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英語的語言起源,為什麼和德語的關係更近

2020-12-10 好奇小阿俊

英語為什麼和德語的關係更近呢?高中英語課文The Road to Modern English講到英語的起源,裡面提到英語和德語是近親。和相鄰的國家法語但是關係更遠,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我們講講語系。歐洲的這些國家語言,同屬於印歐語系。在印歐語系下面呢,又再次分為六個語族。族就是族群的族。這六個語族分別是羅曼語族,日耳曼語族,斯拉夫語族,凱爾特語族,印度伊朗語族和希臘語族。

剛才說到的法語,就屬於羅曼語族,也叫拉丁語族。羅曼用英語來說就是roman, 羅馬的,羅馬人的。羅馬建城在現代的義大利,現在的南歐。所以現在屬於羅馬語系的語言有義大利語,葡萄牙語,西班牙語,都是位於羅馬周邊的國家。

日耳曼語系是日耳曼人講的。日耳曼人最早居住在北歐,和凱爾特人,斯拉夫人被羅馬人稱為三大蠻族。現在的瑞典,挪威等斯堪迪納維亞等國家,所以現在的德國,英國,瑞典,挪威等國家,大部分是這些人的後代,講的語言也就屬於日耳曼語族。日耳曼人的一支就是赫赫有名的盎格魯撒克遜人,也就是現在的大部分的英國人。

斯拉夫語族就是現在的東歐一些國家使用的語言,比如烏克蘭,波蘭,捷克,以及俄羅斯。

凱爾特人傳統生活的地方是愛爾蘭語,蘇格蘭語等地方使用的語言。凱爾特人的祖先不太能打,所以這個語言的分布也少,主要集中在愛爾蘭島和蘇格蘭島這些地方。

至於印度伊朗語族,包括了波斯語和印度語。從這些語言的地理分布,大概你能夠猜到,這部分人群的祖先應該是很早遷徙到了中東南亞這一代。

還有一個希臘語族,應該就是世世代代居住在希臘半島的人群所用的語言。

各個語族大概的地理位置分布圖。

現在你明白了麼,同樣是白皮膚大鼻子的歐洲人,其實他們內部也大概分了不同的種群,比如羅馬人,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凱爾特人。從他們的語言關係親疏中,我們也能窺得一二。

