,也被政府軍把控,並利用黎明前的黑暗,不斷向金廟進發。

錫克教1000多名訓練有素的戰士迅速各就各位,與數十倍自己的政府軍進行了戰鬥。經過一天的戰鬥,錫克教士兵死傷殆盡,政府軍的坦克衝進了金廟。賓德蘭瓦勒是錫克人的英雄,他是在激戰中被政府軍打死的,有人數過,他身上有70多處傷口在冒血,死後手中還僅僅抓著《聖典》。

金廟事件發生以後,印度各地的錫克教徒都披上了黑巾以示哀悼。他們紛紛走上街頭襲擊警察和印度教徒,更多的錫克寺廟中掛起了建立「卡利斯坦國」的旗幟和標語,緊接著部隊中的錫克士兵也開始叛亂。軍隊和警察加強了印度首都新德裡的警衛力度,通往總理府的賽夫琴路上布滿了安保人員,但是這並沒有妨礙錫克人對總理府的滲透。

中國有句話說的好:堡壘往往都是內部攻破的。錫克教極端分子看到英迪拉的安保工作做的好,導致他們無法對其下手,於是將目光盯上了總理府內的衛隊,他們當中到處都有長滿絡腮鬍子的錫克族士兵。

印度前駐挪威大使館代辦哈林德.辛格主持了這次謀殺行動,在英迪拉命令軍隊血洗金廟後,哈林德憤而辭職,在挪威尋求政治避難時,他將十萬美元的支票轉交給了總理衛隊中的巡官本特.辛格,此人在總理府已經待了十年,深受英迪拉總理的信任。總理府的幕僚也曾勸過英迪拉,在金廟事件發生後應當撤換總理府衛隊中的錫克兵,但被她拒絕了。本特.辛格在衛隊中又找到一名錫克族的年輕士兵薩達萬特.辛格,此人剛進衛隊不久,因為金廟事件一直對英迪拉不滿,所以二人為了共同的目標,充當起這次政治陰謀的殺手。

1984年10月31日,英迪拉照例6時整做起了瑜伽,然後開始看當天的報紙,在吃過早飯後她沒有去總理府辦公,而是要在後花園接見一位英國客人。9點18分,英迪拉走下臺階沿著一條鵝卵石小徑向花園走去,這條小徑不長,她幾乎每天都要沿著這條路走到花園散步,然而她怎麼也沒有想到,在這條小徑未到盡頭時,她的生命已經走到了盡頭。

本特.辛格跟在英迪拉的後面,他要下手殺害一位與他朝夕相處、深受人民尊敬的人,心裡很矛盾,但是為了錫克族的利益,又不得不殺死眼前這位弱不禁風的老人。此時,薩達萬特.辛格正在前方不遠處,看到英迪拉總理走了過來,他緊張的甚至手腳都不聽使喚了。本特.辛格看到自己同夥無法像商量好的那樣開槍,他猛然從頭巾中掏出一把左輪手槍,對著英迪拉扣動了扳機,正在猶豫不決的薩達萬特手中的衝鋒鎗也隨著響了起來,向著已經倒在地上的英迪拉猛烈開火。其他安保人員反應過來,急忙對二人開火,最終本特.辛格被當場擊斃,薩達萬特被擊成重傷。

英迪拉躺在血泊之中,雙目無神的看著天空,再也聽不到激烈的槍聲和兒媳索尼婭的呼喊,她是否在臨死之前悔恨跟極端教會妥協呢?誰知道!

下午,印度的各大媒體中斷了所有的節目,播音員沉痛的向全國、全世界宣布:「英迪拉總理於10月31日上午9時20分在總統府遇刺,下午14時30分逝世。」

結語

英迪拉的父親尼赫魯生前有一句名言:「教派主義是威脅印度生存的最大危險。」英迪拉為了權利寶座,不惜違背了父親的名言,扶持教派、利用教派實現政治目的,這無疑是以身飼虎,她用生命在賭這場危險的遊戲,悲劇就這樣釀成了。

