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樂希:寶馬研發重點是動力傳動和自動駕駛

2021-01-10 中國經濟網

為強化自身科技公司的真實屬性和強大實力,寶馬集團重點展示了未來發展的兩大技術方向:首先是可持續的動力系統,如電動新能源等;其次是寶馬非常關注數位化領域,並希望將自動駕駛在中國加速推進。因此,動力傳動技術和自動駕駛技術就成為寶馬當前研發工作的重點領域。

上周,全球科技界和汽車界的目光都不約而同地聚焦在CES展上,以科技公司著稱的寶馬集團不但獨立成館,還由於佔據整個展覽最有利的位置,以及眾多的演講、演示和深度體驗而備受關注和好評。

那麼,剛剛跨入2020年,寶馬集團重磅出擊國際消費電子展意欲何為?在「新四化」背景下,寶馬集團的研究與開發重點是什麼?對科技行業和汽車企業有什麼樣的啟發?在本屆CES開幕當天,中國媒體對寶馬集團負責研發的董事傅樂希做了專門的採訪。

重點關注動力傳動和自動駕駛兩大技術領域

此次CES參展,寶馬集團主要展示其作為一家科技公司的兩大技術方向。首先就是可持續的動力系統,如電動新能源等。作為寶馬集團負責研發的董事,傅樂希介紹說,寶馬的新能源車型在中國布局力度非常大,今後我們會推出第五代電力驅動系統,使得寶馬集團能夠支撐很大規模的電動車量產以及更多車型的開發。例如,到2023年,寶馬計劃在全球推出25款電動車型,其中包括12款純電動車。具體到中國市場,一方面,華晨寶馬會更多地進行本地化生產電動汽車及零部件;另一方面,寶馬的生產平臺也有很大的靈活性,根據市場對電動車型的需求,我們可以靈活調整它的數量構成。

他強調,寶馬集團與長城汽車合資的光束汽車,也會生產MINI純電動汽車,不只是支撐中國市場,同時也會面向全球市場銷售。另外,純電動BMW iX3也會在瀋陽工廠生產,面向國際市場銷售。

其次是寶馬非常關注數位化領域,並希望將自動駕駛在中國加速推進。傅樂希說,從整體的車內數字生活方面來看,在未來一年裡也會繼續增速。中國市場在數位化發展領域佔據全球領先的位置,中國客戶的要求也非常高,會希望他們的數位化生活集成到我們的車上。傅樂希說,在上海,我們有研發團隊,會針對中國市場的需求來開發相應的硬體和應用,甚至超出地域,在中國開發軟體然後支撐海外市場。在自動駕駛方面, 2021年,我們會在量產的BMW iNEXT上實現L3級,並在技術上達到L4自動駕駛水平,屆時我們會有相關的測試車隊。

他進一步說,L3級、L4級對中國市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2019年7月,寶馬與騰訊開始共建高性能數據驅動開發平臺,支持寶馬在中國開發自動駕駛技術與產品。同年9月,寶馬成為中國首家獲得智能網聯汽車示範應用路測牌照的國際整車製造商。在數位化領域還包括了很多內容,比如舒適性、互聯功能、5G、視頻播放等等,在數位化應用領域,中國都會是全球領先的市場。

採訪當中,傅樂希還透露了寶馬當前研發工作的重點。目前,寶馬正大步前進,保持在豪華出行領域領先新老競爭對手的優勢地位。為此,寶馬重點關注兩個領域:首先是動力傳動技術領域。2004年,寶馬推出了可持續出行戰略。如今,無論是傳統燃油汽車、純電動車,還是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寶馬都憑藉高度靈活的架構提供不同的傳動系統。他認為,這意味著:無論何時何地,寶馬都有能力滿足客戶所有需求。為此,我們正使用可擴展的電動模塊化系統。第五代電力驅動系統性能更加卓越,續航能力更強,更輕量化。

據傅樂希介紹,基於此項技術,寶馬已經向全球客戶交付了50萬輛電動汽車,並已成為世界領先的電動出行供應商之一。寶馬的目標是,到2021年在歐洲銷售的汽車中有四分之一實現電動化;到2025年,這一比例達到三分之一;2030年將達到一半。總之,寶馬集團旗下所有車系都將實現電動化,為市場提供最廣泛的電動汽車。他強調,電動出行將是寶馬的「新常態」。