相關焦點

  • 聯合國六大工作語言:漢語在列,為何沒有德語和日語?
    到目前為止,聯合國確定的六大工作語言分別是英語、法語、漢語、阿拉伯語、西班牙語、俄語。這其中有漢語,但並沒有世界範圍內影響也較大的德語和日語。一、六大工作語言聯合國的工作語言,自然是要覆蓋聯合國大部分工作人員以及大部分工作事務,換句話說,用得著、用處廣才能成為聯合國工作語言。聯合國作為二戰之後的政治產物,他的規則自然與二戰脫不了關係。
  • 歐洲語言的起源和演變
    拉丁語一開始僅僅是羅馬人的語言,隨著羅馬帝國的擴張,拉丁語逐漸成了羅馬行政、法律、軍事和商業的唯一語言。羅馬帝國分裂後,拉丁語演變成多種不同的語言,這些語言統稱羅曼語系(Romance Languages),也叫羅馬語系,意指其來源於羅馬人的語言。羅曼語系最主要的語言是法文、義大利文和西班牙文。在某些詞彙上,西班牙文和義大利文遠比法文更貼近源頭。
  • 文字和語言有什麼關係?這涉及到文字起源的秘密
    但是,如果我們往上推溯,倒是可以想見文字起源的一些合理的邏輯現象。文字為什麼會產生?對於一種語言來說,肯定是先有了這種語言,然後才會產生文字,這在很多國家的語言史中都可以得到驗證。從這兩國的情況就可以看出,一種語言的文字是為什麼而產生的。當有一種工具可以滿足語言需要的時候,比如漢語作為符號可以用來表示日語、韓語,所以並不會產生屬於本語言體系的文字。
  • 英語、法語、德語,只是方言差別?歐洲人之間語言差異究竟多大?
    但他們仍然被視為義大利的方言,所以這就涉及到了「語言」和「方言」的另外一個認定標準,也就是民族和國家的界限。在很多情況下,如果一些語言是一國內部的不同人群使用,確定有共同起源,屬於同一個語族,那麼即使它們之間差異極大,相互聽不懂,它們往往也會被視為同一種語言的不同方言。我們中國漢語一些方言之間的差異情況也與此類似。
  • 5歲就會英語X德語X韓語三國語言的「語言天才」樸娜恩近況
    5歲就會英語X德語X韓語三國語言的「語言天才」樸娜恩近況,娜恩熟練地將化妝品都用在爸爸樸柱昊臉上。出演KBS2TV親子綜藝節目《HappySunday-超人回來了》的韓國足球運動員選手樸柱昊的女兒娜恩的近況被公開。
  • 英語的起源與發展
    為了正確認識和掌握英語這一國際用語, 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英語的起源與發展。語言學家將世界上約四千種語言分為若干語系。其中印歐語系是最大的語系。
  • 千古之謎:語言是如何起源又如何演化的?
    在這棵語言的譜系樹上,原始的「印歐語」處於最底端,是「樹幹」,這個樹幹分出兩個「樹枝」,一枝是「斯拉夫-日耳曼語支」,另一枝是「希臘-義大利-凱爾特-雅利安語支」,這兩個「樹枝」再分別分出眾多「小樹杈」,如日耳曼語、立陶宛語、斯拉夫語、凱爾特語、義大利語、希臘語、伊朗語、印地語、英語、德語等。
  • 移民德國需要會德語嗎?英語好對學習德語有幫助嗎?
    英語真正超過法語和西班牙語而成為世界最普及語言主要還是二戰後美國科技和經濟的飛速發展,今天英語是國際貿易使用的主要語言,是幾乎所有國際組織使用的工作語言和外交語言,所有在國際空域飛行的飛機、國際水域航行的船舶之間都必須使用英語進行工作交流,是國際網際網路最廣泛使用的語言,96%的科技成果用是英語發表的。
  • 聯合國有六種官方語言,包括了西語和阿語,為何沒有日語和德語?
    聯合國目前規定了六種語言作為它的指定辦公常用語言,這六種語言分別是,漢語、英語、阿拉伯語、俄語、西班牙語和法語。除了五常使用的四種語言,另外兩種是流傳範圍最廣、覆蓋國家最多的西班牙語和阿拉伯語。聯合國工作人員在工作中,這六種語言不管用哪一種都行,就是不能用其它語言。
  • 法國,德國,英國這三個國家都是日耳曼人,為什麼三國的語言不同?
    法國、德國、英國這三個國家都是日耳曼人,為什麼三國的語言不同?
  • 學了德語後,英語就廢了嗎?兩者衝突嗎?
    學習歐洲語言,只要是放在一起學,肯定是會容易混淆的。因此,德語學習者普遍會感覺學了德語以後英語就廢掉了。學習其他歐洲的小語種也會有類似的感覺。 本人也是德語專業畢業,專八,高考的英語成績143,兩門外語的水平都還算不錯的,作為過來人,我就給大家談一談經驗和感想吧。
