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簡介

2021-01-09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後裔。周滅商後,周成王封商紂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啟於宋。 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一帶)。微子啟死後,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為孔子的先祖。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國的一位大夫,做過大司馬,在宮廷內亂中被殺,自孔父嘉之後,其後代子孫開始以孔為姓。其曾祖父孔防叔為了逃避宋國內亂,從宋國逃到了魯國。從此孔氏在陬邑定居,變成了魯國人。

   孔子的父親為叔梁紇(叔梁為字,紇為名,音he),母親為顏徵在。叔梁紇是當時魯國有名的武士,他人品出眾,曾建立過兩次戰功,因曾單臂託住懸門讓衝進城池的部隊撤出而聞名。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紇先娶妻施氏,生9女,無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稱孟皮。孟皮腳有毛病,依照當時的禮儀不宜繼嗣,於是又於年輕女子顏徵在生孔子。

   公元前551年(魯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曲阜市東南)。因父母曾為生子而禱於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孔子三歲時,叔梁紇卒,孔子母子也不為施氏(叔梁紇的正妻)所容,孔母顏徵在只好攜孔子與孟皮移居曲阜闕裡,生活艱難。孔子17歲時,孔母顏徵在卒,他服了三年喪。

   孔子十九歲時娶宋國人丌官氏為妻,一年後丌官氏生子,魯昭公曾派人送鯉魚表示祝賀,孔子感到十分榮幸,故給兒子取名為鯉,字伯魚。魯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孔子夫人丌官氏去世。

   據《孔子家語》和《史記》記載,孔子青年時代曾做過「委吏」(管理倉庫的小官)、「乘田」(管理牧場的小官),事無大小,均能做到近乎完美。由於孔子超凡的能力和學識,很快得到不斷提拔。到孔子五十一歲的時候,被任命為中都宰(相當於現在的市長,今濟寧市汶上縣一帶),政績非常顯著;一年後升任司空(相當於現在的建設部長),後又升任大司寇(相當於今天的公安局部局部長兼檢查部長兼職最高人民法院院長);五十六歲時,又升任代理宰相,兼管外交事務(由於孔子升遷過快,不符合當時官員晉升標準,因此為代理宰相)。孔子執政時,立即將擾亂政事的奸佞大臣少正卯殺掉,以嚴肅法紀,因而名動一時,由此可看出孔子不是後世某些人認為的迂腐不堪的學究,而是敢作敢為但不暴虎馮河的偉丈夫。孔子執政僅三個月,就使魯國內政外交等各個方面就均大有起色,國家實力大增,百姓安居樂業,各守禮法,社會秩序非常好(史書上稱「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奸佞之人和刁民紛紛出逃;同時,孔子還通過外交手段,逼迫齊國將在戰爭中侵略魯國的大片領地還給了魯國。魯定公12年,孔子為削弱三桓(季孫氏、叔孫氏、 孟孫氏三家世卿,因為是魯桓公的三個孫子故稱三桓,當時的魯國政權實際掌握在他們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著三桓),採取了墮三都的措施(即拆毀三桓所建城堡)。後來墮三都的行動未能最終成功,但對強公室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孔子傑出的執政能力讓齊國倍感威脅,於是為了擠走孔子,送了上120匹良馬和80名女樂給魯國諸侯。魯國國君沉溺於此,連續三天沒有上朝,到了祭祀之日,忘了分祭肉(這在那個時代是非常嚴重的事情)。孔子對魯君大失所望,於是離開魯國,開始周遊列國。孔子先後去了衛、宋、曹、齊、陳、蔡、楚等國。孔子雖然在各國都受到了尊重,但由於孔子以仁為核心,以禮為秩序,要求和諧,愛惜民力的政治主張和當時諸侯追求的霸道格格不入,孔子始終未能得到重用從而實施自己的政治理想。孔子68歲回到魯國,魯國國君對孔子相當禮遇,但依舊沒有重用孔子。

   孔子的政治理想在當時無法得到實施,但孔子之偉大在於「知其不可行而行之」,他將自己的政治理想寄託於後世。孔子因而在回到魯國之後停止了直接的政治活動,一面繼續整理文化典籍,修訂六經;一面廣收弟子,大規模的開展文化教育事業,相傳教授弟子3000餘人,其中精通六藝的弟子有72人。

   晚年,孔子的最得意弟子顏回不幸早逝,得意門生子路死於衛國內亂,兒子孔鯉亦早逝,孔子在「道不行」和這一連串的打擊之下,筆者猜測孔子的身體健康受到了極大的損害,孔子於公元前479年農曆二月十一日73歲時(72周歲)與世長辭。