其次是自動駕駛技術領域。從旗艦BMW 7繫到其他車型上,寶馬汽車每天都在使用駕駛輔助功能,為乘客提供了卓越的安全性和舒適性。2021年推出的BMW iNEXT量產車將實現L3級自動駕駛功能,同時在技術上達到L4級自動駕駛水平。

傅樂希說。寶馬正在開發各種創新科技:與慕尼黑自動駕駛中心的合作夥伴和1500名工程師一起,在系統計算能力、人工智慧傳感理念、龐大的數據處理以及5G互聯方面實現了飛躍式發展。與此同時,我們始終以前沿設計和尖端科技保證純粹的駕駛樂趣。

希望與各個領域的技術領先企業開展合作

在被問到,十年前,外界就關注到BMW i品牌的發布;當時,寶馬的電動車在全球也是非常領先的。但是,十年過去,感覺寶馬似乎並沒有達到當初的期望。那麼,寶馬集團到底怎麼看?

傅樂希說,電力驅動是一種動力系統的類型,早在2004年,我們就制定了一個發展規劃,希望通過一個較長的路徑,從全局去充分掌握髮展電力驅動。我們從電學、化學,甚至材料的二次利用、循環經濟等等各個維度來優化電動技術,包括提高性能和降低成本。寶馬的第五代電力驅動系統不久後就會發布,到那時您就會看到寶馬的電動車型會有爆發式的增長。到2023年,我們會在全球投入12款之多的純電車型,會有很大的領先優勢。到那個時候大家會有很多寶馬新能源車的選擇。

最後,在被問及稍微「個人」一點的話題是:作為寶馬集團負責研發的董事,之前更多的是基於市場調研和內部資源來主導汽車研發。隨著汽車「新四化」的發展,寶馬有了更多的像與豐田、戴姆勒的合作,以及與三星的合作等等。那麼,這種協調工作是不是佔據了更大比重?

傅樂希說,在過去的工作方式中,車身、汽油機、柴油機等等是由整車廠來開發,其他數位化的東西是由供應商來提供的。現在我們要開發的更多了,不只是汽油機、柴油機,而且像插電的、純電的,甚至氫動力的車型我們都要開發,另外像自動駕駛的功能、不斷增加的增值服務都要加到我們的車裡面去。寶馬集團現在的投資研發費用一年要花掉60億歐元,而且內部團隊近三年來增加了4000人,主要針對數位化方面的開發。但是我們也不可能什麼事都自己來做,那會耗資非常大,因此我們希望能夠與各個領域的技術領先企業來開展合作,而且這些技術企業也願意與我們合作,因為我們是做豪華車的,新技術出現後我們總是會第一個把它們投向市場。而且進行合作還有另一個優勢,通過合作我們可以自然地切入到標準化中,作為創新的先行者我們也可以有先發優勢。他說,我也參加了在中國海南舉行的新能源車論壇,同時也與政府相關部門的領導進行交流。寶馬作為先行者,可以影響並帶動市場的走向。(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汽車頻道)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相關焦點