  • 想去德國工作,德語是必須條件嗎?其實英語也可以……
    如果看到用英文寫的Job Description,且沒有寫明對德語的要求,那這就是一份使用英語為工作語言的工作。在一些國際化程度很高的公司,德國人也被迫用英語作為工作語言。在德國工作/生活一定要學德語嗎不一定。
  • 歐洲都是一些小國家,德語、法語是否屬於英語的方言?
    但是,如果考慮易學性和通用性,英語是國際場合最重要的語言。目前,有70多個國家和地區將英語作為官方語言。此外,大多數國家都會將英語列為學校的外語課程。在歐洲,只有英國和愛爾蘭將英語作為母語。受英國文化的長期影響,在愛爾蘭總共約490萬人口中,只有7.3萬人將愛爾蘭語作為母語,其餘絕大多數人都是英語。
  • 德語和英語無法共存?這位大佬給你啪啪打臉…
    導語:有人說,英語和德語不能共存?這位德語小學老師搖搖頭:其實語言學習都是相通的。她就是卡西歐杯·第二屆滬江德語朗讀大賽季軍Johanna,每當她用耐聽且動聽的德語朗誦故事時,總能讓孩子們聽得如痴如醉。對於「如何說出德語的味道」,她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好啦,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當你的學生吧!
  • 「土田國際教育」德語的來源與發展
    源於印歐語系若想了解德語的起源,第一個應該看到的就是印歐語系西日耳曼語支。印歐語系是世界上分布最廣泛的語系。歐洲、美洲、南亞和大洋洲的大部分國家都採用印歐語系的語言作為母語或官方語言。西日耳曼語支是日耳曼語族中最大的一支,包括德語、英語,還包括荷語(南非語屬其分支)和弗裡西語。日耳曼語族其他的分支尚有北日耳曼語支和東日耳曼語支。該語支傳播最廣泛的語言是英語、德語以及荷蘭語。
  • 同時自學日語和英語還有西班牙語德語是種什麼體驗
    德語是很多年前想學習的一門語言,當時是因為看了很多德國的工業製造內容,就很想知道德語是什麼樣的,現在也是有這樣的時間和金錢才準備自學這門外語,水平十分的渣渣。那麼西班牙語是因為學習了英語和日語後總是聽到老師說西班牙語的發音規則和日語一樣,就去找了相關的資料網課去聽了,感覺起來似乎也沒有想像中的多麼的困難,不過各位看官放心,無論是德語還是西班牙語R這個音我是不會學的標準了,所以我基本就是對這個大舌音小舌音直接處於放棄的狀態,直接略過。
  • 【德語】你好?在嗎?我想給德語正個名
    如果你問廣大網友一個問題 「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你覺得是什麼」 可能有很多人都會說「德語咯」 為什麼?
  • 【德百科】為什麼德語鍵盤中Y和Z位置要互換?
    最常見的烏龍就是Y和Z經常容易打錯有沒有!小編遇到過更囧的情況:電腦待機時處於德語輸入法狀態,但是電腦密碼裡有符號@。那麼問題來了,德語中的@要如何輸入呢?多次輸入開機密碼錯誤就導致電腦被鎖,也是醉了!正好趁這個機會跟大家普及下,德語輸入法輸入@的方法是:Ctrl+Alt+Q!
  • 法語和英語到底誰更難?答案居然是……
    發音:兩種語言都很難,但是英語更難。2.動詞變位:英語的動詞變位超級簡單(每個單詞最多5種形式),法語的動詞變位和大部分其它拉丁語系語言一樣,特別複雜。3.法語君看了一長串評論,發現大部分人都認為法語比英語更難學、英語更好學,然而,即便如此,好多法國人英語也不是特別好,那麼,為什麼他們英語說得那麼差呢(Pourquoi les Franais parlent si mal anglais)?
  • 荷蘭語 or 德語,哪個更難聽?
    作者|YoYo在荷蘭留學期間,發現了一個特別有趣的現象。就是荷蘭人跟德國人經常互損。不僅在足球場上激烈廝殺,而且在生活中彼此覺得對方更醜,或者覺得對方的語言更難聽。因為學習荷蘭語的緣故,因此對荷蘭人的思維習慣以及幽默感相較其他中國學生懂得多那麼一點點。眾所周知,荷蘭語並不是一門優美的語言。奇特的發音方式讓荷蘭語聽起來猶如「學鴨叫」,(跟唐老鴨的語言風格比較接近)這樣的比喻有點誇張。可是,荷蘭語裡面有很多單詞都是會帶點喉音。