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民族時報全媒體記者 唐蓉)11月24—26日,2020年「中國天然氧吧」創建發布會暨第二屆產業發展大會在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以下簡稱「紅河州」)彌勒市舉行。
本次發布會上有79個地區榮獲「中國天然氧吧」稱號,其中,我省有18個縣(市)上榜,包括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隴川縣、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南縣、麗江市華坪縣、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昆明市晉寧區、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和紅河州除屏邊縣以外的12個縣(市)。
據悉,2019年紅河州屏邊苗族自治縣已獲「中國天然氧吧」稱號,至此,紅河州13個縣(市)均榮獲「中國天然氧吧」稱號。
在此次發布會上,中國氣象服務協會授予紅河州「天然氧吧城市」稱號。
據了解,今天的紅河,平均空氣品質優良率高達98.7%,負氧離子濃度年均值達3000個/立方釐米,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
據介紹,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建設思想,自2016年開始,在中國氣象局指導下,中國氣象服務協會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中國天然氧吧」創建活動,通過挖掘氣象旅遊資源、打造氣象旅遊品牌,實現了旅遊價值提升,帶動了地方旅遊經濟發展。
本次發布會上還發布了《2020年中國天然氧吧綠皮書》。
「紅河州歷史悠久,有千年哈尼梯田、千年臨安古城、千年建水紫陶,百年滇越鐵路、百年開埠通商、百年雲錫礦業、百年過橋米線;風光綺麗,生態良好,素有『天然動植物王國』『滇南生物基因庫』之美譽;民俗多姿,從哈尼族的『矻扎扎節』,彌勒市可邑的彝族 『祭火節』,苗族的『採花山』,到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紅河哈尼生產四季調、多聲部民歌、海菜腔、煙盒舞、樂作舞等,紅河州可以說是民族文化的『大觀園』;紅河州,是綠色食品的『家園』,是有色金屬的『王國』,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節點和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的重要前沿……」會上,紅河州相關領導向現場350多名來自地方政府、相關部門、科研院校、企業以及旅遊、康養等行業領域專家和學者們介紹著紅河州基本情況。
在產業發展方面,紅河州立足打好「綠色食品」「綠色能源」「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張牌,重點打造高原特色現代農業、旅遊文化、新材料和信息、生物醫藥和大健康、食品與消費品製造、現代物流六大重點產業,培育壯大實體經濟,推動產業融合發展。會議信息顯示,2019年,紅河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11.99億元,連續四年穩居雲南省第三位,綜合實力居全國30個少數民族自治州前列。
轉載請註明來源《民族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