  • 傅樂希:寶馬需要與中國企業共同研發突破性關鍵技術
    會上,傅樂希指出,寶馬集團的目標著眼長遠,並一直深耕數位化和可持續傳動技術,研探多種未來創新技術,包括涉及全面互聯、人工智慧、自動駕駛、下一代高效動力發動機、電動出行及氫燃料電池等六個核心話題。「我們的目標是通過在中國的兩家合資公司,四個核心研發領域(自動化、互聯化、電動化和共享化)探尋各項前瞻性創新技術。其中,新能源汽車和智能互聯汽車與中國的未來出行願景完美契合。」傅樂希說。
  • Chelizi寶馬研發總監傅樂希:電動旅行馬拉松不是spri
    在召開的世界新能源汽車會議上,寶馬集團傅樂希的研發總監認為,中國將是第一個在世界之前實現智慧城市的國家。本次會議安排了5000平方米新能源汽車先進技術展區,邀請國內外汽車企業新勢力造車企業和國內外零部件生產企業,重點展示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先進技術。
  • 傅樂希:寶馬將積極助力智慧交通建設
    [愛卡汽車 行業資訊 原創]7月2日,在2019世界新能源大會上,寶馬集團研發董事傅樂希發表了中國的未來出行願景,並表示,對於寶馬而言,中國的重要性無與倫比,尤其新能源汽車和智能互聯汽車。發力自動駕駛在自動駕駛領域,在北京、上海頒布當地相關政策法規後,寶馬在上海成為第一個獲得4級自動駕駛路試許可牌照的國際豪華汽車品牌。此外,寶馬加入百度阿波羅計劃,並將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層面與騰訊進行合作。全球的汽車市場將繼續增長。據最新 IHS 預測報告顯示,到 2025 年全球汽車銷量將達到 1 億輛。可以看到,搭載可持續傳動技術的車輛發展空間最大。
  • 傅樂希:中國是創新的驅動力!打造在華研發「鐵三角」
    「我們在中國研發體系已經形成一個穩固的三角布局。」 寶馬集團董事傅樂希先生說,「瀋陽是電動化技術的樞紐和研發中心;北京除了開展產品認證工作之外,還會面對市場和政策法規的變化,深度挖掘消費者需求;上海研發中心是智能互聯、自動駕駛領域的據點。」
  • 弗蘭克·韋伯接任傅樂希出任寶馬全球董事 主抓研發工作
    原標題:弗蘭克·韋伯接任傅樂希出任寶馬全球董事,主抓研發工作記者 | 李文博今日,寶馬集團宣布,53歲的弗蘭克·韋伯(Frank Weber )將從今年7月1日起,接替寶馬集團現任研發董事傅樂希的職位,
  • 傅樂希將退休 寶馬任命7系研發負責人韋伯為新任研發董事
    (文/張鈺翊)3月12日,寶馬汽車宣布,弗蘭克·韋伯(Frank Weber)將接替傅樂希(Klaus Frohlich)擔任集團董事會新成員,負責研發工作。該任命從2020年7月1日起生效。(弗蘭克·韋伯)據悉,即將擔任研發董事的韋伯之前曾擔任歐寶業務和產品規劃副總裁,也曾領導負責研發通用汽車雪佛蘭Volt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2011年加入寶馬集團後,擔任整車開發主管,後來負責勞斯萊斯產品線和寶馬豪華車型的開發。「我們很高興能找到一位非常稱職的繼任者來接替傅樂希。
  • 寶馬集團FIZ Nord研發中心正式投入運營,創新技術
    該中心的關注重點是用數位化、互聯化、敏捷化的開發流程將未來科技投入量產。它讓寶馬集團研究與創新中心(FIZ)得到壯大,成為歐洲最大研發中心之一,也進一步加強了集團在德國的研發實力。FIZ Nord的正式啟用,也是寶馬集團「FIZ Future」這個長期項目的重要裡程碑,寶馬集團已為該項目投資約10億歐元。
  • ...汽車」Nuro R2 自動送貨車、自動駕駛飛機 Cora、寶馬空氣動力...
    新創公司 Nuro 推出其下一代自動駕駛汽車 R2,可以實現自動送貨空中交通的未來,Wisk 和紐西蘭政府將試用自動駕駛計程車科拉 CoraVeoneer 將向一家亞洲汽車製造商提供基於視覺和雷達的系統科技感十足,2021 款凱迪拉克凱雷德採用 LG 的 P-OLED 駕駛艙
  • 重金請來《珍珠港》金牌編曲,只為「寶馬好聲音」?
    「我們希望『BMW電動車聲浪模擬』適合那些重視感性化聲音的客戶,人們將在所有感官上體驗寶馬純粹的駕駛樂趣,」BMW品牌管理及市場營銷負責人Jens Thiemer表示。其次,電動汽車的無噪音行駛通常被認為是一個主要優點,但任何事情有利就有弊,無噪音行駛或許對行人的安全性也存在隱患。而安全性一直是寶馬研發電動車的基石性考量因素。
  • 零重力座椅、自動駕駛座艙 寶馬新技術亮相2020北美CES