相關焦點

  • 初中作文素材:孔子簡介
    孔子簡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後期魯國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中國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人物事略   盡善盡美   孔子對音樂的內容與形式是非常重視的,它讚美古代樂舞《韶》及《九辯》完善的藝術形式。《論語·述而》:「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
  • 孔子的成長簡介及孔氏家規
    孔子人生簡介叔梁紇乃先哲微子啟之後,曾做過陬邑大夫,當時是位武將,在他接近七十歲時娶當時十五六歲的顏徵在為妻,顏徵是一位識字並懂得運用教育的女子。一年後生下孔子,又經過三年叔梁紇死亡。孔子及其母親因叔梁紇的第一個妻子施氏設計而離開孔家。
  • 孔子簡介 孔子家世 孔子身世 孔子生平
    孔子三歲時,叔梁紇卒,孔家成為施氏的天下,施氏為人心術不正,孟皮生母已在叔梁紇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孔子母子也不為施氏所容,孔母顏徵在只好攜孔子與孟皮移居曲阜闕裡,生活艱難。孔子17歲時,孔母顏徵在卒。孔子19歲娶宋人亓官氏之女為妻,一年後亓官氏生子,魯昭公派人送鯉魚表示祝賀,孔子感到十分榮幸,給兒子取名為鯉,字伯魚。
  • 【知識】孔子簡介
    孔子,魯國人,生於公元前551年,卒於公元前479年,享年73歲。孔子,名丘,字仲尼。
  • 孔子的一生簡介,看世人把他傳為佳話的緣由
    孔子得到了齊景公的賞識,景公想要把尼溪的田地封給孔子,被晏子阻止。孔子與季氏出現不和。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魯國舉行郊祭,祭祀後按慣例送祭肉給大夫們時並沒有送給孔子,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離開魯國,到外國去尋找出路。孔子帶著他的若干親近弟子,開始了周遊列國的旅程,這一年,孔子55歲。
  • 儒家鼻祖孔子,及其七十二賢人的畫像及簡介(1)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 。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倡導仁、義、禮、智、信,是儒家學派創始人。顏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尊稱顏子,字子淵,春秋末期魯國人。十四歲拜孔子為師,終生師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
  • 孔子故鄉,東方聖城 ——曲阜與孔子文化的千年之緣
    年輕的孔子,趕著牛車,滿載一腔的豪邁熱血,以自己的「仁」之思想遊說各國,奈何時值戰亂年代,各路霸主諸侯最關心的是:令行禁止的軍隊、豐富堅韌的軍械戰車、嚴刑峻法,以穩固自己的統治地位。所以從歷史來看,孔子的滿腹經世治國之道是超前的,在那樣一個戰亂動蕩的年代,當權者都是想的如何去徵服,而不是經營。如今我們再去查詢關於孔子的簡介,可以看到非常有意思的三個標籤: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 兒童劇《孔子》興安盟:教育從娃娃抓起
    學習要從小抓起,做人也要從小抓起,在越來越重視國學的今天,孔子思潮又興起,2020兒童劇《孔子》興安盟站,寓教於樂的大型國學舞臺劇,一部兒童必看的啟蒙劇作!兒童劇《孔子》興安盟站演出信息及訂票方式:2020兒童劇《孔子》興安盟站時間:2020-09-04/05周五、周六 19:302020兒童劇《孔子》興安盟站地點:興安盟|烏蘭牧騎宮大劇院2020兒童劇《孔子》興安盟站門票價格:30,50,80,120
  • 孔子世家(一)
    孔子的母親去世後,把靈柩停放在五父街上,大概是出於慎重沒有馬上安葬。有名同鄉叫做挽父的母親告訴孔子父親墳墓的所在地,然後孔子的父母才合葬在防山。這時孔子腰間還繫著弔祭的麻繩,季孫氏宴請當時名士,孔子脫掉喪服前往。季孫代的家臣陽虎阻攔說道:「季氏宴請的都是名士,名單中沒有你這一號。」孔子只好返回家中。
  • 中國哲學簡史(二)孔子的仁
    一、孔子簡介孔子,字仲尼,魯國人。生於周靈王21年,卒於周敬王41年。(BC511-BC479)孔子是宋國貴胄之後,祖上是宋國是國防部長,父親是魯國陬縣的形狀長官。孔子三歲喪父,十七歲喪母,自幼貧寒,在姥姥家長大。他曾經做過魯國是司空,又做過司寇。
  • 三位同時代偉大思想家的簡介┃孔子、蘇格拉底以及佛陀
