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有一句很流行的話,「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其實,富貴有時候也會限制人的想像力。所以,林黛玉不能理解劉姥姥的卑躬屈膝。
林黛玉出身高貴,她的母親是一門雙公的賈府嫡出小姐,她的父親出身於四世襲爵的姑蘇林家,且本人又是前科探花,屢屢被委以重任,後來更是做了最富庶的淮揚地區的巡鹽御史。這樣的家庭出身,註定了林黛玉錦衣玉食,使奴喚婢的生活。
她的一生,與詩書為伴,骨子裡頗有些文人的清高,所以她看不慣卑躬屈膝,到賈府中來打秋風的劉姥姥。
劉姥姥第一次來到賈府,除了王熙鳳、平兒和賈府中的幾個下人,沒有人知道她的存在。這一次,其實也是劉姥姥最拘謹的時候。她在王熙鳳面前,手腳都不知道該怎麼放,聽見王熙鳳說「大有大的難處」,心裡邊突突的,生恐借不到錢;聽見王熙鳳說丫頭們做衣裳的二十兩銀子,給她拿去,她便「喜得渾身發癢起來」,說王熙鳳「拔根汗毛比我們的腰還粗呢」。
第二次進賈府,劉姥姥成了眾人眼中的「女篾片」,在宴席上醜態百出,刻意貶低自己太高賈府中的人,以博取賈府中的歡喜。她在吃飯前,一絲不苟地按照王熙鳳的吩咐,高聲說「老劉老劉,食量大似牛,吃一個老母豬,不抬頭!」她說賈府中的筷子,「這叉爬子比俺們那裡鐵鍁還沉,哪裡犟的過它!」她聽了賈府中的音樂,又有了酒,越發手舞足蹈起來。
面對這樣一位曲意逢迎,又醜態百出的劉姥姥,黛玉評價了一句話:「當日聖樂一奏,百獸率舞,如今才一牛耳!」
等劉姥姥走了之後,因為賈母囑咐惜春畫園子,惜春要請一年的家,探春道:「也別要怪老太太,都是那個劉姥姥一句話。」林黛玉忙笑道:「可是呢,都是她一句話,她是哪一門子的姥姥,只叫她是個『母蝗蟲』就是了。」一聲「母蝗蟲」,惹得眾人都笑了起了,也使得很多讀者對林黛玉有了意見,這姑娘怎麼沒有一點同情心呢?怎麼就看不起窮苦人呢?
其實,這只是因為不同階層之間,無法產生心理的共鳴而已。簡單點說,是富貴限制了黛玉的想像力,她不知道劉姥姥經歷了什麼樣的人生,她想像不到劉姥姥過著什麼樣的日子。生存是人的第一需要,當最基本的生存,面臨威脅的時候,人難免便會卑微起來。
劉姥姥是一個積年的老寡婦,只有一個已經嫁人的女兒,家中還有幾畝薄田,這樣的日子,對於一位已經七八十歲的老太太來說,是很艱難的。所以,當女婿接她去家中照顧兩個孩子的時候,她歡天喜地就答應了。事實上,她的女婿王狗兒家的日子也不好過,冬天臨近,身上無衣,肚裡無食,怎麼捱過這個寒冷的冬天,成了王家迫在眉睫的事。
女婿沒本事,只能拿著劉姥姥的女兒撒氣。劉姥姥又要為了家人的衣食著急,又要心疼無緣無故受了一場氣的女兒,所以,她只能到富貴「親戚」賈府中去求助。
這是從小就錦衣玉食的林黛玉,所不能想像的,也是她不能理解的。在她眼中,只看到了劉姥姥在賈府人面前的曲意逢迎,巴結討好,她不知道劉姥姥滿面笑容的背後,有著什麼樣的生活困窘。
讀者們為什麼尊敬劉姥姥?因為這位窮苦的老人,在將來會做出一件感天動地的事——賣房子賣地,救了王熙鳳的女兒巧姐兒。這件事,嘲諷劉姥姥是「母蝗蟲」的黛玉知道嗎?不知道!如果她知道了,她還會嘲諷劉姥姥嗎?肯定不會,她也會像我們每一個人一樣,對這位老人肅然起敬。
林黛玉是一位能坦然面對自己缺點和錯誤的姑娘,「金蘭契互剖金蘭語」的時候,林黛玉對薛寶釵坦言:「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極好的,然我最是個多心的,只當你心裡藏奸。從前日你說看雜書不好,又勸我那些好話,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錯了,實在誤到如今……」
如果林黛玉知道劉姥姥將來會救了巧姐兒,她也一定會對劉姥姥說一聲:「姥姥,對不起,往日竟是我錯了,只當你老臉皮厚的到賈府來打秋風,不想你老人家竟有這樣的擔當……」
林黛玉譏諷劉姥姥,不對,但也事出有因,不曾經歷過的艱難,讓她誤會了這位老人。或許,我們不該抓著她的這個錯誤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