    在本次北美CES展中,寶馬集團公布正在與HARMAN Samsung合作開發新一代5G遠程信息通訊模塊,與此同時,寶馬集團研發通訊模塊將集成在車輛電路系統中。自動駕駛人機互動概念座艙5G通信技術是實現從L3到更高級別自動駕駛的先決條件,自動駕駛車輛在運行駕駛輔助系統和半自動駕駛功能時會產生大量的數據,而5G通信技術則為未來車內互聯和高速數據交互奠定了基礎。在5G通信技術達成突破後,自動駕駛無疑就成為了寶馬集團需要拿下的又一城。
  • 自動駕駛機器人如何駕駛?
    自動駕駛機器人可代替駕駛員進行可靠性、危險性和高精度的車輛道路試驗。以一款自主開發的自動駕駛機器人為研究對象,介紹自動駕駛機器人功能和結構,分析自動駕駛機器人的關鍵技術,開發自動駕駛機器人在車輛道路測試試驗、車道保持、跟車、換道和遠程駕駛方面的應用。
  • 巨頭扎堆自動駕駛:汽車大廠、科技巨擘和網際網路新貴的混戰
    德爾福(Delphi)2017 年分離動力系統部門,並由德爾福更名為安波福(Aptiv),重點發展與汽車智能與電動化相關的業務。同年十月,安波福收購自動駕駛軟體供應商 nuTonomy,後者於 2016 年首次在新加坡將自動駕駛技術與出行服務整合,並成為首次在波士頓測試該項技術的企業。
  • 寶馬745e汽車評測:舒適豪華、插電混動、自動駕駛應有盡有
    而寶馬745e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顯然無法實現這樣的功能。它的海外售價超過了95000美元,已經屬於豪車類了。它能夠減少碳排放量,但並沒有想像中那麼明顯。寶馬745e將BMW最先進的技術和豪華感融合在一起。它的交通堵塞系統可以與奧迪A8的相媲美,CarPlay也比以前更好用了。可惜,它主打的純電動行駛模式表現不佳,如果因為混合動力而買它,未必會滿意。
  • 寶馬集團FIZ Nord研發中心正式投入運營
    [愛卡汽車 行業資訊 原創]  日前,愛卡汽車獲悉,寶馬集團FIZ Nord研發中心正式投入運營,成為寶馬集團全球研發網絡的新核心。據官方稱,該研發中心總面積約15萬平方米,擁有100個測試臺和200個實驗室,可為4800名汽車研發人員打造創新平臺。
  • 寶馬專利:「操縱杆式」轉向手柄 可手動控制自動駕駛汽車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近日,寶馬一項在德國申請的專利被曝光,專利文件顯示,寶馬為「部分自動駕駛雙車道機動車」設計了一款與眾不同的U形「操縱杆式」轉向控制器。
  • 什麼是自動駕駛?三分鐘帶你了解自動駕駛L0到L5的區別...
    首先我們要了解下 自動駕駛的構成, 自動駕駛簡單來說就是 自動駕駛=環境感知+路徑規劃+自主控制。從結構的組成部分不難看出實現每個部分都需要強大的硬體和複雜的軟體算法來實現。L0就是完全人工駕駛,完全由駕駛員來進行操作駕駛汽車,包括制動、轉向、油門以及動力傳動。需要由駕駛員判斷危險性。車只負責在必要時候預警危險。基本上所有的汽車都能做到這一 級別的功能。
  • 奔馳放棄自動駕駛研究? 澄清:誤解我了
    據外媒報導,最新消息顯示,戴姆勒公司數位化轉型部門負責人Sascha Pallenberg在推特上指出,德國媒體RedaktionsNetzwerk Deutschland(RND)的報導誤解了其意思,梅賽德斯-奔馳的自動駕駛項目仍在進行中。
  • 寶馬汽車:百年豪華品牌 定義「終極駕駛」(二)
    6.5.4 集團形成三大品牌在小型車領域,MINI 品牌為寶馬開創了一個全新的市場;1998 年,寶馬集團以 4000萬英鎊價格獲得了勞斯萊斯汽車品牌的所有權,2003 年寶馬集團推出了勞斯萊斯幻影,登上了豪華品牌的頂峰;寶馬品牌的重點在具有眾所周知的動力、靈活性和駕駛樂趣等典型寶馬具備優勢的細分市場上。
  • 騰訊的汽車夢:百億入股特斯拉、蔚來,靠遊戲研發自動駕駛
    在騰訊自動駕駛總經理蘇奎峰看來,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車企的訂單,足以證明騰訊在行業中的優勢。但不止在是商業上的認可度,他認為早期對行業趨勢的判斷以及布局,讓騰訊在切入自動駕駛領域時,少走了彎路。「我們最早認識到了仿真和數據對自動駕駛的重要性。
  • 轉型果斷和決絕的採埃孚,怎麼樣了?
    轉型很決絕今年八月,採埃孚(ZF)正式對外宣布,該公司於2021年1月1日起將不再為內燃機傳動系統研發部件,集團發展重點也將聚焦長裡程的混動和純電動車輛。與此同時,乘用車傳動技術事業部和電驅動事業部將合併成一個新事業部,專注於為客戶提供全面的電驅動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