    ,採用此一說)二、思想異同孔子1、哲學與宗教思想:「天」的思想在孔子那裡有兩層。孔子的「仁」人微言輕倫理思想,可以涵蓋一切善良的品行,他提出的孝、悌、忠、信、恭、寬、敏、惠等許多道德規範,都從屬於「仁」。在如何實現「仁」即道德修養的功夫方面,孔子認為這並不是十分困難的事,只要「能近取璧,可謂仁之方也己」(《論語·雍也》),即能做到推己及人、將心比心就可以了。
  • 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周茹茹
    享殿的門緊閉著,透過窗欞的玻璃,我可以看到供臺上供奉的孔子父母親的牌位。由於落鎖不能進殿,從後側小門裡進入到了墓區。《史記•孔子世家》中記載「丘生而叔梁紇死,葬於防山。」孔子的父母就合葬在這裡,柏樹掩映下的墓碑上刻有「聖考齊國公墓」幾個醒目的篆書。墓前有石碑、石供桌,石鼎、石瓶,是後人用來祭祀聖人父母親的。在此墓的東南,便是孔子哥哥孟皮的的墳墓。
  • 人文課堂|孔子真的輕視女性嗎?
    人文課堂孔子他是光芒萬丈的至聖先師,是讀書人頂禮膜拜的素王,但他也是一個真實灑脫的人,《冬穎老師講孔子》還原一個豐富又充滿魅力的孔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閱讀之聲《人文課堂》推出《冬穎老師講孔子》, 更多完整音頻,歡迎移步「雲聽」APP。
  • 正本清源認識孔子儒學|「國博好課」直播回放
    回看視頻↑《國博講堂》《國博好課》系列直播【講座信息】主題:正本清源認識孔子儒學主講人:楊朝明 孔子研究院院長、研究員時間:2020年6月11日 14:30-16:00【專家簡介】楊朝明,孔子研究院院長
  • 孔子愛徒仲子是哪裡人 臨沂的歷史文化名人之仲子
    眾所周知仲子是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是儒家教派孔子的愛徒之一,有網友會問仲子是哪裡人?下面咱們就來說一說。   仲子,原名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魯國卞人(山東省平邑縣仲村人),「孔門十哲"之一,受儒教祭祀。仲由以政事見稱,為人伉直,好勇力,跟隨孔子周遊列國,是孔門七十二賢之一。
  • 節慶文化走進西班牙--第三次走進孔子學府
    7月6日,中國華僑大學派遣的優秀教師團將抵達巴塞隆納,他們將在我們巴塞隆納孔子學府舉辦「節慶文化走進巴塞」活動。   這是中國教育基金會第三次來我們學校舉辦這種活動。去年暑假期間,中國華僑大學「節慶文化走進巴塞隆納」團隊在我們學校留下累累碩果。他們贈送和指導的中國舞龍節目,在巴塞隆納以及安道爾大放光彩。
  • 散文丨孔子故鄉人
    孔子故鄉人文/周長行孔子的故鄉人,幾乎都與孔子「沾親帶故」。我的朋友章言勁就向我講述過他父親與孔子的故事,還被我寫進了一本書裡。他的講述如下:……別看父親沒受過正規教育,可他一談起孔子來話不斷流。孔子名丘,字仲尼。父親的解釋是:仁者愛山,智者樂水。尼山、泗河,都被孔子佔全了。他是有山有河之人。不信你看看古書查查史書,大人物都離不開山與水。這就是一個大人物的元氣呀!好生態造就大人物,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 孔子、亞里斯多德在哲學上竟有共同思想,不愧都是聖人
    歡迎大家來到大學有術,點擊右上角關注小編,和小編一起笑談哲學……孔子作為中國儒家創始人,從古至今他的地位沒有人能撼動,他的思想流傳至今仍是人們討論了學習的內容。圖為孔子和生平介紹圖為亞里斯多德及思想簡介孔子和亞里斯多德一個是中國哲學的先驅,一個是古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他們生活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國家,但是他們的思想中卻有共同之處,這即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 孔子誕辰,讓我們再來了解一下孔聖人,與智者為伍,可以明得失
    簡介孔子(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後世尊稱其為「大成至聖先師」,並沿用至現代。
  • 湛江斥巨資修建了中國最大的孔子文化城,當地人卻說浪費錢?
    隨著粵西高鐵的開通,從珠港澳前往湛江旅行的線路已經成熟起來,湛江的遂溪就修建了這麼一座可以作為孔子文化的一張明信片――遂溪孔子文化城,它位於廣東湛江市遂溪縣城西南方向,總面積大約2900畝,花費了巨資,主要由文津橋、欞星門、泮池、大成門、大成殿、崇聖池、東西廡和儒學講堂等部分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