參考資料:《印度簡史》、《劍橋印度史》、《印度獨立後的社會政治經濟發展史》等

相關焦點

  • 印度鐵娘子英迪拉·甘地,以鐵血手腕執政,卻死於貼身警衛之手
    一提到「鐵娘子」大家肯定會想到柴契爾夫人,實際上,在印度也有一位「鐵娘子」,這個人就是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英迪拉·甘地執政期間一直以鐵血手腕著稱,也受到了很多印度民眾的愛戴,不過她最後的結局非常不好,死於自己貼身保鏢的槍下,
  • 甘地夫人:「印度鐵娘子」,身中16槍,被貼身警衛殺害
    引言 大家對「英國鐵娘子」柴契爾夫人或許比較熟悉,但是在離我們不遠的印度,也有一個「鐵娘子」,她就是英迪拉·甘地。 她的父親是印度解放後的首位總理尼赫魯,她本人也是印度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理,英迪拉享年67歲,但她並不是自然去世,而是因為一個震驚世界的刺殺行動而去世。
  • 印度女總理英迪拉·甘地太狠了,一年之內給800萬的低種姓男性結紮
    只不過咱也明白印度政府執行能力,上面是有號召,下面基本不聽,落實到每一個基本老百姓上,那人家自然覺得我能多生就多生,我沒有必要搞計劃生育。一直到上世紀70年代的時候,印度出了一位鐵娘子總理,人家是切切實實地推行了長達一年的計劃生育。
  • 英迪拉是甘地的私生女?尼赫魯家族和甘地家族,到底啥關係?
    英迪拉是甘地的私生女?尼赫魯家族和甘地家族,到底啥關係?印度,高度重視血統和傳承的國家,你難以想像,幾乎所有的印度政治家,都要到歷史上找一找,給自己找一個高貴的英勇的先烈,當成自己的政治上的父親,甚至,當成本黨派的神!
  • 掌控印度15年的英迪拉,被殺時有多悽慘?醫生:39顆子彈槍槍命中
    日後的事實證明,莫提拉爾的話並沒有說錯,這個小女孩,就是後來的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 因為此時的印度,要求獨立的呼聲日漸增多,尼赫魯一家也參與了由甘地組織的「退出印度」運動,隨後國大黨又掀起了「8月暴動」,尼赫魯一家因而都被抓捕入獄。 在牢裡坐了八個月後,英迪拉帶著驕傲走出監獄,此時的她已經樹立了決心,為印度獨立而奮鬥成為了她的目標。
  • 印度傳奇總理英迪拉甘地被刺殺的前因後果
    今天她沒有安排過多的國務活動,因為她的孫子孫女兒前一天在一次交通事故當中受到了驚嚇,而他們的父親,也就是她的長子拉吉夫甘地正在外地參加競選活動,所以甘地夫人想待在家裡陪陪孫兒。不過,英國一位著名影星帶著一個電視小組,準備在今天上午十點採訪這位印度的女總理,拍攝一部長達20分鐘的電視紀錄片。她猶豫再三,但還是答應了。
  • 遭鄰國儀仗隊暴打,被國內女子用炸彈襲擊!在印度,總理真不好當
    一門三總理在爆炸中遇刺身亡的「拉吉夫·甘地」可謂是印度不折不扣的名門之後,他本人是印度的第六任總理,他的母親則是有著「印度鐵娘子」之稱的曾兩次出任印度總理的「英迪拉·甘地」,他的外祖父則是中國人民十分熟悉的一位印度政治人物,印度獨立後的第一任總理「尼赫魯」。
  • 印度農民抗議蔓延至美國街頭,甘地雕像慘遭汙損
    印度駐美大使館已正式向美國執法機構提出強烈抗議,並指責錫克教分裂組織「卡利斯坦(Khalistan)」成員偽裝成遊行人員,故意破壞甘地雕像。 據悉,甘地雕像的頭部和身體被貼上了聲援印度農民的海報和橫幅。同時,目擊者稱,現場有卡利斯坦組織標誌性的黃色旗幟,並有人呼喊支持卡利斯坦的口號。
  • 甘地: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這說明甘地的家庭經濟條件非常優越, 同時是見過世面的年青人。但他回到印度後卻對西方文化腐朽進行徹底的批判。在這一點上與釋迦牟尼很類似。2.關於甘地這個姓的問題:英迪拉•甘地和拉吉夫•甘地他們是尼赫魯的後人與聖雄甘地沒有血緣關係。
  • 被揭「黑歷史」,甘地雕像也危險了?
    」運動,用和平的方式與英國的殖民統治抗爭,是平等、自由、獨立與和平的價值觀的信奉者和追求者等等。BBC引用歷史學者的話說,當時在南非做律師的甘地,看到了印度僑民被白人壓迫的場景後,他想到的並不是解放所有被壓迫的有色人種,而只一方面希望白人不要把也有「雅利安血統」的印度人當成黑人那種「野人」去對待,認為印度人比非洲黑人高貴,另一方面反而還支持白人去壓迫南非等地的非洲黑人,支持搞「種族隔離」,更多次用極具種族主義色彩的蔑稱稱呼非洲的黑人。
  • 教育法則十—甘地夫人法則,如何讓孩子正確對待挫折,茁壯成長?
    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教育法則——甘地夫人法則便能為各位家長朋友解答疑問。甘地夫人法則印度前總理甘地夫人,不僅是傑出的政治領袖,更是一位優秀的母親。她的兒子拉吉夫12歲時,因病要做手術。面對緊張、恐懼的拉吉夫,醫生打算說一些:手術並不痛苦,也不用害怕。等善意的謊言。
  • 甘地為何被印度人民尊稱「聖雄」
    今天我們聊一聊印度聖雄甘地。聖雄是印度人民對甘地的尊稱,在印度,甘地也不僅被稱為聖雄,也被稱為國父。甘地長期以來為印度民族獨立而奮鬥,曾經三次被捕入獄,在反英的不合作運動中身體力行。為了反對英國食鹽專賣權,甘地和群眾一起製作食鹽,甘地提倡印度教和伊斯蘭教之間團結,實行社會改良。因此,甘地在民眾中有著很高的威望。他發動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擁有非常多的人支持。也沉重地打擊了英國殖民統治,為印度後來的獨立奠定了前期基礎。
  • 川普抵印度後與妻子一起致敬甘地,並織布,莫迪站一旁指導
    當地時間周一,美國總統川普抵達印度西部城市艾哈邁達巴德,開始他的印度之行,一到機場川普就受到熱烈歡迎。川普和夫人第一站就是致敬聖雄甘地,並一起學習用紡車織布,莫迪站在一旁介紹和指導。雅虎新聞網2月24日報導,印度和美國已經建立了密切的政治和安全關係,川普為期兩天的訪問是兩國利益融合的一個跡象,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專門在機場迎接川普和他的妻子梅拉尼婭以及第一女兒。印度舞者拿著五顏六色的雨傘在紅地毯旁跳舞,鼓手、號手和其他藝術表演者在機場廣場表演,歡迎川普和美國代表團。
  • 為何當年甘地一絕食,號稱「日不落」的英國就同意印度獨立了?
    以生命為武器的抗爭印度聖雄甘地的名字,想來我們應該都不太陌生,這位誕生在傳統印度家庭中的偉人,血脈中都刻畫著對印度教的崇敬與虔誠。雖說印度是一個遭遇過數次文化衝突、融合的國家,宗教信仰的種類複雜繁多,但這些宗教都是殊途同歸,指引人向善的。
  • 印度政治有「尼赫魯王朝」,統治50年的總理世家,到底有多厲害?
    尼赫魯家族崛起在英屬印度時期,他們崇尚西方生活方式,力圖進入西方人的圈子。這一點並不奇怪,當時的印度精英們,幾乎都是這麼幹。著名的聖雄甘地,也曾是留學英國的「小鮮肉」,具備著印度文化和西方知識的特徵。1919年4月15日,旁遮普邦的阿姆利則城,發生射殺民眾的大慘案。作為未來印度開國總理的尼赫魯,對英國人的統治徹底絕望,走上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的道路。
  • 印度總統就要訪華了,你還不知道他是誰?
    1969年,慕在國大黨競選活動中的突出表現一舉得到英迪拉·甘地的賞識,應邀入黨,青雲直上。慕也知道投桃報李,在1975-77年英·甘地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而備受爭議期間,依然力挺。        說到甘地家族,順便科普一下:此甘地非彼甘地,與聖雄甘地並無任何血親,只是尼赫魯女兒英迪拉碰巧嫁了個姓甘地的人,所以也稱之為尼赫魯·甘地家族。
  • 印媒:美國第七艦隊曾試圖攻擊印度,卻被越南「解救」
    與此同時,印度海軍的艦隊由2萬噸級的"維克蘭特"號航母領銜,只搭載了20架輕型戰鬥機。美國艦隊之後是由"鷹"號航母與"阿爾比恩"號突擊隊航母組成的英國海軍戰鬥編隊。在英國海軍從西面逼近印度領海時,英美協調了一次鉗形攻擊來恐嚇印度。
  • 為印度獨立而鬥爭的偉大貢獻者——甘地
    18世紀的印度,英法殖民猖獗,都說有壓制的地方就會有反抗,殖民者各種不平等的政策,導致在1857年激起了印度人民的抗爭,可是實力羸弱的印度卻還是被英國鎮壓了下來,當時的時代背景是壓制和抵抗。1869年,在印度一個王侯領首相家,一個虔誠的印度教的家庭,迎來了一個新生命。甘地從小雖不是學校裡最聰明的,但卻是最誠實善良的孩子,別人考試作弊考了滿分,他確是誠實的考了80分,甘地看到路上的窮人總會去施捨救助,甘地受家庭的影響,同樣也是一個虔誠的印度教教徒。不殺生,吃素食,仁心仁義。
  • 印度一美女總理:一個月內讓400萬男性絕育,67歲被貼身警衛槍殺
    例如印度曾經有一位美女總理,她曾經在一個月的時間內讓400萬的男性絕育,最後在她67歲時被貼身警衛槍殺,她就是英迪拉。英迪拉在領導印度的16年間,一直強硬的方針治理國家,因此被稱為「印度鐵娘子」。當然,英迪拉鐵腕的作風也與自己的成長經歷密不可分。英迪拉出生於印度的婆羅門家族,她的祖父是律師,父親也是一位接受高等教育的律師,並且曾經帶領印度獨立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